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自1983年办学至今,学科已涵盖哲学、文学、理学等11个门类,现有27个教学学院,90个本科专业。学院专业众多,不知填报志愿如何抉择?不如随小编了解深大各个学院的特色吧!
传播学院
( of Media and )
本科毕业答辩现场
实验中心实践教学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以“全媒体”、“产学研”、“国际化”为发展战略,目前建有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广告学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 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与香港浸会大学、武汉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建了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学生全媒体新闻传播实践平台《新新报》;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在校学生可选择2+2、3+1+1模式或通过短期游学、进修以及专题合作等方式,前赴海外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
学院师资实力雄厚,教师中不仅有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更有近一半专任教师留学海外或与海外名校访学合作列日大学商学院,有十多名教师曾担任过主流媒体总编、影视导演、高级编辑记者及中央媒体记者、主持人等。
材料学院
( of and )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是深圳市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拥有一支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和科研力量。
学院现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1个特色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材班);2个硕士点,即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工程工程领域硕士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现已进入ESI 1%。
学院建有4个科研平台: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陶瓷先进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高分子材料及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表面与界面工程实验室;拥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资源,实验设备总资产近1亿元,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超过100套;提供丰富的专业实习基地和就业实践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赴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或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交换学习的机会;部分毕业生进入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of and )
09级学生在瑞典合影
干事培训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IT名牌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博士点和华南地区首个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根据艾瑞森一级学科全国排名榜,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13名。
与瑞典于默奥大学“3+1免学费双学士学位”的联合办学项目为校内首创,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
学院具备装备精良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下设电子科技基础实验室、光电子器件实验室、光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和电子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微纳光子信息技术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所有实验室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同时,拥有深圳长城电脑公司、深圳大族激光有限公司、深圳华视电子读写设备有限公司等近10个校外实习基地。几年来,本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管理学院
( of )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自1997年建院以来,秉承脚踏实地、敢于创新之精神,信守“改变源于成长与责任”之理念博士后,集英才领教研创新,聚雄略推管理进步。现已形成创新引领、国际化办学的发展特色。
管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把管理创新与技术类创业有机融合,培养能在具有催化和领导作用的“创业酶”人才。已形成认知、体验、感悟、类创业或创业实践组成的系统化培养体系。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精英班”已培养多届创业精英,行政管理专业的“公益创新专才班”已招生2届,两个特色班深受学生青睐。
学院6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已经与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芬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列日大学商学院,深圳大学各学院精华荟萃,其中比利时列日大学HCE商学院的合作项目直通本硕连读。同时,学院正在进行的AACSB国际化专业认证,将整体提升管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of and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拥有两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型锂离子电池与介孔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化学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石墨烯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程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价值近8000万元。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含轨道交通学院)
( of & )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具有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具备博士、硕士、学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融合,培养深圳及珠三角地区急需的“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高层次创新人才。
本院学生“视野开阔、注重实践、乐于创新”,课外科技活动精彩纷呈。2017年我院学生获得21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全校第一。2013~2016期间,本院学生在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项、国家级二等奖7项、省部级及以上其它奖励26项。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of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计算机软件协同育人中心、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深圳分中心)、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未来媒体技术与计算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和计算机视觉研究所组成。
2017级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另外还建有高性能计算特色班、国际特色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大数据特色班,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多方面选择。拥有院士、“千人计划”、广东省领军人才、省“杰青”、“千百十”、IEEE 和市高层次人才等30多名,并培养了马化腾等杰出人才,一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平均工资居全国前列。
经济学院
( of )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7年5月,现有5个本科专业: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理论经济学、统计学;4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3个专业型硕士点:金融硕士、会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另外,经济学院还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是深圳大学具有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院。其中,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为广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理论经济学为广东省重点攀峰学科。
经济学院面向本科生设有6个特色班:分别为金融学专业的数理金融班(双学位班)、投资科学国际接轨班、人保精英班、特许金融分析师班(CFA班),会计学专业的国际会计创新班(ACCA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留学生班。
人文学院
( of )
国学精英班毕业琴会
人文学院的前身是深圳大学中文系,成立于1984年,由著名学者乐黛云、胡经之等创办,是深圳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系科之一,目前是深圳这座一线大城市唯一的本科以上文史哲人才培养单位。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等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一定数量的在中文师范方向生。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涵盖15个硕士学位点。有1个具有文科特色的图书资料室与1所中文文献与语音信息处理实验室。
学院还拥有1个面向全校二次招生、跨学科的“国学精英班”。该班采取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富于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对传统国学的基础知识、重要典籍和治学门径有较全面的理解的高素质人文学科人才。
师范学院(含高尔夫学院和金钟音乐学院)
( of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经过22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以艺术、体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院。
教育类专业:长期受聘参与市政府的教育发展决策咨询,致力于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研究;获得教育部高校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基地。
艺术类专业:音乐专业积极参与市常设公益演出如“音乐美丽星期天”“采桑子合唱”等;表演专业创演大小型话剧实验话剧共15部,公益演出280余场;舞蹈专业两次获中国舞蹈最高“荷花奖”;音乐剧“梦开始的地方”获大邱国际艺术节特大奖;美术专业定期举办高层次画展与论坛,年均达30余场。
体育、训练专业:先后毕业有郭跃、陈佩娜等奥运名将,世界高尔夫冠军李昊桐及2016世界应氏杯冠军唐韦星等。乒乓球、高尔夫、围棋、帆板及排球等已成学校品牌项目,赛绩突出。
物理与能源学院
( of & )
强流脉冲电子束实验室
等离子体喷涂实验室
ECR微波等离子体磁控溅射实验室
物理与能源学院设有十个研究机构,其中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分室 “国家能源核电运营及寿命管理技术研发中心/核电运营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三个深圳市级平台,分别为“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光纤传感网技术工程实验室”、 “深圳市高纯锗重点实验室”; 两个与科学院研究所的联合实验室 “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先进核能技术联合实验室”、 “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实验室”;以及 四个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薄膜物理与应用研究所”、 和“深圳大学呼气试验技术研究所”。
深圳大学地处经济特区,新能源、新材料等物理类企业较多,对物理学高级人才需求旺盛。学院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香港大学、加拿大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大族激光、飞莱特光电技术、彩煌实业等多家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物理学专业学生出境学习、国内高校交流以及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心理与社会学院
( of and )
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总数98项,经费达到49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重点、面上、青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重点、一般、青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仅2016年一年,全院教师发表论文103篇,其中SCI收录62篇,SSCI收录14篇,CSCI收录25篇。
学院具有良好的科研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其中实验室面积8000平方米,包括12个综合性心理实验室,总资产6000多万元,为开展行为、眼动、脑电、脑成像等各种心理学实验提供了国内一流的研究平台。
艺术设计学院
( of )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有本科6个系一个部10个方向。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动画艺术)、艺术设计学(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艺术硕士点,其中“设计学”专业学科点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硕士,近3年学生在各类比赛及展览中获奖150多项。
学院拥有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院刊《设计学刊》与《中国版画》杂志。
学院建有7个实验室:动画实验室、服装设计实验室、环境设计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设计基础实验室、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及陶艺实验室。
学院依据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目前建有服装设计、设计学理论、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特色班级,学院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大学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学院在比利时建有海外学习中心,提供短期学术交流、海外学期课程、双学位课程,各个高校间定期教师互派任教,在深圳大学即可加入其它国际大学教师课堂进行面对面的互动。
深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首批“设计之都”,拥有良好的设计产业背景。目前,学院拥有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二十余家,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毕业生的就业率排在全国高校前列。
其他学院详细资料请查看本科招生网:
排版|陈宇红
内容源自各学院,顺序按学院名称排列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比利时列日大学管理学院,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EMBA硕士(2024上海秋季班)
2. 多项国际认证
AACSB(美国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 资深会员认证
EFMD(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颁发的EQUIS、EPAS认证;
3. 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认可院校
四 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EMBA项目简介
1. EMBA课程设置
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完美地结合了学术和商业应用,此课程的优势在于对商业组织中各种复杂的领域进行了深度分析,并给商业组织中经常发生利益冲突的各部门提供实际决方案。课程内容富有挑战性比利时列日大学管理学院,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EMBA硕士(2024上海秋季班),结合了丰富学术材料,包括音频材料、案例、研究项目以及其他方法,旨在加强对商业组织的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掌握。此课程适用于想要实现领导、监督、营运的高级管理层和决策者博士,让学生拥有全面掌控商业组织的能力。
说明
1)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EMBA的核心课程(-520)在职研究生,由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在上海完成中文面授教学任务。
2) i- Game(商业模拟实战课程)和 (全球化创新管理)由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专职教授授课,授课地点将按学校安排在比利时或中国授课。
3)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需要学生在本地教学机构的要求和辅导下进行。
2 测评和考试
1)每门课业的测评和得分均要求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课程作业:2000字左右的商业报告;应用性考核:占比 100%;
2)毕业论文要求字数在20000字左右。通过答辩后,要求翻译成英文提交学校。
3 入学标准
列日大学HEC高商管理学院欢迎合格的申请者入学,无性别、年龄、文化、民族、宗教和种族背景歧视。列日大学设定了入学最低标准博士后,通过衡量申请者的最高学历、学术潜力、创造力、社会和道德价值观、英语的熟练度来决定是否录取学生。
成功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具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毕业于国际公认的学术机构和大学院校,同时至少具有5年的中高层管理工作经验;
2)或者:学生仅有国际公认的学术机构和大学院校大专学历,并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中层管理工作经验者,可有条件录取;
3)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4 入学申请资料
1)填写完整的入学申请表一份
2)详细的简历一份及个人最高学历复印件
3)个人职业以及教育目标陈述一份(不超过2页)
4)2份与学术或专业相关的推荐信(上级比利时列日大学管理学院,同事,教授均可)
列日大学商学院,商界精英的摇篮:为什么HEC列日高商是你的不二之选?
一元归春,学而复始。十余载春秋,我们年复一年地见证了无数学子圆满毕业的荣耀时刻列日大学商学院,商界精英的摇篮:为什么HEC列日高商是你的不二之选?,同时也满怀喜悦地迎接着一批批优秀人士的到来,共同开启新的学习征程。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选择到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读在职硕博?以下十点告诉你答案!
01
领先的研究和教育
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的研究和教育质量通过AACSB和EQUIS等国际知名认证,有口皆碑。
此外,HEC列日高商还是CGE法国精英大学校联盟成员,以及比利时唯一获得BSIS商学院影响力系统标识的商学院,其在职教育项目不仅成功通过AEQES(瓦隆-布鲁塞尔联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评估,还通过了政府官方机构ARES(瓦隆-布鲁塞尔联邦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会)的认证,并获得了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大区联合政府的认可。
HEC列日高商以其卓越的教育品质和前沿的学术研究为企业家们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新的突破。
02
历史悠久在职研究生,人才辈出
列日大学建于1817年,拥有长达207年的历史画卷,积淀丰厚。
自创建之日起就大师云集的列日大学,在两个多世纪的传承发展中成为举世闻名的人才摇篮,不仅培养了诺贝尔奖得主,也走出了比利时、中国等国家的院士。
03
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
▲HEC列日高商院长威尔弗里德·尼森教授和著名时政分析专家邱震海博士授课时的精彩瞬间。
HEC列日高商拥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博士后,并紧跟时代脉搏,将国际前沿经典理论与市场变化具体实践相结合,确保课程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扎实学术内容,同时,为企业家们提供拓展国际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助力他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04
与企业紧密联系,实战导向课程
HEC列日高商为企业而建,与企业共同发展,持续将学术界的理论跟企业界的实践进行融合。其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让企业家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05
强大的校友网络
HEC列日高商拥有遍布全球的数以万计的校友,依靠的是一个强大而紧密的校友网络。作为欧洲HEC院校联盟的一员,HEC列日高商还与法国HEC巴黎高商,加拿大HEC蒙特利尔高商,瑞士HEC洛桑高商,以及HEC卡桑布兰卡高商同享HEC品牌价值与校友等资源。
HEC列日高商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企业家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享资源上海mba,共创未来。
06
位于欧洲的中心–列日
HEC列日高商所在的城市列日是一座千年古城,以其城市的热情和环境的魅力而闻名,同时也得益于其靠近欧洲主要国家首都的中心位置。因此,有人说:“拥抱列日就相当于拥抱了整个欧洲。”
07
优秀的办学宗旨
HEC列日高商致力于以下办学理念,并确保它们体现在其所有行动和成就中:
08
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校园
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上持续发展的HEC列日高商每一年都会迎来新的惊喜,2022年在市中心占地1.6公顷的全新校区的落成,更是标志着HEC列日高商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09
提供终身教育的商学院
▲HEC列日高商中国在职硕士毕业学子掷帽庆祝的美好瞬间。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HEC列日高商提供多种教育,在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您提供支持,比如EMBA、EMPM等硕士项目,以及EDBA博士项目!
10
强有力的国际合作伙伴
▲HEC列日高商在职教育中国管理中心富有国际教育获颁中比合作2023年度大奖。
HEC列日高商将国际化视为其战略计划的核心价值之一列日大学商学院,国际硕士生占比高达37%,在亚洲、非洲和欧洲都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其中在中国的合作尤为突出,为中比两国间的教育交流和商业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职教育项目自2011年由中国管理中心富有国际教育引进以来,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每一个学习的选择背后都藏着超越自我的成长决心。选择HEC列日高商,不仅是选择了一个学习平台,更是选择了一个与优秀企业家共同成长的机遇。在这里,您将收获知识、资源和灵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往期精彩回顾
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等商学院,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China ), 简称中商国际(CCI),2006年经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是一家集研发、教育、咨询、投资于一体的商业智库。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林慧博士出任理事长,原北大领导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思卓教授出任院长,经过16年不懈努力,中商国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21部学术著作,代表了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的管理理论成果,创始人杨思卓教授荣获2017年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奖”,以他为代表的专家团队,被业内尊称为“黑钻顾问”。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中商国际是深圳首家荣获《中国质量万里行》认证的培训机构,被授予比利时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国际领导力博士站及法国IDRAC高等商学院品牌管理硕士深圳教学中心,成为全球领先的新商业品牌孵化平台。
中商国际的价值观是:领先、奋斗、共创、绩效、职业、共赢。新经济时代,中商国际正在引领每一个合作伙伴,实现共同的使命:以强企之行博士,实现强国之梦。
企业E院:以团队领导力、企业竞争力、岗位胜任力三大测评系统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等商学院,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为企业数字化管理赋能。
博研中心:与欧洲名校合作办学,培养在职工商管理博士和品牌管理硕士,为新世界培育新一代工商领导人。
爱商星盟:以《爱商》版权课程培养女性领导力,运营消销投一体化的心商业女性社区。
创投中心:以教育与咨询、社群与资本投资学员和会员企业,培育轻奢品牌联盟企业。
发展历程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于2006年于深圳成立,先后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转型期。
探索期(1997-2006)
2000年起,杨思卓教授担任深圳市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也是深圳市管理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这一期间中国的咨询培训业开始活跃,他与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合作,带领团队开办了13期咨询师的培训班以及138期国际职业培训师的培训班,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企业咨询与培训人才。他带领团队编写的《中国管理顾问手册》,成为管理咨询师的必备教材;《职业培训师的标准教材》成为培训师的必学经典。此时,深圳市管理咨询委员会通过每年评选十大金牌管理咨询顾问,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建立了标准,为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标杆。
发展期(2006-2017)
2006年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杨思卓教授负责全面运营。杨思卓教授及团队成员对前一阶段的企业咨询及培训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比利时列日大学hec高等商学院,并撰写了《黑钻顾问》一书。杨思卓教授及其团队开始深耕咨询管理行业,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领导力的研究上面,出版了《统驭》、《六维领导力》等书,这些书的出版标志着领导力的理论研究在中国管理学界拉开了序幕。
2012年,杨思卓教授进入北京大学,筹建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集中全力研究领导力理论,此间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领导力的著作。《新领导力》出版后,成为了北京大学MBA专业的核心教材,其理论体系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理光集团以及星巴克采用。《智慧父母的12个密码》、《进入成人世界的9个密码》、《蚂蚁一定有办法》三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领导力理论应用进入了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杨思卓教授及其团队受邀在北大、深大等11所大学开展青年领导力的培训。随着线上教育的发展硕士,杨思卓教授上线了600堂私房课,并在全国成立了200所思卓书院。2017年,和哈佛大学开展了合作,新领导力的理论登上了哈佛大学的讲坛;杨思卓教授还因新领导力的理论受邀走上联合国讲台,并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奖。
运用新领导力的研究成果,杨思卓教授建立了九段私董会,培养了200多名企业家私董,开发出企业E院线上测评系统1.0版,并培养了100多名领导力讲师和60多名企业测评师。
转型期(2017-2022)
这一时期,杨思卓教授的新领导力理论开始向社群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推动了社群生态圈的建设。标志性著作是《领导者的15堂读书课》、《管理者的15堂读书课》、《领导力3.0》、《爱商领导力》。2020年,以女性企业家为主体的爱商星盟正式成立。
得益于核心教材的影响力博士后,中商国际与欧洲一流商学院顺利合作,培养博士和硕士高级管理人才。目前合作的项目有:比利时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以及法国IDRAC高等商学院的品牌管理硕士学位。现在读博士45人,在读硕士32人。中商国际已经向生态共同体转型,建立起四位一体的业务体系,包括博研中心、企业E院、爱商星盟和创投中心已经进入新的轨道。
2022年到2025年,中商国际品牌孵化项目将打造50个冠军轻奢品牌,培养500名博士和硕士,形成50000家的企业生态共同体,引领更多的中国企业“以强企之行,实现强国之梦”。
核心团队
院长介绍
杨思卓院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奖获得者、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国国立仁川大学数字经济学院院长、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创始人。著有《新领导力》、《中国管理顾问手册》、《统驭》、《领导力3.0》、《爱商领导力》等20余部专著。他以新领导力学术与实践的成果,走进哈佛大学的学术讲坛,成为中国管理理论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
杨思卓具有公务员、学者、企业家和咨询顾问多重经历,历任多地省市政府的经济发展顾问、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多年来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数字化管理手段,助力两任中国首富和数十位商界领袖成长,指导上千家企业提升绩效,被誉为“黑钻顾问”。
理事长介绍
林慧:
HEC列日高商工商管理博士,深圳市第六届、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理事长。先后被评为“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二十年来,她访遍深圳几千家企业,提交五十多篇与深圳企业发展相关的省、市人大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
专家介绍
黄丽华: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HEC列日高商国际领导力博士站副主任,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辟濠: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组织与人力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命脉》和《合理才能生存》的作者,著名人力资源专家。
林海: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百佳管理培训名师,《非常财经观察》电视节目特邀嘉宾,领导力与企业绩效培训专家。
刘岩嵩: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品牌与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法国IDRAC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MBA校外导师,资深企业战略与品牌营销专家。
陈志嵘: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性格领导力》的作者,九型人格全球学会EPTP高级督导,原北大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荣誉资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