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政工作有效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政工作有效途径探索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但思政工作 面临思政工作队伍力量不足、学生思想现状复杂、受国外意识形态的 影响更直接等问题。应该从建立思政队伍,组织思政第二课堂,组织 思政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党建工作等途径入手有效开展思政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政工作;途径 2003 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进一步明确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 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04 年中外合作办学有用吗,教育 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此后的十 年间,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在这个过程中引进和开展 各类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随 之而来的,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高职院 校中外合作办学成果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有用吗,探索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模式下学生思政工作有效途径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思政工作队伍力量不足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刚刚起步,由于条件限 制,思政工作人员的配套不够完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中外合 作办学的管理经验,制约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2、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现状复杂 首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相关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 小、学费相对较高,录取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的高职专业来说,普遍分 数更低,一部分学生就是为了混文凭,对出国或学习不感兴趣,不愿 在学习上下功夫,对自己的思想认知。其次,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比 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思想自由散漫,不愿接受制度约束,教育管 理的难度大。再次,因为承受着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双重压力,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习任务重,部分学生未能很好处理,造成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出现一 些心理问题。 3、学生受国外意识形态的影响更直接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的教学一般都会邀请一部分外籍教师完成,这 些教师在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带进课堂。 另外,学生在准备出国留学的过程中会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一些西方文 化。这样,西方的教育文化、思想意识,甚至是西方价值观对学生的 影响会更直接、更深入。
学生如果自控力不强会受到影响,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会出现迷茫不清,给思政工作带来难题。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1、建立一支思政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思政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建立 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政队伍对有效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 作至关重要。这里的思政队伍不应该只是辅导员队伍,而应该包括辅 导员、班主任、思政教师等。首先要注重人员的选拔。必须确立选拔 标准,规范选拔程序。从源头控制整个思政队伍的质量,除了具备深 厚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思政专业技能外最好还具有 相应的专业背景或者国外求学经历。其次要建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分层 管理制度。班级管理主要由班主任完成,辅导员尽量从事务性工作中 脱出身来,对思政工作作深入的思考。再次要建立思政队伍的培养和 考核机制。培养有助于其提高,考核又有助于其发展。由此建立一支 素质硬、能力强的思政队伍,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全方位、多角 度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进行教育。 2、组织思政第二课堂,搭建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首先要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要打造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选取活动项目时既要有高职特 色又能充分利用国外合作的资源。要在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业 准则、职业素养等渗透到文化活动中,也要搭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平 台,实现东西方文化有益的互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在活动项目 的开展过程中要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提高校园文化在学生群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体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政行为的调节和激励 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完 其次要加大社团建设。好的学生社团能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打造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遵规守纪意识、服务意识等,同 时在社团内可以增进交流,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可以建立 相应的技能社团增强专业技能,尤其是要建立起一批与高职国际化办 学相适应的学生社团:如为出国的语言考试和强化英语口语水平可以 建立英语学习协会;为了增进和了解国外文化可以建立外国文化社。 也可以直接和合作的院校联系,从国外直接引进相应的社团,帮助学 生尽早融入,方便学生在出国后找到课余生活的归属。 3、组织思政第二课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的学生有其特点,一般中外合作的专业课程设 置上除了专业课之外还要设置大量的外语课,因此学生课程较满,在 这种情况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尤为关键。
首先要针对中外 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办学特点设置课程。所有课程名称和课程门类要有 针对性,课程名称和课程门类要有针对性。其次要针对高职院校中外 合作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要用开阔的视野,鲜明的 观点,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吸引力。再次要优化教学方法,引入讨论 式、主题式等教学方法,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和主题演 讲等方式,并将课堂表现纳人课程考核成绩。 4、强化学生的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思政育人功效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工 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党员队伍建设的艰巨 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要到国外进 行学习,在国内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党建工作一定要做到早发 现、早培养、早发展,尽早尽快建立党员队伍,夯实党员队伍建设。 同时要利用各种手段,花大力气把这一队伍建设好,使用好,真正发 挥好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刘香君.西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3]龚燕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探讨 [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4]姜彦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问题的思 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 陆益(1983.05-),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讲师,宁波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3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