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启事
一、学校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5.01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博士,>>北京科技大学2025年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启事,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上海mba,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6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
二、支持条件
(一)“北科杰出学者”层次海内外人才
1.薪酬待遇一事一议,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住房补贴一事一议。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100万元以上。
(二)“北科领军学者”层次海内外人才
1.学校提供税前薪酬人民币70万元/年以上,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提供住房补贴人民币200-300万元。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300-60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50-100万元。
(三)“北科鼎新学者”层次海内外人才
1.学校提供税前薪酬人民币45万元/年以上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博士,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提供住房补贴人民币100万元。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15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50万元。
(四)“北科青年学者”层次海内外人才、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
1.对于在相应学科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突出业绩、学术水平在本学科同类人员具有明显优势、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可直接聘任为特聘教授或特聘副教授,享受教授、副教授相应校内薪酬待遇。特别优秀者可入选“北科青年学者”,额外享受人才津贴人民币8万元/年。
2.对于特聘教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不少于人民币20万元,特聘副教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不少于人民币10万元。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校重要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对于符合条件的进站人员,学校提供支持条件如下:
1.学校薪酬基础上,合作导师可额外给予配套,上不封顶。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博士后专项资助的,学校待遇叠加发放。
2.学术业绩优异的入站人选可给予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待遇。
3.符合政策的提供博士后公寓/周转房。
4.符合政策的解决子女入托入学。
5.在站期间学术业绩优异者出站后可留校任教并给予奖励。
(六)外籍教师
1.外籍教师可申请学校各类教师岗位博士后,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管理,享受校内同类人员薪酬。
2.担任海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的外籍教师可申请访问教授岗位(专兼职均可)。
以上各类人员社保事宜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学校协助符合政策的人员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符合条件的可进入学校“人才特区”——融合创新研究院。其他事宜面议。
三、招聘程序
(一)网上投递应聘材料。接收应聘材料邮箱为附件中各单位公布的专用电子邮箱。应聘材料包括:
1.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及工作经历、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标注影响因子及中科院JCR分区)、获奖成果等。
2.附件材料。包括身份证/护照、学历学位证书、任职证明、科研项目证明、论文首页、获奖证明、专利证明等。
(二)各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及应聘者情况,进行筛选。
(三)各用人单位按程序进行面试、试讲、综合考察等相关环节。
(四)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汇总各用人单位上报的拟接收人员后,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和程序,确定人选。
四、应聘须知
1.应聘人员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硕士,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
2.除特殊学科外,应聘人员原则上具有博士学位,可以是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或调入人员。
3.除特殊学科外,拟聘人员如无博士后工作经历,原则上须在学校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博士,【优博风采】2024年第36期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李大鹏
优博风采
北京工业大学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
李大鹏
►►►
编者按
为进一步培养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优博风采”专栏,邀请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分享科研历程与学术体会、展示创新成果与学位论文等,旨在激励我校研究生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校训精神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博士,潜心研究、锐意创新。
本期专访人物: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 李大鹏
所获奖励名称: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研路上,我们需要本着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保证科研结果的真实性与严谨性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博士,【优博风采】2024年第36期 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李大鹏,以一个科研工作者具有的素质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积跬步以行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科研道路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不应因此放弃,需要不断从失败过程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和完善学习方法,更需要一颗平静之心去对待。日常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相关领域前沿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博士,训练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
博士论文介绍
论文中文题目:不确定非线性状态约束系统的智能自适应控制
论文英文题目: FOR
作 者:李大鹏
指导教师:乔俊飞教授
培养单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学 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实际工程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到物理结构、系统性能以及安全准则等约束条件限制。一旦违反约束条件势必会造成产品合格率减低和控制性能恶化,甚至引发系统失稳或重大生产事故等。面向实际工程系统的需求,本文针对非线性约束系统的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博士后,主要创新工作包括:
1.消除现有方法要求状态初始值必须已知且满足约束条件的限制。针对任意初始条件的非线性约束系统,提出了基于延迟转移函数的自适应约束容错控制方法。通过设计的目标转换函数将真实系统状态满足约束条件转换为测量状态满足约束条件。再利用延迟转移函数消除初始状态必须满足约束条件的限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非线性映射函数的自适应神经网络约束控制器,在初始条件未知情况下,保证了系统状态和跟踪误差满足指定约束条件,同时消除了虚拟控制器必须满足指定约束条件限制。
2.解决了现有自适应约束控制器中潜在奇异性问题。针对非线性状态相关约束系统,提出了基于双层约束结构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考虑到现有约束控制方法均采用单层约束结构,当变量接近约束边界时,导致控制器出现奇异性情况上海mba,控制输入将趋于无穷大。所提出的双层约束结构控制方法分别采用内层约束边界用于非线性映射函数设计,外层约束边界用于控制器设计,当变量接近约束边界时,避免控制器不会出现奇异情况。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跟踪误差和系统状态满足指定状态相关约束条件的同时,消除控制器潜在奇异性问题。
3.实现污水处理过程安全稳定运行。研究具有执行器故障和饱和的污水处理过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延迟约束容错控制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未知动态进行在线辨识。构建内回流泵和曝气泵的故障和饱和输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延迟转移函数和非线性映射函数,提出了自适应延迟约束容错控制器,保证硝态氮和溶解氧溶度及它们的跟踪误差始终保持在指定约束范围内,确保出水品质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所提控制方法提高了污水处理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博士期间代表性科研成果
►►►
与导师合影
图文:李大鹏
排版:陈柳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