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官网,对话丨清华大学驻校艺术家吴纯博士 – 哔哩哔哩

清华大学驻校艺术家,施坦威艺术家,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钢琴系荣誉教授,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月份,我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清华大学的「驻校艺术家」,跟清华大学和清华的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一起练琴 · 人物」是一起练琴的系列专栏,通过访谈的形式,对话 99 位国内外艺术家,碰撞新锐艺术思想,探寻感性与灵性交织的艺术家园。本期嘉宾是清华大学驻校艺术家、施坦威艺术家 —— 吴纯博士。

作者/夏子

吴纯博士

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钢琴演奏家博士,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钢琴表演艺术博士、音乐艺术学博士。目前唯一获得三个博士学位的中国钢琴家,十六项国际大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驻校艺术家,施坦威艺术家,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钢琴系荣誉教授,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一起练琴有幸邀请吴纯老师,在 10 月 18 日举办一场线上大师课,吴纯老师欢迎大家前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在大师课之前,一起练琴约吴老师做了一场生动的线上访谈,与他聊聊他的音乐学习之路和教育心得。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以下对话中得到解答。

Y:一起练琴

W:吴纯

Y:您觉得学琴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

W: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觉得称不上是「阻碍」,因为只要你想克服,都是可以克服的。

常见的困难有孩子小的时候好动、爱玩、精神不集中,或者是家长不懂音乐,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纠错,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可以由「一起练琴」这样的软件解决掉。

在这以外,我觉得只要能够把家长、老师、学生这个等边三角关系处理好就可以了。

老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对待学生;

家长要配合老师,搭建好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陪伴。

家长即使不懂音乐,也要在孩子练琴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让孩子感觉到温暖,知道在音乐这条路上走下去不是孤独的。

因为学琴本身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练习是一个人,上课也是一对一。

如果能有一个至亲的人在身边陪他,给予理解和帮助,孩子在练琴时也更不容易退缩。

所以我觉得不太存在真正的阻碍。

因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情况不太一样,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过只要处理好老师、家长跟孩子三个方面的关系,同时保持沟通,遇到任何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

吴纯

Y:最低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是什么支撑您走过来的?

W:我也没有遇到过特别严重的低谷,如果要说在学琴过程中遇到的小挫折,可能就是比赛的时候没有拿奖啊,或者是上台演出的时候没有表现得很理想。

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心情,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在接下来几天都不太愿意练琴,或者是有一点逆反,但是还好,从来没有说是不愿意学下去。

在这个时候家长的鼓励就很重要。

就算是遇到所谓的低谷,只要家长能够正面地去引导孩子,这个「困难」对于孩子来说也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也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没有一个人会一直赢下去。

就算你赢了一个比赛,但那个成绩只代表过去,你还是要继续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努力,让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每个人上台都会出现一些错误,不管是谁都会有些不完美。

你要做的是,在下一次表演的时候,弥补上一次出现的错误,然后再不断地去优化,这不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吗?

对于我来说,比较大的挫折可能就是 1997 年在香港参加的一个比赛。

当时家里没有钱,我妈妈借钱给我买的机票,路费、住宿费都是借的。

我去的时候充满自信,说:「我一定给你把奖和奖金拿回来。」

结果,连决赛都没有进。

当时回来的时候真的是灰头土脸,也没有告诉我妈妈航班什么时候到达,结果我出机场的时候见到了她。

她跟我说:「妈妈是来接你的。」

那时候家里条件特别不好上海mba,从我家到机场打车的话要一百多块钱,那个时候算是很贵了,所以她是走路到机场去接我的。

我的飞机是晚上,她从下午就开始走,一直走到晚上,所以那时候在机场见到她的时候真的很感动。

经过这一次挫折之后,我在接下来的一些比赛里基本上都是第一、第二名。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来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再一个建议就是:就算有低谷,也千万千万不要放弃。我觉得对于一个从小学钢琴的人来说,「放弃」这两个字不应该存在。

我从四岁开始学钢琴,我看到母亲一个人去打好几份工,来帮助我完成梦想。

我曾经跟她一起去打工,在武汉 40 度的高温,我跟她一起去采购、运送,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手工活。

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过来了。

所以我希望,孩子们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和老师的悉心栽培。

不管走不走专业道路,学习钢琴绝对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静静享受与钢琴的独处;不管你有什么心情,都可以用钢琴来表达出来,随心所欲,安全无害,且不用买票。

Y:在学琴过程中哪位导师对你的影响最大?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W:我的每一位老师,在不同的阶段,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我最初的启蒙老师叫邝英,是她让我认识了钢琴,带领我走入了钢琴的世界,同时也让我认识了第二任老师——沈洪泽老师。

沈老师让我具体地感受到了钢琴知识的丰富,认识到了文献的浩瀚和风格的多样。

1991 年的时候,沈老师把我介绍给了当时武汉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主任——陈婉教授,这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专业的启蒙。

她在中南地区的算是最有名的老师,她让我知道了,原来钢琴又是如此严谨,需要细致、刻苦地钻研。

陈婉教授在教我学琴之余,还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人,应该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要把自己的品格在音乐中表达出来。

1998 年,她送我到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我认识了卡琳娜 · 波波娃教授。

我当时 16 岁,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硕士,波波娃老师就像一个母亲一样照顾我,让我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

我的最后一任老师是弗拉基米尔 · 克莱涅夫教授,成为他的学生,有一些戏剧性。

2000 年,我去参加一个以他命名的比赛,在比赛里拿了第二名博士后,但是只有第一名可以有机会到德国去成为他的学生。

我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获奖者音乐会结束以后我直接找他,用俄语问:「大师,我想要成为你的学生,请问有可能吗?」

他看到一个中国人用俄语跟他交谈,觉得挺有意思,就跟我说:「明年我在俄罗斯有个巡演,你到时候过来,让我看看你这一年进步有多大。」

2001 年,我参加了克莱涅夫教授的巡演。演完最后一场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官网,对话丨清华大学驻校艺术家吴纯博士 – 哔哩哔哩,他说:「行,你先把研究生拿到,到时候过来直接找我读博士。」

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一直到 2005 年才正式踏入德国。

去德国前,我还在乌克兰读了一个演奏博士和一个音乐理论博士,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有三个博士学位。

克莱涅夫教授给我的最大影响是:让我获得了自信。

他说:「我都认可你了,你在舞台上还会不自信吗?」他的这句话我至今记得,在每次自我怀疑的时候,都会给予我勇气。

W:我的学习技巧就是:合理利用时间。

演奏博士需要举办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音乐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而理论博士更多的是需要挤时间去查资料。

这是不冲突的,你弹琴弹累了,可以看看书,看书累了可以弹琴。

所以对我来说,我觉得并不是特别累,唯一比较难的地方就是需要两个学校跑,因为毕竟在东欧和西欧两个不同国家嘛。

但首先要把时间把握好,才能非常好地去转换角色。

Y:您在什么时候有「我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的感觉?

W:我觉得还是「知足常乐」吧,这四个字最重要了。人的投入跟回报很多时候是不能匹配的。投入 10 但是收获了 100 的情况极少,基本上可以不考虑。更多时候,尤其是短时间内,都是回报比不上投入的。所以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首先考虑好三、四个不同程度的结果,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提前接受最坏的结果,有各种打算之后就会觉得很释然。要是结果很好,那就是「得之我幸」,对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是很重要的。

努力的话,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不努力的话,就一定不会成功。回报也有很多种,有物质的,有精神的。

我是单亲家庭,母亲一个人在国内,我们最长时间是 6 年没有见面。所以我觉得我的回报更多的是对于母亲的回馈。我的每一次得奖、每一点成绩都会跟她分享,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是对我们彼此的回报。我们两个人一起支撑着一个家庭,除了是母子,更多的是一种家庭成员的关系,甚至还是知心朋友等等。所以我的努力只要是能够换回哪怕一点点小成就,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母亲,把好消息分享给她,给她一种鼓励,能够让我们自己坚持走下去。所以我觉得知足常乐很重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不一定非要是很大的成就,大的成就当然好,但是慢慢累积、细水长流的小成就也不错。

Y:在国外发展那么多年,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回国?

W:我当时在国外有签约公司、有音乐会,也有稳定的收入。但是因为我母亲一直在国内,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太好,因为害怕「子欲孝而亲不在」,那是非常难受的感觉,所以我就想先回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我也是希望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带回来,教给更多的人。

Y:为什么会选择在清华大学任教呢?

W: 也是因为缘分,我认识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主任 —— 赵洪。她了解过我的经历、听过我弹琴之后邀请我去清华的艺术团跟学生们做一些交流。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三十岁的生日,是在清华的舞台上过的。从那一年开始,只要我回到国内办音乐会或是探亲,就会回清华大学,免费给键盘队的同学们上课、给他们开讲座、带他们办音乐会。

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能够有一些音乐、艺术方面的色彩,看到这些学生的进步和快乐,我也十分满足,我觉得这是我教授音乐的初衷。

在 2017 年 6 月份,我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清华大学的「驻校艺术家」,跟清华大学和清华的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Y:您作为演奏家活跃在舞台上的同时,又兼顾教学,请问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呢?

W:我想要有舞台,也想要有讲台。总体来说,

我很享受教学,因为

在学生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当时求学的影子,还能够看到他们希望能够吸收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愿望。

同时,我也能理解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负责任、有耐心、有爱心的好老师的心情。

所以我就希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我的学生们。

当然,教和演是分不开的。

因为我之前也说过,练琴是一个人,上课也是一对一。你需要舞台,需要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你所学的东西。

所以我也非常珍惜舞台,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愿意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在舞台上表现给听众,这样可能会更直观一点。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舞台是最可爱的,所以一定要珍惜。」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全力以赴。

Y:越来越多音乐学子选择出国留学,在您看来,国外的音乐教育与国内相比,领先在什么方面?

W:我觉得不管怎么说,钢琴都是西方的乐器,它的根在那里。就像说到我们的京剧和民乐,我们不可能在国外学好民乐的。当然,这个是我那个时代出国的想法。

我们那个时代选择出国就是一个寻根之旅,能够学到真东西,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传给更多的人。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完成这件事了,而且我们中国的一些顶级音乐学院,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学生拿到国际奖项,为国争光。

所以我觉得这个差距在缩小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官网,而且大家现在学习知识非常地便捷,不管是视频还是音频,可以接触音乐的机会和渠道太多了。

Y: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在线陪练软件,您如何看待线上教育的发展?

W:陪练软件我接触得不多,我只接触了「一起练琴」。

我用得比较多的功能是「视频上课」,我在疫情期间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软件。因为我一直在国外,从 2003 年就开始做远程教学了,所以有一定经验积累。我的一些外地的学生使用过「一起练琴」之后就决定用它进行远程上课,省时又省力。「一起练琴」不管是陪练还是纠错,还是上一些线上的大师课,我觉得它是「一站式」的,它集成了所有可能,所以我强烈推荐。

吴纯博士的线上大师课将在 10 月 18 日,晚 7 点如期举行,请转到微信关注「一起练琴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公开课」内进行预约。

10 月 18 日,晚七点,不见不散!

敖德萨国立技术大学,驻敖德萨总领事宋利群走访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

格里脊洗00持续 ,。,。,。≥

吗 吧过 m

]点击上方蓝字乌克兰商务笔记 关注我们

2020年1月10日,驻敖德萨总领事宋利群应约到访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并同校长奥博尔斯基进行深入交谈。该校副校长绍比克、驻敖德萨副总领事陈玉荣参加座谈。

宋利群总领事表示,中乌友谊源远流长硕士,敖德萨理工大学在中国颇负盛名。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敖德萨理工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专家和高端管理人才。中乌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潜力深厚,互补优势明显。总领馆愿持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进中乌两国高校交流与合作,深化高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博尔斯基校长表示,十分感谢宋利群总领事一行到访理工大学,并为该校中国留学生取得的骄人成绩而自豪。今日中国各领域建设突飞猛进博士后,在高科技领域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华为”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乌克兰在核动力、军备等领域拥有许多尖端技术。希望同更多的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机制性合作关系敖德萨国立技术大学,不断提升科技合作与研发水平。理工大希望开设汉语课堂,积极参与中乌“一带一路”建设。

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建于1918年,该校历史悠久,先后有20多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敖德萨国立技术大学,驻敖德萨总领事宋利群走访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不仅在乌克兰地位显赫,而且在全球理工科大学中名列前茅。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800多人,其中乌国家科学院院士52人在职研究生,在校生2万余名。该校下设9个学院,60多门学科,教学条件完备,配有10余个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室,校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

该校1992年加入欧洲大学联盟,同3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关系,从50年代起开始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中国政府、军事、经济界不少高级管理人员曾就读于该校。中国科学技术部前部长朱丽兰女士,就毕业于该校。

版权声明:我们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如需删除,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推 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5481.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4月 20日
下一篇 2025年 4月 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