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培训研究文献综述管理学论文 摘要: 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外在职培训研究的主要成果, 并对加强我国在职培训研究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文献综述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常难以替代。 国外在职培训的研究非常之多,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贝克尔的研究基础上展开的。一、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在职培训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在职培训学习,例如斯密(Smith, )和 Pigou(王伟, ) ,对培训已有所关注。但在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其广泛研究却是在贝克尔()分析之后得以开展。 贝克尔分析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下在职培训。 按培训知识的专用程度, 在职培训分为特殊培训和一般培训。 特殊培训指培训获得的技能只能提高员工在本企业的生产率, 在其它地方没有作用。 特殊培训获得的人力资本叫特殊人力资本。 而一般培训指的是能够等量、有效的提高培训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生产率。一般培训获得的人力资本叫一般人力资本。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情况下, 由于员工的特殊人力资本不具有外部性, 员工离开企业不能够从中得到任何收益,因此员工将不会自觉进行特殊培训。也就是说,特殊人力资本投资应全部由企业承担,同时,企业也将享受由此带来的全部收益。
反之,由于一般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情况下, 企业支付的工资必须等于员工的边际生产力,否则,员工将会离开企业。因此,企业实际上不能分享任何投资收益,所以也就不会对一般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员工由于获得了全部投资收益, 也就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的一般培训成本。 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一般培训, 员工就得支付培训费给企业, 通常的支付方式是用员工培训期的部分工资对学费进行冲抵。按照这一逻辑,培训期员工的工资远低于培训后的工资。大量文献对贝克尔的这一论断进行了检验( 等, ) 。二、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的一般培训贝克尔的理论基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假设, 而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却很少满足完全竞争这一条件。劳动经济学家们发现当信息不对称(Chang&王,;Katz&在职培训学习, ;&, , ;Autor, ) 、劳动力市场有匹配摩擦(&, )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难以分开时(Booth&, ) ,企业都有可能投资一般培训并获益。 Katz&()认为培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使企业投资一般培训。
一方面,外部企业了解员工在本企业的培训信息需要支付一定成本, 这个成本使得员工在本企业的价值大于在外部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经过培训的员工到外企业需要面对长时间的磨合和低效率,也就不愿意接受外部企业提供的岗位安排。 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员工在企业之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培训的有效性。 &()在观察了大量的德国学徒制公司之后,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许多公司为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人提供正规的、 标准化的甚至配发证书的学徒制课程。 这用 Katz&()的解释行不通,因为发证无疑给其他企业传递培训信号。但& 认为培训企业所主要利用的是员工能力信息不对称,而不是培训信息不对称。&()更进一步指出,在劳动力市场垄断力量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投资一般培训可能会受益。 但培训必须要员工配合和努力才能达到效果。 为了激励员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3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