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全文附后)。其中,备受关注的三所高校——黄埔大学、广州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二期工程均被列入了2023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名单。
2023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
黄埔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二期工程
广州交通大学
广东白云学院北校区扩容工程
广州医科大学新造校区科研中心
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学生宿舍工程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独立学院转设办学条件达标与质量提升项目
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建设项目(竣工)
广州医科大学新造校区二期工程(竣工)
广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
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大楼项目(竣工)
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续建)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续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建设项目(续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建设项目(续建)
广东二师范学院花都校区场馆建设项目(续建)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扩建项目(续建)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教学楼、宿舍楼工程建设项目(续建)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二期工程(新开工)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二期工程(新开工)
黄埔大学
2021年1月北师范港浸会大学,广州高校建设有大动作!黄埔大学、港科大(广州)在列!,黄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正式出台,其中提到:加快筹建黄埔大学。
2021年3月18日,广州市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发布,黄埔大学被纳入国民教育预备项目。
2021年3月23日,广州市黄埔区列出2021年重建设项目计划表,其中提到:黄埔大学选址知识城科教创新区,用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建设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937,170万元。2021年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投资800万。
黄埔大学若建成,将是广东第一所完全以区名命名的大学。
广州交通大学
广州筹建交通大学由来已久,相关报道时常看到,目前仍在推进中。在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再次确认:将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
广州交通大学选址位于广州黄埔,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建设基础,校区总用地规模66.7公顷,专任教师人数预计达617人,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性大学为目标。
学校面向前沿学科,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龙头,围绕交通工程、交通装备、交通管理方向,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行业急需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优先发展轨道交通、海上交通、公路交通相关专业,逐步拓展航空交通服务相关专业,将构建完善的“海、陆、空、轨”现代综合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由香港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合作举办,继北师港浸大UIC、港中大(深圳)后,它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三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
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笃学路1号,占地面积约1669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约716亩,目前已投入使用,可满足40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用。
据介绍,港科大(广州)将在港科大深厚的传统学科基础上上海mba,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设“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
学校202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职研究生,首批设置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三个专业,要求考生首选物理,次选不限。招生方式拟为大类招生,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大二结束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
2023年的本科生将暂时住在校园的研究生宿舍,实行全英文小班教学。本科生学费为10万元/学年,目前8人套房单间2000元/学年(以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预计从2024年开始,本科招生范围将扩大到全国。
通知全文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
各区政府、市有关部门、项目业主单位:
《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以下简称正式项目,见附件1)和《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 》(以下简称预备项目北师范港浸会大学,见附件2)业经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实施,并提出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抓好项目组织实施
2023年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647个,年度计划投资3588亿元。请市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9个专项小组按照广州市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要求,主动靠前、主动动调度、主动服务博士,协调推进好各负责领域项目建设工作,并加强与国家、省对口部门的衔接、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请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项目业主单位,全面掌握项目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科学合理分析项目开工、竣工时间和年度计划投资规模,制定项目关键节点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及早发现制约项目推进的关键问题,全面评估分析完成时限和问题解决难度,提前做好预判和应对,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完成关键节点计划。有关重大事项请及时提请市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含各专项小组)或省、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要素保障工作专班,以及相关协调工作机制研究解决,并严格落实调度会议定事项,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各区要严格落实征地拆迁总负责制度,落实首调度机制,主动加强与项目业主单位的对接,明确征拆关键节点任务时间,加大征拆工作力度,确保按项目推进计划交付建设用地。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建设责任,主动衔接省、市有关部门明确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加强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切实加快项目建设。
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2023年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共153个,年度投资计划197亿元。请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审批服务部门围绕项目前期报批报建关键环节,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各项目单位要落实第一主体责任,尽快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各区、各部门要积极挖掘有望提前开工的前期项目潜力,推动一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三、做好项目信息报送工作
今年继续实施重点项目信息月报制度,由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项目业主单位每月4日前登录“广州市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填写项目完成投资额、工程形象进度等主要信息,更新项目关键节点办理情况,上传项目最新施工现场图片,并梳理填写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尤其是计划新开工项目、竣工项目要重点反馈开工、完工等关键节点进展情况。
在项目按月调度的基础上,项目单位要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在系统反馈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我委将加强统筹调度,重大问题将提请市重大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或市领导专题调度,推动问题协调解决。
专此。
附件1: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附件2:广州市2023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2月10日
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 如何,北师港浸会大学,到底是什么水平?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是不是对“北师港浸会大学”这个名字很陌生?其实,它可是香港的一所年轻但实力强劲的大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 如何,北师港浸会大学,到底是什么水平?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不少同学都对它充满好奇。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所大学,帮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北师港浸会大学,究竟是“几本”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直接用“几本”来概括。因为内地和香港的大学招生体系和评价标准不一样,所以用“一本”、“二本”来界定,有点不太合适。
但我们可以这样说:北师港浸会大学,实力相当不错,在香港的大学排名中,它可是位列前列的!
想要更直观地了解它的实力,那就看看它的学科排名吧:
商科: 在香港乃至亚洲都非常有名气博士,尤其是金融和管理,在很多排名中都位列前茅。
传媒: 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学科,在香港传媒界拥有相当的声望。
教育: 毕竟有“师范”在名字里,师资力量自然不一般,在香港的教育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学科实力,北师港浸会大学还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
独特的办学理念: 它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大学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 如何,让你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体验多元文化。
丰富的校外活动: 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志愿服务,让你在学业之余,还能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自己。
当然,申请这所大学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成绩要求: 港浸会大学的录取标准比较高博士后,通常要求申请者拥有良好的学业成绩,英语水平也要达到一定标准。
申请材料: 除了成绩单,你还需要准备个人陈述、推荐信等材料,认真准备才能脱颖而出。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北师港浸会大学的信息,建议你直接访问学校官网或参加学校的招生宣讲会。
最后,想说的是: 选择大学,不要只看排名和“几本”!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在职研究生,能让你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己目标的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珠海学院,2021.5.23[南方+]–对话汤涛:UIC二期校园2025年启用,未来发力理工科
在仪式现场,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珠海对本土优质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北师港浸大当好育才的“摇篮”、创新的“源泉”、交流的“桥梁”,培育更多爱国爱民、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北师港浸大校长汤涛表示,北师港浸大现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博雅大学,是合作办学的示范学校之一。未来北师港浸大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职研究生,着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对珠海的人才资源、科研、文化、社会服务的辐射力,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美好、富有底蕴的国际化大学,更好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
UIC校董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从北京发来贺信表示:“从时间上来说,二期校园建设遇上了新时代;从空间上来说,她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湾区。”他期望UIC创造学科新成绩、新水平,为国家、为粤港澳大湾区、为珠海培育更多人才。
根据规划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珠海学院,2021.5.23[南方+]–对话汤涛:UIC二期校园2025年启用,未来发力理工科,UIC二期校园分为科研组团、教学组团和书院组团三大区块,可容纳6000名学生及1000名教职员。整个新校园将通过文化地标、人文空间、山水园景的结合,创造充满珠海记忆、产学结合、科学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学术平台,打造一个集创新性人才教学培养、前沿先导研究、新型产业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园区。
在活动现场,汤涛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硕士,透露UIC将借二期校园扩大办学规模,发力理工科建设。
对话
南方日报、南方+:新校区建成后,UIC学科设置和招生规模会有什么变化?
汤涛:未来,UIC老校区将以文科、商科、社会科学为主,新校区主要以理工科和研究生培养为主,主要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电子科学。这些学科与珠海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招生规模上,UIC本科生的名额基本稳定,但研究生招生规模要加速扩充,增加到2000人甚至更多。
南方日报、南方+:UIC研究生培养未来是以联合培养的方式,还是会申请自己的硕士点、博士点?
汤涛:我们计划是“两条腿走路”。一部分是我们要跟香港浸会大学继续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珠海学院,另一部分我们也要独立地培养我们自己的研究生。这一块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应该在未来的几年内就可以看到成效。
南方日报、南方+:发力理工科建设后,UIC与母体学校有哪些新方向?
汤涛:我们和北京师范大学已经有很不错的合作,其中有三个是我们的联合研究所上海mba,分别是数学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未来还会持续加强。此外,我们希望借助香港浸会大学环境科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环境科学领域的合作,同时香港浸会大学还有跟中医药研发相关的项目也准备放在二期校园里。
南方日报、南方+:UIC二期校园建设上会有哪些特色?
汤涛:首先是要保持和我们的古村有一定的融合度,比如建筑高度不会很高,同时我们还希望把坡地、绿化等都能维系好,保持原有的人文气息。因为唐家湾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有底蕴的地方,也培养过很多现代的国际化教育人才。所以我们建设风格会比较注重自然和谐,把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跟历史相融又能体现出一定国际化特色。
南方日报、南方+:新校区建设周期是怎么安排的呢?什么时候投入使用?
汤涛:下个月我们就会开始动工宿舍这一块,预计在一年半以内把6000个宿舍位建好,大概到年底的时候会开始动工科研和教学部分,计划是3年左右把整个校园做好。
【记者】姚瑶刘梓欣
【摄影】钱文攀
【通讯员】罗诗冰廖秋娴张欣怡蔚晓婧
媒体链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