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已经拉开帷幕,回首过去的2019年,温州教育有哪些重点、亮点事件?我们将通过一个个教育热词硕士,来和大家聊聊2019年温州教育这些事儿。今天的教育关键词是“亲清政商学堂”。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
率先全国的亲清政商学堂
正式落户温州商学院
回 顾
为深入推进“两区”建设(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悉尼大学工商学院,2019年温州教育盘点⑯丨温州商学院:亲清政商学堂正式落户,我市创设“亲清政商学堂”,率全国之先推动干部与企业家同学习、同培训、同成长,让温州始终成为企业家的盛产地、成功地和向往地。
2019年3月4日,亲清政商学堂正式落户温州商学院,首期亲清政商学堂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开班仪式。
亲清政商学堂2019年开办主体班12个班次(海归创业研习班、全国温州商会会长研习班、新生代传承研习班等),学员共455人次参加学习,其中企业家321人次,干部134人次。
详情重磅!温州创设亲清政商学堂今天开班
截至3月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网以及浙江日报等全国数十家权威媒体对温州创办“亲清政商学堂”进行报道。
详情人民日报等报道亲清政商学堂开班
5月10日上午,亲清政商学堂第二期全国温州商会会长研习班在温州商学院举行开班仪式。期间,共有20余个在外温州商会申报设立“温商大讲堂”站点,推动温州商学院与全国各地温商之间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6月15日上午,亲清政商学堂在温州商学院举行海归创业研习班的开班仪式,同日,澳大利亚第二十六任总理陆克文做客亲清会客厅,全程中文与亲清政商学堂“海归创业研习班”的学生、党政干部、企业家开展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
详情亲清政商学堂首开海归创业研习班
温州商学院注重国际化教育,截至目前已与全球70多所名校合作,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研究生。每年输送数百名学生到国外名校深造。学生可通过3+1+1、4+1等本硕连读形式去到国外攻读本科或硕士,硕士名校率占到了六成以上,很多学生去到英国爱丁堡、曼彻斯特大学以及澳洲的悉尼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顶尖名校。
3月7日博士后,亲清政商学堂新生代传承研习班联合学员力量来到遵义市泗渡镇观坝希望小学开展首次助学捐赠活动,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把关爱送到孩子身边。
观点和看法
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永锋:
举办亲清政商学堂对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促进政府工作提升,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改善政商关系,推进国际化发展,传承红色精神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温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
“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已经得到了我市各界的广泛认同上海悉尼大学工商学院,形成的一系列制度成果也先后出台在职研究生,并得到了初步落实。全国工商联对温州所取得的实践成果表示高度肯定,这在温州一季度GDP增长中也得到了体现。希望企业家们能勤学敏思,脚踏实地发展企业,更好地处理好亲清政商关系。
温州商学院党委书记周湘浙:
温州商学院是浙南唯一一所商科类本科院校,学校成立伊始,就肩负着传承温州重商文化、服务温州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命,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的现代商科人才”为己任。开办亲清政商学堂,是温州商学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此温州商学院倾注了大量心血,未来仍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积极发挥民办大学灵活高效的特色优势,持续办好亲清政商学堂。
温州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亲清政商学堂学员)吴松河:
亲清政商学堂为政府干部和海归企业家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大家欢聚一堂通过研习交流,对创业人才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创业问题,促进创业项目转化落地。海归学员也积极参与和建言献策,建设亲清文化促进温州经济的发展,共同为温州再创辉煌。
温州商学院学生陈同学:
以前这些人物都是在报纸上才能看到,这次有机会跟他们本人互动,真的是一次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与5位温籍侨团负责人的对话让我对出国留学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继续学好英语与专业课知识,争取能够前往世界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来源:温州商学院)
上海大学与悉尼工商学院,上海大学2024级研究生6787人,江苏、河南、安徽列生源地前3
上海大学创办于1922年博士,是211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设有101个本科专业上海mba,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大学2024年招收研究生678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56人(89%)、博士研究生731人(11%),分布在3个校区,其中嘉定校区2587人、宝山校区3171人、延长校区1029人。全日制研究生5962人、非全日制研究生825人。
2024级研究生分布在30个培养单位,其中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682人,是人数最多的学院,其次是管理学院60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09人。最少的是卓越工程师学院13人。
录取人数超过300人的学院还有:理学院447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346人、经济学院315人、悉尼工商学院306人、微电子学院301人。
2024级研究生中男生3359人、女生3428人,男女比例1:1.02,男生占比最高的是力学与工程学院5.69:1,女生占比最高有是音乐学院20:1,理学院男女比例最平衡1:1.03.
2024级研究生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其中江苏800人,位居生源地第1上海大学与悉尼工商学院上海大学与悉尼工商学院,上海大学2024级研究生6787人,江苏、河南、安徽列生源地前3,其次是河南764人、安徽725人、山东 620人、浙江606人分居3-5位。
生源地超过100人的省份:江西431人、湖南316人、上海290人、四川281人、河北274人、山西232人、湖北 227人、福建180人、重庆106人、广西102人、贵州102人。
2024级研究生来自29个民族博士后,其中汉族6509人,少数民族同学278人,录取人数超过10人的少数民族:土家族44人、回族39人、满族36人、壮族33人、蒙古族27人、苗族22人、彝族11人、瑶族10人。
2024级研究生姓氏榜前5:张姓502人、王姓464人、李姓418人、陈姓360人、刘姓320人。
2024级硕士研究生70后4人、80 后90人、90后658人、00后5303人、最大的54岁,最小的19岁,最萌年龄差35岁。
2024级博士研究生70后5人、80 后53人、90后522人、00后151人、最大的51岁,最小的21岁,最萌年龄差30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