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学硕士研究生2018年招生简章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3个教学系,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房地产管理学2个硕士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点,拥有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院另设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MPA教育中心和江苏政府管理创新培训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和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挂靠本。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0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近700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3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中博士22人,硕士8人)。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省部级项目20项(其中教育部重大项目一项),科研经费230余万元,出版专著18部,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多奖项。学院多年来在全校学院科研成果评比中排名前三,在房地产管理、土地开发与利用、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经济、公共政策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优势。
【硕士点简介】
房地产管理学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硕士上海mba,以公共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为依托,彰显财经类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特色与优势、理论研究扎实、政策分析深入、注重管理实务。设有住房保障理论与政策、土地与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 。2011年开始招生,已有3届毕业生,分布在房地产开发、金融、银行等高薪领域,读博20%以上。专业教育在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
【培养理念】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房地产管理人才
培养综合决策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审慎思考、灵活应变、善于创新的管理能力
【入学考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笔试科目
初试: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14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复试:房地产管理学;同等学历加试:①公共政策 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2.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复试参考书目:
《房地产管理学》香港财经学院金融硕士,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学硕士研究生2018年招生简章,谭术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管理经济学》(第五版),吴德庆、马月才、王保林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加试参考书目:
《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吕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学为主体的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5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研究生学位占比超过90%,博士学位占比达到93.3%,海归博士占27%。此外香港财经学院金融硕士,学院聘请海外知名学者讲授部分专业课与学科发展前沿。
部分骨干教师:
朱广忠,教授,硕士生导师,房地产管理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公共政策、房地产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黄斌,教授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公共财政、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黄健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土地流转、城乡土地开发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李永乐,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城市与房地产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赵强,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公共项目管理、遥感与GIS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金志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孙燕,南京大学博士,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系系主任,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等从事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与策划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吕立刚,南京大学博士,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系系副主任,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城乡土地利用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海外合作教师:
胡晓波,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开设 等课程。
朱宇,英国邓迪大学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终身兼职教授,开设实证经济学中的项目评估方法( 采用Stata软件)等课程。
【奖励政策】
1.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覆盖面分别为20%,30%,40%;金额为12000,9000,7000 元/生●年;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本专业并录取的学生,给予一等奖学金奖励。
2.学院奖学金
学院给予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生相应配套奖励,学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学院教师享受同等科研奖励,对于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以及考取博士生的学生予以一定奖励。
【咨询方式】
联 系 人: 裴洁
香港财经学院金融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证券投资与机构管理/金融科技/国际金融)方向金融硕士MF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刻理解财政金融政策方向,把握市场变化前沿,拥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财政金融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头雁”。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金融专硕副主任委员单位和首批培养单位,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院。多年来,在金融理论、金融实务教学和科研中形成了特殊的品牌地位和教学科研实力。我院所编写的金融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门主干课程教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香港财经学院金融硕士,被各财经院校和金融机构在教学与业务培训中采用,财政金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集我国财政学、金融学和投资经济领域的著名学者,具备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工作的师资力量。
【专业方向】
01 证券投资与金融机构管理方向(统考、推免)
02 金融科技方向(推免)
03 国际金融方向(推免)
【报考条件】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6、对按同等学力条件报考的考生,还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香港财经学院金融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证券投资与机构管理/金融科技/国际金融)方向金融硕士MF研究生招生简章,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8、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9、在校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在读学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初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4英语(二)
科目三: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科目四:431金融学综合
【参考书目】
431金融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上海mba,高鸿业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韩可卫、冯兵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第四版,黄达、张杰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要求】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考核
2、外语能力考核(含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3、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加分政策】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享受相应的加分政策: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在职研究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4、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培养地点】北京中关村校区;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学制】2年;
【学费】54000元/学年;
【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博士后,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金融硕士学位。
香港财经学院研究生,香港财政学院硕士申请条件
香港财政学院拥有港内外300多名资深财政学专家、管理学教授和社会政治精英组成的授学队伍,学院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理学院、法律学院、社会进修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提供各类学习进修和培训机会香港财经学院研究生,包括副学士、学士、研究生学位及持续教育课程。研究生院则负责管理及发展研究生课程,并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香港财政学院是一所国际化大学,与内地及世界各地多家优质学府有合作和联系。香港财政学院欢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入读,营造美好的校园气氛,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诱发创新思维。
香港财政学院是一所充满朝气及不断进取的高等教育学府,致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为未来不断转变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作好准备。我们的学生从多方面得到培育和启发上海mba,包括与世界级学者交流,修读优质的课程,以及参加多元化的课外活动。
我们的毕业生不仅是有自信及能力的专才,也具备跨文化素养,并善于应用信息科技。香港财政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博士后,着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
1:工商管理硕士(MBA)
2:公共管理硕士(MPA)
3:会计硕士(MPAcc)
4: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
5:经济管理硕士
6:法律硕士
7:企业管理硕士
8:行政管理硕士
9:土木工程硕士
10:人力资源管理硕士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企业高管、创业者
课程特色
1、 开拓视野,转换观念;了解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方法,剖析一流企业的成功之道。
2、 更新知识,超越自我;为高层管理者度身设计,改善心智模式,提升人格魅力,成就卓越领导。
3、 以案例教学为主,融合东西方管理哲学理论,辅之企业诊断与考察香港财经学院研究生,香港财政学院硕士申请条件,提炼企业管理精髓。
4、 为企业领袖搭建交流平台,实现统帅间思想碰撞与智慧启迪,建立高端人脉网络。
5、 通过和香港财政学院的学分互认,为企业家的教育背景(学历和学位)提供新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