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近期大量23考研同学产生各种各样的复习应考问题,诸如:
①23年复试是现场复试教育学考研面试,还是云复试呢?
②如果23年复试是现场复试,是不是会增加笔试的考查呢?
③目前已经结束初试,元旦也休息了一阵子,感觉放空了自己,我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复试复习呢?”
④考完试,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我好像考得不是很好,那我是不是要等成绩出来后,或者等到院校发布复试线后,再开始复习呢?
⑤我也很想复习,但是毫无头绪,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着手开始?
⑥看的出来,同学们围绕复试确实很困惑,那么,我们今天一次性为大家解决一下各种复试问题。
今天小思就为大家的复试披荆斩棘、拨开云雾。
2023年复试有新情况
—现场复试大概率回归
随着疫情管控形势的变化,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也许23年阔别已久的现场复试会重出江湖,云复试应声下线。
也就是很多人认为,23年很多院校大概率会将复试笔试面试确定为考生需要到院校校园实地现场考试。(虽然也有人持保守观点,认为依然有院校会采用云复试。)
如果是这样的话,复试考试将回归到2019年及其以前的常规形式。随之而来的是,同学们需要提前准备现场复试的流程、内容、技能。
哪些人特别需要早早开始复试备考?
—五类同学
有五类同学建议早早准备复试:
1、一战考研、N跨考教育学、复试“小白”(了解少)
2、在职工作考研、宝妈考研(时间少)
3、学习速度不快(进展慢)
4、学习时间充裕(时间多)
5、追求完美主义、想要积累先发优势的同学(特想赢)
Part.
复试复习与应考全程是如何进行的?
1.复试前夕“黄金般”的准备学习
初试结束以后,绝大部分同学有2个半月到3个月的复试复习时间。
34所院校中有的院校复试开始的早,会在3月上旬或中旬。非34所院校中的院校绝大部分是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展复试。
由此,复试同学一定要早早开始,不能拖拉得太晚,太晚的话,容易导致自己准备不充分。这段时间可以通过五条路径开展复习:
①英语、②专业课
③综合素养(名著/文献/热点)
④编写并修改自我介绍、个人简历
⑤模拟面试演练
2.2月年后出分
每年的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份过年以后会陆续发布。这个时候很多同学看到自己考得很好,会加大动力开展复习。
有的同学看到自己考得不上不下,感觉好像自己复试入围上下徘徊,但是依然愿意投入力量开展复习。
还有的同学看到自己的成绩考得一般或很不好。或者申请成绩复核,或者依然期望看看后续分数线,或者直接放弃不太抱希望。
不管如何,看到考试成绩并不能绝对代表什么,还需看国家线、院校复试线。
3.3月份分数线发布
进入3月份后,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国家线的发布了。
有些34所院校会在国家线发布前,发布自己的复试线,直接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否入围了复试。这个是比较早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绝大部分院校是要等待国家线的发布。
等国家线发布后在职研究生,再发布自己的院校线。这个时候,同学可以通过查询院校研招网看到自己是否入围复试。
4.分数线发布后的复试备战—复试应战
成功入围院校复试线的同学,就可以着手开始更加高效率的准备复试了。之前一直在复习着的同学,会很庆幸,自己积累了先发优势。之前没有复习的同学,会很懊悔,自己没有前期复习,是不是来不及了。
不管如何,这个阶段,同学们都在努力备战复试。如果院校规定今年现场复试,那么同学们需要提前关注院校研招网、学院网,来了解复试的时间、资格审核需要的资料、复试流程、复试内容、复试成绩计算权重等。
还需要提前查询复试地点,计划出行交通方式、住宿、餐饮等问题。(特别注意,现场复试有笔试,还要注意复试在哪个校区,不要走错)
如果院校规定今年是云复试的话教育学考研面试,复试扫盲(一):教育学考研复试复习与应考全程是如何进行的?,那就不用担心去学校产生的舟车劳顿了。只需要关注院校通知,积极跟进院校安排,在各种资料准备好的同时,调试自己云复试的双机位,参加院校提前开展的培训与设备调试,然后正式参与云复试。(特别注意,网络一定要稳定流程,周围不要太吵闹,一定设好闹钟不要错过复试时间)
5.分数线发布后—调剂应战
没有入围复试的同学,有些是直接没有下文了,也就是说分数不但进不了复试,也没有调剂的资格。那这样的话,只能来年再战了。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入围复试,但是有调剂资格。
那么可以积极关注调剂动态,也可以跟进勤思复试调剂社群,关注调剂讯息。每年的调剂都是僧多粥少,一部分人会调走,一部分人调不走。
这个主要看调剂信息掌握的情况,调剂院校填报,调剂过程中院校选择的级别与竞争程度,自己复试前期准备与现场表现,还有自己的本科院校、个人素养等综合情况。
6.复试调剂后的录取
很多同学参加完复试或调剂以后上海mba,收到了院校录取通知。这也就表明今年上岸了。很棒呀。
还有同学参加完复试或调剂后,没有入围,如果时间还可以,处于3月下旬到4月30号之间,依然可以不停的填报调剂信息,努力争取参加复试的机会。很多同学最后是争取到了机会的。
录取当然是同学们最终的目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入围、没有被录取,那也不要过于伤心博士后,考研毕竟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如果有梦想,来年再战,努力考上,来证明你自己是可以的。
想要了解复试常规中文问题,英文问题
往年的复试自我介绍模板
扫码添加教育学老师微信
明日复习攻略继续更新
教育学考研面试,用心教育 | 22教育学考研线上复试准备事项清单!
22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
线上复试在即,有哪些设备和内容是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面试环境
由于线上复试需要自己准备复试环境,因此一定要保证复试环境的安静和整洁。
1.家中复试的同学:
提前与家人打好招呼,在整个复试期间千万不要进出你的房间,也不要敲门、喊话等。研究生复试的环节属于国家级机密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只允许考生一人在房间内参加复试教育学考研面试,其他人进入后会被视为作弊,面临成绩取消的风险。
2.返校复试的同学:
用心团队建议可以联系你的辅导员博士,请他帮你安排一间教室或会议室。一般情况下,辅导员是很乐意帮忙的,毕竟关乎学校的升学率。也可以考虑在宿舍或者钟点房进行复试。如果是在宿舍,同样需要考虑宿舍的整体隔音情况以及宿舍内其他同学的安置问题。如果是选择校外钟点房的同学,要考察钟点房的隔音情况、灯光、订房时间等。
注:线上复试的过程中需要全程拍摄到考生的上半身,因此身后的背景环境至关重要。尽量选择干净、简单、整洁的环境,最好是纯色的墙壁。身后避免出现书柜、家具等。如果背后的书柜难以及时移动,可以用纯色的帘子进行遮挡,保证在复试时身后看不到书籍、试卷等资料。
二、面试光线
一个明亮而不失柔和的光线,会让我们的面部状态看上去更好,也让老师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我们的面试状态。用心团队整理了以下几点建议:
1.给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
即在线上复试的时候坐在哪里,机器摆在哪里。不同时段所在位置的光线会有所区别,同学们可以提前测试。比如在不同的时段自己所在位置的光线是否合宜;会不会出现直面光线的情况;会不会有逆光的情况;强光线会不会导致我们睁不开眼睛……
2.准备小型补光灯
如果设备测试后光线状态不足,建议准备1-2盏小型的补光灯。大家要注意调节补光灯的光线强度,尽量放在距离自己不低于60cm的距离同时保持补光灯的平视角度在职研究生,以保证光线的自然、柔和,不要过分追求对面部的塑造效果。
三、双机位布置
大多数学校将采用线上复试,双机位将是主流的设备摆放方法,毕竟三机位操作困难,而单机位又很难避免作弊等。
部分高校对双机位的摆放位置做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以山大为例:
(山东大学为例)
1.主机位
主机位用于考生的正常面试拍摄,通常建议为笔记本,尽量让笔记本的摄像头高度与自己的眼睛平行,完整地露出头、肩、颈等身体部位。
2.副机位
副机位则用于监控面试场环境。副机位可以采取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手机更为方便和常见。
注:需要提前准备一个手机三脚架,选择高度调节范围较大的三脚架能更加灵活。
四、仪容仪表
复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面试,面试中的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相信同学们也思考了很久,下面是用心团队整理的几条建议:
1、建议大家着装以干净整洁、落落大方为主,复试毕竟不是职场面试博士后,不需要大家西装革履,这样太过于正式,但也不能穿着过于随意,显得并不重视此次面试。
2、男生不要留太长的头发,也不要刻意梳“油头”,面试前将头发理顺,显得神清气爽即可,同时保持面部干净,不要留胡子。
3、女生的头发也同样要打理整齐,长发的女生可以考虑把头发扎起来教育学考研面试,用心教育 | 22教育学考研线上复试准备事项清单!,这样会更有精气神。女生可以化一点淡妆,显得自己有气色,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但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戴首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