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歌偶记(原创)
近日(2024年7月11日),科睿唯安更新了2024年7月全球ESI最新数据及排名,中国内地高校也随之揭晓,广东有15校入围,中山大学高居全国第6位,汕头大学位列全国第134位,其他广东高校也有属于自己的名次博士,让我们一起去了解。
据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ESI收录了全球1.2万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博士后,以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近10年所发表的论文及被引用数据。
ESI数据会每隔两个月更新一次,都是在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最新两个月的数据,但在每年5月份会剔除最旧一年的数据。
ESI一般会在单数月份公布新数据,过去一期ESI数据在2024年5月公布,而2024年7月公布的最新ESI数据,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24年3月。
2024年7月ESI中国内地高校,广东入围的15所高校排名具体情况如下:
中山大学,省内第1位、全国第6位、国际第74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2位。
华南理工大学,省内第2位、全国第20位、国际第172位top200高校,国际排名比5月份下降1位。
深圳大学,省内第3位、全国第34位、国际第310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9位。
南方医科大学,省内第4位、全国第46位、国际第429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5位。
暨南大学,省内第5位、全国第47位、国际第431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5位。
南方科技大学,省内第6位、全国第57位、国际第507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14位。
广州医科大学,省内第7位、全国第72位、国际第669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11位。
广东工业大学,省内第8位、全国第74位、国际第680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7位。
华南农业大学,省内第9位、全国第81位、国际第750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6位。
华南师范大学,省内第10位、全国第93位、国际第842位top200高校,2024年7月ESI中国内地高校top200,广东15校,中大第6,汕大第134,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11位。
广州大学,省内第11位、全国第110位、国际第988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10位。
汕头大学,省内第12位、全国第134位、国际第1322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6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省内第13位、全国第158位、国际第1496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20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省内第14位、全国第183位、国际第1798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44位。
广东医科大学,省内第15位、全国第199位、国际第1996位,国际排名比5月份提升5位。
顺便提一下,2024年7月ESI中国内地高校top15上海mba,除了中大之外,其它高校依次是:
第1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第17位)、第2位清华大学(国际第34位)、第3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第40位)、第4位浙江大学(国际第41位)、第5位北京大学(国际第49位)、第7位华中科技大学(国际第78位)、第8位复旦大学(国际第83位)、第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第99位)、第10位中南大学(国际第108位)、第11位南京大学(国际第112位)、第12位四川大学(国际第120位)、第13位武汉大学(国际第122位)、第14位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第124位)、第15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第140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ESI中国内地高校,大部分比5月的ESI国际排名提高了。
美国高校top100,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各国排名亮点!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各国排名亮点!,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正在准备留学的同学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了解吧。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各国排名亮点!英国剑桥反超牛津!清北创奇迹!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
6月8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发布。
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世界上查阅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大学排名。
今年的大学排名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1418 跨越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前100所大学的排名。
解释了这个列表的结果 年至 年间发表的 1640 一万篇学术论文的分布和表现,以及这些论文收到的 1.178 1亿次引用;还解释了超过1亿次的引用; 151,000 著名学术教师和 99.000多名雇主的专家意见。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十一年创纪录,位居世界第一。
剑桥大学上升到第二位,斯坦福大学仍然排名第三。
目前,中国(大陆)有两所大学进入世界 15 北京大学(第 12 清华大学(第一)和清华大学 14 自成立以来,名单获得了最高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亚洲最好的大学,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11 位。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世界排名第一) 9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仍然是欧洲大陆排名最高的(UBA)继续在拉丁美洲领先。
解读QS排名方法论:
QS 始终致力于通过多维排名更好地呈现全球高校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
其中,全球雇主声誉是QS排名的主要特点和亮点。QS通过世界上最大的雇主问卷调查,进一步测试了大学的影响力和就业能力。
同时,QS 对高校国际化程度的考虑也十分重视,在六大指标中博士后,有10%用于考虑国际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六项指标及权重:
学术声誉(40%)
基于超过 151,000 调查问卷反馈的著名学者。
雇主声誉(10%)
基于超过 99,000 著名雇主对大学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关系的问卷反馈。
单位教师论文引文数(20%)
通过五年内将大学研究论文引用总数除以大学教师数量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
师生比例(20%)
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师人数,用于全球学生参考所选大学的班级规模等指标。
国际教师比例(5%)
QS 衡量一所大学中非教师比例的两个国际指标之一。
国际学生比例(5%)
QS 两个国际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衡量了一所大学中非本地学生的比例,这也表明了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在阅读了世界前100所大学的排名后,让我们来看看各热门国家/地区的大学排名。学校和目标大学排名第一
中国大陆大学世界排名世界排名世界排名世界排名
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排名最高,排名上升 6 位,至第 12 位在职研究生,这是学校的自我 2004 自QS世界大学排名编制以来,年度排名最高。北京大学位居世界前列 15 这个名字的驱动力在于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是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结果。同样,清华大学也上升了 3 排名第一,排名第一 14 位,创下了QS世界大学历史最高排名。由于QS研究影响指标(单位教师论文引用数)和师生比例指标(代表教学规模)的提高,这两所大学的显著优势。
今年,中国(大陆)大学排名全面提高;为全球新冠肺炎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发布了具有形象力和高引用率的研究。
QS世界大学排名第十九版包括 71 其中,中国大陆大学 24 与去年相比,该公司的排名有所提高,20 与去年相比,排名有所下降,14 排名持平,13 所新上榜。
在中国(大陆)上榜的大学数量是世界第三名:前两名是美国(201)和英国(90)。
亚洲上榜的中国(大陆)大学数量最多,两所大学位居世界前列 15 、世界前五所大学 50 、世界前十三所大学排名前十三 300 ,28所大学位居世界前列 500 。
解读中国(大陆)排名
整体提升:排名上升的大学数量大于下降
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在从6位上升到12位,这是200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编制以来的最高排名。北京大学跻身世界前15名的动力在于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这反过来又是高水平国际合作的结果。同样,清华大学也上升了3个排名美国高校top100,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各国排名亮点!,排名第14位,创下了QS世界大学历史最高排名。由于QS研究影响指标(单位教师论文引用数)和师生比例指标(代表教学规模)的提高,这两所大学的显著优势。
中国(大陆)大学持续崛起的主要原因是QS测量研究影响力的方法的改进,即单位教师论文的引文数(CpF)改进。在这一指标中,37所中国大学的表现较去年有所提高,而21所大学则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有18所大学的研究影响力位居世界前100名,仅次于美国(22所)。
系统的研究表现提高足以抵消QS声誉指标的持续下降。在71所中国大陆大学中,47所学术声誉得分同比下降,43所雇主的声誉得分同比下降。北京大学在学术声誉方面取得了中国(大陆)最高分99.3/100,其他四所大学分别在清华大学(98.9/100)、复旦大学(83.6/100)、上海交通大学(82.7/100)、浙江大学(72.2/100)等指标中排名世界前100。
清华大学在中国(大陆)雇主声誉方面获得最高分97.7/100,共有5所大学在该指标中排名世界前100 ,分别是北京大学(96.5/100)、浙江大学(95.3/100)、复旦大学(93.5/100)、上海交通大学(90.2/100)。
与全球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大陆)大学的教学规模也在下降。在名单上的71所大学中,有 40所师生比例下降,只有18所增加。共有四所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前100名 ,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97.7/100)、清华大学(92.8/100)、复旦大学(89.3/100)、北京大学(87.3/100)。
在上榜的71所大学中,49所中国(大陆)大学的国际教师比例下降,这是全球疫情的副作用。然而,浙江大学逆势冲进了前100名。中国(大陆)只有西交利物浦大学(99.1/100)、复旦大学(99.1/100)、同济大学(66.2/100)四所大学进入前200名。
最后,在上榜的71所大学中,54所中国(大陆)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下降,只有一所是暨南大学(83.9/100),排名世界前300名。虽然国际学生只占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学生的1%,但他们的数量在疫情前增加了。
QS在这个版本的排名中引入了两个未加权的新指标。首先,在国际研究网络指标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大陆)大学没有进入前300名,这表明在加强研究合作方面仍有探索的空间和机会。浙江大学在该指标中排名最高,分为 80.8/100位居世界第一 309 位。
其次,在就业成果的新指标中美国高校top100,北京大学只有两所领先的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前100名( 91.4/100 )和清华大学( 8/100)。
世界排名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在今年榜单上的表现依然出色,占世界前20名的近一半。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美国上榜的大学略有下降。除了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1年获得世界第一名外,哈佛大学仍在QS世界大学(第5名)的历史低位,哥伦比亚大学也跌出前20名,排名第22位。
英国世界大学排名
与去年相比,英国90所大学中有28所排名有所上升,22所大学排名保持稳定。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排名第一至第六,伦敦大学UCL排名世界第八,英国排名世界前十。
在世界前20名中上海mba,爱丁堡大学也从去年的第16名再次攀升到第15名。曼彻斯特大学28也是前50名、伦敦国王学院37。
澳大利亚世界大学排名
与去年相比,澳大利亚的大学也有所下降。
澳大利亚国立排名最高,同比下降3位,位居世界30位。
我不知道学生们最喜欢的目标学校是否在名单上?
排名有什么用?关系到就业和落户!
QS的排名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例如,不久前,中国的许多大学决定退出排名竞争,包括:
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
但QS排名难得稳定,一直沿用6个指标:
学术声誉(40%)、用人单位的喜爱程度(10%)、师生比例(20%)、人均文献引用数(20%)和国际学生比例(10%)
从其权重来看,QS列表确实可以反映学校的某些情况:
学术声誉和文献参考的数量与大学的专业实力有关;
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以及雇主的喜爱决定了校友和行业的影响力;
国际学生的比例直接反映了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考研只是一个过程,目的是为简历增光添彩。
特别是北京和上海更新落户政策后,落户难度甚至直接与QS排名挂钩:
上海——
毕业于世界前50名的学生,取消社会保障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到上海全职工作可直接申请落户;
世界排名50~100的毕业生,全职到上海工作,缴纳社保6个月后即可申请落户。
北京——
对于全市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按计划单列办法引进毕业于世界前200名的国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总之,如果你的考研目标院校在QS榜上名列前茅,京沪两地落户,直接开启加速buff!
关于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各国排名亮点!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频道。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
top200高校,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广东7校月薪超1万元,汕大在列
文|杰歌偶记(原创)
最近,薪酬网公布了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排行榜,显示的数据是2023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其中共有73所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万元。
2023届广东入围的高校跟2022届一样有12所,但比之全部提薪了在职研究生,而且还有7所高校月薪超过了1万元。
其中位于粤东潮汕地区的汕头大学,2023届的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0230元,比上届提升了535元,这样的月薪在全国各高校之中排名第72位(比上届下降14位),广东省内第7位。
据薪酬网介绍,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数据来源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的月薪数据,包括国内300多个城市地区、200多个行业细分领域、50多万家企业,100多万条毕业生数据,以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
除了以上介绍的汕头大学,进入2024年(即2023届)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榜的其它广东高校依次是:
1、中山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2463元,比2022届提升1523元,排名全国第9位(比上届提升12位),省内第1位。
2、华南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2157元,比2022届提升1325元,排名全国第17位(比上届提升9位),省内第2位。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1942元,比2022届提升609元,排名全国第26位(比上届下降19位),省内第3位。
4、暨南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1636元,比2022届提升1432元,排名全国第34位(比上届提升11位),省内第4位。
5、深圳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1231元,比2022届提升1169元,排名全全国第46位(比上届提升4位),省内第5位。
6、广州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0525元,比上届提升1246元,排名全国第63位(比上届提升9位)。
中大、华工、广外、暨大、深大、广美、汕大,也成为2024年广东省内7所毕业生平均月薪超1万元的高校。
8、广东财经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9651元,比上届提升715元,排名全国第81位(比上届下降6位)top200高校,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广东7校月薪超1万元上海mba,汕大在列,省内第8位。
9、南方医科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8125元,比上届提升626元,排名全国第114名(比上届下降4位),省内第9位。
10、广东工业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7725元,比上届提升1235元,排名全国第121位(比上届提升5位),省内第10位。
11、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6580元,比上届提升599元,排名全国第154位(比上届下降2位),省内第11位。
12、广东医科大学,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4903元,比上届提升364元,排名全国第197位(比上届下降2位),省内第12位。
2024年(即2023届)广东其它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都在5000元以下,且都在全国排名200名之外。
除了中大,位列2024年(即2023届)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榜top10依次是:
第1位清华大学13221元,第2位上海交通大学13002元,第3位北京大学12710元,第4位中央财经大学12599元,第5位浙江大学12552元,第6位复旦大学12496元,第7位同济大学12495元,第8位北京外国语大学12476元,第10位电子科技大学12426元。
必须指出的是,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受专业、行业、景气程度、毕业生人数等因素影响,会各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非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也可能获得高薪(例如广外),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则并不一定就会获得高薪。
例如C9高校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top200高校,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1775元,仅排名全国第29位。
又例如在全国39所985高校之中,只有26所高校的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万元,其它13所高校是低于1万元的,例如:
第79位湖南大学9665元,第95位西北工业大学8811元,第109位中央民族大学8313元,第113位华中科技大学8154元,第153位吉林大学6591元,第155位重庆大学6458元硕士,第163位山东大学6007元,第171位西南大学5833元,第176位四川大学5693元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