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学习高数,复习考研数学
12月26日早上,一些自称刚结束考研的网友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帖,反映12月24日进行的2018研究生考试数学科目疑似泄题。他们发帖直言:大连理工大学老师李林在其主讲的考研数学辅导课上,所举多个例题与实际考试题“神类似”,有泄题之嫌。
大连理工大学在官方微博表态称:“对教师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
与此同时,李林本人通过微博对此事作出回应,强调“我在考试前未获得任何今年的研考试题信息,不知道任何考试内容”。
当晚6点30分,教育部再次回应此事,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
12月26日上午博士后,一则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该视频内容为研究生考试前,一位名为李林的教师主讲的考前押题课程。据了解,李林是一家名为“南京中试考研”的培训机构旗下的考研辅导老师 。一些刚刚结束考研的网友在观看该视频后发现,李林所押的数学题与实际考题“神类似” ,直呼“这是泄题”。气愤之余,其中部分网友拨打教育部考试中心电话举报此事。
一位参加了研考的网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本次数学考试共分“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三张卷子。在他所考的“数学三”一卷中,李林在视频中所讲的考点几乎都被“押中”。他和他的同学将李林的押题视频与试卷原题作比较后发现,仅在“数学一”中,就有第5、8、11、15、16、18、19、20、21、23题等被“押中”。共涉及三道选择题,七道大题。
微博网友“-”发帖表示:“这次数学考试很偏,计算量也很大,但是这位老师在他的考前3小时冲刺班中押中了很多怪题……数学三考了一个知识点,是考研中基本不曾出现过的超纲知识点 (二阶差分方程),(李林)也在视频中强调到了。”
微博网友“冰茗夏沫”则表示:“1998年后从未考过的‘假设检验’,(李林)直接告诉你今年会考,‘线代’讲的就是原题考点……”
培训机构:
押中题,恰恰印证了老师的教研水平
教育部:
例题均与考题不同数学考研辅导机构哪家好,李林未参与命题
针对此事,教育部考试中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接到学生举报,李林的视频原件、截图和PDF已在第一时间留存并提交给了教育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一步检查。”
当晚6点30分,认证为“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称:“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了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笔者:
针对此次事件,相信官方给出的回应,本人觉得是可靠的,同时也做到了实时回应。通过此次事件向我们传到了一个重要的矛盾转换:
我国考研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考生日益增长的分数追求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哈,记住喽!
在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同时那时刻关注这些“押题大神”的动静,比如肖老师啦,李老师啦!因为你不关注他们,你就见不到压中的题目了。
两位老师及所在机构也不要客气,本平台算是免费给你们打广告啦,为学生谋福利嘛!
不过实话实说,两位名师也确实厉害,拿政治来说,假如每年有十个政治热点,然后6道大题数学考研辅导机构哪家好,2018考研数学“泄题”事件,想不压中都难,但是能把题目压中那需要点儿水平的,这个需要点赞,有难度但是对经验老道的老师来说还是可以接受哒!
相比于政治,那数学压中可就厉害了,数学的题目多如繁星,并且题目种类千变万化硕士,各个知识点儿之间随机组合都能造出一道难于上青天的题目,各种600题啊,1000题啊,只算30年考研题目,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而且超纲的都押中。咱们以2000为样本吧!
假如考研大题每一张卷有十个大题博士,那么压中一道就是1/200,连续压中三道那就是1/. 才八百万分之一,几率够小的。再算上题目几乎吻合,那概率怎么也得再乘1/10,如果再算上那些小题,估算一下,最后的概率要小于
1/
一亿分之一
咱们来个对比,一个人被雷劈的概率大约为一百万分之一,哇!
不得不说李老师是个人才,简直堪比图灵啊!考研数学压中难度不亚于当年破译德军密码系统,然而却依然难不倒他。所以国家有这样的人才,只做一个培训老师,太屈才了!!
为李老师打Call!!
最后推荐一个电影给大家,希望能给那些真正准备和正在做着泄题事情的人们!!!
数学考研辅导课程,考研数学超纲内容被押中,是“神押题”还是“泄题”?
这名网传“神押题”的李林,是考研培训机构中试考研的数学名师,同时也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神押题”事件发酵后,中试考研官网将其身份从“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改为“考研数学大纲的研究者之一”。
全文2375字,阅读约需4分钟
昨日,多名网友发微博称,2018年考研数学科出现“神押题”,名为李林的辅导老师在考前押题视频中举的例题,与实际考试试题十分相似,一些考生怀疑考前“泄题”。
这名网传“神押题”的李林,是考研培训机构中试考研的数学名师,同时也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神押题”事件发酵后,中试考研官网将其身份从“考研数学 大纲的制定者之一”改为“考研数学大纲的研究者之一”。李林本人也发声明,称自己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考研大纲的制定。同时对自己私自外出授课,深感 自责。
大连理工大学方面称将对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作出严肃处理。教育部方面回应称,网传考研数学辅导视频泄题为不实。
━━━━━
超纲内容被押中 考生怀疑“泄题”
“老师押中线性代数大题能猜中原题,证明题原题也就罢了,连超纲的二阶差分都猜中,并且反复强调”“数列极限那个,举的例子都接近真题了”……昨日博士,不少考生反映,2018年考研数学科目出现“神押题”,有辅导老师考前辅导所讲例题和实际考题相似。
网上所传老师讲题视频来自“中试考研”的“2018李林押题班”,共4段。视频中李林表示,“这是公开录像,话我不能说过了,点到为止,希望真听进去了。”
一名考生告诉记者:“我看了押题班的这个视频,百分之八九十题目是差不多的,他在视频中说的话,也在暗示他的学生,他的题目差不多就是真题。”
中试考研机构负责人刘星(化名)告诉记者,今年题目很难,可能是一些考生考得不好,有情绪。去年考研数学题目太简单,近年来考研人数太多上海mba,所以会增加考试难度,体现区分度。“机构请的老师能押中题,也是多年教学的积累。”
他还称,该机构今年请的一名英语老师也押中原题,这道原题之前就已经出现在该老师出版的书中。
━━━━━
机构称李林“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
刘星称,李林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中试考研去年下半年开始与他进行合作。一是看重了他的教学水平,二是李林之前每年都会押题,跟别的机构也有合作,在考研数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
大连理工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李林确为该校一名数学老师,讲师身份。昨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于化东回应媒体称,李林并非出题 人,“有啥本事泄题。他没有泄题的基础,只是个讲师,资历浅,在辅导班中的威望也并不大。再说,他这么多年搞教学,能押到知识点很正常,如果连百分之三四 十都押不到,那么就不合格。”
记者注意到,中试考研网站介绍李林是“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此事发酵后,记者查询中试考研网站发现,李林的介绍已经改为“考研数学大纲的研究者之一”。刘星表示,此前是网站工作人员的失误所致。
▲“神押题”事件发酵后,李林开通微博,连发多条声明,称自己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考研大纲的制定。并对自己私自外出授课,深感自责。网络截图
━━━━━
当事教师称未参与大纲制定
考研辅导行为将受学校处理
昨日下午,当事教师李林开通微博,并发声明称,“我在社会考研辅导班的讲授过程中,有针对冷门知识点对考生进行提示。网上提及的有关二阶差分、假设检验 的内容是我近年来多次提及的冷点(今年一同提及的冷点还有曲率、曲率半径、函数平均值、切比雪夫不等式等)。对于网上有人指出的与今年考研真题相似度较高 的题目数学考研辅导课程,考研数学超纲内容被押中,是“神押题”还是“泄题”?,我已在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机构讲授多年,并不只是今年才讲,这一点可以通过调査往年讲课视频和学生笔记来证明。”
对于考研机构网站将其介绍为“考研数学大纲的制定者之一”,李林称,“我没有参与过历年(包括今年)的考研命题,也没有参与历年(包括今年)考研大纲的制定,网上的相关言论不属实。”
李林还在声明中表示,“我自2005年起开始参与考研辅导,虽然教育部和学校早已明文禁止,但仍抱有侥幸心理,私自外出授课,对此给学校带来不好影响,我本人深感自责。”
随后,李林又发微博称,其在考试前未获得任何今年的研考试题信息,不知道任何考试内容,并称如有不实,愿意负任何法律责任。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对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昨日18时许,教育部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网传考研数学辅导视频泄题为不实。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等材料进行了研判,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
专家:直接泄题者少,间接泄题者可能有
考研如何命题?为何会出现这种疑似的“泄题”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表示,命题的主要环节有组织部门、命题组、命题工作要点及纪律要求等 环节。只要是参加过命题的教授,没有不知道的。如果命题人泄题,就意味着将受到重罚。目前,直接泄题者少,间接泄题者可能有之。如何加大对间接泄题者的侦 查技术数学考研辅导课程,还有待研究。
“至于疑似问题,则另当别论。因为疑似泄露,可能有泄露的可能性,但更可能是误传和臆测。网传的泄露,分为泄露和网传。网传,真实性大不大、可不可信、谁在传、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博眼球,还是为了别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网传的信息,还是要谨慎待之的。”洪成文说。
此外,他还表示,要善于甄别,一些培训师为抬高身价故意吹嘘自己猜题押题准确率高。因此,不要因为有老师说猜题准确率高,就妄加臆测。当然,有关部门也要注意命题政策,特别是罚则的宣传,只让命题者认知是不够的,也要让社会认知、大众认知。
此次“泄题”事件已被确定为不实,不过记者注意到,历年考研过后在职研究生,“泄题”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据媒体报道,在2012年至2017年的全国研究生考试中,均出现过有人通过无线电,向考场内考生传递答案等情况,判决书显示多名被告人来自培训机构。
新京报记者 王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