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很高,人们对于学历也越重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的考研人数也逐渐上涨。
2022年考研在即,相信很多考研的都在紧张地为自己的这场考试做准备,我们都知道考研的过程很辛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气呵成,一次上岸,不想再进入备战状态。
临近考研时间越来越近,在我看来有很多考研的人,都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考试上,却忽略了,考研的其他问题,很多考研的人当别人问起,他是考的学硕还是专硕的时候,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只提及他们是在备战考研,其实有的人都没有好好了解就选择了考研,他们也不在意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只认为自己考上就行。
其实学硕和专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人都是在自己考研的时候不注意,等到自己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有很大的区别,后悔自己当时在考研上没有好好的做攻略。
学硕和专硕有哪些区别呢?
其实,学术型硕士就是学硕,专业型硕士就是专硕。但是就目前各院校对专硕和学硕的招生人数来看,专硕的招生人数远比学硕的招生人数要多,因为学历的普遍提升,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也是呈逐渐上升趋势。
为什么专硕的招生人数要比学硕的招生人数多?
其实专硕招生人数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教育部声明要对研究生计划扩大招生数量,考研比较严格大部分人考研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研究生毕业才明白,“学硕”和“专硕”差别很大,考研的人要注意,所以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专硕录取也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专硕的录取人数要比学硕的录取人数多。
其次也是考试的难度不同,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他们的要考的科目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公共英语这一学科,学术型考的英语要比专硕性考的英语难度大一些,也可以说是学硕型研究生,比专业型研究生录取的难度要大。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不同的,从大方向来看,学硕和专硕都属于研究生,但是事实上,这两者所培养的方向会有很大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更注重理论研究,专硕型研究生确注重实践应用, 而且现在专硕毕业生不会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而是只做一些直接选其他的工作,例如:老师,律师,工程师,医生等。
学硕和专硕区别很大,考研的人要注意
可能一些新手考研党对于专硕和学硕都不是很清楚,对于这两者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大部分人考研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甚至,对于一些只追求研究生学历的考研党来说,可能认为专硕要比学硕考试难度低就选择了考专硕,但是作者认为如果自己想在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学硕会比专硕在未来的就业中更有优势。
而且选择学硕也有很多好处,因为学硕的学习时间比较长,在毕业后也都会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而且还要有直升博的机会,直升博就是不用考试就可以得到博士的就读资格。
专硕和学硕哪个找工作比较容易?应该选择哪一个?
如果将这两者在就业上相比较的话,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如果再不读博的情况下,专硕相对来说,找工作时更容易一些,但是薪资待遇肯定是不比学硕。
因为学硕注重培养的是学术教育,相比专硕学硕更难考,但是如果想要考公务员或者是那边的话就应该优先选择学硕,因为专硕比较偏重实践基不符合公务员的招录标准。
总的来说,如果你考研是为了从事某种职业,而且自己目标明确,就可以选择专业型硕士,要是想从事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工作就应该选择学术型硕士。
写在最后:
最后,作者认为学术型研究生要比专业型研究生有优势,因为不论是就业还是提高自身能力学硕型研究生都要比专业型研究生有利于自己进步和发展。毕竟大部分考研党目的,是为了以后自己能有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
今日话题,你认为学硕和专硕哪个更好?欢迎下方评论区评论点赞留言?
超级考研●伴你一路前行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22考研的小伙伴,在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知道的东西有限,刚刚过了选专业的槛,大致选好了方向,现在又面临着考专硕还是考学硕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最热门专业学硕和专硕的一些区别~
一、会计学与会计硕士
学硕:会计学【】
初试考四门,政、外+两门业务课,业务课一多为数学,业务课二为会计学专业课
传统热门专业,对专业学科水平要求较高,全科备考,难度较大。打算考会计学的小伙伴,最好争取通过CPA(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考试。
专硕:会计硕士-MPAcc【】
初试只考两门:管理类联考综合+英语二,复试多加试《会计学》和《财务管理》
应届生可以报考,跨专业门槛低,近年升温速度极快,财经类名校及综合大学分数线很高。另外,专业偏实务,发展前景比较好,适合跨专业报考和财务从业人员报考。
二、金融学与金融硕士
学硕:金融学【】
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毕业后可以从事融资、投资工作;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以在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专硕:金融硕士【】
初试考四门,业务课一由学校在专业目录或招生简章中确定选择考察经济类联考综合或数学三,统考;业务课二为金融学综合,自主命题。
金融硕士作为职业教育,则更多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竞争激烈,学费较高,跨专业报考人数庞大。
三、法学与法律硕士(非法学)
学硕:法学【】
初试考四门,政+外语+两门业务课,两门业务课为各校自主命题。
对本科专业无限制,考生多为法本毕业,法学一级学科下专业设置很细,侧重理论研究,热门专业竞争极其激烈。
专硕:法律硕士(非法学)【】
初试考四门,政+外语+两门业务课,均为统考。
跨专业门槛低,招生院校多,报考人群庞大。本科为外语、工科、财会、经济等专业的考生在复试和就业中有一定优势。
四、工商管理与工商管理硕士
学硕:工商管理【】
初试考四门,政、外+两门业务课,业务课一多为数学工科专硕和学硕的区别,22考研:最热门专业学硕和专硕的一些区别?,业务课二为管理学专业课,自主命题。
管理类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之一,全科备考,难度较大,不限制应届生报考。
专硕:工商管理硕士-MBA【】
初试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英语二,复试因学校不同差别较大,少部分学校面试在初试前进行并对录取结果有直接影响。
考生人群庞大,本科毕业后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工科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专科毕业后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应届生不能报考。该专业为在职人群进行不脱产学习的重要选择。
五、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硕士
学硕:英语语言文学【】
考四门,政治+“二外”+两门英语专业课,除政治外,均为自主命题。
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非英语本科生报考在竞争处于明显劣势,侧重语言学方向理论研究,毕业生专业功底一般较深。
专硕:翻译硕士【0551】
考四门,政治+211翻译硕士英语+357英语翻译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除政治外,均为自主命题。
最大的特征是不考“二外”,对于非英语科班学生来说,跨专业门槛低,一般分笔译和口译,就业面广,学费较高。
六、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硕士
学硕:公共管理【1204】
初试考四门,一般为政治外语,再加两门自主命题的业务课,部分专业业务课一考察统考数学。
管理类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之一,多数不考数学,跨专业门槛较低,但考察范围广,知识点细琐,涉及学派较多,不限制应届生报考。
专硕:公共管理硕士-MPA【1252】
初试只考两门:管理类联考综合+英语二,均为统考
考生人群庞大,本科毕业后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专科毕业后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应届生不能报考,是在职人群进行不脱产学习的重要选择。
七、对外汉语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硕:对外汉语【】
考四门,政+外语+两门业务课,两门业务课为自主命题。
培养侧重理论方向,整体就业质量相比较而言还可以。想要选择对外汉语专业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下地理位置较优和学科实力突出的院校。
专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
考四门,政+外语+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两门业务课为自主命题。
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比较重视对外教学实务方向的培养,可以选择地理位置较优的综合性院校或外语类大学。
八、心理学与应用心理硕士
学硕:心理学【0402】
考三门,政+外语+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业务课为统考,业务课采用自主命题。
命题方向更侧重于理论,选择知名师范院线和综合性大学会比较好。
专硕:应用心理硕士【0454】
考三门,政+外语+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00分),专业课为各校自主命题。
比起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察范围较广,培养更侧重实务,学制短,对就业更有利。
九、教育学与教育硕士
学硕:教育学【0401】
考三门,政+外语+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业务课为统考,业务课采用自主命题。
培养侧重于理论,专业分类较细,教育学原理、学科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热度较高。
专硕:教育硕士【0451】
考三门,政治+外语+333教育综合,专业课为各校自主命题。
有333教育综合大纲为各校命题依据,考察较311范围更广,深度较浅。
END
以上就是最热门的几个专业在学硕和专硕上的区别,大家在选择学硕或者专硕时要考虑清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哦~
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4234.html
评论列表(0条)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