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闻英奇)本科四年,辗转四个国家、五所学校求学。毕业之际2+2国际本科好毕业吗,他同时收到了15所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这些成绩的背后总有一个动力在鼓励着他,父亲的信念支持他走向梦想。
15所国际名校向他投来橄榄枝
他叫米昊炀,来自河北石家庄,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年初至今,他陆续获得了美国、英国、荷兰共15所国外名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
坐在记者面前的米昊炀,短发,中等身材,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包,包口露出三脚架的顶端,一副圆眼镜框后眼睛投射出神采。
在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最后一天,米昊炀还在忙碌着,他说自己是班级最后一个离校的,要看看同学们的东西有没有落下的,还能为他们找到,还要拍一些校园内的场景,留作纪念。
从今年2月份开始,米昊炀经过多轮考量最终选择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其中的学术氛围是他最看重的,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全美第一。另外,他还从专业教授那申请到了第二学年免除学费,并提供相应补贴的待遇。
这些录取通知的背后是米昊炀本科期间辗转四个国家求学;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于国际会议及EI中文核心期刊;曾是纽约联合国培训中国青年代表;获得国家奖学金、东北大学一等奖学金、东北大学优秀学生、东北大学创新创业优秀个人等荣誉……
从大学入学时,米昊炀就规划好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要完成的任务,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2+2国际本科好毕业吗,并坚持为之努力。
米昊炀说,相比高中阶段的冲刺,大学对他来说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赛道早就已经选好,剩下的就是努力奔跑。
一个挫折险些让他放弃
在父亲的指导下恢复信心
在米昊炀的计划清单上,记录着这样的信息:提高学分绩点,为获取推免名额奠定基础;提早准备四六级与托福,为出国学习早做准备;专心科研,提高自己科研能力;争取各项奖学金,让自己的履历更加丰满;参加学生工作,提高自己组织领导能力。
米昊炀说,这个清单早在2014年入学后就制定了,目标设下了,剩下的就是努力了,期间也要感谢自己的父亲。“大一参加学生会,成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那时更多时间用在了学生会工作上,大一下学期人体解剖课考试没过关,那一次对我的打击特别大,一度想到了放弃,学分绩点从3.9降到了3.2,对履历来说,让我特别失望。”米昊炀回忆道。
他想到了给父亲打电话,在他心中,父亲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母亲告诉我,在我刚出生时父亲考取了同济大学博士。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我会跟父亲交流,我一直记着他说的话:挫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生需要挫折;接下来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学校课程的安排都是有意义的,不能对某些课程不在乎;不能因为一个问题的打击让问题扩大化,要专心坚持下面的考试。”米昊炀说,听了父亲的话让他恢复信心坚持复习,之后的几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直到毕业,他的分数绩点回到了3.7的水平,这是最让他感到欣慰的。
米昊炀说,在准备出国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要坚持自己的节奏。“应该是从大二就开始着手准备出国必需的考试,托福考了4次,GRE考了3次,之前几次考得都不理想,最后一次成绩才有了理想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来就成功了。”
未来学成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米昊炀来说,未来他的想法是,毕业后能在当地找到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回到国内。“从初中到大学我去过日本、韩国、美国、荷兰,对国外的环境接触过,并不感到陌生,最后还是要回国的,这是我的家,父母也挺支持我的想法。”
米昊炀说,自己是一个恋家的人,“出国交流只是为了接触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我选择的专业方向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信息方向,也就是研究计算机辅助手段解决生物医学问题,比如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体代谢反应,发现药物潜在作用位点,为进一步研究药理药效提供依据。不论怎样,国外都不是我的家。我会挑选一个好的契机,带着我的成果回国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做一份微薄的贡献。”
新闻来源《华商晨报》2018年7月3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