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交流促法硕进步,沟通助学院发展——法学院第1期法律硕士沙龙活动

11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法学院第一期法律硕士沙龙活动在明理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研工组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交流促法硕进步,沟通助学院发展”。

11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法学院第一期法律硕士沙龙活动在明理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研工组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交流促法硕进步,沟通助学院发展”。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施天涛教授,张建伟教授、黄新华副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法学院教务办主任魏晶、院教务办杨艳、院校友办主任李红、院就业办周杉8位老师以及10级、11级法律硕士学生代表40余名出席此次沙龙活动。

本次法硕沙龙活动结合法硕自身特点,以座谈的形式分为“法硕现状总结与思考”和“法硕培养模式探讨”两个专题,旨在促进师生沟通,共话法硕发展,发现问题,共享经验。在本次沙龙上师生们广泛互动,各位同学积极发言,就许多问题和意见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在“法硕现状总结与思考”的专题交流中,法硕11级代表张鹏飞同学总结了法硕学生目前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第二、缺乏比较,盲目乐观;第三、心不在焉、毫不在意;第四、滥用法律、激化矛盾。他言简意赅的概括分析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张建伟老师将部分法律硕士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种错误的感觉。一是法律硕士自身有一种受歧视感,所以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二是在学习上有一种功利感,一切都只为就业而准备,对写论文有糊弄之嫌。张建伟老师认为法硕学生能对自我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他希望法律硕士能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树立起充分的自信上海mba,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在“法硕培养模式探讨”的专题交流中,我校派出的学生代表姜百惠与韩蕴哲带回了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法律硕士成长论坛的交流成果,他们分别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在京几所高校的法硕培养具体措施与培养特色。其他法硕学生代表也对目前清华法硕的联合导师制度与就业指导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最后,施天涛老师做了总结发言,施老师认为,法律硕士只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有能力去发扬自己的特色。他强调,要学习清华大学的理性思维,打好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法律硕士应该学好法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出自己的法律分析能力,将法律和以前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复合专业优势。施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在本次沙龙讨论中提到的关于开课、教学、就业、导师等方面的问题硕士,表示以后应当细化专题来做更加深入的讨论。最后施天涛老师勉励各位同学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交流促法硕进步,沟通助学院发展——法学院第1期法律硕士沙龙活动,要努力做好两点:一是从原点做起,从基础做起,“谦卑勿虚”;二是注重对法律感觉的培养,找到法学的感觉,要有理想和抱负。

本次沙龙成为沟通法硕学生与老师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平台,活动的成果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得到了参会院领导与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施天涛副院长更是对法硕沙龙未来的作用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以法硕沙龙为契机,促进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的成熟健康发展。

供稿:法学院研究生会

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院第673期博士生论坛暨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成功举办

2022年4月23日,清华大学法学院第673期博士生论坛民商法分论坛暨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在法律图书馆楼成功举办。自发布征稿通知以来,论坛组委会共计收到民商法学、民诉法学方向论文21篇。经过评委会的初步筛选,共有6位同学进行现场报告。

正值清华大学111周年校庆,论坛组委会特邀多位来自学术界、实务界法学院校友返校,与在校博士生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以学术讨论为契机,加强校友联系,促进思维碰撞,分享职业经验,助力博士生实现全方位的个人发展。

上午九时,论坛开幕式于法律图书馆楼111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老师,学生办李昊莹老师、高蕾老师,法学院校友杨兆全、郑厚哲、董雪梅、丁如、李培虎、王一超、刘君博、王婧、李政、柯勇敏等出席开幕式。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为开幕式致辞。他指出,清华大学法学院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法学院,今天是清华大学校庆111周年,也是清华大学法学教育93周年。法学院复建20余年以来上海mba,培养出了一批活跃在各行业的优秀校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校友们回到母校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院第673期博士生论坛暨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成功举办,与在校博士生进行学术交流,希望同学们把握珍贵的机会,做出高质量的报告。

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副会长杨兆全代表法学院校友会致辞。他指出,本届博士生论坛把博士生报告和校友的学术交流结合起来,为校内学子与毕业校友的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加强校友与在校师生的交流是校友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博士后,在疫情管控严格的背景之下,校友会特选派了部分校友代表参与论坛并担任评委嘉宾,希望能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使得校友会与在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常态化、更体系化、更多样化,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博士生报告环节,杨勇同学以《第610条视野下根本违约与风险负担的关系》为题进行报告,从风险负担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民法典》第610条提出新的解释方案。任我行同学的报告题目为《票据行为无因性之再检讨》,以“原因关系上的抗辩在票据授受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的许容”为视角,对票据行为的无因性进行讨论。陈柳冰同学以《证券代表人诉讼当事人适格理论研究》为题进行报告,提出任意诉讼担当理论更加契合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的诉讼客体特征与程序功能目标。沈明焱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履约保证金与违约金能否并存的规则确定》,对履约保证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文倩同学的报告论文题目为《审级改革背景下委托诉讼代理的制度反思》,指出应适时重构我国委托诉讼代理制度,区分审级与法院层级采用不同代理形式。方祖鹏同学的报告题目为《范围内漏洞的识别》对识别CISG范围内漏洞提出了新的见解。

报告结束后,老师、校友对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对其论文的问题意识、写作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最后,评审老师、校友与报告同学进行合影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清华大学法学院第673期博士生论坛(民商法分论坛)暨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圆满结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3295.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3月 14日
下一篇 2025年 3月 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