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上外的东方语言教学可追溯至1951年4月,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的东方语言文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该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东语系。1959年上外获批增设阿拉伯语专业,1994年上外开设朝鲜语专业上海mba,1996年开设波斯语专业。上述三个专业于1997年12月合并成立东方语学院。
学院现设阿拉伯语系、朝鲜语系、波斯语专业、泰语专业、印度尼西亚语专业、越南语专业、希伯来语专业、土耳其语专业、印地语专业、斯瓦希里语专业。学院还开设马来语、乌尔都语、爪哇语、梵语、世界语、古典叙利亚语、巴列维语等非通用语课程。
学院包含两个学科点,均列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设有硕士点(1987年)、博士点(1998年)和博士后流动站。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希伯来语、越南语、印地语和斯瓦希里语专业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东方语学院欢迎您!,也设有硕士点(2005年),博士点(201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2019年,本院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三个本科专业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全院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3名,讲师17名,助教4名,师资博士后4名。每个专业均有1-3名外教。建院以来全院教师的核心期刊论文、专著、译著、教材等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的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政治、语言学、宗教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朝鲜半岛语言文化、波斯文化、犹太学、东南亚文化等领域内的科研学术水平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2019年学院更新了室内外装修,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美舒适的教学科研环境。学院设有独立的文献中心,总计拥有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斯瓦希里语、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世界语、阿姆哈拉语等语种书籍约3万册图书及近200G的电子图书。此外还有40种外文报刊、30种中文期刊。
与本院有校际合作关系的学校有:埃及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阿联酋阿吉曼大学、阿联酋大学、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培才大学、圆光大学、全南大学、岭南大学、伊朗夏希德贝赫什提大学、霍梅尼国际大学、泰国法政大学、曼谷大学、印尼帕查查兰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巴尔依兰大学、海法大学、土耳其花园城市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等。2012年学院在摩洛哥王国卡萨布兰卡市哈桑二世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向摩洛哥各界宣传中国文化。2017年2月,上外加入由8所国内外大学组成的亚非研究国际联盟( for Asian and , CASS),其余7所为:法国东方语言文化研究学院、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韩国外国语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践行学校倡导的“懂外语、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机制。在本科阶段,学生可以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卓越学院学习。学院力推“7+1”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即学生在上外学习的8个学期中,有7个学期在上外学习博士,1个学期在对象国大学深造。学院为各专业学生创造赴语言对象国学习的机会,约60%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出国学习,某些专业(越南语、泰语、土耳其语、波斯语等)可达100%。本科生也可以参加上海市东北片高校跨校辅修和松江校区跨校辅修,经考试合格,发给辅修证书。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除了在学院攻读本专业课程之外硕士,可以在第二年前往非对象国知名大学进修或者修读课程硕士。学院还与本校的高翻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金贸学院、语言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丝路研究所合作,联合培养多语种专业硕士,着力培养“多语种+”的高端人才。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在二年级到对象国或非对象国收集材料,目前正在与国外知名高校商谈联合培养计划。此外,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联合上外相关研究院(所),结合已有的海外合作院校关系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2020年倾力推出“亚非国别区域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该项目下设“亚非历史文化”(中东史、南亚与东南亚史)、“丝路学”(丝路文化交流史、新丝路学研究)两个方向。完成该特色项目论文答辩的学生除还可获得学位证、毕业证外,还可以在通过规定项目考核后,获得学校出具的国别区域特色研究生项目证书。
本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持续完善“全员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特色育人体系,学生活动多姿多彩。先后出色完成了APEC上海峰会、上海世博会、世界游泳锦标赛、亚信峰会等大型国际性赛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同时,不断打造了一系列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湖北宜昌暑期社会实践、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等。这些项目先后获得了“暑期大学生优秀实践项目”、“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并获得了上海慈善总会的立项资助。2017年9月1日至7日,泰语专业、卓越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的部分师生举办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泰国文化、社会与旅游环境田野调查”活动,对泰国曼谷、清迈及其周边城市进行了为期六天的人类学考察,师生们对泰国的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
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欢迎新教师 | 一起熟悉这14张经管新面孔
2022年5月以来,14位优秀的新教师正式入职我院,分别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不同岗位上为经管学院贡献新的智慧与能量。愿老师们与经管学院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在强农育人之路上不断前行。现在,让我们一起熟悉一下这些经管新面孔吧:
– 新入职教学科研教师简介 –
颜建晔
岗位:经济贸易系教授
简介:颜建晔,男,198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博士,曾在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亦曾在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机制与市场设计、数字化平台经济、产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环境经济学、银行经济学等。
入职感言:中国的现代化避不开农业现代化,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数字化转型。
薛莉
岗位:农业经济系副教授
简介:薛莉,女,1990年出生,山西朔州人。201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期间赴南丹麦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留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可持续食物系统与资源环境管理。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回到母校,成为经济管理学院大家庭的一份子!希望在这里能够快速成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各位前辈和老师们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范吕
岗位:会计系副教授
简介:范吕,女,1988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大连人,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系博士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欢迎新教师 | 一起熟悉这14张经管新面孔,2022年7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曾就职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会计系,任讲师。研究方向:避税,审计,公司治理。
工作岗位:会计系副教授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能够加入中国农业大学,希望能将自己经验、经历分享给学生,希望有能力培养出积极阳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经济类领军人才。
马榕
岗位:经济贸易系副教授
简介:马榕,男,1991年11月出生,云南红河人,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环境和能源经济学。
入职感言:入职感言:非常幸运能加入经管学院大家庭,我将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做好研究和教学工作,竭力践行“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为学院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 新入职行政管理教师简介 –
张展
岗位: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教务专员
简介:张展,女,1987年9月出生,浙江台州人。本、硕均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毕业后在涉农企业从业十年。2019年加入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任专职行政,负责基地日常行政管理、财务、宣传和部分科研服务工作。2022年入职经济管理学院,现负责博士生培养管理等教务工作。
座右铭: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入职感言:非常感恩以新的身份加入经管大家庭博士,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不断提高服务育人水平,给师生带来温暖和力量,把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好。
任远方
岗位:宣传专员
简介:任远方,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期间赴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学院交换;201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社会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于伦敦Jorge Welsh艺术品画廊任助理、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任责任编辑。2022年11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负责学院宣传工作。
座右铭: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加入温暖的经管大家庭,感恩各位领导、同事的亲切关照。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与老师们充分交流,尽我所能地为经管学院添彩增色。
王玉娜
岗位:樊胜根教授团队行政助理
简介:王玉娜,女,1998年7月4日出生,河南郑州人,2021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取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世茂地产从事招标采购兼副总裁助理工作,2022年3月份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座右铭:心有所期,全力以赴。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能够加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过去一年来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做更好,谢谢!
张丽霞
岗位:VEMP项目教务专员
简介:张丽霞,女,1983年3月出生,四川宜宾人。200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硕士,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工作,2022年5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座右铭: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
入职感言:很庆幸我能够加入经管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庆幸遇到了对我们关怀备至的领导,庆幸得到了这么多亲切热情、可爱可亲的同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期待为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皮芷颖
岗位:食安基地行政助理
简介:皮芷颖,女,1997年7月出生,湖北黄石人。201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从经管学院毕业后,7月份入职食安基地。
座右铭: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团结又和睦的经管大家庭,庆幸能够遇到关怀备至的领导和亲切热情的同事,切身感受到了学院带给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今后的工作中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院和食安基地的发展添砖加瓦。
傅翰逸
岗位:樊胜根教授团队科研助理
简介:傅翰逸,男,1997年4月出生,北京人。2019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获金融学硕士学位。2022年9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座右铭:成功不必在我博士后,功力必不唐捐。
入职感言:很荣幸能够加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家庭,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精益求精,恪尽职守,希望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价值。
王维纳
岗位:MBA中心品牌主管
简介:王维纳,女,1979年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丰台区青联委员。2003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3月3月到2011年10月,先后任山东电视台三农新闻记者、《乡村季风》栏目责任编辑,2012年开始创业,先后任京海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北京维笑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座右铭:付出本身就是收获。
入职感言:回归学校曾是我多年的梦想,大学毕业20年之际,有缘加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个大家庭,回到熟悉的学院和老师身边,终于圆梦,颇感幸福。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用我所学所经历,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 新入职博士后简介 –
魏腾达
岗位:创新团队博士后
合作导师:穆月英
简介:魏腾达,男,1996年2月出生,河北沧州人,202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业保险。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成为经济管理学院大家庭的一员,这里有我仰慕已久的饱学之士,巨学鸿生;有令人向往的林荫路旁,窗明几净。我将时刻铭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使命,与各位前辈一道为农大发展贡献绵薄力量。
陈哲
岗位:创新团队博士后
合作导师:司伟
简介:陈哲,男,1995年出生,湖北仙桃人。2022年6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22年8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资源环境经济。
座右铭: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能成为经济管理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人。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将管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解决当前中国农村和农业实践的前沿问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研究,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杨芬
岗位:科研项目博士后
合作导师:吕建军
简介:杨芬,女,1983年出生于河南安阳。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科技与产业创新管理、供应链管理与创新。
座右铭:从善 向贤 求是。
入职感言:非常荣幸能成为经管学院这个温暖大家庭的一员,勤以读书,友于花竹,努力践行“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精神,精进专业,和大家一起为农大的科研发展做贡献。
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伦敦大学学院相当于国内哪个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相当于国内的清华北大。
伦敦大学学院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第8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于第12位和14位。伦敦大学学院(UCL)于1826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是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的成员。伦敦大学学院(在职研究生,简称UCL)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所世界知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成立于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伦敦大学学院相当于国内哪个大学,是伦敦大学系统中的一员,也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伦敦大学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研究能力而闻名,是全球顶尖的大学之一。下面是关于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学术声誉:伦敦大学学院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受尊敬的大学之一。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各个学科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声誉。UCL在全球各大排名中始终位居前列。
2. 学科领域:UCL拥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它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是国际领先的,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医学、经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等。
3. 研究实力:UCL是一所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致力于推动知识的创新和突破。它在众多研究领域都具有世界级的实力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来促进全球研究合作。
4. 国际化:伦敦大学学院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使得UCL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和包容的大学。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国际背景为学院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视野和文化多样性。
5. 学生生活:UCL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上海mba,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团、俱乐部和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校园生活。UCL还提供丰富的支持和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和学习支持中心等,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6. 校园和地理位置:UCL的主校园位于伦敦市区的布卢姆斯伯里区。这个区域是伦敦的文化中心博士,由各种学术机构、博物馆、艺术中心和娱乐场所组成。学院的地理位置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伦敦的多元文化和活力。总之,伦敦大学学院是一所享有卓越学术声誉的世界级大学,其研究实力、学科广度和国际化程度都使其成为学生追求学术和职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哪个好
近年来上海mba,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选择留学,那其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哪个好?本文则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资料,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往下了解吧。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哪个好?
一、皇家艺术学院
皇家艺术学院(Royal of Art,简称RCA)始建于1837年,位于英国伦敦,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艺术院校。仅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无本科教育。在历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该校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超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一众知名学府。皇家艺术学院仅招收来自世界各国最具艺术才华的学生和艺术家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哪个好,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哪个好,入学竞争激烈,录取率极低。2017年7月,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正式出任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皇家艺术学院每年都会接受大量的访问学者,开设交流演说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在艺术领域深造的机会。RCA已经接受来自于全球60多个国家的学生。
院校排名:
根据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皇家艺术学院连续9年在国际艺术与设计大学中排名第一,超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一众知名学府。最新结果证明了学院的声誉,学术声誉得分为100%,雇主声誉得分为93.5%。 (REF) 2021结果表明在职研究生,皇家艺术学院仍然是世界领先的研究密集型机构——被列为国际优秀和世界领先的产出比例有所增加。
二、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艺术大学( of the Arts ,简称UAL)的课程涵盖艺术、设计、时尚、传媒和表演艺术等专业领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了各个阶段的多元化课程,包括: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珠宝设计、鞋履设计、时尚市场和管理、纯美术、建筑、电影、3D动画、传媒、摄影、舞台和特效设计等。UAL开设有预科课程、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以及博士课程,在教学与科研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UAL由六所著名学院组成: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中央圣马丁学院、切尔西艺术学院、伦敦传媒学院、伦敦时装学院和温布顿艺术学院。近年来,UAL新设了创意计算机研究所、社会设计研究所、去殖民化艺术研究所和时尚、纺织品与技术研究所。
院校排名:
2019-2023年连续五年蝉联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排行榜位居世界第2名,英国第1名。根据英国年数据,英国offer录取发放率难度榜中,伦敦艺术大学以30.2%位列英国第2名,在UAL扩招后于2020年上升到41.9%,但UAL依然位列英国第5位。最终录取率则仅有14.66%,位列英国第31名。极低的offer发放率与录取率让伦敦艺术大学成为英国最难进入的大学行列之一,也是英国最难进入的艺术类大学。
关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哪个好”以及相关内容硕士,这篇文章中国教育在线小编先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想关注更多,那么可以继续接着关注其他文章了解。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