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巴黎奥运会你们都看了吗?
第一天就蹲到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在击剑女子个人重剑比赛中,中国香港选手江旻憓,在开局1-7落后的不利局面下,最终通过加时赛一剑决胜,以13-12完成超级逆转!
90后女孩江旻憓,成功摘下巴黎奥运会中国香港队首金!而且她还是斯坦福学霸、人大硕士和港中大博士。
真的是超能buff叠满!
话说回来,在历届奥运会的璀璨舞台上,都会涌现出众多由顶尖学府精英组成的“学霸军团”。
他们以卓越的运动才能、无与伦比的竞技实力和不凡的学术背景,为奥运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据统计,在本届巴黎奥运会,美国队选手中有51人来自斯坦福大学,49人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人来自耶鲁大学,13人来自哈佛大学…
开赛仅仅3天斯坦福博士学霸,这支学霸队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夺得金牌:
图源:美国奥委会(仅举例部分运动员)
当然,这支学霸军团尚未全部登场,但他们的潜在实力令人瞩目,值得我们期待他们接下来的精彩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要论起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大户,还是非美国莫属(除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且与我们专职专业培训奥运选手不同,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美国大学才是奥运冠军的摇篮。
举个例子,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美国派出了550多位运动员,其中来自美国各大高校的运动员占了430多位,含名校量高达78%!
光是本届巴黎奥运会,就有60名选手来自斯坦福大学(包含其他国家)。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香港奥运首金的获得者——江旻憓,也是斯坦福大学学霸。
而斯坦福大学在奥运奖牌总榜上的累计数量,也已突破了300枚。
这不仅彰显了世界名校学子在体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更凸显了名校学生所拥有的优质资源和广阔平台。
赢得奥运奖牌最多的美国大学TOP10如下:
10. 俄亥俄州立大学
100枚奖牌(44金、35银、21铜)
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最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之一。
9. 耶鲁大学
101枚奖牌(50金、25银、26铜)
耶鲁大学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 耶鲁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
8. 哈佛大学
108枚奖牌(46金、41银、21铜)
哈佛大学建立于1636年在职研究生,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精英教育的旗舰、藤校的代言人 。
截止至2023年12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奥巴马在内的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斯坦福博士学霸,学霸军团惊艳亮相巴黎奥运!美国名校含量爆表,产生了160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
7. 佛罗里达大学
108枚奖牌(50金、28银、30铜)
佛罗里达大学简称UF,是一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全美学生人数以及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之一,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博士后,美国顶尖公立大学之一,位列U.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30位、全美公立大学第6位。
6.德克萨斯大学
130枚奖牌(73金、37银、20铜)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of Texas at )是德克萨斯州大学系统中的旗舰级大学,最初的八所公立常春藤学校之一。
5. 密歇根大学
134枚奖牌(62金、37银、35铜)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是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所世界顶级公立大学,于1817年建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85枚奖牌(105金、47银、33铜)
UCB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不仅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以自由、包容的校风著称,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33枚奖牌(123金、54银、56铜)
UCLA位于美国洛杉矶市 ,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上海mba,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以强大的校友网络、出色的毕业生就业率,成为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
2. 斯坦福大学
270枚奖牌(139金、73银、58铜)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帕罗奥多市境内,临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硅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虽然历史较短,但无论是学术水准还是其他方面都能与常春藤名校抗衡。
1. 南加州大学
309枚奖牌(144金、93银、72铜)
南加州大学是美国西海岸历史最悠久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世界最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学校位于美国天使之城洛杉矶,毗邻好莱坞,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国际贸易、科教娱乐和体育中心。
斯坦福博士学霸,把三个儿子都送入斯坦福!曾与邓丽君齐名的她是怎么做到的
当昔日歌星陈美龄昨日在上海举办的文化艺术沙龙《大家说》上,再度唱起当年红极一时的《归来的燕子》时,63岁的她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
陈美龄做客《大家说》
告别公众视线三十多年,如今的陈美龄更多的是以作家身份出现:《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是她的首本中文书。
此次她专程飞抵上海做客《大家说》,与大家分享了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如何考取斯坦福获得博士学位,并把三个儿子也送入斯坦福的秘诀。
曾与邓丽君齐名的当红巨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美龄曾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
少女陈美龄
14岁时,爱唱歌的她被星探挖掘,在香港出道当歌手,开启成为一代偶像的星途。
17岁,陈美龄受到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请到日本录制歌曲《虞美人之花》,不仅获得当年日本民歌大奖,迅速成为日本歌坛风靡一时的偶像,而且红透了香港、台湾等地区。
陈美龄与山口百惠一起登台
那时她常常和山口百惠轮流登上日本偶像杂志封面。这个笑起来有小虎牙的中国香港邻家小妹,凭借外形和歌声,在日本闯出一片天地。
陈美龄与张国荣同台领奖
1976年,她刚刚21岁已经是大红大紫的明星,却突然宣布暂时隐退,远赴加拿大,到多伦多大学修读儿童心理学。消息一出,歌迷哗然,在日本的经纪人也被气得够呛。
被爸爸的话一语点醒
回想那段经历,陈美龄说:“虽然我是很小的时候开始,希望做歌星,希望出名,希望做一个有人气的人,我相信我可以享受这种光亮的生活,可是真的有名气以后我的压力很大,而且因为你红了之后你就是生意,人变成了商品。他们可能不是当我是一个人了。我的价值就是在于我能赚多少钱。”
陈美龄唱片专辑
促使陈美龄终止这种状况的是,她爸爸看到她工作情况后说的一句话:“明星、金钱都像是流水,而且人家可以把它抢走。但是进了脑袋的知识是没有人可以抢走的,你可以用这些知识过一生,也可以帮助自己、帮助人家。”
陈美龄
在爸爸的鼓励下,陈美龄暂别演艺圈去了加拿大留学。时至今日,她也常把这句受用终身的金玉良言挂在嘴边,也用它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们。
带着二宝读完斯坦福教育学博士
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后,陈美龄返回歌坛。
30岁在日本结婚后,她并没有像其他日本主妇那样停止工作,而是每次把儿子带到工作现场。这是当时的日本社会不能理解的,引发的争论之大超乎想象,甚至衍生了一个词“Agnes争论”(陈美龄的英文名叫Agnes),陈美龄还因此登上了TIMES杂志。
陈美龄全家福
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看到了这期杂志,给陈美龄写了信邀请她去美国继续念书。她的理由是:“如果你不把这个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事儿的话,那两年的争论都没有意义,如果你希望帮助年轻的妈妈争取多一点权利的话,你应该回来跟我学习,读一个博士学位。”
可是当陈美龄终于拿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时,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怀了第二个宝宝。她犹豫不已,决定放弃去斯坦福的机会。
“你希望将来对你的孩子说,为了你,妈妈放弃了去读博士学位吗?很多女生都这样,把为了孩子作为放弃梦想的借口。”在电话中,陈美龄的教授这样说着。
陈美龄不想这样:“我要给孩子做榜样。”
陈美龄获斯坦福博士学位
1989年9月,陈美龄挺着大肚子博士后,牵着两岁的大儿子,去斯坦福报到。在读博期间,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回想那段时光,陈美龄说:“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是很辛苦的,早上带着他们一起上学,送到托儿所,然后我去上课,上课课间跑去喂奶,然后再跑回去,跑来跑去,他们睡着了之后再去读书。”
虽然每天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但陈美龄却很兴奋斯坦福博士学霸,开心的不得了,“我真的每天都在学新的东西,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带着小孩子,我不但是一个学生,我是一个妈妈,所以我跟普通的人的生活有所不同,学到美国的生活习惯,交了很多的朋友,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陈美龄与三个儿子
陈美龄的3个儿子斯坦福博士学霸,把三个儿子都送入斯坦福!曾与邓丽君齐名的她是怎么做到的,后来全部考入她的母校斯坦福大学,一时轰动社会。
很多人问她,把三个儿子都送入斯坦福,你是怎么做到的?陈美龄坦言,自己是个有着明确目标的“教育妈妈”,我在心里发过誓,有自己的孩子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最好的环境,接受最好的教育。
陈美龄教育法则
1 不要比较孩子,不要跟其他人比较
怎么训练小孩子是全球化的地球人?首先要给自己一个高的自我肯定力,相信自己、接受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不需要跟其他人比较,要比较的话跟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的好一点?要是明天我希望做得好一点的话,今天我应该做什么呢?跟自己比较就够了。
2 读书是最好玩的事儿
我灌输给我的小孩说,读书是最好玩的事儿,比如刚好那天下雨的话,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穿着雨衣跑到街上跳水。他们就玩儿疯了,去公园找蜗牛、青蛙,回来后我问孩子为什么会下雨?然后我们就去把教科书打开,原来这样会下雨,他们很有兴趣了,然后我拿个地图打开,哪个国家下雨最多,哪个国家下雨不够,慢慢把下雨这件事情立体化。
3 教育是教我们的孩子们怎么做梦
首先我们要打开窗,让他们想象到自己的梦,鼓励他们踏出第一步,教他们要坚强,跌下来的时候可以站起来再做。成功失败是跟人家比较的东西,我们应该教小朋友做一个他们喜欢做的人。不是一定要考上名校,不是一定跟其他世界上觉得成功的人过同样的人生。我希望年轻的家长相信自己,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我希望你们充满信心地去爱你的孩子,无条件地爱他,让他有一个自我可定义在职研究生,做一个幸福的人。
4 不是做学霸就能拥有快乐人生
现在的家长要有远景、要有勇气。我们现在是教二十年后的小孩子,二十年后机器也来了,机器人也来了,AI也来了,我们的小孩子成长之后,一定要做一个不给机器代替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呢?是不是每天上学做学霸就可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呢?我觉得当然是,“NO”。
社会变化非常之快,我们要教小孩子随机应变,什么事儿来了都不怕,都是好玩的,人生是转变,转变是高兴的事儿。我们教育下一代的话,就是要他们有这个生活能力。今天考不考到一百分,这是很小的事。
陈美龄的教育秘方
陈美龄与《大家说》主持人夏磊
Q:从0-3、3-6、6-12岁,每一段的教育该侧重什么?
A:最重要的就是人生的第一个一千天,就是从开始怀孕,到差不多两、三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有他最基本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发育。人出生的时候,脑袋里面的细胞都是差不多分量的,没有分别。分别在哪里?就是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突出,即神经元突出多少。突出特别多的人,你觉得他的头脑很快。突出是怎么发生的?有新的体验就会发生、就会成长。所以每一天要给他新的体验,每天跟他做不同的事儿,每天给他不同的刺激,突出就会多。
Q:在上小学之前,孩子该散养,还是该为他们排好一张严格的时间表?
A:反对有这样的安排,我希望我的小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生活,希望他们有一个脑力,希望他们多一点突出,人生最初的一千天很重要,3岁到8岁都是成长的很快的。当8岁开始,不用的突出慢慢就会减掉了,所以到青春期,所有的小孩子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都决定了,他们特别做得好的东西,做的不太好的东西也会决定,所以尽量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而且带选择的时候,有多种选择,所以他们8岁为止,我们每天就是尽量去玩儿。
陈美龄全家福
Q:如何养成注意力和阅读习惯?
A:给孩子看书,喜欢阅读、喜欢文字的同学,我觉得是赢在起跑线的。所以我是很用心地去训练自己孩子喜欢读书的,每一个小朋友喜欢的书都不同,所以要找到他们最有兴趣的书,我时常带他们去图书馆,也去书店,让他们去选择,上兴趣班我是不赞成的。要锻炼孩子的脑力,让他的每一天不同,让他们觉得每一天都是很好玩的,可以期待明天是更好玩的一天,这样他们对于生命有一个热情。
Q:如何训练集中力?
A:要锻炼他们有一个开关,他们要有关注力的时候就开,旁边唱歌也好、跳舞也好,面前的工作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做完,这是我从小训练他们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做菜,这对小朋友的成长非常重要,做菜可以锻炼他们集中力。小的时候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比如做蛋糕、面包等等是最好的,而且对他们来说是好吃的东西,特别喜欢。做菜的时候要好小心上海mba,切东西不小心的话,会受伤,炒东西会烫伤,所以你可以看到他是很紧张的、很集中的,做好之后可以吃,可以分享,他们是很高兴的。
斯坦福博士学霸,这位女学霸火了!师从施一公,又拿了个大奖……网友点赞:真的女神
青年科学家!厉害了,这位清华姑娘!
据@清华大学消息,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 Prize for Young )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
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 Prize for Young 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由/AAAS、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
万蕊雪的获奖短文“A key of gene , -High sheds light on the of the ”也于11月23日同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网友点赞:真的女神!
@vivid熏弟:今年3月份我们班主任就和我们放了一个清华大学年度人物颁奖视频看到了这位小姐姐!当时就觉得真的女神!!!!!
@熊猫文静又美丽:巾帼不让须眉斯坦福博士学霸,偶像[太开心][太开心]
@:想成为这样的姑娘
@浮灯远山:她好优秀啊
@阿写要努力冲吖:需要上热搜的应该是这种女神
七篇+两篇Cell!她是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
据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ICSB)官方平台介绍,这是清华校友第四次获得该奖。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1级的时松海和1996级的颜宁曾于2001年和2005年分别因其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得该奖的前身 “青年科学家奖”(Young Award)全球大奖和北美地区奖,他们两位现在都是生命科学领域内的著名教授。而2013年第一届 & Prize for Young 中,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2级的洪暐哲(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也因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奖。
万蕊雪是近两年来清华大学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主要专注于酵母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相关领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发表于,两篇发表于Cell )。
2016年,还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万蕊雪曾入选中国科协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成为全国5名入选者中唯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
她也曾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等奖项。
师从施一公,从一通电话开始
有一次,家里亲人患病,万蕊雪听说基因工程可能会是未来解决这些疾病的方法,这更加坚定了她学习生物学的决心上海mba,希望能够做一个有用的人。
带着对生物学「天马行空的幻想」,万蕊雪进入中山大学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热爱的动力支持着她,四年来脚踏实地,最终取得专业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
娇小的万蕊雪说话温柔,笑容甜甜,虽然自称从小就有一些自卑,但谈起自己做科研的初心时却很坚定。而站在人生拐点需要做出选择时,她也表现得非常果敢且有主见,重新选择基础生物学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后来“斗胆”给施一公教授写信的故事更是对她不轻言放弃的最好证明。
那时万蕊雪读大三,她了解到施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后,很想有机会去清华大学学习,于是她鼓起勇气给给施老师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到施老师的实验室去做毕业论文研究,“邮件发出去一个星期之后,一直没有回音,我就想着这事儿可能黄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又发了一封邮件,想着要是再没有消息就算了。
谁知道那之后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我是施一公,我看到你发的邮件了,欢迎你到我们实验室来。’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我太兴奋了,高兴得在家蹦了一天。”
万蕊雪就这样怀揣着惊喜和忐忑走进了清华大学施一公老师实验室,并如愿以偿地留了下来攻读博士。最初,万蕊雪很担心自己不够好,总怕自己犯错,幸好有非常耐心的师姐周丽君手把手地教她做实验,而施老师在开组会时,也总是会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加入课题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人人走路都带风的繁忙实验室里,竟然有如此好的气氛,这让她紧张的心慢慢得到了放松。
另一方面,她也发现施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除了很注重学生的科研技术培养外,还非常看重对博士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万蕊雪被施老师委以重任,开始和同学一起向结构生物学领域最难的课题之一剪接体“发起进攻”,“我当时才二年级博士后,不知道是什么让施老师如此相信我,交给我了这么重要的课题,但这份信任对我有很大的鼓励,让我能够放开胆子去做”。
万蕊雪所从事的正是剪接体结构的研究,在施老师的安排下,她承担起酵母剪接体课题组的剪接体提纯的工作,简单来说,她要打响的是解析酵母剪接体的第一战:为解析结构提供优质的剪接体样品。这是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当时实验室在这方面还没有丰富的经验,一切都需要万蕊雪自己找到突破点。
尽管她很忐忑,但她那股子不服输的个性让她再一次铆足了劲,“我去读了很多文献。想了很多大胆的实验方向,然后一个一个方向去排除,最后我决定提取内源剪接体斯坦福博士学霸,这位女学霸火了!师从施一公,又拿了个大奖……网友点赞:真的女神,这个方法不算新,但我们实验室当时没有人做过。于是我四方打听,最后找到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在给内源蛋白加标签方面有很多经验,便去跟他们学习技术”。
之后,她连续几个星期,往返于清华大学和昌平,到实验室去学习构建酵母菌株的方法。实验的步骤很快就学了,但当自己去做的时候,其实每一步都失败过。面对失败,万蕊雪越挫越勇,绝不陷入失败的情绪,而是不停地去找人咨询,不停地寻找解决的办法,每解决一个问题,她都积极地再迎接下一个问题,“我是一个不怕输的人,遇到瓶颈不会轻言放弃,而且那种每解决一个问题所获得的满足感,会促进我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在“亢奋的”状态下,万蕊雪终于成功掌握了完美的提取内源剪接体的方法,并成功地提取到剪接体样品,当在冷冻电镜下看到清晰的剪接体结构时,她异常激动,“当时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取的样品品质就很好,第一个酵母剪接体的结构看到后,我们后面做的事情相对来说就水到渠成了”。
2015年8月21日硕士,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在线同时发表两篇论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剪接体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个研究组的闫创业、杭婧和万蕊雪三位都非常年轻,而万蕊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当时才24岁。对于这个研究成果,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道:“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而这一等待实在已经太久了”。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收集电镜数据时,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和收集效率,课题组几个同学决定24小时轮班,万蕊雪主动承担了半夜的工作,每3小时仅有5分钟的电镜相机校正时间可以上洗手间。
故事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他时候,万蕊雪每天还是会在实验室待到晚上,从未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负担。
科研之外最爱吃,凭毅力曾3个月减掉20斤
每当说到万蕊雪,可能许多人对她的印象都是学霸,那科研之外的她是什么样子呢?
“我超爱吃,不管是什么好像都爱吃”,说起美食,万蕊雪像说起科研一样两眼放光,“我只要听说哪里开了什么好吃的店,就很想去尝一尝”。
因为爱吃,万蕊雪说自己从小就胖,去年7月她突然觉得自己太胖了,于是开始努力减肥,定期跑步,管住嘴,她凭着毅力3个月就减掉了20斤,“减肥以后真的像发现了新大陆”,说起减肥的成果,万蕊雪笑得非常开心,“不过,科研之外我还是最爱吃,运动嘛,感觉需要一口气才能坚持”。
就像科研一样,万蕊雪的减肥大计也经过了各个阶段。
“我没事就翻翻微博、微信朋友圈,看网上的减肥攻略。虽然也曾对代餐粉、节食减肥动过心,但后来发现还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比较靠谱。”
她通常选择出去聚餐而不是逛街,“因为逛街之后很容易会继续吃”。
谈及“未来比较长远的打算”,她说,“我还是想一直做科研,剪接体的主要结构虽然都已经被我们捕获了,但越做发现谜团就越多,所以我现在就是单纯地想把剪接体的课题继续做下去;之后,我想成为PI用更多手段从不同侧面揭示RNA剪接的奥秘,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斯坦福博士学霸,这位美女学霸火了!又拿了国际大奖 网友点赞:真的女神
导读
《科学》杂志和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成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青年科学家!厉害了,这位清华姑娘!
据@清华大学消息,11月23日,《科学》杂志和颁发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 Prize for Young )揭晓,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因其在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当选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类别的胜出者。
这是在中国本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首获该奖。
& Prize for Young 是一项全球范围的奖项,由/AAAS、及4所著名高校共同发起。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从来自全世界的申报者中遴选出4位在各自领域最为出色的青年研究者。
万蕊雪的获奖短文“A key of gene , -High sheds light on the of the ”也于11月23日同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网友点赞:真的女神!
@vivid熏弟:今年3月份我们班主任就和我们放了一个清华大学年度人物颁奖视频看到了这位小姐姐!当时就觉得真的女神!!!!!
@熊猫文静又美丽:巾帼不让须眉,偶像
@:想成为这样的姑娘
@浮灯远山:她好优秀啊
@阿写要努力冲吖:需要上热搜的应该是这种女神
七篇+两篇Cell!她是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
据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ICSB)官方平台介绍,这是清华校友第四次获得该奖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1级的时松海和1996级的颜宁曾于2001年和2005年分别因其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得该奖的前身 “青年科学家奖”(Young Award)全球大奖和北美地区奖,他们两位现在都是生命科学领域内的著名教授。而2013年第一届 & Prize for Young 中,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2级的洪暐哲(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也因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获奖。
万蕊雪是近两年来清华大学非常耀眼的学术新星,主要专注于酵母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相关领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七篇发表于,两篇发表于Cell)。
2016年,还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万蕊雪曾入选中国科协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成为全国5名入选者中唯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
她也曾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等奖项。
师从施一公,从一通电话开始
有一次,家里亲人患病,万蕊雪听说基因工程可能会是未来解决这些疾病的方法,这更加坚定了她学习生物学的决心,希望能够做一个有用的人。
带着对生物学「天马行空的幻想」,万蕊雪进入中山大学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热爱的动力支持着她,四年来脚踏实地,最终取得专业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
娇小的万蕊雪说话温柔,笑容甜甜,虽然自称从小就有一些自卑,但谈起自己做科研的初心时却很坚定。而站在人生拐点需要做出选择时,她也表现得非常果敢且有主见,重新选择基础生物学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后来“斗胆”给施一公教授写信的故事更是她不轻言放弃的最好证明。
那时万蕊雪读大三,她了解到施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后,很想有机会去清华大学学习,于是她鼓起勇气给施老师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到施老师的实验室去做毕业论文研究。“邮件发出去一个星期之后,一直没有回音,我就想着这事儿可能黄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又发了一封邮件,想着要是再没有消息就算了。
谁知道那之后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我是施一公,我看到你发的邮件了,欢迎你到我们实验室来。’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我太兴奋了,高兴得在家蹦了一天。”
万蕊雪就这样怀揣着惊喜和忐忑走进了清华大学施一公老师实验室,并如愿以偿地留了下来攻读博士。最初,万蕊雪很担心自己不够好,总怕自己犯错,幸好有非常耐心的师姐周丽君手把手地教她做实验,而施老师在开组会时,也总是会鼓励低年级的学生加入课题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她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人人走路都带风的繁忙实验室里在职研究生,竟然有如此好的气氛,这让她紧张的心慢慢得到了放松。
另一方面,她也发现施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除了很注重学生的科研技术培养外,还非常看重对博士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万蕊雪被施老师委以重任,开始和同学一起向结构生物学领域最难的课题之一剪接体“发起进攻”,“我当时才二年级,不知道是什么让施老师如此相信我,交给我了这么重要的课题,但这份信任对我有很大的鼓励,让我能够放开胆子去做”。
万蕊雪所从事的正是剪接体结构的研究,在施老师的安排下,她承担起酵母剪接体课题组的剪接体提纯的工作,简单来说,她要打响的是解析酵母剪接体的第一战:为解析结构提供优质的剪接体样品。这是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当时实验室在这方面还没有丰富的经验,一切都需要万蕊雪自己找到突破点。
尽管她很忐忑,但她那股子不服输的个性让她再一次铆足了劲,“我去读了很多文献,想了很多大胆的实验方向,然后一个一个方向去排除,最后我决定提取内源剪接体,这个方法不算新,但我们实验室当时没有人做过。于是我四方打听,最后找到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在给内源蛋白加标签方面有很多经验,便去跟他们学习技术”。
之后,她连续几个星期,往返于清华大学和昌平,到实验室去学习构建酵母菌株的方法。实验的步骤很快就学了,但当自己去做的时候上海mba,其实每一步都失败过。面对失败,万蕊雪越挫越勇,绝不陷入失败的情绪,而是不停地去找人咨询,不停地寻找解决的办法,每解决一个问题,她都积极地再迎接下一个问题。“我是一个不怕输的人,遇到瓶颈不会轻言放弃,而且那种每解决一个问题所获得的满足感,会促进我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在“亢奋的”状态下,万蕊雪终于成功掌握了完美的提取内源剪接体的方法,并成功地提取到剪接体样品,当在冷冻电镜下看到清晰的剪接体结构时,她异常激动。“当时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取的样品品质就很好,第一个酵母剪接体的结构看到后,我们后面做的事情相对来说就水到渠成了”。
2015年8月21日,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在线同时发表两篇论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剪接体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个研究组的闫创业、杭婧和万蕊雪三位都非常年轻,而万蕊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当时才24岁。对于这个研究成果,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道:“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而这一等待实在已经太久了”。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收集电镜数据时,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和收集效率,课题组几个同学决定24小时轮班,万蕊雪主动承担了半夜的工作,每3小时仅有5分钟的电镜相机校正时间可以上洗手间。
故事之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他时候斯坦福博士学霸,万蕊雪每天还是会在实验室待到晚上,从未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负担。
科研之外最爱吃,凭毅力曾3个月减掉20斤
每当说到万蕊雪,可能许多人对她的印象都是学霸,那科研之外的她是什么样子呢?
“我超爱吃,不管是什么好像都爱吃”,说起美食,万蕊雪像说起科研一样两眼放光,“我只要听说哪里开了什么好吃的店,就很想去尝一尝”。
因为爱吃,万蕊雪说自己从小就胖,去年7月她突然觉得自己太胖了,于是开始努力减肥,定期跑步,管住嘴。她凭着毅力,3个月就减掉了20斤,“减肥以后真的像发现了新大陆”,说起减肥的成果,万蕊雪笑得非常开心。“不过,科研之外我还是最爱吃,运动嘛,感觉需要一口气才能坚持”。
就像科研一样,万蕊雪的减肥大计也经过了各个阶段。
“我没事就翻翻微博、微信朋友圈,看网上的减肥攻略。虽然也曾对代餐粉、节食减肥动过心,但后来发现还是合理饮食和适当锻炼比较靠谱。”
她通常选择出去聚餐而不是逛街博士后,“因为逛街之后很容易会继续吃”。
谈及“未来比较长远的打算”,她说,“我还是想一直做科研斯坦福博士学霸,这位美女学霸火了!又拿了国际大奖 网友点赞:真的女神,剪接体的主要结构虽然都已经被我们捕获了,但越做发现谜团就越多,所以我现在就是单纯地想把剪接体的课题继续做下去;之后,我想成为PI用更多手段从不同侧面揭示RNA剪接的奥秘,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