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拟定于2024年7月4日-7月7日举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师生学术交流等活动。
一、申请资格
1.全国重点高校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5年本科毕业生);
2.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化工、生物、地学、管理等(不限于);
3.有兴趣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或潜力;
4.学习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良好,需提供相关证明。
二、网上报名
网上申报:
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进入【网上报名】模块进行申请。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6月7日17:00
可申请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健康)
报名形式:
学生自由申请,每位学生限报一个专业
三、申请材料准备
报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要求统一使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4,2024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材料末页必须使用提供本人签字的“声明”,无需再自行添加封面):
1.北京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从报名系统打印,填报完成后,即可在系统中下载,本人签字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4,单位签章)
2.个人陈述(从报名系统打印,填报完成后,即可在系统中下载上海mba,本人签字);
3.本科前2年半成绩单(院系或校级教务盖章成绩单,如有不实将取消录取资格);
4.有效英语水平证明: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GRE/GMAT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
5.专家推荐信2份(申请信息填报完成后,即可在系统中下载模板);即需要2位副教授(含)以上职称专家分别推荐,且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6.体现申请者能力其他证明材料:如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首页的复印件,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如有不实将取消资格);
7.声明。
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不用提供材料3、5。
四、申请材料提交
(一)电子材料扫描材料提交:
申请夏令营的同学准备好纸版材料后(包括需要签字和盖章的部分),将所有材料(不包括推荐信)按1-7顺序扫描合并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10M,PDF申请材料命名为“专业兴趣-本科学校-姓名”(例如:环境科学-北京大学-张三),按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系统上传附件要求在系统报名截止日期前上传申请材料扫描件。
(二)纸质申请材料提交:
请将所有纸质材料排序整理,邮寄至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务办公室(环境大楼104),邮编:,电话:。材料寄送截止日期:2024年6月11日16:00(送达时间),过期不再接受申请。材料邮寄仅接收EMS快递方式。
五、材料审核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专门委员会审定申请者的材料决定入选资格;
2.夏令营入选名单将于2024年6月中下旬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公布,届时将不再另行通知。
其它事宜
活动咨询电话:,联系人:江老师,邮箱:
为方便了解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及研究方向,可在学院网站“师资队伍”查看各位老师信息或在
中查看招生专业方向介绍的内容。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最早提出“大气复合污染”、“河流全物质通量”和“环境文明”等科学概念与理论框架博士,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引领国际环境履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经过50余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形成了在国内环境领域的整体优势地位,学科建设水平正跻身世界环境学科前沿。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科的ESI排名位居全球前0.2‰,U.S. News排名位列全球第9位;在最新QS国际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环境学科位列全球第15位。
学院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9个省部级平台、2个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国际项目办公室(IPO);汇聚了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结构合理、业务水平精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6人、AGU 人,国家级人才计划1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7人次。组建了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为标志的教师团队。
立足北大传统、践行交叉融合博士后,学院构建了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形成了大气复合污染理论与区域联合控制、水污染控制与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与全球环境治理4个前沿方向。
网站链接:
学院师资队伍介绍详见:
详情见学院网站(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
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4,招生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凡星标读者,添加
发送星标截图,即可免费领取
申博研究计划书、套瓷信等模板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4年将继续招收以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申请人须按照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和我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经我院各专业招生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评估后确认是否给予考核资格,对符合条件者通过考核确定是否录取。具体办法如下:
01
博壹 PhD
招生对象及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报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 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名));
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要求。
02
博壹 PhD
招生专业及相关要求
1.整合生命科学
1)招生单位: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申请者应具有生物学、医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对脑科学和脑机智能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科研创造力,并需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2)招生单位: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申请者应具有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材料和电子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对交叉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3)招生单位: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包括:先进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脑信息处理逆向工程与脑机融合(网上报名时不需区分研究方向);
申请者可以为理学、工学以及医学工程专业(如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机电自动化工程、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工程),对以上带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方向有强烈兴趣在职研究生,具有明确科研探索和工程创新意愿。
2.纳米科学与工程
招生单位: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化学与材料
申请者应具有化学、物理、材料、电子、生物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对纳米化学与材料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对交叉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3.数据科学与工程
招生单位: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与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和学科背景要求为:
1)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和算法(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数学或算法背景);
2)机器学习的科学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力学等,要求学生有相应的科学背景)。
4.科学技术史
招生单位: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研究方向包括(报名时不需要选导师,导师信息详见系网站)
1)中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史:
现当代科技史,科技与外交的历史,科学传播史,医学史,中古与近代书籍史。
2)全球科学技术史:
信息史,科学知识史,19-20世纪技术史,计算物理学的历史,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历史,物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计算方法的历史。
3)学科史
含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门类的历史。
申请者学科背景要求为:
申请者可以为科学技术史及医学史等相关专业,同时欢迎其它理、工、农、医专业对科学技术史与医学史有着强烈兴趣和科研创造力的考生申请。也欢迎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对科学技术史、医学史有兴趣并具有参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意识与能力的考生申请。申请者需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5.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
招生单位: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招生方向包括:区域国别学理论;国家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区域整合与地缘关系研究;文明交流与互鉴研究
要求对区域与国别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03
博壹 PhD
报名申请
1.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3年10月11日9:00-12月6日17:00
报名网址:
申请人应在上述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以上报名网址进行报名并上传相关材料。网上报名的具体办法详见北京大学博士生报名公告(网址:
)。报名费用为每个报考志愿 200 元,须于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在北大研招网在线支付;一旦缴费成功,报名费用不予退还。
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个人学习情况等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院系收到申请人报名材料或报名截止后,申请人的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2.纸质材料提交:
申请者须于2023年10月11日9:00-2023年12月25日17:00之间向各专业招生办公室寄(送)达以下申请资料。每份材料如超过2页纸,请自行装订。各项材料请按(1)-(9)的顺序排列,统一装入自备信封,请选择中国邮政EMS快递寄送材料。申请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请自行存底。
(1)北京大学202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后,方可在报名网站下载报考登记表博士,打印后须在第2页和第3页上签署本人姓名;
(2)身份证复印件;
(3)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4,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毕业(在读)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包括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学位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
(6)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模板下载网址
);
(7)两封专家推荐信,须分别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专家须为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模板下载网址:
);
(8)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以下证明选择一种。复试时携带原件审核。请仔细查阅,严格依据报考专业提供外语水平证明:
A)整合生命科学专业:
①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60分及以上(2015年12月-2019年1月参加考试);
② 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IBT)(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③ GRE成绩300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④ 雅思成绩(学术类)6.5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⑤ 国家英语四级考试525分以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50分及以上;
⑥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⑦ 在英语国家或地区使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并已获得学位;
⑧ 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期刊或会议发表(含已录用)的英文学术论文。
B)纳米科学与工程专业:
①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60分及以上(2015年12月-2019年1月参加考试);
② 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IBT)(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③ GRE成绩300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④ 国家英语四级考试500分以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
⑤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⑥ 雅思成绩(学术类)6.5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⑦ 在英语国家或地区使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并获得学位;
⑧ 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期刊或会议发表(含已录用)的英文学术论文。
C)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
①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60分及以上(2015年12月-2019年1月参加考试);
② 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IBT)(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③ GRE成绩300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④ 雅思成绩(学术类)6.5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⑤ 国家英语四级考试525分以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50分及以上;
⑥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⑦ 在英语国家或地区使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并已获得学位;
⑧ 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期刊或会议发表(含已录用)的英文学术论文。
D)科学技术史专业:
①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65分及以上(2015年12月-2019年1月参加考试);
② TOEFL成绩95分及以上(IBT)(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③ GRE成绩305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④ 雅思成绩(学术类)6.5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⑤ 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及以上;
⑥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⑦ 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学位项目学习,学位论文使用英语撰写,并获得学位,学位需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注:对于申请科学技术史专业的考生,如有第二外语相关的成绩证明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4,招生 |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可以一并寄送。
E)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
I:外语语种为英语
① TOEFL IBT(含家庭版TOEFL IBT)成绩95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② 雅思A类(不含 IELTS )成绩7分及以上(2022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③ 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50分及以上;
④ GRE成绩300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之后参加考试);
⑤ 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获得学位,学位论文使用英语撰写,并已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⑥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⑦ 教育部考试中心举办的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的英语(PETS-5)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注:外国语言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认可的外语语种仅为英语。若考生能提供对象国或区域语言的其他相关成绩证明,请将材料一并寄送。其他专业认可的外语语种仅为英语。
(9)能证明本人的科学研究及学习能力的其他相关材料。
3.只在网上报名而未邮寄或未按时寄(送)达材料,或只邮寄材料未进行网上报名者,均视为报名不成功。
4.每个申请人仅限申请一个志愿,无须填报导师博士后,录取后再确定导师。
5.材料寄送地址:
(1)报考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生物学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科路9号院3号楼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B座123办公室
收件人:杨老师
电话:
邮编:
(2)报考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生物学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18号院迈瑞北京园区A座西门三层
收件人:宋老师
电话:-1112 邮编:
(3)报考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生物学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18室
收件人:席老师
电话:
邮编:
(4)报考纳米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接受顺丰快递):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407
收件人:谢老师
电话:
邮编
(5)报考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六号院203室
收件人:贾老师
电话:
邮编:
(6)报考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一号院209室
收件人:俞老师
电话:
邮编:
(7)报考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的申请者请将材料寄(送)至: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收件人:曹老师
电话:
邮编:
04
博壹 PhD
选拔录取
1.初审
我院各专业招生工作小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结合申请材料,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 复试
复试前,申请人须提交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以及外语水平证明原件等材料,供招生院系核验。持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者,还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供核验。如院系对申请人的学历学位证书或外语水平证明等材料有疑问,申请人须按照院系要求提交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复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复试采取面试或“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各专业的具体复试形式届时另行通知。复试考察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养、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笔试(含同等学力加试)和面试均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笔试或面试任意一项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申请人须向招生专家小组作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复试时间由各招生专业确定,预计安排在2024年3月中下旬,具体安排见学院网站通知。
3. 录取
对于各项考核及格的考生,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经学校审核后公示 10 个工作日。
申请人的初审和复试成绩仅对本年度招生有效。未于本年度规定时间内参加初审、复试者,不予录取。
已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入学报到当日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提供给录取院系进行核查,无学位证书者不予报到注册。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须同时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供核查。已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学年有效。
05
博壹 PhD
违规处理
1.申请人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个人信息、其它报考信息以及提交资料等的真实性。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取消报 考(申请)、录取等资格。
2.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我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我校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4. 严禁学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招生有关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报考当年博士研究生的,应当回避相应的招生工作。违反规定的,将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06
博壹 PhD
信息公开与监督
1.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生院、院系将通过网站公布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说明、考核程序、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
2.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与学校有关部门全程监督各院系的研究生招生情况。申请人对院系博士招生环节有异议的,可向院系以书面形式具名提出,院系应当受理并予以答复;申请人对答复有异议的,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复查。
07
博壹 PhD
其它事项
1.学习年限、毕业就业、学费、奖助学金、学生住宿等信息见北京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
2.请及时关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网上通知,获取各环节具体安排,不另行单独通知。
3.若上级部门在2024年招生年度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学校、学院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告。
4.本说明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负责解释。
08
博壹 PhD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教务部
电 话:
邮 箱: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科路9号院3号楼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B座123办公室
邮政编码: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网址:
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办公室
电话:-1112
邮箱: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18号院迈瑞北京园区A座西门三层
邮政编码: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办公室
电话:
邮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王克桢楼218室
邮政编码: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
电话:
邮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A407
邮政编码:
北京大学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办公室
电话:
邮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六号院203室
邮政编码: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网址: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办公室
电话:
邮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