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双甲子校庆之际,4月29日,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1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意大利科学家Carlo (卡罗·鲁比亚)在科学馆为交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未来能源的创新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众多交大师生怀着崇敬之情前来聆听,一睹大师风采。
报告开始前,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在科学馆会见了卡罗·鲁比亚教授。王树国校长对鲁比亚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鲁比亚教授讲述了自己来西安之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西安交大学生的肯定。随后,王树国校长向卡罗·鲁比亚教授颁发了西安交通大学荣誉教授证书。
能源新出路 大师点迷津
“在说起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之前,我们不如先看看过去发生过什么。”报告一开始,卡罗·鲁比亚教授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将地球几万年的的气候变化娓娓道来。如今,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能源问题迫在眉睫。随后,一张张颜色缤纷的图表出现在显示屏上,场上同学们逐渐被吸引到快节奏的讲解中,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欧盟计划在2040年实现全部能源的80%来自可再生能源,减少核能和化石能源。中国呢?”他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最后,他对长距离能源运输和清洁气体能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以一种环保且低廉的方式将非传统天然气投入使用,这也是他认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报告一结束,就有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渴望获得与大师对话的机会。自动化52班的王雪杨同学对如何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解决中国过度使用煤炭造成的污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鲁比亚教授回答道,过多使用煤炭资源这个问题并不只出现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地球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也许使用清洁能源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我们仍应该尽力保护这个星球。对于机械54班蒋一民同学的“为什么在获诺奖之后将研究方向从理论物理转向应用物理,两者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博士,鲁比亚教授笑着回答道,这两者同样重要。他说,驱动他投身科研的是自己无穷的好奇心,这才是科研最大的动力。
科学路漫漫 上下而求索
“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曾多次来到中国,也来过西安美国菲利普斯研究大学证书,不过之前是游客,而这次则是作为学者。”鲁比亚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虽然已年过八旬,鲁比亚教授丝毫不显疲惫,举止言谈之间仍然充满活力。
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巨匠?在鲁比亚教授身上,我们能看到不畏困难,坚毅不拔的可贵。“没有点困难的生活太没趣了。”他这样对记者说,“在科研中,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是否会成功上海mba,但因此更要不懈地尝试。”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不要让失败吓倒你。同时,他也希望交大学子不以奖项名利为驱动,而要时刻保持自己充沛的好奇心。
在被问到如何打发闲暇时光时,鲁比亚教授的回答颇出人意料。他坦白说,对他而言科研不是工作,而是使命。他把所有时间花在研究上,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当我出生时,世界人口总量不及现在的三分之一博士后,现如今人口众多,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能源的消耗量是以前的十一倍之多。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出生的孩子到了我的年龄时,不可再生能源可能早已耗尽。能源问题是最基本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在谈到最近的研究时,他谈起了自己转向能源方面研究的初衷。鲁比亚教授最新的研究方向是阿基米德项目。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他曾使用镜子反射太阳光使敌方船只起火,击退敌人。这便是这个项目名称的来源,鲁比亚教授研究的重点便是对太阳能的利用及储存,这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能源聚集情况。鲁比亚教授指出,如果在中国南部和西藏使用这项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清洁能源的使用。
据了解,双甲子校庆期间,除了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意大利科学家卡罗·鲁比亚,还有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W.D.菲利普斯四位大师莅临西安交大,与交大师生学子零距离交流,分享科研经历,探讨学术问题,为交大学子开拓国际化视野,关注前沿学术动态提供了平台,展示了西安交大厚重的学术积淀和百年名校的国际化发展风貌。
Carlo 年3月31日于生于意大利戈里齐亚。毕业于比萨高等师范学校( )美国菲利普斯研究大学证书,诺奖得主Carlo Rubbia与西安交大师生面对面,主修物理学,1959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自1961年以来,他一直在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89~1994年期间担任总干事。1984年,因与Simon Van Der Meer共同发现中间矢量波铯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1989年,担任哈佛大学希金斯物理学教授。在担任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与环境署署长期间(1999~2005年),他开发出高温聚焦式太阳能发电的一种创新方法,被称为“阿基米德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商业化开发。自2010年6月以来,一直担任波茨坦可持续性先进研究院科学主任。他也是众多科学机构的成员,拥有33个荣誉学位。
美国菲利普斯研究大学MBA培训,广州学威国际研究院-师资推荐
白刚教授
老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师从政先生;人民大学MBA面试考官和指导教师;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EMBA教授;丛林集团、农大肥业、正虹科技、红塔、动力源等企业专家顾问。擅长组织能力构建,主要研究领域括:战略与组织变革、事业部制改造、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计划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术成就自2008年起在《销售与市场》等杂志上发表了括《终端模式的发展契机》《“中国制造呼唤产业领袖”模式探索》、《营销的隐性职能》、《人才供应链,怎么建?》等多篇专题文章。所授课程主讲《企业战略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落地》、《战略如何在企业落地生根》、《战略与营销》、《产品线管理》
陈兴滨教授
教授简介陈兴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在职研究生,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东方兴业公司副董事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高教成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学术成就主要著作:《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等。所授课程主要研究领域:管理会计与公司理财。
刘彧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组织沟通、组织文化。教授不仅有夯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现担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评价中心高级顾问、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期刊学术顾问、于北汽福田,无锡小天鹅美国菲利普斯研究大学MBA培训,广州学威国际研究院-师资推荐,北京新大陆冰淇淋博士,普利森集团等做顾问。
陈颖杰教授
教授简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司财务》、《财务分析与决策》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企业诊断、成本分析与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现金流量与营运资本管理、企业兼并收购、企业价值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的投资与融资、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期货与期权、企业内部控制、绩效考核评估及上市公司治理机构等。所授课程主讲《公司金融》
樊鹏教授
教授简介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高级工商管理MBA研修班骨干教授美国菲利普斯研究大学MBA培训,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企联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mba,长年从事法律教学,担任国家各类高级培训班经济法、商法的主讲教授,具有丰富的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才学。所授课程商法的主讲教授,具有丰富的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才学。
陈曙亮教授
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现担任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从事金融工程研究与企业年金投资多年,擅长以会计的视角审视投资。所授课程:主讲《公司金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