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都很好,两者各有所长在职研究生,不能简单说香港大学比北清好, 也不能武断地说清北碾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区别如下:
1。香港大学虽然有十个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博士后,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但是在专业设置方面比国内的北大和清华要窄一些。现在国际上排名比较多,有时候香港大学列在前面,有时候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列在前面,这个国际排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香港大学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领先于国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在课程的难度上,北大清华比香港大学要难一些,内地学生学的要深一些。
3.但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香港大学比北大清华要先进一些。香港大学基本上是小班教学,讨论式课堂,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学术自由,不盲从。
4。香港大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北大和清华。根据统计,香港大学的教职员工学生,所有的国籍加起来超过100个。
5。香港大学的学生培养职业化导向明显一些,所以很多学生是在本科毕业以后,就马上参加工作。特别是香港本地学生极少有读研究生的。
6。香港大学老师都非常友善敬业,学生的思维活跃。所以有个说法: 内地培养的是专才,港校培养的是通才。
7.香港大学的学生眼界开阔一些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好?,动手能力强一些。这个在读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和内地高校的学生进行比较以后,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8。从学生的生源方面来看,香港大学的本科生,本地学生占到了学生本科生总人数的约80%,其中不乏有优秀者。但是香港学生的平均水平,比不上内地去香港大学读书的这样一批孩子。香港大学在内地招收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很多同学是放弃了国内的北大清华去的香港大学。
所以,不能简单说香港大学比北青好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也不能武断地说清北碾压香港大学。俗话说: 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具体专业还是要具体分析。如果是商科类的专业,我个人认为,香港大学的商科类专业是优于内地北大清华的。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2,香港中文大学 – 清华大学经济学本科双学位
课程简介
决胜千里之外
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清华大学合办的首届经济学双学位本科课程于2021年正式开课,通过灵活的学生交换计划以及深入研究国际与中国经济发展,拓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课程开办印证两所亚洲顶尖大学共同培养学生的理想与决心,让人翘首以待。主修科目将以英语教授。
四年间,学生有一半学业将于清华大学完成,涉猎高级经济学,在中大完成的课程则涵盖国际经济的重要议题。纵观世界各地,经济及金融界都渴求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了如指掌者,更是备受青睐。双学位本科课程糅合两大名校优势,以崭新方式启迪学生的分析和洞察力。
双学位本科课程每年最多录取二十四名本科生,任教的教职员达三十人。无论通过联招或非联招录取之学生,都可申请入学奖学金。此外,中大和清华的资深教职员和行政人员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力求助新生更快适应课程,融入两地校园生活。
我们期待及欢迎热爱经济分析和逻辑思考的学生修读双学位本科课程。学生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穿梭学习,要放开心胸,接受新思想、挑战和环境。从双学位本科课程学到的知识,将是未来职场与生活上的致胜秘诀。
排名
香港中文大学:#48 经济与计量经济学之世界排名 (#10 亚洲排名)
清华大学:#22 经济与计量经济学之世界排名 (#3 亚洲排名)
(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课程特色
金融界雇主倾向聘用博学多才的员工。双学位本科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选修课程,涵盖高级经济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等领域。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在内地和香港市场顺利就业,每位学生在清华大学修业期间,可实获习培训机会。
就业前景
双学位本科课程着重磨练学生的逻辑及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硕士,以及培养具国际视野及人脉的领袖。
课程有助提升学生日后在全球职场的竞争力,尤以金融、经济咨询、商业和政府政策范畴见长。学生将掌握高阶定量研究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2,方便从事与经济分析相关职业。有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亦可透过课程装备自己,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上打好根基。
如有兴趣报读课程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2,香港中文大学 – 清华大学经济学本科双学位,请查阅相关入学要求博士后,并于截止日期前递交申请上海mba,增加录取机会。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清华哲学Colloquium丨刘玮:Technē and Virtue in Aristotle
主讲:刘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时间:2018年11月24日(周六)16-18点
地点:清华大学新斋324教室
刘玮,生于1980年,北京人。1999.9-2003.7于北京大学学习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清华哲学Colloquium丨刘玮:Technē and Virtue in Aristotle,获哲学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士学位;2003.9-2006.7于清华大学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8-2010.8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12月加入人大哲学院伦理学教研室上海mba,目前是哲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学史、西方政治哲学史。
Title:Technē and in
and Plato ( I will use “Plato” to mean the in ) often uses technē as a model to ,1 but , Plato technē and , nor technē as a in with , , , piety, and . So in the end, we are more or less left in the of technē in .
When we turn to , then, we see that he also uses technē to , at least some of , and he technē as one of the .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takes pains to technē from all the other . This and cause some and , and lead a of to doubt or deny that technē is as a . In what I will , first, how uses the model of technē to , both , and ; , why technē as a ; third, how technē from other , both and , and the this seems to cause; and last of all, the to the in III.
清华哲学
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本系西方哲学和逻辑方向的教师开办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论文讨论课()。
课程核心参与者:西方哲学和逻辑方向的教师,以及上述方向的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也非常欢迎其它方向乃至校外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课程形式:目前尚不能在该课程上拿学分(将来会尝试纳入教学体制)。每次讨论课由一到两名同学或老师提前一周将一篇他(她)们自己写作的论文(包括学期论文,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以及成熟的学术论文)用邮件群发给参与的老师和同学博士后,然后大家一同在讨论课上针对论文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注意,课程的运作形式不仅仅是老师点评学生的论文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在职研究生,而是大家一起为论文作者提意见。提交的论文可用英语或汉语写作。
课程主要目的:集中训练并增强同学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以及相互进行学术批评的能力。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项目,英语专业(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
【历史沿革】
2001年外国语学院和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创办“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并开始招生,学制五年。英语专业历史悠久,教学科研实力雄厚。2001年本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02年评为山东大学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10%,评估结果为A-;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自2003年起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全国首个“临床语言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2022、2024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得A+评级。
我校国际政治专业由1979年成立的国际共运专业发展而来,隶属于法学门类中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是当时全国高校仅有的5个本科国际政治专业之一,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是教育部“211”、“985工程”和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12月,山东大学正式成为首批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2013年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英语与国际政治双学位班旨在集合英语专业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叠加优势,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对外交往和沟通能力的优秀本科生。
本专业采用大类招生和培养,专业分流时间为第1学期。自2018级开始,英政双学位班开启国内独特的济南-青岛双城教育模式,学生一至二学年在济南洪家楼校区学习,三至五学年在青岛校区学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一流本科生;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国际政治专业知识,既具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够胜任涉外工作和国际组织各项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整合、分析、评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优秀毕业生,以满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与机构、新闻单位、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政策咨询、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需要。
【课程设置】
英语类核心课程主要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翻译、口译、语言学、西方文明史、希腊罗马神话、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流导论、外国文学导论、英语话中华、英语演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国际政治类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政治概论、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欧洲政治与国际关系、亚太政治与国际关系、美国政治与外交、俄罗斯政治与外交等。
【师资力量】
应用英语系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项目,英语专业(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博士后1人。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9人,在读博士1人,教师全员拥有海外学习、进修或访学的经历,教师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博士后,教学能力、学术水平能够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全面支持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发展。
其中,院长马文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称号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王俊菊教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时秀娟教授入选“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邵春燕教授和张聪副教授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闫秋燕教授获评山东大学本科荣誉体系“教学优秀奖”。此外,还有兼职齐鲁青年学者澳门大学于书林副教授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闫逊副教授。老师们心怀教书育人的责任,恪尽职守,关爱学生,践行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尽心尽力为国家培养人才。
【学术科研】
应用英语系拥有一支学术力量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老师们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本领过硬,研究兴趣广泛,教学与科研两手抓。除本科教学外在职研究生,还承担英语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临床语言学、实验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教学、教师发展、英语文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80多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马文教授研究领域为会话分析、语用学、临床语言学等,近期致力于语言与医学交叉研究,任山东省文科实验室“语言科学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山大-哈佛失语症国际合作实验室主任博士,山东大学语言科学实验中心主任,应用会话分析研究所所长。王俊菊教授为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外语教材研究与建设基地主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通用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学科评议组成员兼文科三组秘书长,是海内外二语写作研究的知名学者。老师们利用各种资源,长期与海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依托个人研究兴趣,加入了学院的外国语言学、文学等研究团队,勤奋钻研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项目,努力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山东省等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20余项,每年均有多篇高质量SCI、SSCI、A&HCI、CSSCI论文产出。
师资力量及科研情况介绍参见:
【特色培养】
1)培养模式多元。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培养通用型、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英语+国际政治”的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外语能力与国际政治素养的深度融合,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相当外语水平又熟知国际政治事务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2)人才培养质量高。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高,远超国家重点大学的平均通过率。读研深造率逐年提升,近年高达60%。
3)国际化程度高。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本科生可以通过短期访学或交流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毕业生海外继续深造率高,海外就业率高。
【国际与国内交流】
英语与国际政治双学位班毕业生将来大多会走向国际,服务国家的外交事业,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在海外交流、游学、留学生活动等中积极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英政班同学将有机会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参加联合国青年领袖夏季精英班、UCLA暑期交流项目(美国洛杉矶)、暑期牛津展望计划等。
联合国青年领袖夏季精英班
国外暑期交流项目
【文化活动】
英语-国际政治班双学位班历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无论是舞台还是课堂,往往都是英政人大放光彩的天地。
2018级英政班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系列工作
2018级英政班获“春天杯”外国语学院新生辩论赛冠军
2020级英政班开学破冰见面会
2020级英政班主题班会
2021级英政班同学模联比赛获奖
2022级英政班体育大课堂
2023级英政班同学参加山东大学第四届MODEL APEC大会
【就业前景】
毕业生升学去向多为海内外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巴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就职于政府机关(如外交部)或企事业单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职业与英语专业对口率为82%;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达91%,对职业现状及职业满意度达93%。
【老生感言】
在英政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收获了无数惊喜与感动。英政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让我们在学习到英语、国际政治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培养批判性、创新性等思维,一步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多元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不仅专业知识丰富,英政也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比赛。挑战杯、模拟联合国、创业类比赛等让我们的视野进一步开阔,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领略了语言学的奥秘,提升了个人英语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同时也对国际事务有了初步的认知与了解,明确了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收获了独一无二的体验。英姿勃发,政达天下。期待学弟学妹们能够选择英政,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2020级英政双学位班张萌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为祖国外交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怀着热切的期盼来到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政专业,感谢英政专业给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梦的机会。英政专业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从外语到国际政治,从文学到社会科学,课程标准的五年制,意味着我们由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已经一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外语,这给我们的未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英语国际政治专业的老师非常专业和敬业,任何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老师询问。同时英政班一直以来都是专业、优秀的班级,它将一直伴随着我五年的成长,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020级英政双学位班曲子寰
在英政班的这一年里,我被友谊与爱包围,英政班有特别好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英政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英政班有着很强的师资力量,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特色化的课程培养了我们全方位的综合素养与国际化视野,我们学习了西方国家的多元化历史与文化,深度剖析了语言的结构,领略了它的独特魅力。双学位学科的设置使我们在掌握双语能力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国际化人才。总之,英语与国际政治双学位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狠狠推荐,入股不亏!
——2021级英政班尚雨萌
各位学弟学妹们,还在纠结外国语言学习和政治能力培养吗,那英政双组合便是你的理想搭档啦。我们专业是由英语和国际政治组成的双学位,两个学位方向的发展,一方面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多能力组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它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去发展自身潜力,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双学位特色班,咱们面临的学业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青岛济南的地域跨越也需要咱们的适应力。未来是多彩的丰富的,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结合自身综合考量做出选择,心之所往,一苇以航。
——2021级英政班黄琳雅
于国际政治中体味海纳百川、博古通今的政治异彩华章;于英语学业中领会风格各异、精彩绝伦的英语文学修养。这便是英语加国际政治双学位班的特色。在我这一年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外国语学院与政管学院共同合作相互协调配合所产生的优良结果。两个专业之间相互交融共生,我们学习英语,以英语为基础与辅助工具,建国际政治之高楼,以获得更精准、更贴切的政治解释,见他山之石,反哺于我国政治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学习政治,以政治为巨人肩膀,吸取更多专业英语学识,览重岩叠嶂,促自身英语学习发展,以谋求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学习。在英语的学习上,外国语学院方面会从“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以培养我们的英语基本技能,全方面培养我们的英语水平,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在国际政治的学习上,政管学院方面会提供相应的政治学课程,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以及国际视野。同时,我们学校所给予的师资也极为优秀,夯实基础的同时,合理提高我们的学习水平。在英语加国际政治双学位班的学习中,只要你勤加学习,辅以学校的优良培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2级英政班孙兆钰
对于我来说,英语和国际政治双学位专业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方面,英语专业提供了门类丰富的课程,从心理语言学到英语写作,全方位提升你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国际政治本身就是一个门宏大的学问。这不仅要求你掌握政治学研究的的基本原理,关注国际政治的最新动向,还需要你广泛地涉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内容,使你观察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视野更将开阔。由此可见,想要同时学好英语和国际政治很难,但如果你真的学好了,你的基本功会非常扎实。同时,英语和国际政治双学位班的老师们都非常厉害,都是领域内的顶级学者,从事着最前沿的研究,所以只要沉下心、认真学、积极问问题,在英政班一定会收获满满!
——2022级英政班廖伟成
我是在机缘巧合下了解到了英政班,通过考核后被录取。在这一年的学习中,首先能非常明显感知到的就是课程的丰富性,我们的课程涵盖文学、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等学科,对于我们的世界认知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我认为和其他的国际组织专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会更加注重政治学方面的知识体系建设,同学们的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最后就是学院以及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无论是MODEL APEC这种外交外事活动还是大英赛这种英语专业能力竞赛,都切实体现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于我而言,非常感恩在这一年中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们,期待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打好基础,拓宽视野,奋发向上,挺膺担当起外语人的责任。
——2023级英政班刘德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