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招生
项目名称:上海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UTS)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研究方向: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可持续发展等
学位: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将获得UTS博士学位(PhD)
联合培养单位: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UTS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学制:4年
教学语言:英语
项目类别:全日制研究型博士项目
上海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排名全球第514位,全国排名第32位。悉尼工商学院(SILC)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的合作办学机构,也是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多年来,学院通过汇集上海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的精华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项目,上海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招生,整合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实行严格的质量保证标准,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标杆,也是国内领先的商学院之一。2020年2月,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跻身于全球商学院的前5%。2023年度环球教育 “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2023 Best )中在职研究生,学院位居中国大陆第29位,较2022年上升5个位次。
关于UTS和ISF
悉尼科技大学(UTS)是澳大利亚顶尖的年轻大学。它是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之一,以注重基于实践的学习和科研而闻名。UTS在澳大利亚大学中排名第9位,排名全球第90位。
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SF)是悉尼科技大学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ISF植根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进行跨学科、基于项目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各国际顶级期刊上,且每年都有大量的成果产生,是澳大利亚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领军研究机构。ISF的研究人员包括了工程、建筑、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国际研究和政治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为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提供实际和全面的解决方案。目前上海mba,SILC和ISF正在招募联合培养博士推进两校的高水平科研合作。
项目背景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时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必须要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多项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目标与政策,如“两山思想”、“双碳目标”,引领着未来行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专业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才缺口。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专业人才将会在世界各国获得充分发挥所学所长的平台。
悉尼工商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对于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之中,将可持续发展实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环节之中,将可持续发展成果纳入到学院的建设目标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各项能力,SILC与ISF合作,推出联合博士项目,这一项目将整合双方最优秀的学术资源,培养世界一流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人才。项目毕业生可选择在国内外高校、国际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部门就业。同时,随着社会创业的兴起,项目将鼓励毕业生致力于通过创新创业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计划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学制为4年。其中在澳大利亚学习至少2年(可分多次完成),其余时间在上海大学开展学习研究。学习期间可以申请所在学校的学生住宿。本轮申请的入学时间为2025年1月至6月。
学习和科研将在中澳双方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下,在SILC和ISF交替进行。具体培养方案由导师团队制定,双方学院进行审核。所有博士研究生须通过博士学位委员会对于论文的审核并通过答辩,最终获得UTS博士学位。该学位证书可用于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导师团队
学生将在研究生指导框架内开展学习研究。每名学生都将由两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进行学业指导,来自SILC和ISF的导师各一名。学生将依托SILC和ISF双方的学术平台,与SILC和ISF的教授联合开展学术研究。目前硕士,SILC和ISF已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合作,多个合作项目连续多年入选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合作发表SSCI一区论文3篇,国际顶刊论文1篇。进入项目的博士研究生将会获得顶级导师团队的全方位指导。
目前,项目的中方导师团队由吕康娟教授和卞亦文教授负责,由悉尼工商学院的优秀硕博士生导师构成。导师均为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毕业,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指导过多届的硕博士毕业生。中方导师与海外一流学者,特别是UTS学者,保持长期紧密科研合作,均为学院的优秀骨干教师。项目的外方教授团队包括 White、 、施训鹏等知名教授,在可持续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学费和奖学金
此博士项目学费为每学年33010澳元。本项目鼓励申请者积极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奖学金)、UTS国际学生奖学金等,以获得学费与生活补贴资助。与此同时,本项目学生有机会获得两年学费减免(悉尼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各提供一年的学费减免,共减免两年),并提供优秀学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申请机会。
项目特色与研究方向
1.跨学科:本项目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塑造关于可持续变革的新观点。这里有工程师、生态学家,也有社会科学家、设计师、规划者。大家通力协作,共同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2.实践导向:本项目的研究人员都是求真务实的实践者。他们与政府、业界和社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是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3.全方位支持:通过朋辈支持、会议、工作坊, 你会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向目标奔赴。
当前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碳与新能源经济、数智化绿色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可持续相关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方向植根于实践和发展中产生的全球性问题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近期,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与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将共同召开磷与气候智能农业协会()国际工作坊。该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下属的国家澳中关系基金会资助,旨在邀请来自中澳两国粮食系统的研究人员和利益相关者,分享知识并制定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磷短缺给粮食供应带来的挑战。本轮项目招生,特别鼓励以气候变化、食品价值链、粮食贸易系统韧性等相关主题的申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方向,配合导师的指导方向进行选题,项目鼓励学生选择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申请要求
申请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作风优良、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
申请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荣誉学士学位。如申请者为硕士研究生在读状态,并确定将于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也可以进行预申请,将由学院对于学生的当前学习进度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是否进入后续申请流程。我们将在预申请环节对于申请人的学位信息进行审核,请联系SILC招生官获得更多关于申请者学位要求方面的信息。
申请者满足下列语言要求中的一项即可
雅思考试(学术类):总分7.0分,写作7.0分
托福考试(网考):总分94-101,写作27分
PTE(学术类):总分65-72分,写作65分
C1A/C2P:总分185-190分,写作185分
UTS Level 6 (AE6): Pass 等级
*如申请者获得过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海外大学的正式学位,可以免除语言成绩要求,具体免除资格请与招生官联系。
如何申请
本项目采用预申请制度。请有意向的申请者直接联系:
.cn,或致电+86 21 6998 0028转92011进行咨询并进行预申请。通过预申请的候选人需要进行面试及撰写研究计划,通过学院评审后方可提交正式申请。预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24年4月15日,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预申请,即发送以下所列材料至邮箱.cn,以免耽误后续申请流程。
预申请所需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 个人护照照片页或者身份证复印件;
2. 已获得的本科及硕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或者硕士在读证明;
3. 本科及硕士学习阶段的成绩单;
4. 语言能力证明的复印件;
5. 个人简历(包含科研经验和科研成果);
6.ISF of Form
提取码:Lnuu
毕业生访谈
黄俐博士在剑桥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后,入选上海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博士项目,获得上海大学经济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双博士。
黄俐博士于2020年加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经济金融系。她的研究方向是区域与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复杂网络,已在 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参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对于在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SF)的学习经历,她提到:“在这里你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科的优秀研究者交流互鉴,通过创新和实用的方法,共同探索与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的可持续问题。ISF将为你提供活跃的、自由的、开放的沉浸式交流氛围。你经常会看到,不同领域、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之间的思想激荡,了解他们最新的研究进展。ISF通过定期举办round table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项目,wine 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与资源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邀请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业界的专家进行讲演,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行动。”
黄俐博士在ISF攻读博士期间,在吕康娟教授、Scott Kelly教授、 教授、施训鹏教授的联合指导下,着力从跨学科融合视角,探索碳排放在产业与空间上的协同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果。到学院后,继续与学院老师一起深入探讨能源转型、可持续消费等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
线上项目宣讲会
为提供更全面详细的项目信息,我们有幸邀请黄俐博士于2024年4月3日晚19:00举行线上项目宣讲会,黄俐博士将从项目概况、项目特色、申请流程等方面介绍此项目。请感兴趣的同学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参加,我们将于会前发送线上会议信息至您的邮箱。
联系我们:
SILC官网:
ISF官网:
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招生人员了解更多项目信息。
投稿 / 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国际部
排版 / 范聆馨
编辑 / 孟瑞琼
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学院学费,通信学院博士留学生获批首个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双博士项目资格
通信学院
近日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学院学费,通信学院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 Ullah Khan喜获悉尼科技大学2020校长奖学金( ),并成功获得了攻读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双博士项目的资格。悉尼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将录取通知书及奖学金通知函发给本人。
未来 Ullah Khan将在通信学院博导万旺根教授和悉尼科技大学Shui Yu 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Ullah Khan也因此成为上海大学首个成功申请到该双博士项目的博士留学生。
据导师万旺根教授介绍, Ullah Khan目前是大数据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非常刻苦努力,每周工作40个小时以上在职研究生,能够严格按照导师要求定期汇报文献阅读情况和科研工作进展,同时自己设计算法做了的大量实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和发表了8篇文章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学院学费,通信学院博士留学生获批首个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双博士项目资格,其中包括SCI论文5篇、EI期刊论文1篇以及EI会议论文2篇。
上海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是有着25年合作历史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于2010年签署双博士培养协议硕士,至今已累计培养了19名双博士学位学生。
双博士项目的培养模式是:选拔上海大学优秀的博士一二年级研究生博士后,在上海大学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后,赴悉尼科技大学从事博士研究工作。
双博士研究生按照“两篇论文、两次答辩、两个学位”的原则,最终分别获得上海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被录取的研究生只需向上海大学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悉尼科技大学免收其学费并向其提供申请本校奖学金的机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