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考研辅导数学,考研数学零基础如何着手复习?

其实有志于考研的同学都不可能是完全的零基础,至少基本的数学思维还是有的。不过也没必要从高中数学开始复习,其实高中数学知识也就是要用到一些基本公式。2.考研中需要用到的中学数学知识,可以参考张宇的18讲,里面有汇总。4.看课本的时候,要比照考研复习材料来看,跳过考纲里不考的部分。

过来人答。工作数年之后辞职考研,本科是三本,跨专业,数学一137。考的学校和专业就不说了,普通211入不了高人法眼。

本科期间我的数学成绩是:全挂。连补考都挂了,因为根本没摸过课本,连课都没上过。毕业前学校组织二次补考才勉强60分过关。二次补考的60分意味着什么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

我刚开始复习的情况跟题主差不多,所以比较能体会题主的心情。考研数学辅导班我没上过,但看过一些视频,里面的内容也确实不是完全的“零”基础,刚开始看的时候经常一脸懵逼。其实有志于考研的同学都不可能是完全的零基础,至少基本的数学思维还是有的。

以我自己来说,刚接触考研数学的时候的最大感受是:这些东西我见过,知道大致的概念,但是不熟悉具体细节。

不过也没必要从高中数学开始复习,其实高中数学知识也就是要用到一些基本公式。遇到不会的就上网搜一下相关内容,用笔记本记下来就可以了。

列出一些考研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中学数学知识:

指数函数_百度百科

三角函数_百度百科

因式分解_百度百科

数学归纳法_百度百科

基本不等式_百度百科

数列_百度百科

阶乘_百度百科

如果大学时微积分完全没听过,推荐川大徐小湛的微积分视频课,讲的非常非常细致。B站上就有,缺点是语速太慢,建议1.25倍速观看。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报班,我复习时是先自己看一遍书,然后做做课本后面的习题,不会做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要看完。然后上网找个视频课程看一遍。看视频的时候注意不要死看,念课本的部分快进,讲的东西如果已经掌握也快进跳过去,着重看自己看书时没明白的地方。这一遍看完之后,就是刷题。我刚开始用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一本书,书名忘了,红皮的。这本书好在每一章的习题都按难度分成三类考研辅导数学,考研数学零基础如何着手复习?,我刚开始只做最简单的那一部分,全做完后再做中间一档的,最后再做最难的。这样的好处是能逐步建立自信,不至于把自己心态搞崩。接下来就是真题了,先自己做一遍,把所有题都当成大题来做,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背下来都不过分。之后就是做做模拟题,重温一下课本里各种定理的证明什么的。我复习的比较早,所以时间很充裕。刷完模拟题之后又刷了一阵吉米多维奇(因为真的不喜欢看英语,就用刷数学磨蹭时间骗自己,结果英语考很烂)。

复习过程中有几个坑:

1.看课本觉得好难,心态崩了。

2.看了网上的视频讲座,看看都懂,做题全错,心态崩了。

3.报了班,上课一脸懵逼什么都不懂,几节课之后就跟不上进度,心态崩了不说,还心疼钱。

4.做完真题一对答案发现最多能得50分,觉得之前的复习完全没用,心态崩了。

考研辅导数学

5.妹子跑了/家人不理解/生病/前上司在我辞职后给我扣黑锅等等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心态崩了。

第三条是别人的经历,其它每一条都是我的真实经历。心态崩了之后整夜不睡觉,一晚上抽掉两包烟,大脑停机,吃不下饭。怎么办呢?买瓶白酒,上网看各种脑残综艺节目,边看边喝到醉,醒来继续刷题。还好提前一年开始准备的,时间充足,最后考上不说还练出一身酒量。

写完之后才发现提问时间是去年初,不知道题主考的怎么样。就写这么多吧,也算是给后来人一点借鉴。

12.5更新。有人看就多写点。前几天跟朋友(数学143大神)聊到了考研,他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走过了不少弯路。

另外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我的经验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希望大家能批判性地看待我的回答。

1.不要报班。

不是说报班不好,而是看视频更有效率。看视频可以暂停,可以快进,可以回放,这是上辅导班无法做到的。

比如老师在推导过程中说“显然,A=B,所以…”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可能就懵逼了,为毛是显然啊??可能这里真的很简单,但如果正好这里是我的薄弱环节,就会卡住,很可能后面讲的内容都听不进去了。(我想这是零基础人士最大的痛点。)看视频就很方便,暂停,思考,想通为止。这样后面的内容不受影响,而且巩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

据说现在有三五个人的小班,甚至一对一辅导班,这样的形式最完美。遇到不那么显然的“显然”可以随时提问。但是估计价钱也不便宜。

2.考研中需要用到的中学数学知识考研辅导数学,可以参考张宇的18讲,里面有汇总。

这本书我没看过,不评价。但既然有人做了总结,总是好的,至少比自己一点一点上网查方便。

3.不要刷吉米多维奇。

我当时刷这个多少有点膨胀的意思,觉得其它习题集不过瘾,这个名气又大,就找来做做看。但是里面很多东西是考研不考的,题量又大,浪费时间。朋友推荐了一本叫题源1000题的书(也是张宇的),难度较高,适合以满分为目标的人挑战。这本书我没看过,不评价。

4.看课本的时候,要比照考研复习材料来看,跳过考纲里不考的部分。

不是说不考的东西不重要,而是既然要考研,就应该以短时间内提高分数为目标。我当初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就花了不少力气把整本教材都过了一遍,后来才发现有很多内容不考。课后习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很重要,不要因为觉得“简单套一下公式就能得出答案”就不做。一个公式“见过”跟“用过”是有本质区别的。

5.对刷题的态度。

如果你的准备时间足够长,刷题量足够大,准确率足够高,那么到复习后期,除了保持适当练习量保持手感之外,应该更多地关注出题人的思路。拿到一道题,除了做对之外,要想一想这道题考的内容是什么,出题人希望考生使用什么技巧,出题人的意图能否从题目中看出什么端倪。这是比单纯给出解答更高一层次的思考。

这个…仅供参考吧。我属于比较笨的人,只会无脑刷题,看不出那么多门道。

6.有些经验帖会说不要太早复习,拉长战线不好。我觉得这不适合零基础备考的人,至少不适合我。坚持不下去的人总会以各种理由放弃,战线长只是借口。越是基础差,越要早做准备。

7.评论区有人问我跨的什么专业,不太想说。一是觉得跟复习数学没关系,二是我的情况比较少见(三本跨考成功的确实不多),不想被猜到身份。答题只是为了分享经验,没必要泄露隐私,见谅。

最后祝大家复习顺利,考试成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06524.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下午10:08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