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上海交大老教授协会举办读书活动,邀请陈先元教授作“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专题报告,交大老教协原会长罗九甫到会博士,副会长张伟致辞,并对报告会的举办予以肯定和支持,40多位会员参与活动。
活动当日,会员们早早来到会场,许多老教授一见面就不约而同地使用俄、英、日等语言打起了招呼,唤醒了多年前对于世界各国文化的记忆。
陈先元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的退休教授,他深入研读俄罗斯文学,在俄罗斯-苏联文化领域有多部译著、论著发表。专题报告从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说起,着重讲述了以19世纪时期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陈先元教授把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分为贵族革命时期和革命民主主义时期,为大家介绍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托尔斯泰、陀斯陀耶夫斯基等著名作家。对于俄罗斯文学,陈先元教授总结了三个特点:1.俄罗斯文学富有社会意义,作家首先关注的是社会的制度与人民的命运;2.俄罗斯文学反映的社会具有一定的广度以及一定的深度,用文学反映社会问题;3.俄罗斯文学界曾经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作家,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到了20世纪后,俄罗斯文学进入苏联时代,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职研究生,限于时间关系,苏联文学的讲授将在后续的报告中进行。
活动中,与会者围绕陈先元教授的报告积极提问并发表感言。蒋安众说,现在能够系统讲授俄罗斯、苏联文学的人凤毛麟角,陈老师讲的有深度、有广度,听了受益匪浅。罗九甫说上海俄罗斯交通大学,俄国文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我们年轻时就是在阅读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中培养确立了文学赏析的志趣和人生的价值观上海俄罗斯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老教授协会举办“俄罗斯文学”专题报告会,听了今天的报告博士后,我又重新点燃起阅读俄罗斯名著的欲望。
深圳俄罗斯交通大学,我十余位科学家入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记者26日从大连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宏男日前入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俄罗斯交通大学,一同入选的还有陈万涛、陈广学等。7月12日,俄罗斯工程院古谢夫院长向中国入选单位和个人发出贺信在职研究生,祝贺其成为俄罗斯工程院会员单位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据了解,此次入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学者有李宏男、陈万涛、陈广学、崔兆杰、李永东、刘河洲、刘雪松、宁平、王琦、叶文才、张建胜、张全国、章毅、周建斌、周炜等。
入选俄罗斯工程院会员单位有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清正源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海鲸药业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成都爱迦飞诗特科技有限公司、吉安龙净炭素科技有限公司等。
俄罗斯工程院(RAE)前身为苏联工程院博士后,于1990年5月13日正式成立。1993年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咨商地位深圳俄罗斯交通大学,我十余位科学家入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欧和东欧新技术专家组织之一,现有院士和通讯院士约1500位硕士,其中外籍院士来自30多个国家200多位,包括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宋健、徐匡迪和现任院长李晓红等多位两院院士和科学家。
详见:
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办刊历史播报
编辑
1975年,《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创刊,当时为半年刊,内部发行。
1986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变更为季刊,公开发行。
1996年,经铁道部批准变更为双月刊。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开本由原来的16开变更为大16开、110页。
2004年第5期起,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5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学校思源楼612召开。 [5]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6]
2016年10月,学报开通在线投稿系统。 [7]
2021年入选铁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别目录。 [10]
2023-2024年度 CSCD从约5000种科技期刊中遴选出核心库期刊995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入选。 [10]
办刊条件播报
编辑
栏目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通信工程、交通信号与控制、光纤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及应用、光电子材料与工程、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学、机械与电子控制、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工程、电力牵引与电子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读者对象为从事理论研究博士,工程开发和生产部门的科研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高年级学生等。 [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设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建筑工程、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和变流器控制、通信信号和图像信息处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网络和缓存结构、工程基础科学等栏目。 [3]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5人,编委29人。
顾问:徐叙瑢(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
编委:张宏科、谈振辉、唐涛、赵涵捷(台湾宜兰大学)、李建勇、李强、张欣、段广洪(清华大学)、韩臻、赵耀、于剑、朱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魏庆朝、张顶立、汪越胜、吕明(挪威联邦科学院)、范瑜、王立德、姜久春、彭方正(美国密西西根州立大学)、刘军、高自友、贾利民、于雷(美国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冯其波、侯延冰、常彦勋、邓红文(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王凤翔 [2]
合作交流
2010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会邀请《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委王凤翔老师就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与学院研究生交流,电信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和敬涵出席,并强调了发表学术论文对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8]
办刊成果播报
编辑
收录情况
据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已被下列数据库或文摘类刊物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络中心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铁路》;《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公路运输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 on Web);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荷兰 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数据库。 [1]
研究发表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4791篇。 [3]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载文量为3258篇。 [4]
影响因子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总被下载次、总被引3667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02、(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36。 [3]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被引量为26943次、下载量为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影响因子为0.5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712名在职研究生,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209种)中排第55名。 [4]
荣誉表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1996年版中硕士,被评定为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在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被评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中,连续三次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1年9月10日,《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6年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据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学报2008年以来5次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4次获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 [1]
文化传统播报
编辑
形象标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形象标识
办刊目标
学报是反映、报道学报校科学研究成果和信息的载体,是交流、讨论学术理论、思想、方法的园地。办好学报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提高学校在中国国内外的知名度有着重大的意义。 [9]
获奖信息播报
编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先后荣获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 [10]
期刊领导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编委会主任委员:宁滨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孙守光(兼主编)、荆涛、宋国华 [2]
历任领导
第五届编委会主任:宁滨
第五届编辑部主任:王凤翔 [5]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