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211 工程”和 985 首批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直属教育部,由教育部、财政部与北京市 共建。学校创办于 1949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创办的第一所 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学校以“忠诚、团结、求实、创新”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 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己任,以传承和增进人类知识、 文化为使命西班牙在职研究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六万 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6 个和硕士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9 个,涵盖 8 个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 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 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 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 7 个,新兴交叉学科入选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 个;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个。
高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途径。
近期中央财经大学2+2国际本科学费,中央财经大学就业、深造、简况: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详情如下: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一、基本情况
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15769 人, 折合在校生 21655.2 人。普通本科生 10183 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比例为 64.58%。
2023 年,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本科新生 2482 人、 少数民族预科新生 59 人。
截 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学校教职工 1772 人,其中专任教师 1049 人。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45 岁以下专任教 师 600 人,占 57.20%,其中,36-45 岁教师 392 人。从学历学位结构看,专任教 师学历学位结构更加优化,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97.52%,其 中博士占比 89.61%。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792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的 75.50%。2022-2023 学年,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 303 人,占教授总数的 93.81%,其中主讲 本科专业课的教授 165 人。
2022 年,学校本科教学经费支出总计 17475.33 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 行支出为 13306.94 万元(生均 6144.92 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 与本科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为 29.95%;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本科专项教学 经费 4168.39 万元。
2022-2023 学 年,辅修学生 1352 名,双学位学生 348 名。
2022-2023 学年,共有 86 名 2022 级学生转入新专业学习。
二、2023届就业
2023 年本科毕业人数 2512 人中央财经大学2+2国际本科学费,学位授予人数占实际毕业 人数比率为 99.52%。
三、深造情况
就业方面,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学校应届本科生中最 主要的去向是升学,共有 1443 人,占毕业人数的 57.56%,其中出国(境)留学 人数为 476 人,毕业生深造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中央财经大学2+2国际本科分数线是多少,北京顶尖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报考指南、就业升学情况一览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在2023软科大学中国大学财经类院校排名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学院南路校区和沙河校区。
优势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中央财经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央财经大学2023全国各省分数线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在京录取分数线较高,基本处于640分以上。2023年一本线为527分,要高于一本线120分左右,市排名处于3925名以内,才有机会被录取。
“双培计划”
当然,想要到央财学习的同学,如果自身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可以考虑北京市特有的“双培计划”。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招生与普通高考流程一致,属于普通高考招生,但是因为培养方式与一般本科不同,是北京市考生特有的培养方式。
2023年共有5所市属院校和央财开展“双培计划”,分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金融与监管科技)、保险学(保险与风险管理)专业,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金融与监管科技)、保险学(保险与风险管理)、会计学专业,北京服装学院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遴选部分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中,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或者修习辅修专业。
以上5所院校的“双培计划”均采用“3+1”模式,即前三年在央财学习,最后一年回到本校就读。需要注意的是,“双培计划”是分区投放计划,各区名额分配以当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志愿填报设置在本科提前批普通B段中央财经大学2+2国际本科分数线是多少,北京顶尖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报考指南、就业升学情况一览,录取分数也相对较低,同学们可重点考虑。
近几年英国在职研究生,“双培计划”满足了部分北京学生到中央高校就读的愿望,越来越受到考生、家长关注,逐渐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热点
在京选课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2024在京招生专业中,共3种选考要求:
①经济统计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均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②保险学、精算学、投资学、金融学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必须选考物理;
③其他专业不限选科要求。
就业和升学
一、2023届就业
2023 年本科毕业人数 2512 人,学位授予人数占实际毕业 人数比率为 99.52%。
二、深造情况
就业方面,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学校应届本科生中最 主要的去向是升学,共有 1443 人,占毕业人数的 57.56%,其中出国(境)留学 人数为 476 人,毕业生深造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央财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广泛,其中金融业一直为本科、硕士毕业生最主要的行业流向,教育业为博士毕业生最主要的行业流向。2020年,央财本科、硕士毕业生签约金融业单位比例分别为35.22%、52.04%,博士毕业生签约教育行业单位比 例为58.7%。
硕士毕业生签约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其他、证券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等行业单位人数众多, 其中银行业占签约人数的25.43%。
三、就业单位分布
央财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多元。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以国有企业等企业单位为主。硕士毕业生签约企业单位的比例为81.5%,其中签约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为 59.74%;一成以上的毕业生签约各级党政机关,其中,本科毕业生签约党政机关的比例为10.64%,硕士毕业生为11.3%,博士毕业生为6.52%。
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情况统计,央财毕业生签约单位整体分布广泛、行业优势突出、单位质量较高。签约总人数6人ࣿ以上的主要签约单位共46家中央财经大学2+2国际本科分数线是多少,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6家,占签约6人ࣿ以上单位的56.52%。
四、就业竞争力
调查显示,央财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每人向51.69家单位投递过简历,接到过14.71家单位的面试邀请,最终获得3.40个就业机会,毕业研究生投递简历、接收面试邀请、获得就业机会的数量均高于本科毕业生;七成以上毕业生在落实工作时已拥有2个或2个以上就业机会,毕业研究生的这一比例达82.33%。
五、薪资情况
财政税务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薪资(起薪)情况:
年薪一般都在 20-35W。
金融、券商等行业起薪较高,事业单位相对要低一些但胜在工作稳定。
薪资情况与就业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有关,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工作薪资肯定相对较高,但消费水平也高。
而在经济水平相对低一点的地区,薪资也会有些差异但消费水平更低。
作为“两财一贸”之一,央财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