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28日,“数字化与会计:重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线下(线上同步)召开。来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财政部会计司、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耶鲁大学、早稻田大学、马里兰大学、麦吉尔大学、昆士兰理工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大学、瑞幸咖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上海艾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政策制定部门、理论界、实务界共550位专家、学者及师生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联合主办,获得冠亚厦门大学会计系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15)的支持。
开幕式
会议在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教授主持下拉开帷幕。
刘峰 教授
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管理学院院长李建发教授致辞。他首先对线上以及莅临线下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表示了感谢和欢迎。他就本次研讨会的筹备背景进行了介绍。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认可度高吗,数字化浪潮重新定义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运行方式,对会计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会计的变革。面对会计与数字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会计要主动应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因此,研讨会邀请来自准则制定部门、学术界、实务界等专家学者,通过研讨和交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认可度高吗,“数字化与会计:重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开拓新的思路,推动会计学科在数字化革命中“行稳致远”。
李建发 教授
李胜难助理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作现场翻译。
本次会议包括“数字化与会计变迁”、“数字化与会计I:理论与准则”、“数字化与会计II:实务与应用”和论文报告与点评四个专题。
数字化与会计变迁
主旨演讲环节的主题是数字化与会计变迁。围绕这一主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咨询委员会 Coen主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陆建桥理事、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前主席、早稻田大学Aiko 教授、耶鲁大学Shyam 教授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分别作题为“The Role of in an World”、“The IASB’s Third and ”、“ and of in the Era of ”、“ of Human , and : , and ”和“, , and of based on ”的主题演讲。
主旨演讲嘉宾
Coen主席首先强调了标准在全球化世界的重要性。统一的标准能够增加财务报告的可比性,使其能够被更广泛地接受和应用,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增强国家的话语权。那么数字化发展会对财务报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IFRS基金会和IASB角度出发,数字财务报告是IFRS基金会关注的一个长期问题硕士,IASB将增加对数字财务报告的关注,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财务报告有用性、质量、可读性和可比性等。针对数字财务报告,Coen主席认为那不仅仅是一份PDF版的财务报告,更是机器可读(嵌入可识别“标签”)的财务报告。若要使财务报告数字化,则应该针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设定不同的分类系统,使得财务报告的信息更有助于决策。数字财务报告通过增加分析师覆盖范围,增强信息透明度等,为资本市场提高效率和公司降低资本成本提供机会。但同时,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分类还没有被全球采纳,数字数据质量低、访问难等问题,数字财务报告的实行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Coen主席 线上
陆建桥理事首先为大家介绍了IASB第三阶段议程的磋商情况。此次磋商的主题是IASB活动的战略方向与平衡;评估可纳入IASB工作计划的财务报告问题的优先次序标准;以及IASB工作计划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新财务报告问题等征求意见。在考虑了跨领域的因素,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协作的影响,并根据利益相关方的反馈,IASB决定保持目前对其主要活动的关注程度基本不变,在拟议项目中增加无形资产和现金流量表及有关事项的研究,同时适当考虑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关于数字财务报告,正如Coen主席所言,通过将财务报告数字化,投资者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本市场的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实现财务报告数字化仍然面临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分类还没有被全球采纳、数字数据质量低、访问难等挑战。为克服这些困难,IASB决定增加对数字财务报告的关注,以提高数字财务信息的有用性、质量、可读性和可比性。未来,IASB计划考虑数字金融信息消费的增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与ISSB 合作为IFRS 数字分类法开发一致的方法和概念,同时与数字报告生态系统合作,促进数字报告的消费。
陆建桥理事 线上
Aiko 教授以AI是否会代替会计从业人员这一问题引入,提出会计工作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机械从事记账算账等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判断与沟通。教授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新兴技术手段对会计与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工作者执行更多的程序来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AI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工作的效率,但也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工作者也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数字伙伴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Aiko 教授 线上
Shyam 教授将会计的讨论上朔至早期人类祖先确立关于数字与符号的认识(教授用“感知”来概况)。人类经历了从单纯模拟到对模拟-数字联合再到数字化的感知转化,而从模拟到数字化的感知技术转化可以来区分人类及其祖先。随后,教授指出虽然数字化的感知过程将连续的信息离散化,使得信息中增加了一些“噪音”,但十进制的普及、无处不在的数字等表明数字化十分成功,我们常以数字化的形式感知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且数字化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认知和文明。教授提出几乎所有古代文明都有证据表明数字化和会计关系紧密,会计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在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中使用数字描述环境,并且由于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这种紧密的关系发生了量的飞跃,如审计中的AI应用等。最后, 教授提出,虽然近世纪以来,数字计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会计教育、实务和研究产生了反馈效应,但监管机构和规则的制定者不能过分夸大和误解计算机的作用,忽视计算机技术在分类的有限性和动因上存在的局限性,我们、尤其准则制定者要对计算机技术的有限作用等保持警惕和谨慎。
Shyam 教授 线上
黄世忠教授从数字资产的重要性、如何基于商业模式对数字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演讲。他提出在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数据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数据生产要素的“入表”成为需要,然而由于会计准则等影响上海mba,数据生产要素却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这使得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下降。随后,他以几家企业为例,认为从商业模式视角探讨数字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重要性,数字资产的确认不仅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必须满足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标准,数字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都受到商业模式影响,并提出现有财务报表存在不足,并没有将数据资产纳入报告。他认为,可以参考国际整合报告理事会(IIRC)和国际工商理事会(IBC)等组织的建议,将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数字资产纳入ESG报告中的社会议题和治理议题的而进行披露,以弥补财务报告的不足。随后,黄世忠教授与线上线下的老师同学就数字资产的计量、影响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黄世忠 教授
刘峰教授对五位主旨演讲嘉宾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出数字化的影响不只是工具意义上的,它需要学术界对数字化的影响与会计从思想、乃至哲学高度予以严谨、深入的理论研究,结合商业模式等的演变来讨论数字化的影响,以期为准则制订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10月28日,会议进入“数字化与会计I:理论与准则”、“数字化与会计II:实务与应用”和论文报告与讨论环节。
数字化与会计I:理论与准则
上午第一场“理论与准则”的主旨演讲由昆士兰理工大学Ellie 教授主持。
Ellie 教授 线上
在主旨演讲环节,美国马里兰大学曹顺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陈瑜处长、麦吉尔大学谭红平教授分别作题为“The Scope of Fin Tech and AI: and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对数据资源会计问题的思考”、“分析师情景分析”的主题演讲。
主旨演讲嘉宾
曹顺教授以AI技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为例,说明金融和会计行业的数字化的背景,引出会计教育的数字化转变必要性。在会计领域,AI和大数据技术已被用于去中心化和决策等多个领域,但还集中在市场层次,尚未深入到公司层面。曹顺先生指出关于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分类实际上有三种类型:一是简单的从机器学习中提取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二是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究,譬如人工智能分析师博士后,机器分析师;三是人工智能背后较为深层的思想。这些研究还面临很多挑战,例如:人们更关注的是技术能回答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本身;如何让技术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如何证明这些技术存在的必要性?人工智能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学校应开设更多相关课程,抓住其带来的产业、合作和学术研究的机会。
曹顺教授 线上
陈瑜博士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最近进展和财政部指导实务的丰富手段,并重点强调近年来坚持与国际趋同和服务国内实践,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提高资本市场认可度方面的成效。陈瑜博士认为在数据资产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对数据资产相关会计准则研究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首先需要解决何为数据、数据资源以及数据如何分类的问题,并进一步分享和探讨了是否应该制定专门的数据资产有关的会计准则、数据资产面临的法律权属和估值问题、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等话题。
陈瑜博士 线上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港中文,名师论道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财务的三重境界
读人间词话的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王国维三种境界之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对于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来说,也存在着三种境界:
第一境,业务驱动,财务为辅。第二境,财务驱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港中文,业务优化。第三境,业财融合,相得益彰。
业务驱动,财务为辅
“业务驱动,财务为辅”是绝大多数公司的常态。
财务的这一境界,是由一般公司的发展经历所决定的。公司初期,一定是先有业务需求,才会开展公司的运作,然后在运作中考虑对财务的需求。因此,我们说业务驱动公司的发展,财务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多数公司一旦形成了公司初期的管理惯性后在职研究生,很难随着公司的发展改变业务和财务的思维惯性,“业务驱动,财务为辅”就成为了常态。在多数公司管理层的观念中,业务创造价值显而易见,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优先毋庸置疑,而财务除了可怜的理财收益外并不创造价值,只是业务的附庸而已,重要的是为业务做好服务工作。在业务部门眼中,虽然表面上都认为财务很重要,但是从内心来说,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的真正意义,甚至有时候认为财务是“业务部门的寄生虫”。确实,在这一境界的财务,本身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增值,而只是具有简单的“记账、算账”的功能——不管你记不记硕士,企业的资产就这么多;不管你算不算,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就这么多。
那么,财务是否真地不创造价值呢?
伟大的公司,一定会意识到财务的价值;或者说,意识到财务的价值,才能够成为伟大的公司,从而进入财务的第二重境界。
财务驱动,业务优化
“财务驱动,业务进化”是从一般公司发展为优秀公司的过程和状态。
在经历过初创期的成长后,很多公司一直无法长大,甚至还有部分公司死亡,只有少量公司可以不断进化成为优秀的公司。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公司的财务能否从初创期的辅助职能,进化为管控职能,驱动业务的不断优化。
在这一境界,财务需要从整个公司发展的角度,建章立制,树立规矩,优化公司的业务规划(波士顿矩阵),梳理公司的业务流程(通过内部控制实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为整个公司的进化夯实基础,根据公司的资源,跟公司管理层一起,“有所为有所不为”(SWOT分析),该舍的砍掉,该重点发展的强力支持。确定业务重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许这些工作的具体价值不像研发一项专利技术、开发一个新客户那么直观易见,但是在同行业同领域公司,其实是一目了然的。这就像我们在评价两个美女的气质一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港中文,名师论道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财务的三重境界,气质是无法量化的,但又是实在能够感受到的。
这一境界的财务,已经不可多见。但是这样的财务还无法支撑卓越的公司。财务的最高境界是:业财融合,相得益彰。
业财融合,相得益彰
卓越的公司,一定需要有卓越的业务运营和卓越的财务管理。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模式,因此也许我们无法对“卓越”进行定义,但这些公司都会具备一个相同的特征:“业财融合,相得益彰”。
业务带来财务的结果,财务可以从结果的角度反过来支撑和改进业务,两者毫无违和感的自然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打个比喻,商场如战场,那么业务就是冲锋陷阵的将士,财务则是出谋划策的军师,关羽、张飞厉害,但诸葛亮神机妙算可以锦上添花。再打个比喻,业务是被体检人,财务是体检医生,被体检人自身决定各类指标,但体检医生可以告诉被体检人如何更加健康长寿的生活,只有被体检人和体检医生互相配合,体检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我国大多数公司的财务尚处在第一境界,部分已经进入第二境界,在第三境界的则少之又少。
活动预告
SNAI-CUHK 第九届CFO论坛:中国经济的风险与机遇
2018年上海mba,个税改革、资管新规和去杠杆一系列举措、全年450余次的楼市调控政策和年末最后一刻的松绑、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隐退、中美贸易的摩擦……一些列因素影响着我国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
2019年,面对短期与长期、周期性与结构性、对外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经济走势将如何演绎?将会出台哪些关乎你我、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抱着一系列的疑问,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为我们解析2019宏观经济形势。香港中文大学顾朝阳教授主持。
时间
2019年3月30日,周六,上午9:00-11:30
地点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150人报告厅(近盈港东路777号)
议程
13:45 –14:00 报到
14:00 –14:30 课程介绍
14:30 – 15:30 学长分享
15:30 –16:00 提问与交流
主讲人
哈继铭博士
哈继铭曾任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2010年加入高盛,任董事总经理。
加入高盛前,哈博士于2004至2010年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任首席经济学家。在此之前,哈博士于1993至2004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高级经济学家,2001至2003年借调香港金融管理局,1999至2001年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印尼代表。
哈博士于1993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还持有复旦大学学士与硕士学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