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处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创新先锋,上海交通大学勇担时代重任,与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大力促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积极探索与实践区域发展。
2019年11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SJTU-APGI)在新加坡大楼报告厅举行揭牌仪式。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大使洪小勇,教育参赞康凯,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执行总监Lim Wee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Tan Eng Chye教授、副校长 Boey教授,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即将新任副校长Jimmy Hsia,新加坡管理大学教务长 Clark,新加坡理工大学校长Tan Thiam Soon等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带队赴新加坡出席仪式,为新加坡研究生院揭牌,并作主题演讲。活动由上海交大新加坡研究生院院长彭颖红主持。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大使洪小勇致欢迎辞。他表示,中国与新加坡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合作广泛深入,期望上海交大新研院越办越好,并为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而探索,为新加坡的区域发展而贡献,并为全世界的人类未来而求索,促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前总理吴作栋先生对新研院的注册成立发来祝贺之意,对交大与新加坡机构的进一步合作致以期望,祝愿新研院会有良好的发展,促进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交流。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乙康致书面贺信。他表示,对上海交大选择在新加坡进一步拓展办学表示认同,并感谢交大近年来为新加坡所作出的贡献,期望新研院能为中新的文化融合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姜斯宪与洪小勇共同为上海交大新研院揭牌。
名誉董事吴炯致辞
新研院首批确定名誉董事4名,分别为上海交大知名校友吴炯,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资深商界领袖吴学光,资深商界领袖郭孔丰。受聘仪式上,吴炯、吴学光(首席财务官黄朝明先生代出席)、李奕贤(江昀霜特助代出席)现场接受姜书记颁发新研院名誉董事聘书,并表达或转达支持新研院的美好未来。
新研院的发展目标着眼于未来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外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在新加坡揭牌,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共促“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全球文化交流。新研院副院长董明教授就新研院规划展望作介绍,他介绍了新研院的发展脉络架构、深厚基础,以及新研院的师资人才队伍情况,希望未来依托新加坡的地理、文化特征在职研究生,以及双方优势,建立人才高地,开拓前沿教学与研究。
仪式最后,姜斯宪作主题演讲:《共谱开放合作新篇 同创高等教育未来》。他指出硕士,上海交大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改革创新是融入交大血脉的办学基因,近年来交大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上海交通大学与新加坡高等教育界友好的合作源远流长,成果丰硕。今天的上海交大坚持在开放合作中融入全球格局、追梦世界一流,新加坡研究生院揭牌及发展,既是对过去学校以安泰经管学院为主在新加坡所开展系列卓有成效工作的承继,也是开启学校与新加坡合作新的征程;未来在新研院优秀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新加坡研究生院发展越来越好,学校与新加坡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会后,姜斯宪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Tan Eng Chye教授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希望以新研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校的未来合作。
同日,姜斯宪与南洋理工大学校长Subra 共同签署两校校际合作备忘录及学生交换协议,聚焦双方人才培养,稳步推进联授博士项目。
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鹏,发展联络处处长程骄杰,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副院长刘少轩等出席仪式及相关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在新加坡的在读学生、往届校友见面会同日举行,共同见证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姜斯宪书记对安泰MBA在新加坡办学历史做介绍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上海交大国际教育的探路者,最早于1993年即开始在新加坡建立教学点,举办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二十多年间共培养了六百余名商界精英和管理人才,为新加坡的教育管理事业做出了贡献,为中国高校探索海外办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签署了办学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将新加坡教学点移至南洋理工大学,并于2002年10月在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是中国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的MBA项目是新研院最早办学实体。
陈方若院长、刘少轩副院长与安泰MBA在新学生参加仪式
借此次新加坡研究生院正式注册成立之机,安泰经管学院在新研院下设立了安泰亚太中心(Antai Asia- ),并派员常驻,希望在扩大新加坡已有MBA项目的办学规模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举办各类教学项目,例如高端培训、本硕博项目的国际游学等,同时吸引相关国家的国际项目、国际人才到中国进行合作。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新加坡是未来地球村的一个缩影。这里拥有多元文化,师生无论来自何方,都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文化的一方家园;这里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这里人才济济,人人对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渴求,使城市充满活力;这里挑战与机遇并存,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在此应运而生,厚积薄发,奔赴未来。
瞄准世界一流,建国际人才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重磅!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基地落户相城!
高新黄埭
传递政务信息,提供服务资讯,感受黄埭发展,关注群众所需。
今天(1月16日),“智汇创新·沪相共融”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开园仪式在黄埭镇举行。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书记张昆鹏,相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长曹岩,黄埭镇党委书记顾敏出席活动。
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相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长曹岩,黄埭镇党委书记顾敏,苏州市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马强,上海交通大学组织部人才科科长侯广峰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开园仪式
由黄埭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
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是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项目孵化和人才集聚的政产学研
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
致力于打造上海交通大学在江苏省的
示范性校地合作基地和品牌
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树范: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4万校友资源、高校知名专家资源、苏州本土资源,释放苏州政策红利引导作用。以“不拘一格,广合作”、“公益为主,不盈利”、“基金为助,重扶持”的模式,建立开放式架构,引进专业化科技招商机构和人才。
相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长曹岩: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博士后,大力推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相关产业发展上海mba,切实促进地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及校企地联合科技创新与研发,将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打造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在江苏省的示范性校地合作基地和品牌。
黄埭镇党委书记顾敏:当前的黄埭,正积极围绕打造“相城城市副中心”,聚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新增潜力,全力发展制造加研发经济,加速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聚,用火红年代的激情再次创业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全面开启黄埭复兴新征程。
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开园是黄埭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校地合作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崭新起点,将为来黄埭投资创业的团队和项目搭建最优质的平台硕士,提供最高效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开展广泛、紧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组织部人才科科长侯广峰致辞
黄埭镇党委副书记龚德仁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相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情况
“科技镇长团共建基地”揭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实践基地”揭牌
“江苏海思乐环境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苏州天禄光科技光学设计与数字仿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苏州得奥自动化机器人应用研究中心”与“苏州百硕自动化智能水泵应用研究中心”揭牌
黄埭镇党委委员吴丽琴为创业导师颁发聘书
创业导师是为创业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成功人士、学者等为企业设立与发展提供顾问服务,指导初创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提供企业管理和企业运营咨询服务等。
现场,朗晴新能源、星启智能科技、逍遥宏明智能科技、汇拾宝网络科技4个项目进行签约。
朗晴新能源项目
苏州朗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光伏系统终端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监控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星启智能科技项目
项目主要开展光网络可靠性模型与算法研究,负责软件系统科技领域的电路设计和集成服务。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数据中心与光网络互连的生存性关键技术、面向空频复用的虚拟光网络映射机理与优化方法研究等。
逍遥宏明智能科技项目
项目致力于提供特种行业的音视频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正在组织研发用于机场跑道异物监测的系统,逍遥宏明智能科技项目将作为视频领域及船舶加固式设备的集成商参与其中。
汇拾宝网络科技项目
项目主要研发蔬菜生鲜APP,将构建惠民平价、便捷购买、优质保鲜的服务体系,推出一站式的生鲜食品的购买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重磅!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基地落户相城!,通过网上预定、隔天准时专人送达、让居民轻松便捷地选购健康、新鲜、营养的食材。
不止上海交大
牵手“大院大所”
厚植出一片“科创森林”
相城,一直在
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浓度”!
目前相城区与中科院各所、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质检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以及中科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等近60所国内外高校合作共建了一批高水平产学研载体,其中9家已获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国检科院长三角研究总院、中国计算机学会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研发平台相继落户。
相城
源源不断地释放创新源动力
为高质量发展掀起新高潮吧!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