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探索在海外布点,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带队于6月11至18日赴保加利亚、俄罗斯两国访问八所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硕士,签署了有关设立“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校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学生交换等10份协议,为今后推进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莫亮金,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程骄杰,农业与生物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副院长车生泉,科研院国际化办公室主任许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过敏意等随团访问。
在保加利亚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大学,黄震与该校校长 签订了两校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两校针对筹建“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展开研讨,就中心的功能定位、近期推进的目标交换了意见,并签订了《关于设立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的合作备忘录》。目前,上海交大已在校内筹建“保加利亚中心”上海mba,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整合全校资源,以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和国别研究智库为目标,搭建跨学院、跨学科的中心。此次探索在保加利亚建立“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将形成保加利亚(上海、索非亚)双中心的布点,有利于今后以此为突破点发挥学校在沿线国家的枢纽和辐射作用。
在访问保加利亚期间,黄震与保加利亚前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 、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Petar 、环境与水资源部部长办公室主任Todor 会谈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上海交大代表团出访保加利亚、俄罗斯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与保方交流交大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合作的战略布局。保方表示,目前正是保加利亚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希望能够借助交大保加利亚中心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中保教育、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在保加利亚期间,代表团访问了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黄震与该校科研副校长 教授,信息化、学术副校长Eliza 教授交流,签订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并计划在学术交流、学生交换、法学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学生双向交流,今年7月上海交大将迎来近30位来自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大学和索非亚大学的优秀学生参加交大第一届SJTU China暑期班;明年交大将选派学生赴保加利亚参加 夏令营。
访问团还拜会了保加利亚农业部部长Rumen ,会见了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代办、公使衔参赞屠江,考察了保加利亚乳制品企业ELBI,与华为驻保加利亚分公司探索合作机会,邀请对方加入交大保加利亚中心企业联盟;与保加利亚农业经济研究所签署了框架协议。
在俄罗斯期间,代表团访问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交流探讨合作。
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会见外事副校长S.V. ,双方就学生交换、师资交流、国际暑期学校、夏季英语课程、学生实习项目等内容进行广泛交流,并表示愿意在计算机、数学领域进行深入科研合作。
在圣彼得堡理工大学,与外事副校长 教授签署两校框架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并就联合开展EMBA、双学位项目,以及高端培训项目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
在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外事副校长Yuri A. Mazei教授签署两校框架协议。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俄罗斯大学排名第一,该校教授曾多次来上海交大访问讲学。双方计划今后在学术交流、学生交换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增强在数学、计算机等方向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在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两校签订了《双学士学位项目实施协议》,并就深化两校战略合作展开探讨。此次双学士学位项目是继今年4月两校签订硕士双学位协议以来又一新的合作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俄青年交流。根据协议,自2018年起,双方将联合招收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中、俄学生各30名,整合优势的课程和师资,共同编制培养方案,全英文授课,培养具有空天情怀、基础扎实、重实践、国际化的创新型空天科技英才。莫航副校长 、副校长Yury 、高端项目局副主任Daria 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俄罗斯科学院,与副院长G.A. 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俄罗斯科学院是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学术机构,长期以来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众多世界一流的成果。双方就联合科研项目、人员交流等事宜展开讨论。
在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与校长 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前身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技术系。该校以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应用数学教育及研究闻名。访问团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讨论了今后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展开教学科研合作的可能性。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是交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策略之一。学校坚持重点突出、积极作为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以交大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合作项目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博士后,争取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协同共进的“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此次出访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与保加利亚、俄罗斯两国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共进,迈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实步伐。
梅悦丽 曹扬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郝洁
孙佳
上海俄罗斯交通大学,新世纪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与实践,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
杨波(1976-),女,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际司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俄罗斯中亚区域国别研究。
1. 学历教育/进修
1994年9月——1998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上海俄罗斯交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6年9月——1997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对外俄语教研室,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访学
1998年9月——2000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语文系语言文化与演说术教研室,获语文学及跨语言交际硕士学位(全优毕业证)
2000年9月——2004年9月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语文系俄语教研室,获哲学(语文学)博士学位(俄罗斯教育部总统奖学金)
2. 工作经历
2005年1月—2007年6月 俄罗斯新闻通讯社(РИА Новости)中文编辑部,新闻采编
2007年6月—至今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任教
3. 讲授课程
本科生:高级俄语I、高级俄语II、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经贸俄语、俄罗斯地理、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研究生:语言与文化、世界各国文化(俄罗斯专题)、俄罗斯中亚区域学概论
4. 学术兼职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欧盟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市欧洲学会会员、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特约评论员、人民网国际频道常约评论员
5. 著作与论文
出版著作(含合著)《词汇与言语——俄语词汇学与文学的联姻》《Функции антонимии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и научной речи》《塔吉克斯坦国家发展与社会文化研究》《对接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等,译著(含合译)《普京文集(2012—2014)》《Опытлучшихпрактик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службыРоссиииКитая》《凤凰》等。
在A&HCI期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欧亚经济》《语言文字应用》《国际观察》《中国俄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6. 国际传播
2014年以来,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官网、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Jahon通讯社官网、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官网、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乌兹别克斯坦《东方真理报》、、塔吉克斯坦霍瓦尔通讯社等欧亚地区国家主流媒体,以及《环球时报》、《文汇报》、香港《文汇报》、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媒体发表署名专访、评论30余篇。乌兹别克斯坦议会大选(2014年12月)、两届总统大选国际观察员(2015年3月,2016年12月)。
7. 科研及教学项目
主持项目
反义词在俄语文学与科技语体中的功能比较,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07-2009,已结项)
塔吉克斯坦社会与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项目(2009-2012,已结项)
俄语艺术言语中的反义现象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基金项目(2011-2013,已结项)
新世纪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与实践,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2013-2014,已结项)
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安全合作形势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科研团队项目(2013-2015,已结项)
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构建研究,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十二五”俄语学科建设项目(2013-2016,已结项)
哈萨克斯坦跻身世界30强进程中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与战略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14-2016,已结项)
俄罗斯外译作品出版现状与中华学术精品俄译对策研究,上海市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2014-2016,已结项)
上海与乌兹别克斯坦媒体交流的可能性与途径研究,上海市外宣办“一带一路”专项课题(2016,已结项)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研究——以俄白乌及中亚国家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科研团队项目(2016-2018,已结项)
哈萨克斯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16-2018,已结项)
现代突厥语国家文化外交研究,上海市外国语言文学Ⅰ类高峰学科建设项(2016-2018)
大国博弈视角下的中亚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8-2021)
俄罗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研究硕士,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20-2021)
哈萨克斯坦“突厥世界起源地”外宣战略对“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21-2022)
莫斯科城市文化数字化的特征、趋势及应用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22-2023)
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在中亚的语言传播研究,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022-2024)
参加项目
俄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9-2013,已结项)
“俄罗斯文化(2012-2018)”俄联邦专项规划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12-2013,已结项)
国外语言生活状况综合考察,国家语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012-2014上海俄罗斯交通大学,新世纪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与实践,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已结项)
当代俄罗斯复兴中的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2012-2015,已结项)
冷战后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与实践,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选课题(2013-2017,已结项)
当代俄罗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党建设,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4-2016)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5-2018)
多语种网络空间语言战略研究,国家语委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2017-2019)
新编《突厥通史》译介暨中外突厥语族民族历史构建与族群认同研究,国家民委新疆智库课题(2018-2019)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战略比较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2018-2020)
教学项目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市精品课程(已结项)
俄罗斯地理,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般课程(已结项)
俄语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2018,已结项)
高级俄语II博士,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2017-2018博士后,已结项)
高级俄语I,上海外国语大学思政专项课程建设项目(2018-2019,已结项)
高级俄语I,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2022-2024)
主要奖励
莫斯科外国留学生俄语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莫斯科市政府(1997年)
“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征文三等奖,上海市教卫党委(2008年)
“我与世博同行:为人 为师 为学”教职工演讲比赛二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2010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八红旗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2011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十大“校园新星”之“教学新星”,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2011年)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第四届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第五届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
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组优胜奖,上海市教卫党委(2014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优秀主编奖,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2015年)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第七届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5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八红旗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2019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2020年)
上海合作组织20周年奖章,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2021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2022年度“三全育人”先进个人二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2021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翻译奖)—译著类二等奖(2021年)
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类一等奖,上海市教委(2022年)
翻译实践
高级俄语(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译员。2010年以来,完成中宣部、国新办、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科技部、公安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档案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等机构,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外国驻华机构与国际组织重大活动翻译工作多项。
中俄“国家年”(2006-2007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9-2010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2012年)、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2014年)、浦江创新论坛(2014年)、亚信非政府论坛(2015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2016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2017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历届)俄语同传译员。
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我院中俄冻土中心代表团到俄罗斯交通大学进行了定期学术交流
2018年4月14日至18日王明年副院长率中俄冻土中心代表团(研究生院副院长崔凯教授、邓荣贵教授、全晓娟副教授、李子重讲师)到俄罗斯交通大学进行了定期学术交流,主要议题如下:
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外事处进行了工作会谈:王明年副院长、崔凯副院长就中俄专业词典编写、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组建等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我院中俄冻土中心代表团到俄罗斯交通大学进行了定期学术交流,俄罗斯交通大学对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俄冻土中心代表团的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俄罗斯交通大学研究生,并介绍了俄方中俄专业词典工作安排等情况。通过会谈,双方达成以下共识:2018年,完成中俄专业系列词典的土木分册编写工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组建工作。
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双方就中俄冻土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复杂条件下高速铁路减振降噪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全晓娟副教授、邓荣贵教授分别就《寒区隧道的冻土工程问题》、《青藏铁路及未来川藏铁路的研究热点问题》做了报告;古拉巴茨教授就《强震区隧道的理论研究问题》做了报告硕士,通过交流博士后,双方达成以下共识:俄方将于2018年8月和9月派两名教授到西南交通大学分别工作1个月,两位俄方教授在访问期间将为我校师生开展学术讲座;双方将以中俄冻土中心为平台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
与中铁二院驻俄罗斯办事处就莫喀高铁建设关键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通过深入讨论博士,双方达成以下共识:开展莫喀高铁现场地质勘察数据深入分析合作以及莫喀高铁科研合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