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深知自身实力与俄罗斯相比存在差距,但并未放弃重夺克里米亚的计划。在与拜登、约翰逊及北约秘书长等关键人物通话后,泽连斯基的底气明显增强。4月8日,他亲自前往乌克兰前线,慰问了坚守阵地的士兵们。目前,顿巴斯局势日益紧张,乌克兰对亲俄武装发动了一场不宣而战的攻击,动用了大口径火炮。然而,俄罗斯方面保持了相对克制,因为俄罗斯不希望看到“俄乌走向全面对抗”,这样的结果将给俄罗斯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同时让美国坐收渔利。
那么,究竟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实力差距有多大呢?
一、战略纵深的显著差异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而乌克兰则处于对峙的前沿。
俄罗斯,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高达1709万平方公里,是乌克兰的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约28.5倍。同时,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也达到1.44亿,是乌克兰人口4462万的3.2倍。这种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的悬殊差距,使得两国在战略布局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此外,俄罗斯的联邦构成也相当复杂。它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以及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这样的多元化构成,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俄罗斯在战略上的复杂性和深度。
地理位置上,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北部毗邻北冰洋,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则与多个国家接壤。这样的广阔地域和丰富多样的邻国关系,使得俄罗斯在地理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复杂性。
那么,究竟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实力差距有多大呢?从战略纵深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乌克兰处于对峙的前沿,而俄罗斯则因其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复杂的地缘关系而拥有显著的战略优势。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地理上,更深入到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层面。
俄罗斯是一个民族多元化的国家,其国内拥有多达193个民族。相比之下,中国仅有56个民族,而亚洲其他民族众多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其民族数量也相对较少。值得一提的是,尼日利亚以250个民族成为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其人口超过8000万,民族数量占世界总数的1/8。因此,全球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差异巨大,有的民族人口多达十多亿,而有的则仅有几十人。在超过1亿人口的民族中,俄罗斯族便是其中之一。
俄罗斯的主要少数民族包括鞑靼族、乌克兰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车臣族等。这些民族在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博士后,且在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乌克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的交叉点,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汇之处。此外,乌克兰还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粮仓”,其工农业较为发达,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20%,而重工业在工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乌克兰全国共划分为24个州、2个直辖市以及1个自治共和国,总计27个一级行政区。这些行政区下又细分为459个市、490个区、886个镇和10278个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的2个直辖市——基辅(首都)和塞瓦斯托波尔(于2014年3月18日并入俄罗斯)——以及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同样在2014年3月18日并入俄罗斯),它们在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乌克兰的24个州包括:基辅州、文尼察州、沃伦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日托米尔州、外喀尔巴阡州、扎波罗热州、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基洛沃格勒州、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波尔塔瓦州、罗夫诺州、苏梅州、捷尔诺波尔州、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切尔卡瑟州、切尔诺夫策州、切尔尼戈夫州、利沃夫州以及顿涅茨克州(该州在2014年5月12日宣布独立,但并未获得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承认)。
乌克兰拥有4555万人口(数据来自2013年1月1日)。这个国家由多个民族构成,其中乌克兰人占主体,占比达到77%,而俄罗斯人则占约20%。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人、犹太人、鞑靼人、摩尔多瓦人、波兰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希腊人、德意志人和保加利亚人等。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同时,乌克兰语和俄语也在该国广泛通用。在宗教方面,东正教和天主教是主要的信仰。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东扩,自1993年起,多个国家如捷克、匈牙利、波兰等相继加入。乌克兰的邻国中,包括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这标志着东西方对峙的分界线已经向东移动,乌克兰因此成为了前线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且被称为“小俄罗斯”,乌克兰深受全球国际形势的影响。
然而,乌克兰在地理上仅拥有黑海这一出海口。从黑海通往更广阔的海洋需要经过土耳其内海和土耳其海峡,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外通道的自由度。这一地理位置特点使得乌克兰在对外交往中面临一定的挑战。
若土耳其允许通行,黑海舰船将需经由爱琴海,而爱琴海的大部分岛屿由希腊占据。根据国际法规定的12海里领海基线,爱琴海域的71.53%归属于希腊,这意味着进出黑海的舰船均需穿越希腊的领海。从土耳其海峡至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乌克兰的海上通道均受到他国控制,其海洋权益受到严重制约。此外,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导致其南部大面积领土丧失,黑海海岸线大幅缩减,海上通道几乎被完全封锁。加之复杂的地理地缘因素,乌克兰在政治、军事及经济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
二、军事实力的对比
俄罗斯在全球军事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尽管在核弹头数量上,美国和俄罗斯仍占据全球90%的份额,但常规军事力量的对比更显眼。美国在2019年拥有6185枚核弹头,而俄罗斯则为6500枚,虽然两国核弹头数量在2020年略有下降,但总体而言,两国的军事实力仍不容小觑。
根据环球军事的报道,俄罗斯在国防预算上位列世界第四,曾在2015年投入540亿美元。尽管在2010年,俄罗斯政府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用新武器在2020年之前替换70%的冷战装备,这将需要至少7000亿美元的开支,涵盖新一代坦克、新型航母和重型轰炸机等武器。
俄罗斯的武装力量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组成,并辅以战略导弹兵、太空兵和空降兵等兵种。其军人数量曾达到113.4万,除了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等部队。
而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在苏解体时继承了大约30%的苏联海陆空及核打击力量,一度被誉为当时的军事强国。独立后,乌克兰继承了其境内三大苏联军区的兵力及设施,拥有约70万军队,陆军兵力强大,包括多个摩步师、防空旅、炮兵旅等。此外,乌克兰还分得了大量苏联的装甲车、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其中T-64/72/80坦克和BTR-70/80步兵战车成为其主力。
在空军方面,乌克兰拥有3个集团军、7个武装直升机团以及1个独立空防集团军,配备有500多架战斗机和战术侦察机,包括先进的米格-29和苏-27等机型。而其黑海舰队的实力亦不容忽视,拥有400余艘各型舰艇,总吨位达70万吨,编制人员10.4万。
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和诺沃罗西斯克等地均设有现代化海军基地及大型造船厂。1994年4月,在历经数月谈判后,俄乌双方达成协议,俄方分得黑海舰队80%的669艘舰艇,而乌方则分得剩余的164艘。但因舰队年久失修,乌克兰实际仅接收了18.3%的舰只,其余部分则以折价方式售予俄罗斯。
此外,前苏联时期,乌克兰承继了大约1300枚核弹头,以及130枚SS19和近50枚SS24导弹。然而,在1992年,乌克兰宣布奉行无核、中立和不结盟政策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国民经济大学世界排名,乌克兰与俄罗斯实力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并开始大规模裁军。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协助下,乌克兰销毁了大量核武器。
截至目前,乌克兰的总人口约为4395万,总兵力约达120.5万人,其中现役人员约为20.5万人。在地面军力方面,乌克兰拥有2031辆坦克、10200辆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以及738门自行火炮、2340门牵引火炮和500门火箭炮。空中兵力方面,乌克兰的飞机总数为260架。至于海军力量,则包括25艘军舰、潜艇、快艇和辅助船只。
2017年,乌克兰在国防方面的预算支出约为1293亿格里夫纳,这一数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2%。到了2018年,乌克兰计划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至1630亿至1650亿格里夫纳,确保不低于GDP的5%。
然而,与俄罗斯相比,乌克兰的军事力量显得相对薄弱。其陆军装备尚可,但空军和海军则明显不足,战略威慑能力亦远不及俄罗斯。乌克兰销毁核武器,有人认为这是自废武功。核武器曾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乌克兰在分家后继承了苏联的数千枚核弹,本应拥有强大的战略性军事力量。但现实是,国内经济的持续衰退和财政收入的不足,加之核武器的高昂养护成本,使得乌克兰不得不放弃这一重负。此外,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曾经的承诺也促使乌克兰最终作出了放弃核武器的决定。1996年,乌克兰将所有核武器运回俄罗斯并进行了销毁,从此丧失了战略性威慑力量。
三、经济实力的差距
俄罗斯稳居全球第12大经济体,而乌克兰则位列第59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其在2019年的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12位,达到1.61万亿美元(根据IMF数据)。然而,与美国等经济大国相比,俄罗斯的人均GDP为11040美元(IMF),仅相当于美国的约17%,显示出其经济实力的相对不足。相较之下,乌克兰的经济排名则位列全球第59位,与俄罗斯的差距可见一斑。
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坚实,特别是在核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其地位举足轻重。工业部门众多,包括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其中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相当发达。然而,俄罗斯的工业结构存在不平衡,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用工业水平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小麦出口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前列,彰显其农业大国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食品的重要进口市场,农产品贸易顺差的出现,标志着两国农业合作的深入发展。
农业对俄罗斯经济而言至关重要,不仅集中了大量生产设备和劳动力,还贡献了可观的产值。得益于广阔的耕地面积和肥沃的土地资源,俄罗斯在全球农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尽管拥有如此丰富的农业资源,俄罗斯的实际耕地面积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优势,俄罗斯正积极发展农业,充分利用西伯利亚等广阔土地的潜力。据统计,俄罗斯全境的农业用地总面积高达1.68亿公顷,这一成就不仅让俄罗斯摆脱了全球农业进口大国的标签,还使其与美国并肩,跻身世界农业大国之列。
在俄罗斯,农业自给率极高,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具体而言,粮食自给率高达99.2%,肉类为90.9%,土豆为96.9%,蔬菜为85%,而水果、奶类和鱼类及水产的自给率分别为35%、81%和68.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俄罗斯在农业自给率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超越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
回顾乌克兰的经济历程,该国在2019年时的全球排名为第59位,位列哈萨克斯坦之后。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经济和财政方面面临了诸多挑战。这主要归因于乌克兰独立初期所采纳的“休克疗法”经济模式,该模式旨在实现“经济自由化”和“经济私有化”。然而,这种模式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好转,反而导致了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与乌克兰不同,俄罗斯迅速调整了经济策略,中止了“休克疗法”,从而避免了经济的长期衰退。而乌克兰在效仿过程中,其经济却陷入了长时间的困境。经过多年的萎缩,乌克兰的GDP已大幅缩水,国内经济几近崩溃。
究其原因,乌克兰在实施“休克疗法”时未能充分考虑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了西方新自由主义和现代货币理论。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经济的衰退,对乌克兰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到了军事领域。
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乌克兰的GDP仅为1348亿美元,人均GDP也仅为3066美元,与非洲国家突尼斯相当。同时,乌克兰人均国民总收入也仅为3370美元,显示出其经济的脆弱和不足。
四、资源禀赋的差异:
俄罗斯资源丰富,乌克兰则石油天然气匮乏
俄罗斯在自然资源方面独占鳌头,拥有全球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俄罗斯还拥有广袤的森林储备和丰富的淡水湖泊资源,占据了世界25%的份额。其石油探明储量高达65亿吨,占全球总量的12-13%。
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稳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超过全球三分之一,同样位居榜首。此外,俄罗斯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蕴藏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世界第二位。在金属矿产方面,铝、铁和铀的蕴藏量也位列世界前列,黄金储藏量同样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乌克兰在自然资源方面则显得较为贫乏,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得两国在资源禀赋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在煤、石油、天然气等多个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更是被誉为全球自然资源宝库。俄罗斯央行黄金增持量曾一度高达92.2吨,使得其黄金储备突破2000吨大关,占全球总量的18%,稳坐全球黄金采量头把交椅。
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创下了2017亿立方米的纪录,远超欧洲市场需求的一半以上。此外,俄罗斯还拥有令人瞩目的钻石资源,例如,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发现的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内,蕴藏着超过万亿克拉的钻石矿,足可满足全球宝石市场长达3000年的需求。科学家们预测,其下的钻石储存量竟是全球其他地区之和的十倍之多。
相较之下,乌克兰的自然资源虽也颇为可观,但相较于俄罗斯则显得相对匮乏,特别是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尽管如此,乌克兰仍拥有丰富的黑土地资源在职研究生,占据了世界黑土总量的四分之一。境内河流众多,湖泊密布,为该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此外,乌克兰的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43%,跨越了三个不同的植被带,为该国带来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在矿产资源方面,乌克兰已探明有80余种可供开采的富矿,包括煤、铁、锰、镍、钛等重要矿产。其中,铁矿石储量高达275亿吨,锰矿石储量也超过了2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尽管乌克兰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相对不足,但通过进口和国内开采相结合的方式,仍能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顿巴斯煤矿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矿,已探明储量达到1090亿吨,为乌克兰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政治地位的悬殊:
俄罗斯稳坐五常,乌克兰仅曾担任“非常任”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俄罗斯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俄罗斯享有对安理会议案的一票否决权,这一地位无疑为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相较之下,乌克兰在国际政治地位上则显得稍显逊色,仅曾担任联合国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
乌克兰是联合国的安理会成员国,但仅担任“非常任”理事国。在最近一次的选举中,乌克兰与日本、埃及、塞内加尔、乌拉圭一同当选为2016-2017年度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然而上海mba,这样的地位与俄罗斯相比,仍显得稍显逊色。毕竟,俄罗斯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享有对安理会议案的一票否决权,其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远超乌克兰。历史上,有观点认为“弱国无外交”,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政治中的现实。虽然话语可能过于绝对,但弱国在争取公义和外交权益方面确实面临诸多挑战。
科技领域的差距:俄罗斯的科技实力遥遥领先,而乌克兰在科技领域亦不容忽视。
俄罗斯在航空航天领域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便继承了前苏联的庞大科技体系,至今仍稳居世界科技大国之列,尤其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独占鳌头。其宇航业更是繁荣昌盛,稳坐全球领先地位。回溯历史,1957年10月4日,苏联就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壮举奠定了苏联在宇航研究领域的霸主地位。苏联不仅是自动太空飞行和载人太空飞行的先行者,更在多座位宇宙飞船的制造、轨道站的发射以及太空焊接等技术上,成为了全球首个实现的国家。至今,苏联和俄罗斯的宇航员们还保持着太空滞留的世界纪录,而苏联在1960年就已发射了首个宇宙飞船,彰显了其在航天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成就。
前苏联在1986年成功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将实验室送入近地轨道。此外,苏联还曾率先发射了生物卫星,并在1988年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上开设了首个太空邮电局。
俄罗斯在基础教育水准和自然科学实力方面均居全球领先地位,尤其在应用数学、武器装备和航空等传统优势领域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虽然陆地坦克、战斗机等常规武器装备多年未更新,但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俄罗斯在远程导弹核武器、核潜艇、防空系统等新型核心装备上均拥有强大的实力,并自主研发了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
前苏联被誉为科技大国,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0%的科技体系及潜力。据2000年5月的系统评估显示,在世界上102项顶尖技术中,俄罗斯曾有52项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7项居世界一流水平。
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全民文化素质,其城市就业人口中,每1000人中有高达938人具备高等和中等文化水平。近十年来,俄罗斯在校学生总数曾达到约35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俄罗斯的科研队伍数量及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在社会科学领域,俄罗斯的比重超过美国同类指标0.8倍。同时,俄罗斯与美国在技术科学方面的人才比重也是最高的,例如,俄罗斯占54.6%,美国占59.8%。
乌克兰作为独联体国家中科技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科技大国,在前苏联时期便已偏重开展了以航天、军工为中心的科研生产活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一个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
乌克兰在航天领域拥有深厚的实力,拥有数百家企业和数十个科研单位专注于航天技术。其知名的设计和制造基地位于东部城市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包括《南方设计局》和《南方机械制造厂》。这些机构曾设计并制造出四代战略导弹,以及诸如”Космос”、”Циклон-2″、”Циклон-3″和”Зенит”等型号的运载火箭。此外,他们还成功发射了”Океан”多功能遥感卫星,展现了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
乌克兰曾是国际空间站计划的重要成员,国际空间站上甚至建有专门的”乌克兰舱”。1995年,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和挪威共同创立了著名的”海上发射”合资企业,利用海上浮动发射平台发射商用卫星,其中所使用的运载火箭正是乌克兰的”Зенит-З SL”火箭。此外,乌克兰在地球通信卫星、地球和海洋资源卫星、空间遥感以及小卫星应用等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
乌克兰的航空科技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是前苏联重要的航空设计生产基地。该设计局设计和生产的运输机和客机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其中AH-124和AH-225更是以其惊人的运载量(达到250吨)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在21世纪初,乌克兰还曾与俄罗斯进行过空中发射卫星的试验,展现了其在航空领域的创新实力。
乌克兰的军舰制造业同样精湛,能够建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种舰艇。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市作为乌军事造船科技的重镇,曾建造出三艘航空母舰,其中”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和著名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已在俄海军服役。这些成就都彰显了乌克兰在军事造船领域的卓越实力。
乌克兰的机械制造业以军工为主导,发展蓬勃。在哈尔科夫,先进的T-80坦克正不断下线;而基辅和克拉马多尔斯克的机床研制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在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实力非凡,汇聚了前苏联时期号称“五大材料研究所”的科研机构,包括乌克兰科学院材料学研究所、超硬材料研究所等,其研究范围广泛,成果丰硕,尤其在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功能材料以及人造超硬材料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乌克兰的焊接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焊接所为代表,其钢轨和高强度合金焊接工艺及设备、大厚度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乌克兰还被誉为“欧洲粮仓”,其农业科技实力亦不容忽视。以乌克兰农科院为例,该院在优良冬小麦育种、玉米和甜菜育种以及高产高质的欧洲大甜樱桃育种方面均展现出独到的技术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的科研单位体系完备,包括科学院系统、部门研究所和高校科研单位等,科技人员数量众多,为乌克兰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创立于1918年,在原苏联科学院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俄罗斯科学院。该院下设多个学部,包括数学学部、信息计算技术和自动化学部、力学部等,每个学部下又设有若干相关领域的研究所。目前,科学院共有120个研究所。此外,乌克兰还设立了国家农业科学院、国家医学科学院等众多科学院,以及乌克兰工程院等民间科学组织。然而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国民经济大学世界排名,尽管乌克兰在科研领域拥有如此多的实力,但与俄罗斯相比,其差距仍然显著。若非美国及北约的背后支持,以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渴望,恐怕乌克兰并不敢轻易挑战俄罗斯的实力。毕竟,俄罗斯被誉为“战斗民族”,其实力不容小觑。
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世界地图变迁史—欧洲乌克兰
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二篇 欧洲—乌克兰
【国 名】 乌克兰(, Украина)
【面 积】 60.37万平方公里。
【人 口】 4141万(2021年6月,不含克里米亚地区)。
【首 都】 基辅(Kyiv, Киев),人口296万。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第聂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基辅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国城市之母”的称谓。
【民 族】 110多个民族,乌克兰族占77%,俄罗斯族占17%。
【语 言】 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俄语广泛使用。
【宗 教】 主要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
【国庆日】 8月24日。
【货 币】 格里夫纳,1美元≈26.65格里夫纳。
【地理】 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历 史】 旧石器时代早期,乌克兰现疆域内就存在古代人类活动的痕迹。“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意为“边陲之地”。1240年蒙古帝国远征军(拔都)占领基辅。之后蒙古金帐汗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先后统治乌克兰。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合约》,乌俄正式合并。此后,乌克兰虽曾有过自己的政府,但未起过实质性作用。1922年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世界地图变迁史—欧洲乌克兰,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24个州(基辅州、文尼察州、沃伦州、第涅伯罗波得罗夫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日托米尔州、外喀尔巴阡州、扎波罗热州、伊万-弗兰科夫州、基洛夫格勒州、卢甘斯克州、利沃夫州、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波尔塔瓦州、罗夫诺州、苏米州、捷尔诺波尔州、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切尔卡瑟州、切尔诺夫茨州、切尔尼科、夫州),1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共和国)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2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尔市)。
1990年乌克兰人口5189万,人均GDP为1569美元。
1992年,克里木州的地位改为克里木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94年9月21日改称克里木共和国。
2000年乌克兰人口4917万博士后,人均GDP为635美元。
2010年乌克兰人口4587万,人均GDP为2965美元。
2020年乌克兰人口4413万,人均GDP为3726美元。
行政区划调整:
2014年3月16日克里木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决,宣布独立,随后加入俄罗斯。
2016年5月19日,乌克兰最高拉达(国会)宣布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正式名称简化为第聂伯罗市。
经济发展情况:
苏联时期乌克兰工农业均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加工、造船、航天、航空等。盛产谷物和糖,其经济实力在原苏联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有“粮仓”之称。顿涅茨-第聂伯河沿岸泾济区、西南经济区和南方经济区等三个经济区的工农业、运输业和旅游业都比较发达。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的社会经济也随之开始坍塌。从1992年到1998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农业生产总值全部都呈现了连年下跌的趋势。同时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随后经济有了一定恢复性增长硕士,但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乌克兰国内的GDP增长率连年下降。此时乌克兰,仍有七成左右的资源和技术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国内市场所需的消费品三分之二都得靠进口,产业结构畸形的“病症”从未得到解决。再加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乌克兰的对外贸易几乎年年逆差。此外,2009年的乌克兰,国家债务已突破千亿大关,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九成以上。可乌克兰政府却借贷无门,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乌克兰东部危机后,乌克兰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2014年乌克兰东部危机
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乌克兰议会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修改宪法,委托议长图尔奇诺夫代行总统职责,并将总统大选定于5月25日。俄罗斯方面认为,乌克兰议会决定的合法性令人质疑。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一系列地区以及克里米亚不承认乌克兰议会决定的合法性,称解除亚努科维奇总统职务系非法,决定就各自地区的进一步命运举行全民公投。
2014年3月16日,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公民投票,以97%的赞成率决定脱离乌克兰独立,并在3月18日签署条约加入俄罗斯联邦。3月21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设克里木联邦管区以管制上述两地。这项领土变更未获乌克兰和国际社会的支持。
紧接着,顿涅茨克政府大楼2014年4月6日夜被抗议者占据,宣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包括顿涅茨克在内,乌克兰东部三个城市发生了抗议者占领政府建筑事件。4月28日,卢甘斯克的集会者宣布成立“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5月11日博士,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举行全民公投, 投票结果均有9成以上赞成独立。随后分别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11月2日,两地举行总统和议会大选。两个地方政府分别管辖各自两个州 约一半左右的面积和人口,乌克兰政府则继续管辖剩下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