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 of ,缩写:NUS),简称国大或新国大,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级的顶尖学府。
of
新加坡共有17所学院,分布在新加坡肯特岗、武吉知马和欧南3大校区,提供跨学科跨院系的广泛课程, 在全球超过15个城市设有海外学院 。国大的转化型教育包括:交换生计划,国大海外学院所提供的企业实习项目,与世界部分顶尖大学联办的联合学位及双学位计划等,为学生提供机会与挑战。
your with NUS
国大在科研方面采取跨领域整合式方针,与业界、政府和学界均建立伙伴关系,研究探讨与亚洲乃至世界相关的重大且复杂的课题。国大各科系院校、30所大学层级的研究机构,以及卓越研究中心,汇聚了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就能源、环境和城市可持续性、亚洲社会疾病治疗与防范、活跃老龄、先进材料、金融体系之风险管理与回弹等切合适宜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国大研究工作最新的焦点是上海mba,如何善用数据科学、运筹学及网络安全,为实现智慧国愿景提供支持。
学校历史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 & 马来亚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最早的前身是一所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的医科学校。
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福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成为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的第一所大学。
南洋大学
1953年,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倡议创办一所华文大学,这便是日后的南洋大学,一所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高等学校。
新加坡大学
1962年,受到新加坡独立影响,马来亚大学两所分校分道扬镳,成为各自独立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分校更名为新加坡大学。
1980年,新加坡政府批准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大与新大合并后,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式诞生。
南洋理工大学
1981年,在原南大校址建立了南洋理工学院( of (NIT)),并在1992年发展为现今的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
院系设置
国大共设有17所学院,包括一所音乐学院;另有11所海外学院,分布于中国上海、 北京、深圳、德国慕尼黑、以色列、瑞典斯德哥尔摩、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硅谷及纽约等全球多个主要创业中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徽
各大学院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国大商学院
计算机/电脑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持续与终身教育学院
牙科学院
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
法学院
杨潞龄医学院
杨秀桃音乐学院
国大学院
理学院
国大博学计划
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
研究生院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国大研究生院
杜克-国大医学院
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
海外学院
排名声誉
新加坡国立大学优势学科
(ARWU学科全球排名)
校园生活
国大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与实验室,开展丰富充实而缤纷多彩的大学之旅,既促成学识增长,更发展心灵趋于成熟,让大学生活成为塑造人生和未来的一段重要历程。
文化、艺术及体育是国大生涯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大有60多个学生组织,以及隶属于国大艺术中心,由本科生与校友组成的23个文化艺术团体,横跨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及电影制作多个领域,全年不歇地为校内社群与社会大众呈现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演出。在体育方面,国大全年为学生举办70多项体育竞赛及消闲活动,同时也担负起推广体育精神的社会使命,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大专学府、海内外舞台等不同层面的体育赛场上发扬国大精神。
国大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积极推展社会及社区服务项目,回馈社会。借着不同的志趣与方式,多个学生组织从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教职团队和学生也经常在国外推展社会服务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实际且富有意义的帮助。
为环境保护尽力也是国大回馈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国大与其他24所全球顶尖大学共同在 “可持续性环保校园宪章” 作出承诺,领头制定校园节能总计划,实施节约水电、加强废弃物管理等多项 “绿色大学” 计划,教研团队及学生也都坚守国大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其中,国大学生会带头举办了多项绿色活动,如 “国大绿色嘉年华” 、 “地球一小时” 等,宣扬环境可持续信息。
Life
学生构成
截至2022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共有学生约43,900人。其中研究生约12,100人硕士,本科生32,335人。在本科生中有30,934名为全日制学生,1401名为半日制学生;男女生比例为1:1。在教职员方面,国大有教学人员2600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4100人,行政与专业人员3900人以及其他员工约1800人。学生/教学人员比为16.8:1。
在各大院系中,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有本科生6004人,其次是有4991名学生的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博士,有4866学生的理学院和4791名学生的商学院。这四大学院的学生数量占到了全体本科生的三分之二。
各个学院下各专业具体学生人数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与公共政策,可参阅下方的统计详情。
(建议横屏阅读)
由于国大并不公开每年的录取率或是各专业的申请人数,想了解更多关于国大的申请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悠学辉的顾问老师。
悠学辉国际教育
专业从事国际教育咨询,为追求国际精英教育的家庭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供高效、实效的解决方案。
长按二维码 立刻咨询
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中文版,亚太地区高校大比拼,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都位于亚太地区,但是两所学校的差距其实挺大的博士,两所学校的体制就完全不同。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公立高校,教研经费主要是有新加坡财政负担;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是一所私立高校,教研经费属于自收自支,收多少学费,去掉投资方的利润,才是办学经费。
两所学校的体制不同,就决定了两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同。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于研究型高校,几乎是投入不及产出,毕竟这所学校是新加坡最高学府,而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不掌握技术,就很难存活下去。虽然新加坡可以收取“过道费”,但是“过道费”也需要科技来支撑,因此新加坡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投入,绝对是不计成本,而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是投桃报李,成果极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内地和香港合作办学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中文版,也就是说他可以脱离物价监管,自己制定学费标准,毕竟地区差异是事实,所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每年学费高达95000元,而研究生不同类型的专业,则价格更高。目前来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未用成果来证明,其学校的实力和毕业生自身的实力,当然,也要注意,这所学校成立比较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明。
从全球近些年高等教育来看,公立高校压倒私立高校,已经成为常态化,而且这种现象在亚太地区尤甚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中文版在职研究生,亚太地区高校大比拼,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后,不仅仅新加坡公立高校全面压倒私立高校,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甚至是印度等国,都是公立院校全线压倒私立学校。由此可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未来发展空间,其实并不大,高昂的学费是一个问题,而持续招收优质生源,产出更多的优质成果,则是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