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管理高级硕士项目行业讲堂系列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围绕通用航空和国产民机等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思想分享和深入交流。航硕2020级全体同学参加了讲座。
讲座现场
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是民航强国的基本特征。李健表示,通用航空和国产民机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建成民航强国的重要内容。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民航的“两翼”,与铁路、公路一样是国家的基础交通设施网络之一。通用航空业是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未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上海mba博士,通用航空还是国防有力的战略储备和支撑,在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好通用航空意义重大。
李健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趋势向好,但相比通用航空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19年底,我国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航空器数量共计2368架,飞行员7749名;同期美国通用飞机机队规模近30万架,通航飞行员60万余名。同时,我国通航产业内部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飞行训练等为主,载客类、娱乐类通航飞行偏少。
低空空域改革进展不快、通用机场建设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发展通航的思路不够清晰,是制约通航发展的具体原因。李健指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近年来民航局采取一系列“放管服”措施促进通航发展,以营造更好的行业内部环境:构建独立的通航法规规章体系,简化通航飞行审批程序和通用机场建设行业审批程序等,要求运输机场强化对保障通航飞行活动等等,客观上促进了通航发展步伐:2019年通用航空飞行106.5万小时,同比增长13.66%。
李健还表示,低空空域改革的推进,如四川省成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湖南省成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以及通用机场建设的加速,运输机场加强对通用航空活动的支持,如山东日照机场服务通航飞行形成“日照模式”等,都为通航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下一步,要继续积极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飞行保障服务体系,改进飞行计划审批制度,扶持通航新业态发展,鼓励私人飞行发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从而为通用航空发展营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更好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
讲座现场
就国产民机的制造与运营,李健指出,国产民机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博士后,是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重要推动力量,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民航强国建设要求逐步实现民机机队国产化,这是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人民群众对航空发展的美好愿望。当前,我国国产民机机队主要有新舟60、ARJ21-700以及未来的C919等机型,在实际运营中仍旧发现设计制造有待加强、运行支持有待提升、采购成本高、机场保障不够等问题。发展民机,下一步要始终坚持把安全视为生命的理念,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协调、综合服务等高校统筹管理国产民机运营,并强化风险意识,补齐民机产业链的关键短板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行业讲堂 | 李健:为通用航空发展营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并重视试飞、材料、研发等关键人才培养,不断完善运行支援和共享平台。对民机研制、飞机采购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有政策支持,希望更多人对国产民机要更加包容理解,真正投入资源和感情,才能更好促进国产民机快速进步。
讲座最后,李健就通用机场建设与运营、低空空域改革进度、地方投资通航等具体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航硕2020级同学代表向李健赠送了沙画肖像。
李健与同学们合影
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行业讲堂 | 万向东:民航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质量安全管理
1月10日,在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管理高级硕士项目行业讲堂中,民航局总飞行师万向东以“民航安全——我们在做些什么?”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关于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讲座博士,并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航空管理硕士项目100多名学生及校友参加讲座。
“中国民航是非常可靠,非常安全的。”万向东首先介绍了他从1982年进入民航学习飞行,到成为民航局总飞行师的个人经历,行业内多岗位、多部门的历练,让他对中国民航的安全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几代人各方面的努力,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水平不断提高博士后,不断创造安全飞行新纪录。“买中国航空公司的机票,你就买对了。”万向东说。
从“人、机、环”三要素,万向东介绍了中国民航在安全管理上“做了什么”:
万向东介绍,作为政府部门,民航局和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承担着民航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监管责任。对民航这样庞大且复杂的运行系统进行监管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行业讲堂 | 万向东:民航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质量安全管理,必须依据规章管理。目前,中国民航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安全规章标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同时,民航监管部门还通过下发规范性文件、开展行政管理、进行安全责任监督指导和日常监管监察等方式,确保飞行安全。截至2019年底,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12个月、8068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连续17年7个月实现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
安全管理无止境!民航发展需要更加安全才好。万向东说,民航发展需要继续提高安全水平,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航工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是民航强国建设的要求,是公众舆论对民航工作的要求。对民航安全的更高追求要求建立更加可靠、安全的航空运输体系,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中国民航正在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由盯人向盯系统转变,推动行业管理日渐完善;推进新技术应用,提升运行效率;提升基础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安全环境更加可靠。
万向东表示,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需要民航人更加努力。作为民航安全管理者,如同“坐在火山口上”,风险很大,却能够看到、感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环境。民航安全管理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通过科技创新使系统安全平稳可控,并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文化,推动全社会了解民航安全。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的关系,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
“对每位旅客而言,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他就把对安全的信任全部交给了民航从业人员,这就是为什么民航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讲座最后,万向东就民航下一步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中小机场空管和安保建设、航空公司飞行训练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管理高级硕士
清华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航空管理高级硕士项目由清华大学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联合举办,迄今已举办了6届在职研究生,为中国民航培养了百余名专业复合型管理人才。该项目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硕士项目,可以获得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师资力量包括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和清华经管学院的知名教授,以及世界航空业的高级管理者。
扫二维码了解项目详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