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张家明教授课题组
医院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是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为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由深圳市政府和大学合作共建的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首个落地“名院”项目。医院骨科、消化内科、脑卒中(专病)、整形烧伤科以及护理学为市级医学重点专科;拥有“数字外科3D打印实验室”和“病毒肿瘤学”市级重点实验室;医院建有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包含医学公共实验平台、医学动物实验平台、生物样本库以及转化医学平台,建设总面积3040平米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待遇,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骨科2017年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数字骨科团队,目前已建立国家机器人临床应用基地、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技术培训中心、广东省3D打印工程中心临床基地、深圳市数字外科3D打印中心及深圳市数字外科3D打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PI简介:
张家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八年制),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阶段师从哈佛医学院、牙学院、麻省总医院内分泌科知名教授、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协会前任主席Dr. Baron(h-index:103,论文总引用45268次),主要从事骨细胞生理和骨稳态的研究。现主要从事运动系统(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肿瘤靶向治疗等基础研究,已在 and (20.1)、 of (10.2)、 (13.1)、JCI (8)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34篇,论文总引用696次,h-index:15。担任 of (4.9),Burns & (5.3)和Asian of (10.2)青年学术编委,参与Aging Cell、 of 等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长期保持与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昭和大学等著名学术机构的国际合作。
Co-PI简介:
周君,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硕士(七年制),日本昭和大学齿科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待遇,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张家明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昭和大学终身讲师,英国大学Co-PI。博士后分别在哈佛大学牙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女子医院从事骨衰老相关疾病(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以及骨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生物机械传导机制的研究。在 (46.2)、 – (16.6)、(18.9)、 in (15.7)、 and (20.1)、 (18.9)、 (15.1)、(14)、 (13.1)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论文总引用862次,h-index:16,并获IBSA全球青年科学家奖(2021)。以PI身份主持日本振兴学会JSPS项目包括:日本振兴学会JSPS科研启动项目(2019-2021)、日本振兴学会JSPS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2025)。参与日本-英国国际交流项目: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全球科研交流项目(2023-2024)、英国文化协会国际交流基金(2023-2024)。
张家明(左)、周君(右)
研究方向:
1.运动系统退行性疾病(骨与关节)的基础研究(包括不限于软骨衰老、软骨下骨重塑的分子机制;骨细胞在骨稳态、骨关节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2. 药物递送系统和新型水凝胶在运动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 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宫颈癌、乳腺癌)靶向治疗、放疗增敏中的应用
招聘要求及薪资待遇
招聘岗位:
博士后(5名)
工作内容:
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协助申请各类科研项目;
协助指导研究生和研究助理的科研工作。
应聘条件:
(1)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有相关交叉,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运动系统方向)、临床医学(骨科疾病、整形外科方向)、口腔医学、肿瘤学、材料学、再生医学基础与转化研究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从事分子生物学、单细胞组学、转基因动物、生物材料、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组织学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优良学术道德、强烈探索兴趣。
岗位划分:
博士后分A1、A2、B岗三种岗位:
1. A1岗博士后:原则上35岁以下,近三年发表SCI一区(中科院小类分区,下同)论文2篇及以上。
2. A2岗博士后:35岁以下上海mba博士,公开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以上;或35岁以上,近三年公开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或SCI二区论文2篇以上。
3. B岗博士后:35岁以下,既往业绩不低于南方医科大学现行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待遇及福利:
申请人有机会参与院内外、国外实验室的合作课题。岗位综合总薪酬可达90-130万元(两年,含五险一金等)。
可轮候医院公租房(租金按医院规定执行),或选择每月发放2000元住房补贴;协助落户、子女入托入学。
在站期间科研经费由合作导师提供,同时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科研业绩享受医院科技奖励(在站期间投出并被接收的论文,出站半年内正式发表仍可享受绩效奖励)。
符合条件者可竞争性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项目、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广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等;申请获得,与基本薪酬累加。
办公环境优越、工作性质弹性,可提供较多外出学习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机会;提供科研晋升的渠道,在站期间可依照相应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博士后出站后在职研究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医院需要,按相关规定优先接纳本站博士后人员为单位正式员工,并连续计算工龄,按政策可申请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符合市、区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条件者,可申报相应特聘岗位,并给予相应补贴(1-3万元/月)。
申请材料
需提供应聘材料包括:
(1)完整的个人中文或英文简历(PDF);
(2)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学信网在线验证报告(PDF);
(3)代表性成果全文,包括文章、专利和著作等(PDF)。
投递简历请选择: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张家明教授课题组
简历投递方式(可选任一):
1. 扫描二维码投递简历;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一般几年,北京大学刘颖课题组诚聘副研究员
人才
北京大学刘颖课题组
课题组简介
刘颖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细胞应激和稳态调控相关研究,尤其关注于线粒体胁迫应激、营养物质的感知和代谢调控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一般几年,先后在、 Cell 、eLife等杂志上发表了通讯作者文章。 课题组获得了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刘颖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一般几年,北京大学刘颖课题组诚聘副研究员,2011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2011-2013年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12月入职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研究学者、国家杰青在职研究生,获得首届科学探索奖等。
课题组网页:
招聘岗位:副研究员
岗位要求:
1. 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博士学位,具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或遗传学等研究背景。具有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
2. 有科研热情,具有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协助PI指导实验室相关工作;
3.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可熟练运用英文进行学术交流;
4. 具有独立申请基金的能力,能够参与实验室的项目申请;
5. 为人诚实正直,善于交流和沟通博士,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待遇
1. 有北京大学事业编制硕士,享受北大员工的应有福利;
2. 薪资待遇依申请人实际情况面议。
哈佛大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启事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启事
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于设计学院,下设设计学、建筑学两个博士点。设计学院立足国际一流、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学术研究依托学校“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优势硕士,通过学科交叉构建、前沿问题探索、国家重大需求引导,引领创新设计。学院紧密把握“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的历史机遇以及上海市“设计之都”与“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域优势,以培养具有设计思维的学术大师、治国英才、业界领袖和文化精英为根本目标。
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23年底获批设立上海mba,现面向海内外英才诚聘科研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设计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2、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3、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岗位需求
(按导师姓氏笔画排序)
于冰沁景观感知与生成式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城市社区绿色空间游憩、生态、健康多目标协同生成式设计
联系人:于冰沁
联系方式:
王云人居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全要素设计
联系人:朱雅婷
联系方式:
王林城市更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主要进行城市更新、城市遗产与风貌保护、城市政策与治理、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学术研究
联系人:王林
联系方式:
车生泉可持续生态设计团队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碳中和规划设计、气候适应性设计的技术集成开发和应用场景研究
联系人:秦弋丰
联系方式:
申晓辉园林花卉研究团队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研究矮牵牛与舞春花的罕见花色形成与调控机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制新种质
联系人:陈冠群
联系方式:
兰丽建筑技术团队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具体含健康建筑,绿色建筑,低碳设计等
联系人:兰丽
联系方式:
刘钊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基于计算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通过多感官交互技术,设计开发创新交互方式,使人与AI之间的交互变的自然、便捷、高效
联系人:刘钊
联系方式:
刘杰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中国古代建筑、建筑考古学、古典园林与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联系人:陶聪
联系方式:
汤晓敏人居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人民城市背景下的公共开放空间(POS)赋能与更新设计
联系人:朱雅婷
联系方式:
阮昕宜居城镇设计研究中心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内容: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文地理方向,专注于超大高密度城市的更新策略研究,聚焦于城市居住空间的宜居性提升以及城市(上海)文脉延续的数智化转型
联系人:汪灏
联系方式:
李虎林智能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装备数字化、装备服役性能评价及健康管理、装备低摩擦长寿命设计、高性能铝合金微观组织调控与优化
联系人:李虎林
联系方式:
李金娟设计文化与视觉传播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从设计史角度梳理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思想、美学精神、造物技艺及中西方设计文化交流
联系人:李金娟
联系方式:
李俊祥城市景观生态、人居环境健康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从事城市生态、景观生态、生物多样性的野外调查、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从事城市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因素与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关联关系研究
联系人:李俊祥
联系方式:
连之伟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内容: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生活、工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适宜的设计与运行策略。
联系人:连之伟
联系方式:
张立群设计管理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生成式设计与优化方法、设计智能系统与管理
联系人:张立群
联系方式:
张健建筑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数字时代的建筑形态与生态创新研究,景观建筑与山水城乡建设研究
联系人:张健
联系方式:
张会波低碳高效建筑表皮性能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 2人
研究内容:高性能建筑材料研发、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候适应性构造设计与调控方法、街区与建筑多尺度物理场耦合理论研究
联系人:张会波
联系方式:
张理卿健康景观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景观对居民公共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联系人:张理卿
联系方式:
陆邵明记忆场所与空间叙事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内容:研究与“记忆场所”、“空间叙事”相关,都市更新集体记忆场所创新活化、公共建筑空间叙事生成设计研究
联系人:黎舟
联系方式:@
陈斌智能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设计行为检测、状态识别、灵感刺激多段式交互辅助设计框架构建
联系人:陈斌
联系方式:
陈睿山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生成式AI设计、伦理与法律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针对气候变化对城乡地区的影响哈佛大学+博士后,分析灾害的致灾成害规律及社会经济影响,考察城乡韧性对策,助力城乡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成式AI设计、元宇宙等新技术带来的越来越多的诈骗、伦理和法律问题,建立案例库,分析如何通过立法等解决相关问题哈佛大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启事,为全球网络共同体建设建立制度保障和治理体系(期间根据条件会有1年左右时间跟哈佛大学 Lab开展合作研究)
联系人:陈睿山
联系方式:
陈睿山生态修复与规划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以富集抗氧化活性成分为目的的濒危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功效研究;矿山生态修复与数字化管理(期间根据条件会有1年左右时间跟哈佛大学 Lab开展合作研究)
联系人:马莉
联系方式:
周武忠创新设计中心
招聘人数:3人
研究内容:用东方设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化复兴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联系人:周武忠
联系方式:
范文兵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建筑设计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本土建筑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以上海为对象的城市更新实践与理论研究
联系人:范文兵
联系方式:
胡洁工业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高端装备的创新设计、人机共融的智能设计、智慧零碳园区设计
联系人:胡洁
联系方式:
闻晓菁设计历史与文化比较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历史与全球语境中的中国设计文化重构、中外设计文化比较研究、中欧乡村景观与文化比较研究
联系人:闻晓菁
联系方式:
顾振宇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3人
研究内容:生成式设计,数据驱动设计;人机工效、体验评估、脑电、眼动、电生理方法
联系人:常方圆
联系方式:
高庚员摩擦学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智能装备低摩擦长寿命多学科交叉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设计技术
联系人:高庚员
联系方式:
谈欣洋智能医疗器械与机器人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骨科康复科医疗机器人设计、穿戴设备、传感驱动与控制、肌骨仿真与建模
联系人:谈欣洋
联系方式:
黄华青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全球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社会史、建筑史、文化遗产,及其艺术与科技应用
联系人:黄华青
联系方式:
曹永康建筑遗产中心
招聘人数:4人
研究内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建筑遗产数字化、无损检测、修复材料
联系人:杜骞
联系方式:
常丹妮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复杂产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互联环境中的场景协同和用户体验
联系人:常丹妮
联系方式:
康宏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研究植物、矿物和微生物介导的亚热带富磷和贫磷立地森林土壤碳固持机制
联系人:康宏樟
联系方式:
董占勋人因与智能交互团队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人与智能系统交互设计及人因工程评价研究
联系人:董占勋
联系方式:
韩挺智能设计和交互设计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2人
研究内容:智能设计和交互设计在医疗健康和智慧出行领域的理论机制、应用研究及优化方案
联系人:吴秀苇
联系方式:
游猎城乡规划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城乡人居空间变迁格局、机制、评估及规划应对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利用及人居环境优化研究;空间惯性基本原理及其在城市更新和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联系人:游猎
联系方式:
赖达祎建筑技术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性能驱动的健康低碳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与运行
联系人:赖达祎
联系方式:
蔡永立国土空间生态规划与治理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2人
研究内容: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国土空间(景观)生态修复治理评价、方案规划设计、数字应用场景模拟
联系人:蔡永立
联系方式:
蔡军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中国古典建筑史料、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建筑匠帮研究
联系人:蔡军
联系方式:
薛娇设计管理研究方向
招聘人数:1人
研究内容:设计趋势,设计管理
联系人:薛娇
联系方式:
三、待遇及政策支持
1、薪酬及福利待遇按国家博士后相关规定和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规定执行(详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网站);
2、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博士后人才项目以及各类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获资助者就高享受相关待遇;
3、上海交通大学为优秀博士后提供专有晋升通道。条件优秀者出站后可申请应聘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系列教职。
四、申请程序
应聘者将申请材料发送至相应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博士毕业学校。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贾老师
联系电话:*805
邮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