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 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拉米特·纳加尔 (Ramit ) 一行访问清华大学法学院,IFC代表团还包括亚太区域法律副总顾问 Sinha女士、法律分析师许星源女士(清华法学院2018届本科校友),以及高级律师助理黄薇女士。法学院院长周光权、副院长龙俊、外事办范敬苒、林婉芷,以及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发展中心主任廖莹、副主任黄成共同参与接待和会谈。
双方回顾了过往的交流与合作情况,相互介绍了清华法学院和IFC的组织建构与发展情况,就清华法学院与IFC之间开展学生实习的事宜展开深入探讨,期待未来双方携手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法律人才。
纳加尔先生于当天在法律图书馆开展题为 at the : 的主题讲座清华大学天普大学法学博士合作项目,IFC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拉米特·纳加尔先生一行访问清华法学院,由龙俊副院长主持。本讲座对全校开放,讲座中纳加尔先生讨论了多边开发银行的使命和治理结构,聚焦阐述其如何在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也与同学们分享了世界银行集团的历史,并聚焦于IFC及其机构使命的演进过程。此外,纳加尔先生重点介绍IFC是如何通过助力私营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同学们表示硕士,在本次讲座中不仅了解到纳加尔先生本人的职业发展道路博士后,还对国际组织如何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有更透彻的认识。在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问,与纳加尔先生友好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国际金融公司(IFC)是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聚焦新兴市场私营部门的发展机构。IFC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在职研究生,利用掌握的资金、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在发展中国家创造市场、创造机会。2024财年,IFC对发展中国家私营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承诺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560亿美元,通过利用私营部门解决方案,调动私人资本清华大学天普大学法学博士合作项目,致力于在宜居星球上建设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2024-)
刘 晗
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
教育背景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2012)
耶鲁大学法学硕士(2009)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8)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6)
工作履历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2024-)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2021—2024)、文科建设处副处长(2021-)
清华大学法学院准聘副教授、院长助理(2017-2021)
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外事办主任(2013-2017)
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学人(2011)
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0)
耶鲁大学法学院研究助理(2009-2010)
学术兼职
1. 中国法学会港澳基本法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2.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
3.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会理事
4. 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
5. 科技部政法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
6. 《法治社会》副主编
7. Board, on Law
8. Board, Risk
9. , The Grand Court of the
10. , The High Court of Hong Kong SAR
1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
12. 贵州省大数据政策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3. , China , of
14.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15. 得到APP《刘晗·法律思维30讲》《刘晗讲辛普森案》主理人
研究领域
宪法学(中国宪法、美国宪法、比较宪法等)
网络法(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网络主权与数据跨境、平台治理与数字权利等)
法理学(法律基础理论、法律思维、法律交叉学科研究等)
奖励与荣誉
1.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23)
2.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2020)
3. 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24)
4.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2024)
5. 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2023)
6. 北京市青联2023年度优秀提案建议(2024)
7. 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2018)
8. Prize, of Law (2021)
9. in , US-China Trust (2014)
10. Best Law of Law from Univ. Press (2020)
11. 兴正德·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22)
12.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18)
13.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
14.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16)
15. 清华大学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奖(2020)
16. 清华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0)
17. 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2021; 2020;2018;2017)
18. 清华大学龚育之奖教金(2018)
19.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荣誉课程《主权与人权》《法律思维》主讲人(2020)
20. 清华大学2020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特别奖(2020)
21. 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1、2017)
22. 清华大学优秀班(级)主任二等奖(2017)
23. 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2017)
24. 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个人(2014)
25. 岳成律师事务所奖教金(2014)
26. Yale Law (2008-2012)
27.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精英奖(2008)
社会服务
1. 第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2. 第十二届民建中央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3. 第十二届北京市青联委员
4. 第二届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
5. 第十二届民建北京市委法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6. 第四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
7.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成员
8.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政策法规工作组副组长
学术成果
一、著作
(一)独著作品
1.《海国宪志: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2024-),202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出版;长安街读书会第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2.《想点大事:法律是种思维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2020年十大法治图书;2020年百道社科类好书榜)。
3.《合众为一:美国宪法的深层结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二)参编作品
1. A on , Erie ed., Press, 2025.
2.《宪法学核心知识点精解》,张翔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
3.《法意文心:法学写作思维六讲》,阎天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
二、中文文章
权威期刊论文
1.《中国宪法社会权的体系解释》清华大学美国天普大学,《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2.《中国比较宪法学的重新定位与方法论重构》,《中国法学》202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献》2022年第8期转载)。
3.《宪法的全球化:历史起源、当代潮流与理论反思》,《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
核心期刊论文
1.《宪法的原旨解释及其中国路径》,《中外法学》2024年第1期。
2.《以中释西: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的“米利坚”想象》,《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5期。
3.《反算法歧视与平等观念的重构》,《东南学术》2024年第6期(一作)。
4.《“上岸”非洲:新全球化下的青年“出海”》,《文化纵横》2024年第1期。
5.《密码朋克与个人隐私的未来》,《读书》2023年第10期(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23年中国随笔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
6.《从罗伊案到推翻罗伊案:全球视野中的堕胎权争议(1973-2022)》,《妇女研究论丛》202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22年第6期转载)。
7.《推翻罗伊案之后:美国内战2.0?》,《文化纵横》2022年第8期。
8.《有宪法典的不成文宪法?》,《法学评论》2021年第4期。
9.《平台权力的发生学:网络社会的再中心化机制》,《文化纵横》202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4期转载)。
10.《平台视角中的社会信用治理及其法律规制》,《法学论坛》2020年第2期(一作)。
11.《网络主权的分层法律形态》在职研究生,《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一作,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转载)。
12.《分享经济的社会公平问题与规制重构》,《行政法学研究》2020年第1期。
13.《美国同性婚姻裁决的三重语境》,《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
14.《国内公法的外部维度》,《学术月刊》2018年第4期。
15.《逝去的“欧洲公法”》,《读书》2018年第5期。
16.《平等、移情与想象他者》,《清华法学》2017年第4期。
17.《域名系统、网络主权与互联网治理》,《中外法学》2016年第2期。
18.《美国宪法的故人故事》,《读书》2016年第9期。
19.《宪法学的中国路径》,《中国法律评论》2015年第3期。
20.《区域普选进程中的国家统合》硕士,《环球法律评论》2015年第6期(收入《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论丛》第三辑,2016)。
21.《宪制整体结构与行政权的司法审查》,《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22.《宪法全球化中的逆流》,《清华法学》2014年第2期。
23.《美国宪法民族志初论》,《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6期。
24.《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5期。
25.《民主共和与国家统一:美国早期宪政中的北方分离运动》博士后,《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6期。
26.《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
27.《参与式互联网与数字野蛮主义》,《读书》2010年第2期。
28.《超越“法律与文学”》,《读书》2006年第12期。
其他文章
1.《多措并举提升快递未端投递服务质量》,《北京观察》2024年第10期。
2.《法律人有什么不一样?》,载刘擎等著《软技能》,新星出版社2023年版,第243-257页。
3.《推动北京市数据确权授权立法》,《北京观察》2023年第7期。
4.《比较法研究中的文明问题》,《东方学刊》2022年第4期。
5.《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体系建设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编:《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文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第136-140页(第一作者)。
6.《大国的基础制度架构》,《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2期。
7.《法治、文学与法治文学》,《山花》2017年第7期。
8.《简析如何在ICANN新机制下维护我国网络主权》,《中国信息安全》2017年第4期(一作)。
9.《如何讲述美国宪法》,《政治与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
10.《宪法修正案与“法外修宪”:美国宪政变迁研究》,《清华法治论衡》第18辑(2013)。
11.《林肯的时刻:宪法、分离与美国统一的根基》,《北大法律评论》第12卷第2辑(2011)。
12.《科技、法治与民主:气候变化与美国法政文化》,《大观》2010年第二期。
13.《“二次革命”、连续革命与美国宪法稳定性的想象》,《政治与法律评论》2010年第一期。
14.《互联网正在扼杀文化?》,《网络法律评论》第11卷(2010)。
15.《网络空间,谁主沉浮》,《网络法律评论》第11卷(2010)。
16.《“部门扩权”抑或“公众充权”?——规划环评与公众参与的互动》, 载《公众参与与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王锡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7.《以〈利维坦〉阐释利维坦》,《哲学门》第18辑(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0月14日转载)。
18.《〈雷雨〉中的权威、伦理与自由》,《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第3期。
19.《霍布斯〈利维坦〉中的自然法与上帝》,《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2006)。
三、英文文章
1. – and Court- : The of Law in China, 68 of Law1 (SSCI, 2020).
2. : The ? How China Has Ideas of Law and , 17 of Law 368 (SSCI, 2019).
3. of China’s Top : A Multi-Layer via and , 114 & (2022)(SCIE)(with Lin, Zhen Li, Gang Xiong & Gou).
4. A of in the , 44 in China 4, pp.4-21(2023).
5. Two Faces of Self- in , 10 of Law 355 (2016).
6. Data and Free , 26 of Law & 5(2022)(with Anqi Wang).
7. The Pre- of Self-: Union and of in Early Law, 36 of & Law 1 (2019).
8. Three of “the Right to ” in the Civil War: , 41 & Law 53 (2017).
9. Re-: Law in China, 9 China Law 63 (2016).
10. Carl Redux: Law and the in , in Carl and Leo in the – World: the (Carl K.Y. Shaw & Kai eds., Books, 2017).
11. The and the , in Bell & Zhang eds., The of China ( Press, 2018).
12. and Human , in of the of Law and ( & eds., , , 2020).
13. Is China a -Law ? in Law-Civil Law: The Great ? ( , & eds., , 2022).
天普大学法学,桑国亚教授为云法学子做“美国法律教育与留学”主题讲座
4月18日下午,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国际项目副院长桑国亚教授、天普大学法学院中国项目运营主任杨晨老师到访云南大学法学院,桑国亚教授为云法学子做“美国法律教育与留学”主题讲座。云南大学法学院周昌发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老师、副院长刘国乾老师、副院长赵春玉老师、副院长张青老师、陈志平副教授出席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上海mba,桑国亚教授首先向大家表示云南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化教育的传统,积极响应关于培养涉外法律人才号召的行为十分值得学习。
随后天普大学法学,桑国亚教授从不同方面向大家细致介绍了针对于天普大学法学国际项目的具体情况:天普大学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国际法项目在美国名列前茅;课程设置方面十分灵活在职研究生,重视学生的个人意向,有着丰富多样的课程组合;法学院有着强调实践教育的传统,会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实习课程天普大学法学,桑国亚教授为云法学子做“美国法律教育与留学”主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还会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此外,学校国际化的社区文化也是一大特色。
最后,桑国亚教授还为同学们介绍了申请国际项目常见的需要达到的要求和相关流程。
在学生提问环节中,桑国亚教授耐心地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学习法律英语”“如何进行专业细化选择”等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解答硕士,同时向大家介绍了“段落式学习”“ movie”等具体的学习方法。
此次讲座,桑国亚教授细致地为大家讲授了有关美国法律教育的相关背景、教育模式知识以及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经验,给现场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令现场同学受益匪浅。
最后再一次感谢桑国亚教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