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人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致力于高水平学科体系建设武汉市六中国际部,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武大力量。”7月1日,在一场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向师生发出号召。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大学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努力使主题教育成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武大篇章的生动实践。
凝心铸魂 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
武汉大学唱响理论强音,推动学习全覆盖,一场场特色学习活动蔚然成风。7支理论宣讲团队构建“珞珈宣讲矩阵”,宣讲600余场、覆盖人次30万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相关学院开展联学活动,共读《习近平著作选读》,12天收到1128篇学习笔记;社会学院党员师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参观红色遗址,重走挑粮小道武汉市六中国际部,重温入党誓词,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悟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武大把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师资优势,突出抓好“第一议题”学习、读书班、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关键载体,通过多种形式深学细悟。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大何为”和“加快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校领导班子战略思考研讨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大新篇章。
各学院结合专业开展“行走的党课”和“行走的团课”,让同学们更好地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传承赓续红色基因;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让我深受触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党员王涵植在参加“行走的党课”李四光地质青年读书讲堂活动后,心潮澎湃地说。
问题导向 在统筹调研上下功夫
年初,武汉大学将今年的发展主题确定为“学科建设年”,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牵引,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主题教育中,武汉大学以“学科建设年”为抓手,重点确定了12个方面的调研主题,涵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人才发展体系构建、重点科研平台建设、一体化贯通式就业体系建设等,以调研激发动能、破解难题。
院系走访、面对面座谈、列席会议、一对一访谈、全覆盖问卷……学校聚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校领导与部门之间“嵌入式”调研、部门与部门之间“联动式”调研、专题调研与日常工作“融合式”调研、疑难问题由表及里“解剖麻雀式”调研,形成了一系列深入务实的调研报告,确立了72项问题清单,靶向聚焦合力攻坚。
干在实处 在推动发展上下功夫
武汉大学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主题教育为学校发展擎旗领航、蓄势赋能,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创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校级、院级“三级特区”,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和博士生学制改革。
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不断彰显。经过6年打磨,5月21日,武汉大学“珞珈二号01星”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国际首颗集遥感成像、气象探测、水利应用于一体的卫星。
高质量学科体系稳步夯实。武汉大学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合力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谋划、结构优化、交叉融合和机制创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
多领域对外交流深化开展。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与国家电网、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
为民惠民实事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203个党员先锋岗、190个党员责任区的示范作用,用好“珞珈直通车”“珞珈回音壁”平台等载体,开设“珞珈门诊”和交通专线,深化访企拓岗……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师生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要找准武汉大学发展定位,找差距、补短板、谋发展、聚合力,以改革促发展,以笃行担使命,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7114.html
评论列表(1条)
[…] 但很多相对功利的理由,到最后都无法支持你坚持下去直到拿学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普遍匮乏,知识分子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种稀缺性重要资源,迅速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恢复高考后的“鲤鱼跃龙门”,成为60后、70后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看到他们的成功,80后、90后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越多就会越有出息,读书多就可以赚大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