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去年砸10万给孩子出国游学的家长们,今年都在忙什么?

“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学到东西”,这是家长们青睐游学,尤其是海外游学的主要原因。听说夏令营结束后,主办机构写的总结评语对孩子以后申请外国的大学会有一定帮助。“我们打算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暑假一起到外国游学两三个星期。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旺盛需求下,

被按了暂停键的海外修学游市场。

文 | 于思 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何童

考虑再三,北京的魏冬终于在7月14日把8个月前买的两套往返美国旧金山机票退了。“托了多重关系,交了许多资料,包括语言能力证明、获奖证书等等,才在斯坦福大学STEM夏令营占了坑,公寓也早早订好了……谁想到这次疫情影响这么久呢?好吧,感觉省了一个亿。”她调侃自己说。

“10万不贵,

我身边的朋友都差不多这样”

六位数——这是魏冬每年给儿子准备好的出国游学预算,原本今年的这个夏令营她尤其看重,“斯坦福这个营是夏令营中的抢手货,三个星期费用大约3万人民币,可以学开发APP、制作机器人等等,国内不少星二代都参加过。如果选择住在学校宿舍里,费用还要多2、3千美元。”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图自:

魏冬的闺蜜在爱彼迎网站上租了一栋四卧室的花园别墅,三周租价为6000美元,她们本打算两家人一起住,“加上我们母子的机票和伙食等等,周末在附近自驾游,全部花销差不多十万吧。”

魏冬是一家室内设计公司的合伙人,在国外也能照常处理工作,三周的陪读和6位数的消费对她而言不是问题。“据我所知,北京很多中产家庭每年寒暑假给孩子出国游学的钱,都不低于4、5万。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甚至有一些2、30万的夏令营,想报上名还不太容易。”

魏冬和先生很早就决定让孩子到美国读大学,参加各种境外夏令营都是她的教育计划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她的闺蜜一家早就把机票退了,她迟迟没有做决定,“心里还在盼望着能出现奇迹,譬如新冠疫苗忽然研发出来。”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旧金山因为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备受华人家长关注,图自:

10万块钱值得吗?魏冬算过一笔账,“我们去国外游学,单看10万好像很贵,毕竟国内有很多几千元的游学团,学校组织的更便宜。但是把这笔钱看成是我和儿子两个人去一趟为期三周的美国旅行的花费,就不觉得贵了,何况还能去斯坦福大学学习,含金量很高。”

直到7月14日,北京市教委在发布会上要求学生暑假“非必要不离京”,她才狠下心把机票退了。

无论游学、研学、夏令营还是夏校,不同的名字代表的都是类似的产品——既有旅游产品属性也有教育产品属性。“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学到东西”,这是家长们青睐游学,尤其是海外游学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价格,在国外可以上名校营。”冲着这一点,上海的邵建茗就报了好几年的海外游学团,“在上海比较好的游学机构,去年砸10万给孩子出国游学的家长们,今年都在忙什么?,4、5天的艺术营就要5、6千。我们花三五万报的夏令营,为期两三周,沉浸式学习,而且大多是英国、美国、新加坡的名校组织的,质量有保障。女儿之前参加过的夏令营,口碑就很好。”

邵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今年9月升初三,她们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年都参加出国游学,每年的总支出固定在10万到20万间,“两个孩子,只参加夏令营是10万,冬令营也参加就是20万。”

邵建茗介绍,美国那边一般9岁以上就能送寄宿营。“我们从来不陪,一来信得过旅行社,二来想重点锻炼她们的独立性。我和太太也确实没有那么多假期。”

除了资质之外,邵建茗也看重国外游学项目的主题多样化,“她们参加过运动营、编程营、艺术营,每次都说很好玩。”邵表示,他的预算在上海属于中位数,“我有几个同事每年报的夏令营都要7、8万,十几万的也有,他们的孩子上高中了。听说夏令营结束后,主办机构写的总结评语对孩子以后申请外国的大学会有一定帮助。”

而今年疫情之下,邵建茗给女儿们报了忽然火起来的线上研学课程,由某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主办,“为期两周比较好的游学机构,内容是跟专业人士学摄影、学攀岩路径设计、学导航技巧和地图制作方法……先试试吧。”

游学低龄化,“赢在起跑线”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影响中国现代家长很深的一句教育信条。广州的瓜瓜也是最近才狠心退了8月2日上海飞纽约的机票,中止一年前就计划好的游学之旅。

瓜瓜的女儿还未满五岁,这条“起跑线”比大部分孩子都早。在此之前,瓜瓜曾带女儿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游学。三四岁的娃,已经在洛杉矶上过流体力学宝宝课程,也参加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启蒙课程,“一周三天,由老师们拿着绘本带领孩子感受世界名画。”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瓜瓜三岁的女儿在上修学美术课

像瓜瓜这样对孩子教育进行前瞻性和系统性布局的家长,并不是少数,尤其是在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80后、90后家长群体中。

杭州的小满,家里有5岁的女儿,她跟另外两个孩子年龄相近、教育观念相似的大学同学组了个游学三人组。“我们打算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暑假一起到外国游学两三个星期。”

小满说,在发达国家,研学从幼教时期开始就融入孩子的成长。鉴于此,她已经把未来三年要参加的夏令营都大致选好了,“在美国夏令营协会官网上选课,就能看到很多有趣的课程。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的艺术夏令营听说很不错,正好我女儿喜欢画画。”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去年,携程网发布一组监测数据显示,海外游学市场呈现低龄化趋势,小学生占比为11%,学龄前儿童占比已从几年前的不纳入计算跃升至6%,不过海外游学的主力军还是初中生,占比达49%,其次是高中生,占比24%。

开眼界、长见识、感受不同的文化、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提前踩点国外大学、获得有分量的推荐信……海外游学对于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吸引力。

深圳的梁老师也属于“未雨绸缪型”家长,去年暑假她就带了8岁的儿子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游学,插班到当地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四个星期。“插班学习的费用大约3万人民币,不贵。”

而疫情之下,不少家长改变了海外游学的策略:梁老师今年让孩子学网球;瓜瓜计划暑假带孩子在国内深度游,而小满则锁定了桂林一家酒店的亲子夏令营。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小满带着孩子参加酒店里的亲子游

“有含金量的暑假”,无处安放的焦虑感

艾瑞咨询去年发布的《中国泛游学与营地教育行业白皮书—发布版》显示,目前国际游学产品客单价分布在2万至5万元区间。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火热的海外游学市场进入休眠期,但这并不妨碍家长们煞费苦心地继续安排“有含金量的暑假”,也不妨碍各大机构升级其研学产品。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几年前,提到海外游学,很多人直摇头:“水很深。”这也是瓜瓜和小满宁愿亲力亲为地自己张罗,也不购买相关机构的现成产品的主要原因。而今年在新冠疫情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之下,家长们担心的不仅仅是“水很深”的问题,还有无处安放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焦虑。

“我去年就看中了一个马达加斯加自然科考游学营,连报名费都交了。”生活在广州的严云,儿子即将读高二。早在10年前,全家就开始给儿子铺垫美国求学之路,一方面让外公外婆先移民到美国,另一方面每年寒暑假都到世界各地参加游学团,全方位提高素质。

“儿子的理科成绩比较好,想上美国理工类大学,参加的游学团也都是科学类的。” 持续10年的教育计划被迫转弯,严云有点无所适从,更担心两年后申请美国的大学会受影响。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马达加斯加动物园的亲近动物环节,图自:

记者发现,除了国内市场摩拳擦掌修学游,目前很多机构试水线上夏令营,当中都有不少高质量的游学项目:

譬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面向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展线上游学课程,每节在线课程售价375美元,可以在线上参观博物馆展品,观看不同主题的演讲以及参与线下科学项目。苹果公司则面向年龄在8-12岁的孩子开展免费的线上游学项目,教孩子学习视频制作、设计和编程。

不过就目前来看,各类线上夏令营的口碑参差,参团学生反映不一。邵建茗在女儿尝试了几天在线夏令营后也觉得:“和线下参加差距比较多,感觉更像上网课。”

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的语言导师欣怡,同时也是嘉佳卡通“小小外交官”海外游学项目的带队老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游学产品对青少年的语言、社交能力等的实质帮助。

对于线上研学团,她保持观望态度:“孩子无法专注,缺乏互动,吸收的东西实际转换率很低。学习,即使是研学,看起来是在玩,其实也需要氛围和态度。你想想,孩子上课的时候旁边也许就放着可乐和薯片,能专注吗?”

国内游学团,开始脱胎换骨

在采访中,专攻世界名校的留学申请机构创始人杨倩表示:最近几个月接到许多家长的咨询,都与严云的情况相似。

对于目前无法出国游学的情况,她认为这不是仅且只有的选择,“提升孩子见识和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以探访高科技企业的海外游学产品为例,除了花费大价钱跑到美国转两周看看硅谷,其实也可以到深圳和东莞参观腾讯、华为,在广州参观初创企业,这都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案。出国游学本身应该在培养了相应的爱好或者当孩子有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后,再有选择性地进行。”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电视台组织的修学游活动

正如杨倩所言,今年国内不少机构都调整和升级了国内游学产品,选择繁多。

据广东中旅移民签证顾问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崔啟晖介绍,广东中旅以“微留学体验”为侧重点,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开展校内主题课程和校外延展课程。“这些产品以初高中、大专、大学学生为主,主打研究性学习,时间由7天-30天不等。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尝试。”

省外游解禁后,广之旅立即推出了多个研学旅游团,围绕绿色环保、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自然生态四大主题开展“做大自然的朋友”户外研学之旅。当中的“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国家龙舟训练基地”研学体验项目,对孩子们来说颇为新鲜。

事实上,今年国内游学产品颇有迎难而上,脱胎换骨的姿态,呈现主题多样化和差异化。

接受采访时,万物生自然教育创始人张莎正在带一个赴大理的游学团,她认为家长们对于游学产品选择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停留在过去的刻板印象。

“未来国内市场上的游学产品的差异化将会加大,价格差也会拉大,迎合不同需求的家长。我们的国内游学产品比市面上一般的产品价格高30%-50%以上,更专注于在地感十足的深度文化体验,探索自然,和艺术对话。”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亲近大自然的课程在今年暑期很受欢迎

“获得更多的珍珠,串成好看的项链”

海外游学持续火爆的背后,是中国人口质量红利带来的教育消费升级,也是千禧一代家长教育观念革新的结果。根据新东方国际游学联合艾瑞咨询的相关报告,2017年,中国参与国际游学的人数为86万人,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扩张,并且预计2020年国际游学用户将达到170万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疫情迟早会结束,海外游学需求将继续释放,在未来十年从少数家庭消费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遍性需求。

严云和魏冬这些高中生的妈妈们,都迫切希望境外游学能尽量快恢复。对于这些家长的忧虑,杨倩表示理解:从申请世界名校的角度看,提前了解学校环境和背景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但根据她们这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看,作用有限。

“在一个学生的简历里,游学最后可能就只占一两句话。我的理念是,孩子参加的每一个好的活动、每一个特质、每一项成绩都像是一颗珍珠,孩子更重要的是获得更多珍珠,并把它们串成好看的项链。”杨倩希望家长和孩子首先能认清自我,认清方向,以疏解心中的焦虑。

“疫情对于教育的影响并非不可逆的。家长的教育焦虑完全可以通过尝试其它优质的教育产品去释放。”在采访中,教育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创始罗利娜指出,海外游学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是在这个框架上填什么内容。罗利娜是中国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理事,目前公众号拥有200万粉丝。她认为国内有很多深度的游学项目都可以尝试,只要能跟先进的教育文化接轨和落地,对孩子一样有帮助。

无论是家长还是机构,在疫情下都在尝试积极转变思维。家长们在试探,机构们在试水,逆境求存。嘴上说“省了一个亿”的魏冬,这几天还一直在联系北京各大名校和机构,“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夏令营。”

广东中旅的崔啟晖透露,今年无论国内外的研学市场,总量都大幅下降,预计明年寒假开始会有所回暖,国外研学趋势暂时不明朗。他强调,公司对于海外研学产品的研发提升品质,不会中断。

“研学市场目前缺乏真正把研学的教育要素做扎实的产品,更多还是在游学基础上的擦边球。相信经过今次疫情的洗礼,更多机构会从结合国家层面对研学在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以及研学的教育意义上多下功夫。” 崔表示。

比较好的游学机构

张莎带的万物生游学团

而万物生的张莎则打算在疫情结束后,将国内鲜少人做的北欧游学产品做出差异化,“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观念越来越新。我对未来的市场有信心”。

(应被访者要求,魏冬、邵建茗、小满、严云为化名)

来源|南都周刊

END

猜你想看

暑期档如约而至,学生群体走出校园,成为这个夏季最活跃的群体之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去,看世界”,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假期活动首选。

在这个庞大的、甚至带动了国内外假期经济的学生出游项目中,南方日报记者观察到了两个有代表意义的逆向案例。

一个是,国内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热衷的海外游学。

与海外留学不同,游学是一个短期的、没有任何学业任务的出国学习项目,这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大中城市日渐走红。家长们趋之若鹜,十多岁的孩子们乐此不疲,市场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出游价格一路飙升,短短两三周的游学时间,最高的项目价格达七八万元。

但高昂收费背后,却没有换来满堂赞誉。海外游学,是游还是学,货不对板的质疑始终不绝。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暑期海外游学确实有些变了味道,很多收费高企的项目只有“游”没有“学”。更令人担忧的是,只要与游学沾上边,甚至连一些咨询公司也加入到游学项目中来,市场监管的缺失给这群十几岁孩子的海外出游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打着游学的旗号,掏着家长的腰包,走马观花地到国外旅游两周,游学归来的孩子究竟能学到什么?恐怕其中的大多数学生只留下开学时同学间相互炫耀的桥段。

与内地学生急于海外探营的路径相反,南方日报记者观察到的另一个案例是,千名香港学生赴内地企业的实习项目。

过去的一个月内,这群来自香港不同大学的实习生,带着对内地种种好奇与惊讶,真刀实枪地走进内地多家企业,真实触摸内地的发展脉搏,体验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国情之旅,他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中国内地。

海外游学收费

他们中的一些同学也会抱怨“内地交通秩序不如香港好、有人随地丢垃圾”海外游学收费,暑期国外游学人数猛增60% 费用3万到7万不等,但这样的经历让香港青年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内地,而不单单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正如广东团省委书记、省青联主席曾颖如所言海外游学收费,这种更加真实、更加深入的体验方式,能让香港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内地今天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同样是“暑期走出去”,内地中小学生走马观花的海外游学与香港学生真刀实枪的内地实习,形成强烈反差。我们不能简单地对比两种模式的差异,但来自两地学生真实的出游体验却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今日,南方深读解剖两个路径相反的暑期学生出游学习项目,希望用真实的案例为家长和学生们提供一些冷静的观察与思考。

全省中小学已经放假,伴随着暑假到来的,除了林林总总的补课、课外辅导外,还有越来越热、收费昂贵的海外游学。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年广东游学市场再次扩充,参加各种游学的人数约上升了60%。在出外游学需求的趋高下,海外游学项目价格也一路飙升,从几年前的1.5万元已经攀升至如今少则三四万、多则七八万元的水平。

游学,究竟能不能学到新知?高价格的项目是否又物有所值?

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广东海外游学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海外游学项目,“游”的比例明显大于“学”,市场存在监管困难、鱼龙混杂的局面,只要与游学沾上边,甚至连一些咨询公司也介入到游学项目中来。(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柴心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6903.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1月 26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4年 1月 26日 下午4:03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