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工程女生就业前景
1、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
2、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首先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毕业生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银行驻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大。
3、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是靠风险
2、考研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合理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上海mba,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以及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考研金融专业有哪些,金融工程女生就业前景 考研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博士后,能够开发、设计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解决金融问题的方案考研金融专业有哪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硕士,考研选择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是不错的选择。
3、金融工程考研的内容是什么
金融工程专业考研科目为英语、政治、数学、金融工程专业课。 考研初试共五科,满分为500分。各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一般为政治、英语、2门专业课,或者政治、英语、数学、和1门专业课。
具体考试科目请参考自己拟报考招生院校历年招生专业目录。全国统考公共课有政治(满分100分)、英语(满分100分)、数学(满分150分);全国统考专业课有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满分均为150分)。除此之外,其它专业课均为招生院校自主命题、阅卷。
考研学金融,金融专业考研就业前景
作为金融专业的考研生,你可能会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事实上,金融专业是当前社会热门的专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金融专业考研的就业前景吧!
**金融专业考研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金融专业考研生在毕业后有着丰富的就业机会。他们可以选择进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工作,也可以选择从事投资、风险管理、财务分析等相关工作。金融专业考研生还可以选择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咨询公司等领域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总体来说,金融专业考研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金融专业考研生的竞争优势**
相比于本科生博士后上海mba,金融专业考研生具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他们通过考研学习,掌握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金融理论知识,具备了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优势使得金融专业考研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考研学金融,更容易获得优质的工作机会。
**金融专业考研就业前景的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金融专业考研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兴起博士,为金融专业考研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未来,金融专业考研生将更多地参与到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金融专业考研生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乐观的。通过深入学习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考研学金融,金融专业考研就业前景,金融专业考研生可以在金融行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职业成就。希望各位金融专业考研生都能抓住机遇,勇敢前行!
金融学的考研,2022金融学考研:金融学各个专业方向就业及院校分析
金融学下分为多个专业方向,对应的就业方向也完全不同,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因此海天考研建议考生需要明确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并以此作为参考进行考研专业的选择。
一、金融学专业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货币银行学
热度分析:2006年以来,借助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效应,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本、外币理财新产。之前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点。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多在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进入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许多金融人才的就业方向。
2.金融经济
热度分析:截至2007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加85.74亿美元,增长2.65%。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相关工作。
3.投资学
热度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其范围极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都离不开投资。
就业方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4.保险学
热度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第三,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保监会《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预计,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今年来许多险种受到关注:银行保险、航意险、交强险、健康险、体育保险、房贷险、农业保险、高管责任险。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就业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它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还有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代理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FIA)等等。
5.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热度分析:公司理财近年创下多个之最:贷款之最(E.On)、并购之最( of )、证券化之最( TSB Arkle)以及全球第一大IPO交易(中国工商银行)。公司理财相比其他方向是历史较短但发展很迅猛。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以在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二、择校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地缘因素。对于金融研究生,地缘因素非常重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实习及发展机会的多寡。如,随着国务院通过审议决定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上海的金融专业学生有大量在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实习演练的机会。一般认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其他。
同时,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一般而言,会选择在自己意愿工作城市有就业优势的学校就读。
第二在职研究生,要了解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特点。每个考生人生的追求不一样,有些是职业导向型,有些是研究导向型,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1)立志进入顶级投行赚取高额收入的学生,一定要选择所谓的绝对名校。进入这些机构年薪起薪几十万没有问题,但对名牌的要求很高,复旦比较有优势,另外像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类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五的学校的佼佼者,也有机会进入顶级投行。(2)咨询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及公务员,金融专业一直是就业前景很看好的专业之一,一般认为的金融联考中的名校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就业肯定会有优势,如果希望能在金融领域有一番作为的话,必定要首要考虑这些名校。但其他金融联考的学校的毕业生也一般都能进入金融机构就业,就业前景也相对好于其他很多专业。(3)研究类。有些学生立志读博进一步深造,可以考虑选择研究型大学,如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就有很好的学术氛围。
第三,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定位,除结合自己的理想兴趣外,要考虑本身的条件和现实状况,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实力和知识结构。金融联考的学校覆盖范围很广,有难考的也有相对易考的,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如在金融联考的学校中金融学的考研,复旦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有很好的前景,但每年都最难考,竞争激烈,报考时一定不能只靠理想做决定,还要量力而行。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财的金融专业发展前景也很好,同时也不是很难考。另外,有些大学的金融排名并不是很靠前,在全国名气也不是很大,但由于这些学校的金融是某个区域的龙头老大,就业前景也很看好,比如山东大学,在济南就业就非常好,同时取分也不高,相对容易考,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金融学专业之院校推荐
西南财经大学
推荐理由:国家级重点学科,西部地区经济学术交流中心,设有国内唯一获准以“中国”冠名的金融学科研究机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就业状况:毕业生多在南方就业,发展后劲很足上海mba,不少毕业生成为了业界高管。
西安交通大学
推荐理由:全国重点大学,211名校,科研实力强劲。
就业状况: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1)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2)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3)各级政府管理部门;(4)高校及研究机构。
湖南大学
推荐理由:底蕴深厚,老牌名校,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就业状况:神龙、东风本田等知名制造企业纷纷进驻湖南大学举行招聘会。就业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推荐理由: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唯一下属硕士点,导师都是人民银行系统各个司局的干部,号称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就业状况: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上海财经大学
推荐理由:位于金融中心的财经名校,广受考生推崇。
就业状况: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就业形势,学院积极与有关单位签署协议,联手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推荐理由:全国唯一的财经政法类高校,排名一直雄居财经院校榜首。金融与法律结合很有特色。
就业状况:学校毕业生除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者外,就业去向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政法机关、金融机构、中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近年来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每年该校有近20%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有近20%毕业生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广东等)都较知名。
东北财经大学
推荐理由:不是重点,胜似重点。
就业状况: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保险、高校科研、外商投资、民营企业等,就业面很广,就业地区主要面向广州、深圳、上海、青岛、大连等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推荐理由:位于首都的经济贸易类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化程度强,国际化程度高。
就业状况:金融学是对外贸易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毕业生特别受外企的欢迎,当然进国企、银行、政府的也不少。
兰州商学院
推荐理由:甘、青、宁、新四省区最早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基地。
就业状况:就业率连续几年名列省内高校前列。但是和中西部学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天津财经大学
推荐理由: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最近几年在各类高校专业排行榜的位置都比较靠前,对成绩中等的考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就业状况:由于广大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优良的素质博士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广东商学院
推荐理由:就业率非常突出的非重点院校。
就业状况:在广东地区就业形势很好,位于广东高校前列。
浙江财经学院
推荐理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高等学府,报考成功率高。
就业状况:不少毕业生成功应聘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成为银行、证券、上市公司等各级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业务骨干或机构负责人,在资本证券市场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推荐理由:农业与金融结合得最好的学校,十分有特色。
就业状况:中国农大整体就业情况一般,但是本专业研究生规模较小,就业压力不大。
中国海洋大学
推荐理由:名牌院校的新兴专业,潜力看好。
就业状况:近年来,一部分毕业生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名校留学深造,一部分毕业生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高校攻读学位。其余60%的同学参加工作,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家政府机关、财政、税务、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公司、中外资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和部门。
北京大学
推荐理由:世界知名的学校的重点专业。
复旦大学
推荐理由: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推荐理由:历来被视为中国的金融界老大哥,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就业状况:毫无疑问,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之好。几年来,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国际大企业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宝洁、联合利华等。从整体上看,毕业后进各大金融机构总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进入了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这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中山大学
推荐理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名声在外。
就业状况:金融系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供职于国际知名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林证券、穆迪、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推荐理由:重点研究型大学金融学的考研,2022金融学考研:金融学各个专业方向就业及院校分析,创新气氛浓厚。
就业状况:率先实行了就业导师制度,即各个学院选聘专业课老师,联合作为毕业生毕业导师,按学生比例来配备导师人数,每名毕业生都有就业导师,实行一对一就业辅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程文浩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9月底,北航本科生就业率为98%,硕士和博士毕业率达99.5%。
大连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实力强于名气的“211”、“985”研究型大学,很好发挥了理工大学办金融学的优势。
就业状况:大连理工大学构建校际联盟、校系合作开拓就业市场的模式,成效显著。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76%,1/3的毕业生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95.42%的已签约毕业生对签约单位表示满意,76.19%的毕业生认为较好地实现了就业愿望。
天津大学
推荐理由: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招生人数较少,但考取难度不大。
就业状况:就业情况比较稳定,就业范围广泛,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和实际业务管理部门。
金融学考研专业和院校选择非常重要,希望考生们谨慎对待。更多2022考研专业信息欢迎继续关注海天考研网专业课备考栏目!
金融考研有哪些,考研:全国金融学专业十强高校
金融学一直是考研的大热门。考取名校更是竟争激烈。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十所高校,金融学都是全国实力顶极的上海mba,考取难度很大。近几年考研人数剧增,有心报考的要早做准备,希望大家考研成功!
1、北京大学(985)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秉承北大悠久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收金融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研究金融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问题,努力为社会创造知识财富。作为北京大学的品牌专业之一,我们追求卓越,致力于前沿金融理论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学系,稳居全球百强。我们师资阵容强大,学生素质优秀,课程设置完善,媲美欧美名校,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成为中国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大本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其前身是1912年严复先生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创建的经济学门(系),更早则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商学科。北大经济学院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专门的经济系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科构建,实现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史论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兼容并包。不仅原有的学术传统与优势学科得以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一批适应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新兴学科也逐步建立并得到快速发展。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6个本科专业,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金融学、财政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等9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金融硕士、保险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有一个国内最早设立的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也招收金融学硕士,具体参照每年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
2、中国人民大学(985)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其前身是货币银行学专业)具有5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金融学科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博士,198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 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一,目前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为有志于从事金融学领域高层次研究的人才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涵盖现代金融学的宏微观领域,包括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公司金融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和数理金融等,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高等学院和科研院所等。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包括:金融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分析、商业银行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保险理论研究、投资学、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证券、高级公司财务等。
3、中央财经大学(211)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身是1951年组建的中央财政学院金融系, 2003年改制成立金融学院。1997年金融专业被评为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重点学科;2001年金融学(含保险学)二级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本学科再次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定并成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重要支撑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科位列全国第2名,2017年学校以应用经济学科为主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金融考研有哪些,考研:全国金融学专业十强高校,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级,并列第一。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53年金融系举办了银行、保险研究生班,成为国内最早的金融研究生教育基地;1983年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点获批,当年开始招生;1993年国际金融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1998年获得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金融专硕);2012年金融工程专业独立设置,独立招收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0年6月,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3月,在原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基础上组建成立金融学院。学院秉承两校特色,具备专业化程度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与金融业界保持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金融教育和研究平台。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校应用经济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投资学三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和金融专硕两个硕士专业,在本科层次设立CFA、FRM、量化金融等特色专业方向,在硕士层次设立量化金融专硕项目,形成了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金融学科群,并已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
5、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在1952年财务信用专业基础上博士后,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的二级学院。学院的学科点为金融学,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学位点之一,也是我校办学规模较大的教学单位。2011年金融学科被辽宁省确定为“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项目”,2014年又被确定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金融学院现设有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学4个本科专业,3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和3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本学科点是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评为财政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期货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辽宁省金融保险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高校金融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有金融市场及其风险管理创新团队、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创新团队、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团队及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所、保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国家级金融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十二五”国家级金融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金融学专业和保险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货币银行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
6、上海财经大学(211)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前身为建立于1921 年的国立东南大学银行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设的金融学科之一,学科创始人杨荫溥、朱斯煌等教授为近代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建国后,彭信威、刘絜敖、朱元、吴国隽、王宏儒、龚浩成、谢树森、王学青、俞文青等资深教授均对新中国金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1998 年,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金融学科发展,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了金融学院,这也是我国大陆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设有银行系、保险系、国际金融系、证券期货系以及公司金融系共5 个系,现有本科四个专业、四个学术型硕士点、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四个博士点。凭借学院优良的基础设施、资深的师资团队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国际化视野,成就了一批批活跃于金融界的学术和实践人才。
7、厦门大学(985)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于1921年在商学部设银行科,1928年正式设立“银行学系”,迄今已有80年多年的办学历史。除了国内学术界、政界和金融界外,厦大金融学的毕业生遍布东南亚商务部门和金融界,有的成为院校的著名专家教授。本学科点在东南亚,尤其在南洋地区享有盛誉。 本学科点是中国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金融学科(全国排序第三位),对该地区的金融教学与科研具有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可辐射台港澳和东南亚,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本学科点在1983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点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保险学三个专业,涵盖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领域。在高层次教学科研的带动下,本学科教学与改革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以张亦春教授为总召集人的九院校教育部重点项目“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8、清华大学(985)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成立于1985年,并于199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是大陆最早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学科设置的院系之一。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性金融领导人才、为推动金融学理论发展贡献学术新知,是金融系一直以来的使命。金融系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金融系之一,本系延续了清华大学优秀的教育科研传统,为海内外最优秀的学子提供现代金融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本科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硕士和金融博士三个项目以及一些学院职业培训项目的核心课程。金融系学术力量雄厚,现有来自海内外的全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3名、助理教授8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工程、公司金融、资产定价、银行与金融机构、市场微观结构、行为金融、金融计量、保险与精算、国际贸易与金融等。
9、南开大学(985)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在校学生共有1329人,其中本科生817人,学术型硕士223人,专业学位硕士195人,博士研究生87人,留学生7人,并设有六系四所,分别为国际金融系、数量金融系、应用金融系、金融经济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精算系、金融研究所、计量经济学研究所、不动产金融研究所、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此外,金融学院还设立了“金融计量实验室”和若干智库型研究中心。
金融学院将秉承“科学务实,学以致用”的精神,关注时局、与时俱进。坚持“一流研究立院、一流人才强院、一流机制兴院”的宗旨金融考研有哪些,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开放的金融教育平台。
10、复旦大学(985)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全院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49人。经济学院拥有强大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其整体实力在国内经济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2个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9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12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5个。 其中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被列入“211 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金融考研复习其实是一个持续的、艰苦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没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计划很难做到高效复习。希望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运用复习方法,这里还是提醒考生:选择很重要,选择对学校就成功了一半,加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