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访沪留下的亲笔墨迹首次亮相

一本留有爱因斯坦亲笔墨迹的留言册浮出水面,在展览尾声首度公开亮相。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爱因斯坦当年访问上海时书写的墨迹。展览中,主办方特别设置了“爱因斯坦与东亚”展区,以各种资料展示爱因斯坦在1922年两次途经上海留下的足迹。三位诺奖获得者在同一本留言册留有与上海相关的亲笔墨迹,前所未有。

爱因斯坦亲笔留言页 资料图片

今年是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10月25日,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等主办的“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完成撤展工作,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的133件展品中不少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亮相。

饶有趣味的是,这场特展牵出了一件不为人知的珍贵藏品。一本留有爱因斯坦亲笔墨迹的留言册浮出水面,在展览尾声首度公开亮相。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爱因斯坦当年访问上海时书写的墨迹。

一个展览,牵出一本珍贵的留言册

“人类智慧花朵的绽放的确受到了严重限制。贫穷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富有又导致人民内心空虚:严寒的天气使人沉郁,而炎炎烈日又会使人骄奢淫逸、昏昏欲睡。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能使知识的花朵始终保持盛开的根本原因,也是能够解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像是历史海洋中的一片小岛的直接答案。”1922年除夕,爱因斯坦短暂停留上海之际,在一对长期旅居上海的犹太人特里萨·伦纳夫妇家中居住,并在留言册的首页写下这段话。

有意思的是,这本自1922年开始到1981年结束的留言册上,有79页名人签名、题词、中国画、水彩画,甚至乐谱。除了爱因斯坦,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钢琴家米沙·莱维茨基、德国作家伯恩哈德·凯勒曼、岭南画派赵少昂、海派画家符铁年、月份牌画家杭穉英等数十位中外著名人士都在其中亲笔留言,群星熠熠的留言册随着伦纳夫妇的行程被带往欧洲和美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伦纳夫人逝世后才被后人拍卖,几经辗转,它如今的收藏者是一位上海藏家。

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考证,伦纳夫妇在上海生活了30年,他们居住的地方位于现在的东湖宾馆区域,这与“爱因斯坦到上海时住在东湖路一个犹太人家里”的史料记载是相符的。潘光透露,在上海期间,爱因斯坦在犹太社团做了一个报告,举行过两次聚会。但他在上海留下字迹,是此前不知道的。“目前的‘犹太人在上海’研究,重点放在犹太难民,这一留言本,是对当时上海犹太人生活的一个丰富的记载,为还原在上海的犹太上流社会生活情景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可以推进上海外侨史的研究。”

一个留言册,复原一段城市记忆

上海是爱因斯坦生前到访过的两座中国城市之一。上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曾两次造访上海,停留时间很短上海mba,总共不到3天。1922年11月,正是在一艘香港开往上海的邮轮上,爱因斯坦收到获得诺贝尔奖的电报。

爱因斯坦在上海停留的三天,都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情?展览中,主办方特别设置了“爱因斯坦与东亚”展区,以各种资料展示爱因斯坦在1922年两次途经上海留下的足迹。这本留言册在开幕时没有亮相,而后其收藏者得知展览举办,联系展方出借了这件藏品。

“这本留言册意义非常大,不仅仅体现在爱因斯坦的这页留言,它还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整体的交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爱因斯坦著作《我的世界观》中文译者方在庆说硕士,“从留言内容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态度,他非常清楚科学本身是有很多限制的。对当时的中国,爱因斯坦抱有一种同情,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希望。”

事实上,在1922年,爱因斯坦展开了一趟巡回亚洲的旅程,曾停留巴勒斯坦、新加坡、中国及日本,在整个旅程中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多年后,爱因斯坦写道:“世界还有很多事情要向中国人学习。”

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邢建榕考证,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将近百位外国文化名人到过上海,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外国科学文化名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科学与玄学”“东方与西方”等争议。

让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好奇的是,“有爱因斯坦、奥尼尔、泰戈尔的留言,居然还有符铁年、赵少昂等中国近代书画家的墨迹,甚至胡兰成也在这本留言册上有留言。”能够在一本留言册上留下墨迹,这些中外名流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张伟说:“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还原他们在上海生活的经历,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一个家庭的朋友圈,打开一个时代的生动图景

初步梳理,在伦纳留言册留下墨迹的名人中,仅诺奖得主就有三位。三位诺奖获得者在同一本留言册留有与上海相关的亲笔墨迹,前所未有。

“这对于上海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是非常直接有力的佐证。”上海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丁佳荣评价,他对留言册里尤金·奥尼尔的留言尤感兴趣。“1928年正好是奥尼尔访问上海的时间,这也是尤金·奥尼尔到上海的一个见证,据我所知这可能是现存的奥尼尔访沪的唯一的实物证据。奥尼尔是美国戏剧之父,他的戏剧观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戏剧博士后,影响到了曹禺先生的剧作。”

伦纳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医生,尤金·奥尼尔的字迹出现在留言本上,可能是其一度因为酗酒身体非常糟糕,专门来接受治疗。奥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大师,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由诗人徐志摩牵线,1924年4月至5月、1929年3月和6月,泰戈尔先后三次访问上海,两度入住位于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的徐志摩家。在伦纳留言册中,泰戈尔以孟加拉语写下了两行文字。

与伦纳同为犹太人的钢琴家米沙·莱维茨基则在留言册上画下了音符。1947年1月,胡兰成在留言册上写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赵少昂在留言册中画的是墨竹,时间为1956年11月,虽为留言册所作,却丝毫不马虎,利用水彩造就了纯净通透的艺术效果。1956年前后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赵少昂分别应邀在英国和美国讲学。

这本留言册的第一页是1922年爱因斯坦写下的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访沪留下的亲笔墨迹首次亮相,最晚则是1981年留下的字迹,几乎穿越一个甲子。打开留言册,走进的是一个家庭的“朋友圈”,也是一个时代的生动侧影。专家们认为,随着伦纳留言册这一文献的发现,不仅为“爱因斯坦与上海”“犹太人在上海”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可为上海近代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补缺。循着伦纳留言册留下的文字和图像线索,未来或许将还原出更多历史的细节。

(本报记者 颜维琦)

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去上海看相对论手稿,“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今日开幕

爱因斯坦亲笔书写的E=mc²公式手稿。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摄

在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之际,“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8月1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幕。

展览呈现的是来自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的133件/组权威性珍贵展品,其中包含相对论手稿、诺贝尔奖章、爱因斯坦亲笔书写的E=mc²公式手稿及爱因斯坦生前最后的笔记本等真迹展品。

杨振宁回忆爱因斯坦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开幕式上回忆了他与爱因斯坦的见面经历。

“我非常荣幸上海mba,曾经跟爱因斯坦有过好几次的接触。”杨振宁回忆道,“五十年代初,我跟李政道合写了一篇文章在职研究生,是关于统计力学的,爱因斯坦对统计力学非常有兴趣,他看见那篇文章,他就让他的助手来找李政道跟我说,他想要跟我们谈谈我们的工作,所以我记得我们就去了,就在爱因斯坦办公室里,跟他谈了一个半钟头。不过,我当时去的时候有点紧张,因为当面看见了我所非常敬仰的一位大师,紧张,没有完全记得他讲什么话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去上海看相对论手稿,“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今日开幕,当然,还有一个道理,因为那个时候爱因斯坦年纪大了,他英文里有很多德文,我不懂德文,所以那次是我很荣幸有机会跟爱因斯坦接触了一个半钟头,不过回想起来,我没有得到什么智慧。”

“我一生没有跟爱因斯坦合照过一张照片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杨振宁说,“不过在1954年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我曾经带了我的儿子看到爱因斯坦,照了照片,这是很宝贵的照片。”

复刻还原的爱因斯坦书房。

在本次展览中,爱因斯坦档案库拿出了包含相对论手稿原件、爱因斯坦亲笔书写的E=mc²公式手稿、诺贝尔奖奖章,及其与各界知名人士和家人朋友的书信、照片等大量珍贵展品,为世界各地的爱因斯坦迷们提供了走进这位“世纪天才”的难得机会。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展览现场还将包含五大多媒体互动体验区,以及爱因斯坦的书房和讲桌等实景,也在现场一一复刻还原。

李四光致爱因斯坦电报

配合此次上海展的推出,爱因斯坦档案库主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UJ)前校长、理论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汉诺赫•古冯德( )应邀来沪,讲述了爱因斯坦及其与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与上海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希伯来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遗嘱中表明要将自己的著作、遗物捐赠给该大学。古冯德目前在HUJ担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档案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代表大学协调全球爱因斯坦展览项目。

目前希伯来大学收藏有8.3万份爱因斯坦的物件,包括手稿、信件、证书和奖章等,收藏数量为世界之最。

本次展览展出的珍贵展品包括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文稿、1905奇迹之年的四篇论文、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日食照片、他使用过的物件及其与妻儿朋友和情人的通信等,展品内容多元博士后,数量丰富。展览通过六大板块和五大互动区的设计,为观众奉上一场走进爱因斯坦人生阅历的生动体验。

多媒体互动体验区的“光速脚踏车”,在速度渐渐变快的过程中,观众周围的景色、甚至时间都将产生变化,其根据就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大江东 | 燃!从天才脑洞看黑洞,爱因斯坦携手稿抵沪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文物来了!

广义相对论论文手稿原件、爱因斯坦1905奇迹年的四篇论文、爱因斯坦与罗素最后的书信——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文物上海mba,首次亮相中国大陆——传奇,就这么在魔都和你四目相对……

“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由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授权,解放报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UDN主办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大江东工作室先睹为快,先搬回精美图片诱惑一下,要感受天才气息,那还得亲临。

爱因斯坦站在三角讲桌旁,1905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期间。

2019年8月2日,特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开放。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133件展品,其中86件为原件,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的两页手稿原件,堪称科学史上顶级文物,向来被以色列视为国宝,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

1916广义相对论的手稿(所选图片为其中一页)

虽然1905年是科学史重大里程碑,但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才是让他闻名于世的原因,他再次挑战牛顿的物理世界观,提出“引力不是一种力,而且宇宙并没有一个固定架构”的论点。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引力是时空平面弯曲的产物,其中空间和时间结合为一体,称为“时空”。

此次展出的手稿,于1916年5月发表在当代重要的物理学期刊《物理学纪事》中,标题是《广义相对论基础》,实录了爱因斯坦通往广义相对论的知识冒险旅程,

希伯来大学自1925年4月1日创校,就一直将广义相对论原稿珍藏在该校爱因斯坦档案库。

爱因斯坦亲笔手写的E=mc2公式

这是1946年,由爱因斯坦亲笔手写的E=mc2公式,在4页原稿中的第2页,以英文发表于《科学画报》( )期刊,标题是《E=mc2:当代最迫切的问题》。本文写于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后。而1905奇迹年爱因斯坦最初发表相关论文时,这一科学史上最知名公式尚未出现。

展览中,关于引力波的论文原件、晚年思考“统一场论”的最后笔记本原件等,也是爱因斯坦天才思想的珍贵宝藏。

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文稿中的一页,1937年

爱因斯坦与内森·罗森( Rosen)曾合作撰写一篇关于引力波柱对称的论文(首次发表于1937年)。这便是当年文稿中的一页。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章

夏元瑮、束星北、蔡元培、宋庆龄、朱家骅、周培源、魏宸组等致爱因斯坦的信函原件及他的回信原件,更是中国观众了解爱因斯坦与中国交往的第一手史料。他1921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原件,也令观众驻足留连。

为公众和爱因斯坦做一个连接

以爱因斯坦为主题的特展,一直是全球各地最具人气的科学史类展览。近年来,人类取得首次探测到引力波、首次拍摄到黑洞照片等重大发现,更引爆了对爱因斯坦滔滔不绝的膜拜。2019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在他唯一到访过的中国内地城市上海,人们有了机缘,再次向这位与牛顿并肩、有史以来最伟大物理学家表达崇敬。

蔡元培致爱因斯坦信件,提醒爱因斯坦赴中国演讲。1922年

97岁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8月1日来到展览现场,“爱因斯坦是我非常佩服、仰慕的物理学家。二十世纪开头30年有三大观念革命,分别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有两个半是爱因斯坦的贡献。他对于物理学影响深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极大影响。”

杨振宁曾与爱因斯坦有数面之缘,“很幸运跟他有过一些接触。但我一生没和他合照过一张照片,非常遗憾。”

除了展品文物级别高、珍品文物数量众多,这次“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覆盖范围也极为广泛,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科学成就,他的哲学思想、信仰与世界观、对和平主义的追求、对艺术音乐的热爱博士,与亲人、爱人、情人、朋友的关系等各个方面。

爱因斯坦个人收藏的乐谱,巴赫《C小调第4号奏鸣曲》,20世纪初

爱因斯坦是希伯来大学创始人之一,遗嘱中表明要将自己的著作、遗物捐赠给希大。目前该校爱因斯坦档案库已收藏8.3万份爱因斯坦的物件,包括手稿、信件、证书和奖章等,数量为世界之最。

爱因斯坦为建议研制原子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博士后,1939年8月2日

这封给罗斯福的信,是爱因斯坦建议研制原子弹。1939年7月,他接受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的建议,写了这封著名信件,敦促美国加速新型炸弹的实验工作。

爱因斯坦第一任妻子米列娃与两个儿子合影

为确保展览成功举办,爱因斯坦档案库学术主任、希伯来大学前校长、理论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哈诺赫•古冯德今年6月专程来上海,指导展览准备工作。他说:“当我们的展品呈现在这里,希望大家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如此特别。我们的目的是为公众和爱因斯坦做一个连接。”

上海从未忘记他当年留下的印痕

展览为何选择上海,古冯德教授表示,从科学力量、经济力量、国际关系角度考量,中国都是巡展地点的重要选择之一,他们曾在日本、美国办过相关展览,非常成功。中国大陆展的首站选择上海,“显然,是因为爱因斯坦来过上海,他和上海之间留下不少传说……”

爱因斯坦寄给母亲保琳妮·爱因斯坦的明信片,1919年9月27日

1922年11月中旬、1923年初,当世界物理学革命大幕徐徐开启,爱因斯坦曾两次访沪,盛况空前。外滩福州路17号,当年工部局礼堂,爱因斯坦作了 “相对论”的报告,在一代学界特别是年青学子中产生的影响,至今难以估量。

上海从未忘记爱因斯坦。2006年,上海新闻界曾展开历时三个多月的 “爱因斯坦与上海”和 “国际科学文化名人在上海”寻踪采访上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大江东 | 燃!从天才脑洞看黑洞,爱因斯坦携手稿抵沪,让爱因斯坦在新闻传播中“重返上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带来相对论手稿的高精复制品,吸引了数百万游客,以方最终决定将这件高精复制品永久赠送给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还会同有关方面,铸造了一座爱因斯坦青铜塑像,于2016年安放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诺贝尔湖公园。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静静注视着这片上海新崛起的智慧高地。

如今,在解放报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主办方努力下,“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又将成为申城盛事。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校长艾雪•科恩教授表示,这个激动人心的新展览,将进一步加深希伯来大学与中国的联系。“多年来,我们的学者一直与远东亲爱的同事们进行着科学和学术合作。现在,中国将有宝贵的机会近距离体验和感受以色列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思想。”

展品中有大量珍贵文物,中以两国为保证展品安全到达上海作了大量协调工作,主办方为每件文物分别定制恒温恒湿展柜,确保文物安全。

和传统博物馆文献展示不同,此次展场设计极具匠心,展厅动线突出“深幽”“探索”,爱因斯坦一生年表等都以“扭曲”形式呈现,让观众有直观的“空间和时间弯曲”之感。此外,展览还专设五大与爱因斯坦研究理论直接相关的多媒体互动体验区,复刻还原了爱因斯坦书房和讲桌等实景展区。

“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北京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代表团来山东大学访问

[本站讯]10月18至19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副校长Oron 和中国项目特使 访问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会见代表团一行。

会见中,张永兵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基本情况和青岛校区建设进展,并表示山东大学与希伯来大学在社会工作、考古、计算机、犹太教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合作,期待下一步与希伯来大学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农学、微电子与光电子等领域,进一步推动技术转移、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及教育培训等合作。Oron 表示,希伯来大学正在寻求与中国高校的全面合作北京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硕士,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代表团来山东大学访问,山东大学是希伯来大学重点合作对象之一博士,将通过本次会谈确定双方重点合作领域上海mba,积极推动合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代表团一行参观了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并与中心负责人就学生交换、教师交流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束在济南的访问后北京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代表团赴青岛校区进行参观,全面了解青岛校区的建设情况。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始建于1918年,是以色列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该校设有文学、社会科学、理学、农学、医学、牙医学和法学七个学部,科研实力雄厚,其开展的科学研究占以色列的30%。希伯来大学技术转化公司经验丰富,位列全球技术转移机构前15位。2015年5月,山东大学与希伯来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备忘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783.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1月 12日
下一篇 2025年 1月 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