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处公布最新人才获批数据。
前三季度,高才通有超过3万宗获批,依旧是各类揽人计划中成效最显著的。专才计划获批18,784宗,达到去年全年的95%。
高才通计划瞄准高才和高财2大人群。前三季度平均单季获批人数超过1万,其中近95%来自中国内地。
A类:过去1年收入达到250万港币
B类:合资格大学毕业+3年工作经验(过去5年内)
C类:合资格大学毕业(过去5年内)
高才通并不限制行业。入境处从2023年3月起要求申请人申报所在行业。结果显示,人群稳定集中在金融服务/商业及贸易/创新及科技,合计占比接近一半。
A类收入门槛是250万,但实际上以年收入超过300万获批的人士并不在少数。尤其在2023年,占比达到78%。
今年开始逐渐由500万及以下的人群占大头(77.8%),但也还是有超过10%的获批人年入千万!
根据香港此前调查博士,A类高才到了香港,有¼是自己创业,打工的也多是大型企业的高管,普遍的想法是将企业的部分业务带来香港,成立分公司,在香港再创造工作机会。所以香港也很乐意为他们提供方便——将首次逗留期限从2年调整为3年。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高财。
高才通B/C类11月也做了调整,新增9所合资格内地大学,令合资格内地大学增至22所。今年最后一季度的申请和获批人数应该会有飞跃。
优才
优才从2006年就开始推行,吸引了不少演艺圈/体育圈明星。2022年度宣布2023-24年不限额,且将首次逗留期限延长至3年,爆发了13.2万的申请。
迎来史上最大变革。综合计分制完全改版,设置12项准则,须符合其中6项才算申请。门槛拔高,应该会给优才降降温,不过对于依旧符合条件的人士来说倒是好事,排队时间会缩短。
今年第三季度,优才共有3,265宗获批,其中98%是中国内地人士。
虽然优才的基本申请资格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但大爆发的这两年,学历也跟着卷起来。今年尤其明显,硕博生的占比达到95%!
新的综合计分制,学历占了12项中的2项,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而且得是名校……内地23所学校符合资格。
达不到要求的只能从语言能力、工作背景和收入、或者占股企业方面捞捞分。
行业方面倒是稳得很,港府常年爱好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人才,每年都有近一半的优才来自这两个行业。
第三季度,商业及贸易的占比也有上升,达到12.28%。单季获批宗数相当于上半年的83%。
新的综合计分制口味也没变,依旧宠这三大领域人才。评核准则8就是为创新及科技/金融/国际贸易(当中包括跨境海运及空运、供应链管理)背景的申请人而设。
专才
专才比优才还早,2003年就有了。不过和高才/优才不一样的是,申请前要求先在香港找到工作。
可以是受雇/自雇/派遣——受雇于某一家香港公司,或经本人创办的香港公司自雇,又或者由实力雄厚的内地母公司派遣前往香港。
够不到优才/高才通条件,又不想花大价钱去留学的内地人士,应该都跑专才去了。今年前三季度合共获批宗数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95%。
专才的好处是不需要高学历或者名校背景。今年学士及以下学历的获批宗数明显增多,占比超过¾。超过4成是“其他学历”。
不过专才要求申请人有良好的技术资格/专业能力上海mba,且证明在香港本地难以轻易匹配到相关人才。另外,要求工资要达到市场同等水平。
虽然香港整体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数是2万,但今年月薪2万以下的专才获批大涨香港高才 优才 专才,占比超过40%。说明有技术在身还是很吃香的。
专才申请需要雇主公司配合提供资料,例如商业计划书一类的。
2024年,专才一改此前学术研究和教育/商业和贸易/金融服务三足鼎立的格局。2024年一季度开始,金融服务就被踢出前三。去年还有16%的占比,今年第三季度已8%。
反而是艺术/文化类别和康乐/体育类别,双双在上半年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三季度康乐/体育类别成为获批行业季军。如看前三季度总数,则是艺术/文化类别。
香港高才最新政策调整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对高才通计划进行了多项政策调整:
1、关于学校名单的扩增
2024年,香港高才通的合资格大学名单进一步扩充。引入新的评定指标后,合资格院校名单从最初的185所增加至198所,其中内地高校增加到22所。
内地22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中国香港大学(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台湾大学(1所):台湾大学。
2024最新版!香港高才通学校名单
(全部198所大学名单完整汇总!)
中国内地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台湾
国立台湾大学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蒙纳士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
英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爱切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南安普敦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华威大学、杜伦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蒙特利尔大学、阿尔伯塔大学
法国
泰邦大学、巴黎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PSL(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巴黎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巴黎索邦-西岱大学
德国
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图宾根大学、柏林查理特医科大学、波恩大学
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日内瓦大学、巴塞尔大学、伯尔尼大学、EHL酒店管理商学院、瑞士酒店管理学院、Les 全球酒店管理教育、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
日本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
荷兰
阿姆斯特丹大学、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万格宁根大学、阿妁斯特丹自由大学、莱顿大学、拉德布德大学、格罗宁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海牙酒店管理学院
韩国
首尔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所(KAIST)、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浦项科技大学()、成均馆大学
瑞典
卡罗林斯卡学院、隆德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理工大学、奥胡斯大学
比利时
鲁汶大学()、根特大学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UBA)
巴西
圣保罗大学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爱尔兰
都柏林三位一体学院,都柏林大学
马来西亚
马来亚大学
墨西哥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
纽西兰
奥克兰大学
挪威
奥斯陆大学
俄罗斯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州立大学
沙特阿拉伯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西班牙
巴塞罗那大学
以色列
魏茨曼科学技术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美国
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密歌根大学阿伯分校、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纽约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匹兹堡大学、科罗拉多州大学博尔德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波士顿大学、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伊利诺伊州大学香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南加州大学、洛克菲勒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艾茉莉大学、范德堡大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卡耐基梅降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布朗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莱斯大学、普渡大学、西拉法耶特分校、达特茅斯学院、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德克萨斯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
2、关于续签的最新政策
①高才通A类人才首次签证延长至3年
香港高才通的A类人才——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的人士的首个签证期限将延长至3年,签模式改为3+3+2。此安排既适用于新申请,亦会惠及现有A类人才的签证持有人,也就是说你之前获批高才A类,首次签时间也能延长至3年。
②入境处提前开放高才通续签平台硕士,申请人可在签证/注到期前3个月提出续签。
③入境处已于11月1日推出了高才通网上续签平台,如果申请人满足续签要求,即已获香港本地公司雇佣或赴港参与业务,可获批最长3年签证/注;就算是申请人未获聘或参与业务,也可无条件获准延长逗留1年。
④高才续签最新的四大类别条件:
在港受聘工作:适合在港有全职工作或是愿意跨境就业的人士;
在港开办公司自雇:适合有创业意愿且希望通过公司运营续签的人士,入境处会考核公司业务营运和发展的状况香港高才 优才 专才,资讯|香港入境处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高才/优才/留学/专才获批数据,例如营业额、投资额、在本地开设的职位数目等;
受聘于非本港企业(如跨境企业在港执行工作):适合不常驻香港的高收入、跨境工作的高管和专业人才,重点在于年薪达到120万港币,并且有在港纳税记录;
以非雇佣形式在香港工作:适合自由职业者、保险代理人等,入境处会考虑过去收入水平、工作带来的效益(如所缴纳的税款),以及申请人留港的时间长短等。
END
香港专才计划官网,香港2023-24年度优才/高才通等各项人才获批行业、薪酬、地区数据公布
2023-24年度香港优才/高才通/专才/留学等各项人才获批数据公布,含获批行业、薪酬、地区等细节!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在财务委员会审核2024-25财政年度开支预算的特别会议中答复审核员提到了各项人才计划的进度,其中包括2023-2024年度香港各项人才计划申请、获批数据、被拒数据及获批行业、地区等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2023-2024年度(截至2月底)各项人才计划公布的获批数据可以看到:
香港高才通:申请51102宗、获批46497宗
香港优才计划:申请76985宗、获批12689宗
香港专才(内地人才):申请22837宗、获批19954宗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申请24866宗、获批23685宗
从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本次公布的2023-2024年度数据并非2023年全年+2024年的数据。其他人才计划申请和获批数据请看上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香港优才、高才通、专才、留学的获批详情,包括获批行业、地区等数据!
一、香港各项人才计划获批行业及薪酬情况
以下展示香港优才、高才通、专才、科才、一般就业政策的获批行业数据及来港人士每月薪酬数据:
1.一般就业政策获批行业及来港人士薪酬数据
2023-2024年度一般就业政策中,获批人数较多的三个行业是学术研究与教育行业(获批人数2642人)、商业和贸易行业(获批人数2268人)、艺术/文化行业(获批人数2260人),而获批人才的每月薪酬则大部分人才集中在2万以下(12540人,约占总数的48.7%),其次是2万-4万之间(7171人)。
2.2023-24年度香港优才计划获批行业数据
2023-2024年度香港优才计划公布了14个行业的获批人数。其中获批人数较多的行业依然是比较热门的金融、科技类行业,其中金融及会计服务行业有4026人获批,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有3085人获批,这两个行业人数就占了56%以上博士后,其余行业获批数据请查看上表。入境处并未备存香港优才获批人才的每月薪酬统计资料。
3.2023-24年度香港专才计划获批行业数据
2023-2024年度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专才)获批行业中,获批行业较多的是学术研究与教育行业(3783人获批)、商业和贸易行业(3233人获批)、艺术/文化行业(3194人获批)、金融服务行业(2837人获批)、工程和建造行业(2332人获批)这5个行业,而获批来港人士每月薪酬大部分在4万以下,其中2万以下人数占比是33.11%,月薪在2-4万之间的人数占比约为37.72%,其他行业获批人数和薪酬可看上表!
4.2023-24年度香港科才计划获批行业数据
2023-2024年度香港科才获批行业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数据分析香港专才计划官网,这项人才计划获批人数并不多,大家可以查看上表了解各行业数据和薪酬情况。
5.2023-24年度香港留学进修计划获批行业数据
关于香港留学进修计划(非本地毕业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行业获批数据未有统计,因此项计划来港人士超90%是应届生,入境处没有备存获批准申请人来港后从事行业的统计资料。
6.2023-24年度香港高才通获批行业数据
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前不需要在港找工作,只有续签时需要向入境处提供证明在港就业或开办业务的证明材料,目前首个签证期未到期,入境处暂未有备存抵港人才在港就业情况的统计数字。不过香港政府去年11月就高才通计划签 证抵港超过6个月的人士进行跟进调查 ,了解他们落户香港的情况,包括他们在港就业、居住及子女教育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 ,香港高才通获批来港人士中,已有54%的到港人才已就业 ,主要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 ,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为5万元,约25%人才每月就业收入达10万元或以上,有约10%达到20万元或以上,已就业行业分布如下图:
此外,通过高才通计划来港人士平均年龄中位数是35岁,60%是已婚人士上海mba,普遍协同家人来港,有助于带动香港住房需求,调查显示,高才通赴港人才大部分是租房居住,约有5%购房居住。
二、香港各项人才计划获批人才来源地
下面再来了解下各项人才计划获批人士分别来自哪些地区,其中输入人才计划是面向内地的人才政策,人才均来自内地。
)
从上述各项人才计划获批人士来源地区数据来看,香港优才、高才通、留学进修计划这几个计划获批人士中,基本上超过90%的人才都来自内地博士,只有一般就业政策是面向境外人士,均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
三、内地人如何申请各项人才计划?
目前内地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政策(优才、高才、专才、留学进修等)方式获批拿到香港身份,不同人才政策的申请要求不同,大家可以通过申请要求和获批人数情况来判断自己适合哪个途径:
1、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是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需要综合评估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家庭背景、语文能力、行业职业等,要求人才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中英文能力良好,一般适合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有名校、名企背景的各行业精英人才。
香港优才计划申请需要80分以上,如果你觉得自己有80分以上,不妨试试(复制链接):
2、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为有意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前来香港就业的专业人士香港专才计划官网,香港2023-24年度优才/高才通等各项人才获批行业、薪酬、地区数据公布,需要具备香港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工作经验的内地中国居民,要求人才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申请前必须找到一家香港公司雇佣,入境处会审核雇佣企业的行业背景、规模、以及本地员工人数和成立时间,而对于人才则会审核个人专业经验、学历和岗位的匹配度等,一般申请周期是3-6个月!
3、香港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旨在为有意前来香港就业的人士,是为了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申请前不需要在港有工作,仅限在申请前12个月年收入达到250万以上港币的高收入人才,以及本科毕业于世界4个大学排名榜单前100或者某类专业在前10的顶尖学府的人才。一般申请周期是1-3个月!
4、香港留学进修计划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计划)面向在香港本地读全日制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非本地学生,以及在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办学校及机构读全日制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人士,港府希望这些人士毕业后可以留港/回港就业,如果还没有赴港读书,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士可以申请读1年制研究生,毕业后留港工作,拿到香港身份!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香港优才计划/高才通/专才2023全年获批数据出炉,附对比分析!
香港优才计划/高才通/专才2023全年获批数据出炉,附对比分析!
就在前几天,也就是 1月27日,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邀请香港入境处处长郭俊峯、劳福局副局长何啟明、高才服务协会会长尚海龙亲自解答关于高才通人才续签的相关问题。
同时入境处也公布了香港优才、高才通、专才三类人才计划最新的获批数据。
2023年1月至12月31日,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宗数为64820宗,50612宗获批;香港优才计划获批人数为12969宗;香港专才计划获批数是19757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入境处只公布三项人才引进政策的获批数字,并没有公布具体申请人数和其他获批细节。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去年1-11月的获批数据,来了解12月的获批情况。
如图可知,2023年12月,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获批了3806宗;香港优才计划申请获批了448宗;香港专才计划申请获批了1525宗。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同样都是一个月的时间,香港优才、高才和专才这三项计划的获批量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高才最多,其次是专才,最后才是优才,这也与它们自身的政策特点有关。
下面Ruby就这三项人才引进政策,跟大家做个对比分析,给大家做个选择参考。
1、香港优才申请+优劣势+续签+永居简述
*申请条件:
满足5个基本资格(年龄+经济状况+良好品格+学历要求+语言能力)后,再通过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两套打分制度来打分,达到打分要求才可申请。
基本条件:年龄18周岁及以上+经济条件足以支持自己和家人在港1年生活和居住+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出入境记录+有学士学位(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良好中/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成就计分制:适用于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个别人士,例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或获业内颁发终身成就奖的杰出人才
综合计分制:通过审核申请人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人才清单、家庭背景6个方面计分,满分245,达到80分即可递交申请。但基本上通过的大部分是属于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金融或科技等港府紧缺行业人才。
有兴趣申请香港优才的朋友不妨花30S时间做个测评,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
*申请优势:
打分范围广,适合于各行各业人才,人才可从多角度给自己计分,续签灵活,申请前和获批后没有强制赴港定居或工作的要求。
*申请劣势:
获批周期长(一般审核周期在6-9个月)、竞争激烈(2023年7万+人申请,审核约1.7万人,仅有1.2万+人获批)、资料准备繁杂。
*续签条件:
满足香港入境处要求的“通常性居住”条件,不需要赴港定居但是要跟香港保持强联系,比如工作、子女赴港读书、租房居住等。
*永居条件:
保持7年签证有效性不出现断签,满足连续性通常居住要求,一般续签没太大问题,申请永居的问题就不大。
香港优才分数自测入口,可以在【香港帮sir】公众号了解。
2、香港高才通申请+优劣势+续签+永居简述
*申请条件:
只有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到250元港币及以上的高收入人才或者本科毕业于入境处的“合资格大学”名单上的世界百强院校或内地前10名院校、世界酒店课程前10的顶尖大学人才才能申请。
A类的收入证明要求是合法缴税的,B类还要求申请前5年内有3年工作经验,C类要求毕业5年内递交申请。
*申请优势:
获批速度快(最快4周审核完毕,一般周期在1-3个月)、条件要求简约(高收入or名校毕业)、资料准备快捷。
*申请劣势:
要求较高、A类证明材料较繁琐、续签条件严苛等。
*续签条件:
获得香港本地公司雇佣(可在港工作或不在港均可)或在香港开办业务(需自己注册公司且满足一定要求)。
*永居条件:
保持7年签证有效性不出现断签,满足连续性通常居住要求博士后,一般续签不出现问题的,后期申请永居的问题都不大。
3、香港专才申请+优劣势+续签+永居简述
*申请条件:
申请人需拥有香港缺乏或无法即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提供证明文件),申请前要受雇于香港公司或者在香港创业/在香港新设立公司,且要证明确实有岗位空缺(人才清单或顶尖人才不需证明)且薪酬不能低于同香港市场水平相当,学历和工作经验要匹配,就是要在港找到工作,由香港本地公司担保才能申请。
*申请优势:
获批速度快(一般3-6个月内获批),能提前赴港发展。
*申请劣势:
申请要求较高,需要提前赴港找工作/创业,并非人人可以找到,续签时受雇公司更换后需报备。
*续签条件:
续签时必须受雇于香港本地公司且有雇主提供证明,如续签前失业或换工作,还需要及时跟入境处报备,简单的说续签时不能是失业状态。
*永居条件:
保持7年签证有效性不出现断签,满足连续性通常居住要求,一般续签不出现问题的,后期申请永居的问题都不大。
香港优才VS高才VS专才如何选?
1、高学历+强工作背景=香港优才
如果你的学历条件不错,例如,全球百强名校的本/硕/博学位,及有工作经验或是较强的工作背景,那可以考虑选择香港优才计划的方式。
其中,工作背景包含:具备3年及以上名企,工作背景可额外加20分;具备2年及以上的海外工作经验,工作背景可额外加15分。
名企范围包括: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
2、高薪+无学历要求=香港高才通
如果你的学历情况一般,甚至无学历,但只要可以在申请日期前1年个人税前年收入达到250万港币,或等值的外币,就可以通过香港高才通计划的方式,申请香港身份。
3、本科名校+有工作经验=香港高才通/香港优才
如果你的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且有学位,工作经验≥3年,除了可以考虑香港高才通计划之外,香港优才也是可以考虑的。
4、本科名校+工作经验少=香港高才通
如果你的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名校有学位,但工作经验<3年,还是比较适合选择香港高才通计划。
5、本科+有/无工作经验+Offer=香港专才
如果你是本科学位硕士,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最好,重点是已经拿到了香港公司的聘用offer,那你可以选择走专才。
除了受雇之外,你也可以是去香港开公司走专才自雇的方式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上海mba,香港优才计划/高才通/专才2023全年获批数据出炉,附对比分析!,或是通过内地公司调职到香港公司的专才调职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先看自身条件符合哪种申请方式。如果都符合,那就看你个人需求了,例如是否有实际赴港就业发展的打算,是否需要快速获批拿到香港身份等,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高才或专才了。再或是想要之后的续签更灵活些的,优才则是优选。
香港专才专业,香港专才最新获批数据出炉!原来这些行业最受欢迎
香港专才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作为获得香港身份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因为其无需评分、没有配额限制、审批快、获批率高等优势,广受内地申请人的青睐。
近日博士,香港入境事务处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香港专才计划获批签证数量,本次共有2357宗申请获批。本季度获批率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类、学术研究与教育类、工程和建造类、商业和贸易、资讯科技。虽然以上行业比较受欢迎,但并不代表只有这些行业可以获批,专才对于申请人的行业限制并不大,更看重的是“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香港专才主要是为了吸引内地的专业人才到香港发展,可以是香港稀缺行业的人才,也可以是拥有丰富工作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与香港优才相比,专才对于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要求较为宽松。在本次获批结果中,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申请人获批数量最高在职研究生,但其他学历也不在少数!
2021年第二季度香港专才获批人士学历
专才的申请周期一般是2-4个月,以我们本季度其中一个专才获批个案为例:60后S先生是内地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板,以赴港任职服饰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的形式申请香港专才。景鸿移民专业团队突出S先生的行业经验和个人管理能力,淡化年龄较大的劣势,最终48天成功获批。
专才申请要求
*申请具体要求以官方公布为准
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主来说,他们在内地已有自己正在经营管理的企业,不太可能去受雇于其他的香港公司,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专才吗?
答案是可以的!这类型的申请人可以通过「香港卓越专才计划」,在香港成立公司并成为其高级管理人,以“自雇”的形式申请。点击下方视频,了解如果初创公司业务简单、申请人学历不高、年纪较大香港专才专业,香港专才最新获批数据出炉!原来这些行业最受欢迎,申请卓越专才计划难不难?
1人申请,全家获得香港身份香港专才专业,同享香港的社会和医疗福利,孩子可以接受香港国际化教育。还可以拓展事业版图,税务合理规划硕士,开启广阔未来。景鸿移民铂金团队为您提供商业移民一条龙专业服务,是您值得信赖的选择!
长按识别二维码
景鸿专业顾问一对一评估咨询
▼
如何锁定32周年优惠名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