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MPA项目介绍
培养模式
遵循“ASK”模式:
能力 = 态度 x (Skill技能 + 知识)
“态度”是指价值性的。即协调好“公共”()与“行政(管理主义)”()的关系。MPA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态度”,注重对百年南开“敬业乐群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济世为公”精神的强化,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训练。
“技能”是指技术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手段阐释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差异,揭示全球化视野(think )和本土化行动(act )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有机契合,强化对MPA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
“知识”是指操作性的。在知识层面侧重“通才性”的传授,在操作层面注重“差异性”的运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感悟如何运用公共管理的知识、技巧和政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好“要我学”和“我要学”的辩证关系。
项目特色
1. 创立南开特色MPA品牌课。将“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和实践”纳入MPA必修课,与国外著名MPA项目公共伦理相关的课程相类似,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中控制“适度行为”和实行“伦理决策”的责任意识
2. 整合南开优势学科,办好特色专业。设置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城市管理六个专业方向,重点建设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特色专业方向,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一级学科层面组织教学。
3. 增设“执政101”特色讲座。邀请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就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和困点问题,为MPA研究生每年举办至少10场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
4. 坚持开放办学上海mba,服务社会需求。选聘了38名有着丰富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管理资深人士担任南开大学MPA实践导师;与地方政府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有步骤地与天津市委组织部、原天津市人事局、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部分区县政府、外省市组织及人事部门(如唐山市、深圳市)建立了长期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公共管理培训市场。
5. 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第一,与香港、台湾地区知名高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地区的暨南国际大学、政治大学、中央大学)建立公共管理师生互访和合作机制,正在积极探讨与这些大学在师资交换、学生短期研修的合作模式。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博士,主动与欧美一流院校寻求学术和培训合作(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第三,以项目为导向,推动联合研究–MPA中心近期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协商民调中心主任、国际传媒系主任兼政治学教授费什金(James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席何包钢教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以南开大学为基地,在国内开展公共决策中运用协商民调技术提高公众咨询和听证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第四在职研究生,有意识地加强与诸如日本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爱知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术交流,与韩国忠南大学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与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芬兰等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特色院系建立师资层面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机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入学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入学要求根据不同课程类型有所不同。本科课程要求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以上博士后,雅思6.0或托福550分,或持有新加坡剑桥“A”水准证书或SAT成绩。硕士研究生申请者需具备GRE或GMAT成绩,荣誉学士学位或相关证书,以及一定的工作经验,托福需达到580分以上或雅思6.0以上。政治科学(仅限博士)、心理学、计算机、工程学和药物科学等专业要求GRE特定分数: & 1200-1400分, 3.5分。商业专业申请者需提供GRE或GMAT成绩(640分以上)。学费方面,本科每年15600-20000新币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有政府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奖学金2000-2500元/月,学费全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针对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TOEFL>600分、GRE>2000分且GPA>3.0,每月奖学金S00元,学费全免。
学校拥有世界顶级排名,如2012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29在职研究生,亚洲大学排名2等。各学院提供广泛的课程,如文学、经济、工程、法律和医学等。国际学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可以体验多元文化,校长施春风鼓励开放交流,认为竞争和全球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学校推崇创意教育,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全球公民。
扩展资料
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of ,简称NUS,或“国大”),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大专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始创于1905年。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个,在校本科学生约19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教研人员3000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拥有13个学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入学要求上海mba,可供至少22000名本科和8000名研究生学习。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