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的学校,刘朔,陆根书:《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作用

刘朔,陆根书:《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复旦教育论坛》,2009,7(2):56-60.陆根书:《韩国政府和私立高校关系的型变》,《上海高教研究》,1996,(5)。

70

陆根书,黎万红,张巧艳等:《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8(6):38-44,50.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1,(3):68-79.

71

陆根书,彭正霞:《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72-79.

72

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10,8(4):34-4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0,(10):72-86.

73

陆根书,杨兆芳:《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特征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10,92(4):8-23.

74

陆根书,贾毅华,刘敏:《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109-113.

75

陆根书,韦娜:《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教学研究》,2010,(1):1-12.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10,(5):53-66.

76

陆根书,刘珊,钟宇平:《高等教育需求与专业选择中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4-29.

77

陆根书:《关于大学文化的几点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86-92.

78

钟宇平,陆根书:《中国的教师教育与培训:基本特征与财政支持模式》,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第31-52页。

79

曾平,阎亚林,陆根书,陈鹏,王若梅:《西部强省建设与陕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调研报告》,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第279-290页。

80

刘朔,陆根书:《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复旦教育论坛》,2009,7(2):56-60.

81

吴军华,张晓磊,陆根书:《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比较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66-73,98.

82

陆根书:《文化、大学文化与通识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报》,2009年在职研究生,总第五期,第175-203页。

83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编:《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4

陆根书,吴军华,张晓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50-56.

85

姚秀颖,陆根书等:《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制度瓶颈与政策选择》,《复旦教育论坛》,2008,(6):14-17,27.

86

王昕红,梁磊,陆根书,席酉民,郭菊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产学合作之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0-24.

87

陆根书,刘敏:《我国高校学科竞争力及学科建设成效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6-82.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88

陆根书,张晓磊:《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82-86.

89

陆根书,刘朔,姚秀颖:《强化独立学院学位管理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复旦教育论坛》,2008,(4):50-55.

90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与学生发展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8,(7):1-6.

91

姚秀颖,陆根书等:《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政策思考》,《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5-9.

92

陆根书等:《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中国教育报》2008-8-15,第2版。

93

刘朔,陆根书,姚秀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2008,(5):9-12. 王小梅,姜树卿,汪润珊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94

陆根书,杨兆芳:《学习环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55-61.

95

陆根书,吴军华:《陕西建设教育强省的环境分析与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1),82-91.

96

陆根书,杨兆芳:《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及启示》,《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75-82.

97

姚秀颖,李秀兵,陆根书,吴宏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6.

98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7-10.

99

陆根书,张晓磊:《荷兰高校科研评估实践及启示》,《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56-60.

100

陆根书,刘蕾,顾丽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57-63.

101

杨兆芳,陆根书:《国外高校学科建设问题概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专辑).

102

张晓磊,陆根书:《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专辑).

103

陆根书:《教材建设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7日第三版。

104

陆根书,刘蕾:《2000-2004年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效率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DEA方法的应用》,《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24-31.

105

陆根书,席酉民等:《建立基于效率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2):119-123.

106

顾丽娜,陆根书,施伯琰:《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7,(3):25-27.

107

陆根书:《优化学生学习经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复旦教育论坛》,2007,5(2):8-11.

108

王昕红,崔瑞锋,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03(2):26-30.

109

陈丽,陆根书,张晓丽:《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特点及启示》,《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20-22.

110

陆根书,陈丽:《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特点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86-88.

111

陆根书,陈丽,席酉民,梁磊,李怀祖:《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捐赠的实践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94-100.

112

陆根书等:《构建高校科研评价系统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37-43,47.

113

李治,陆根书:《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及机制建设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专辑),22-24.

114

陆根书,陈丽:《高校校友捐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专辑),55-58.

115

张萍,陆根书,程文文:《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教学研究》,2006,29(4),301-305.

116

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集美大学学报》,2006,7(3),3-12.

117

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梁磊:《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习经验的调查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6,4(3),59-63.

118

刘朔,陆根书等:《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中国高等教育》,2006,(2),46-47.

119

陆根书硕士,顾丽娜,刘蕾:《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85-9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0

陆根书,刘蕾:《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06,4(2),55-59.

121

刘朔,陆根书:《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习经验调查分析》,《中国研究生》,2006,(1),44-45.

122

陆根书,刘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之研究效率及发展趋势》,《开放教育研究》,2006,12(1),29-35.

123

钟宇平,陆根书:《社会资本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的学校,刘朔,陆根书:《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作用,《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39-47.

124

陆根书,刘蕾:《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2-15,20.

125

顾丽娜,陆根书:《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介绍》,《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49-51.

126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26(6),28-33.

127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的现代性水平及其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中文核心期刊

128

陆根书:《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44-48。

129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2005,28(4),286-290.

130

陆根书,刘蕾,孙静春,顾丽娜:《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评价-DEA方法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5-79。

131

钟宇平,陆根书:《家庭背景因素对高中生现代性水平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4-92。

132

陆根书,朱继洲:《综合校力才是关键》,《社会科学报》,2003年5月22日,第6版。

133

陆根书,王若梅:《转变学习风格提高学习质量》,《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的学校,2003,(4),3-12。

134

陆根书:《大学生学习风格量表的设计与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6-97。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5

陆根书:《教育经费结构对高校教学科研质量的影响》,《现代大学教育》,2003,(2),30-33。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136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文核心期刊

137

钟宇平,陆根书:《中国大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35-44。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8

于德弘,陆根书:《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9

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假设的检验:对中国大学生的个案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0

钟宇平,陆根书:《通过成本回收扩展高等教育:社会效率角度的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41

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1,(2),82-88。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42

王文生,陆根书:《高等教育如何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2)。

143

钟宇平,陆根书:《西方学者论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44

于德弘,陆根书:《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0,(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145

陆根书:《投资民办教育要不要回报?》,《西安晚报》,2000年6月4。

146

钟宇平,陆根书:《论中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147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之影响因素的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9,(2)。

148

陆根书:《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8,(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149

陆根书:《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的两难选择》,《江苏高教》,1998,(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150

钟宇平,陆根书:《成本回收: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另类选择》,《上海高教研究》,1997,(1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151

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与个体及社会经济发展》,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7,(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曾全文转载。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152

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思考》,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7,(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153

陆根书:《大学的自主与尽责——英国的经验与教训》,《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7,(2)。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154

陆根书:《面向十一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上海高教研究》,1997,(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职业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155

陆根书:《探索中国高教体制改革途径》,香港《明报》,1996年11月6日论坛版。

156

朱继洲上海mba,张法荣,陆根书:《继承优良传统,深化教学改革,开创一流教学水平》,《百年回首》编辑组编:《百年回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157

钟宇平,龚放,陆根书:《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1996,(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陈学飞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全文收录。

158

陆根书:《韩国政府和私立高校关系的型变》,《上海高教研究》,1996,(5)。

159

朱继洲,陆根书:《高等学校综合校力评估刍议》,《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6,(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160

张萍,朱正威,陆根书:《教学管理制度变革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曾全文转载。 in China(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版)曾把此文列为我国1995-1996年间高等教育研究的33篇主要学术论文之一加以介绍。

161

陆根书:《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电力高等教育》,1995,(4)。

162

陆根书:《课堂学习认识活动发生与发展初探》,《电力高等教育》,1995,(2)。

163

陆根书:《道格拉斯·诺思与新制度经济学》,《青海社会科学》,1994,(5)。

164

陆根书:《高等学校的综合校力及其增强机制》,《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3)。我们提出的综合校力等概念,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1993年第3期曾作介绍。

165

陆根书:《实施“211工程”的战略意义》,《电力高等教育》,1994,(2)。

166

陆根书:《面向21世纪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工程》,《高等建筑教育》,1994,(2)。

167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的几个误区》,《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1)。

168

陆根书,阮金佑,张萍:《元学习与学生学习的改进》,《电力高等教育》,1994,(1)。文中提出的学习指导的“元学习途径”,《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曾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指导理论加以介绍(见王山青:《全国第二届大学学习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169

陆根书等:《关于课堂学习模式及其意义的探讨》,《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3,(1)。人民大学《教育学》杂志收入目录索引。

170

陆根书,朱继洲:《增强综合校力──高校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电力高等教育》,1993,(1)。《高教文摘》杂志收入目录索引。

171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者的素质及其培养刍议》,《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2,(3)。

172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的制度、方法及其借鉴意义》,《电力高等教育》,1992,(3)。

173

陆根书:《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初探》,《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2,(3)。

174

陆根书:《香港高等学校的舍堂精神》,《湖南教育报》,1992年总第2期。

175

陆根书,林毓琦:《论自主学习的意义》,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76

陆根书:《中国学习科学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77

陆根书:《“大学学习论”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2,(2)。

178

陆根书:《论高等学校的综合校力》,西安交大《高等教育研究》,1992,(2)。

179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的组织策略与原则》,《上海高教研究》,1992,(1)。

180

陆根书,朱继洲:《改革要致力于增强综合校力》,国家教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课题组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讨论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81

陆根书:《辅导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香港的传播》,《教育与职业》,1991,(9)。

182

陆根书:《高教内部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西教育科研》,1991,(6)。

183

陆根书:《香港本土化辅导体系的特色与内涵》,《教育评论》,1991,(5)。

184

陆根书:《香港学生辅导工作的基本范畴》,《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1,(4)。

185

朱继洲,陆根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情报科研学报》,1991,(2)。

186

陆根书:《中国当代学习科学研究与组织的回顾与展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高教研究专辑)》,1991年。

187

陆根书:《中介思维与高等教育理论建设》,《外国语高教研究》, 1991,(2)。

188

陆根书:《如何制造教育怪胎》,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13日。

189

陆根书:《中国高教发展五大隐忧》,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6日。

190

陆根书:《分流教育与因材施教》,香港《文汇报》,1991年1月3日。

191

陆根书:《辅导到底是什么? 》,香港《文汇报》,1990年12月31日。

192

陆根书:《危机意识:中国教育的转机》,香港《文汇报》, 1990年12月8日。

193

陆根书:《从“二重变奏”到“协奏”》,香港《文汇报》,1990年11月29日。

194

陆根书:《教育改革需要更大的独立性》,香港《文汇报》,1990年11月22日。

195

陆根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时报》,1990年10月25日。

196

陆根书:《非言语交流与教学方法改革》,河南《教育时报》,1990年5月3日。

197

陆根书:《成才加速器──学习指导计划》,《人才》,1990,(10)。

198

陆根书:《创建课堂学习论刍议》,《广西大学学报》,1990,(6)。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曾收入目录索引。

199

刘露茜,陆根书:《教师队伍严重断层的现状和对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3)。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200

陆根书:《高等教育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吉林《高教研究》,1990,(2)。

201

陆根书:《建立自主学习教学原则的探讨》,《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0,(1)。

202

陆根书,林毓琦:《论自主性与学生自主学习》,《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曾收入目录索引。该文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范畴的讨论,并被收入辽宁省高校学习指导通用教材《大学生学习原理与方法》(刘云翔和王凤尧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中。

203

陆根书:《以书为“敌”》,《当代中学生》,1989,(4)。

204

陆根书:《对高等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意见》,《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89,(3)。该文提出了建立“教育中介论”的设想,强调了开展教育中介研究的意义,并从宏观、微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三个层次讨论了教育中介论研究的理论体系。

205

陆根书:《对“合作教育学”的歧见》,《教育评论》,1989,(1)。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收入目录索引;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曾摘要介绍本文观点。天津教科院张谦同志的论文《“合作”需要研究,研究需要评价》(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1年第10期)曾写道:“发表在福建教科所《教育评论》1989年第1期上的《对‘合作教育学’的几点歧见》一文,可说是唯一(对‘合作教育学’)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尽管该文在占有资料和准确论述方面还有待完善,但在我国教育刊物上层出不穷连篇累牍地赞扬合作教育学的情况下,作者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06

陆根书:《教学系统信息中介论》,吉林《高教研究》,1989,(1)。

207

陆根书:《教学过程发展动力论》,吉林《高教研究》,1988,(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杂志全文转载。

208

陆根书:《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地位与作用》,川工院《高等教育研究》,1988,(3-4)。

209

陆根书:《论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和华中理工大学主办《高等教育研究》, 1988,(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收入目录索引。

210

陆根书:《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1)。

211

陆根书:《父子代沟协调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4 月10日。

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读几年,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续约:升级研究中心,拓展AI新边界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续约:升级研究中心,拓展AI新边界

by 科客2024/11/04

OPPO人工智能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举办合作续约仪式,基于双方于2022年签署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

OPPO与理大的合作升级,将推动AI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动力。

科客点评:OPPO与理大的合作升级,将推动AI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动力。

2024 年 11月 4 日,中国,香港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举办合作续约仪式,基于双方于2022年签署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OPPO将携手理大扩大资金及技术投入规模,升级成立“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研究中心”,为双方在AI影像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续写新的篇章。

OPPO及理大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于上周五(11月1日)在香港理工大学校园举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和OPPO研究院院长廖劲松先生的见证下,理大副校长(研究与创新)赵汝恒教授和OPPO产学研事务负责人秦征先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升级成为“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此外,OPPO还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以扩大双方联培博士和博士后的规模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读几年,推动OPPO在影像算法方向的技术开发和探索,同时进一步深化OPPO与理大在AI影像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OPPO 研究院院长廖劲松表示:“在OPPO与理大的三年合作中,我们见证了联合实验室在技术上的多项突破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就。秉持‘科技为人,以善天下’的使命,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续约,进一步深化与理大在AI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创新的智能影像体验。”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理大将于2025年1月正式成立‘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这是我校实施创新发展策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助力人才培养。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所属的电子计算学系也将加入新学院。新架构将有效促进研究团队的深入交流与协作,产出更具影响力的成果。我们相信,这次与OPPO的深度合作,将充分把握机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转移。”

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于理大校园进行

2022年,为响应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举措并推动粤港地区深入合作,OPPO与理大签约成立了“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实验室”。仅三年时间,联合实验室就已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研发并落地了多项领先的影像算法:AI长焦超分辨率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款OPPO产品在职研究生,显著提升了长焦摄影的图像质量;全焦段HDR 影像算法的部署,让用户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大幅提升了拍照体验。

近日博士,OPPO发布全新一代年度影像旗舰Find X8系列上海mba,其搭载的全新「AI千里长焦」的算法即是双方创新成果的落地。Find X8系列将最前沿的 AI 大模型,装进精密的潜望长焦镜头中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合办读几年,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续约:升级研究中心,拓展AI新边界,挑战光学的物理极限,为手机望远带来颠覆性的清晰度提升。

此外,联合实验室还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领域,比如基于生成模型的图像复原与细节增强技术及交互式图像编辑和视频编辑技术,旨在提升图像生成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图像和视频后期处理提供更多可能性。不仅如此,联合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也取得显著成效,已培养出多名活跃在OPPO AI影像技术领域的博士和博士后,为持续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此次OPPO与理大的合作升级,将推动AI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动力。展望未来,双方将持续加强产学研协同,充分探索和推动AI影像技术的创新应用。添加科客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660.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3月 7日
下一篇 2025年 3月 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