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荫宇,男,1948年生,湖北武汉人。1982年获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专业学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获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和运筹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叶荫宇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任教,2002年回到斯坦福大学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教授、斯坦福工业联盟计划主任,2006年当选为 (The for and ) 。与此同时,叶荫宇被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高校聘请为兼职教授或访问教授,2007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叶荫宇致力于从事于数学规划、优化算法设计与分析、运筹学、物流及供应链方法、市场平衡及博弈论等研究,是国际最知名的最优化、运筹学专家之一。作为线性规划内点法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直致力于线性规划及运筹管理方面的研究,在与管理科学相关的诸多应用领域,如智能电网、网络优化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还长期担任多种运筹学、优化与工程等领域杂志的主编或编辑,如《数学运筹》( of ),《管理科学》( )。叶荫宇在管理科学和数学优化的顶尖期刊上发表近50篇论文,被ISI评为2004年至今全世界在数学有关领域中其研究成果最为广泛应用的科学家之一,2000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被邀请为数学规划会议大会发言者。
2009年10月,叶荫宇被授予运筹管理学领域最高奖项——冯·诺依曼理论奖(The John von Prize),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冯·诺依曼理论奖创建于1975年,每年颁发一次,奖励给在运筹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做出奠基性的,有深远影响力贡献的一名科学家或一个研究群体。该奖是奖励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一批学术成果香港中文大学 清华大学,杰出校友——叶荫宇,评判标准包括重要性、创新性、深度和科学性。第一位获奖者是线性规划之父 B. 教授。该奖项获得者中既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有众多计算机科学、控制论等领域的创始人。与此同时上海mba,叶荫宇还曾获2006年首届 奖,2012年首届 of Tseng 奖等其它奖项。
叶荫宇不但学术渊博,学术成果卓著,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非常关心运筹学在中国的发展博士,为推动我国运筹学的研究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92年应当时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吴方所长的邀请首次回国访问讲学以来,他几乎每年都将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国内大学的教学当中,回国访问、讲学,办各种讨论班和讲习班,他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有密切的联系。
忙碌的叶荫宇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2006年5月27日,校长李培根向他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他为我校教授。他经常回国与我校控制系、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等院系的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能回来为母校出力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同年5月29日,他应计算机学院邀请,为计算机学院和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作了的题为“如何从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问题”的讲座。
叶荫宇和蔼、谦逊、博学,其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都令人崇敬,几乎所有的褒义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他高中毕业后赶上了文革,在农村劳动了十年,但他仍然在每天十几小时的劳动之余坚持学习,终于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重新考上大学。当他大学毕业时已经三十二岁了,都说三十而立,但他没有急着去工作挣钱,仍然来美国花了七年的时间攻读下博士。四十岁左右拿到博士学位算是早还是晚?在多数人看来都“太晚了”,甚至认为“这辈子就快完了,也没啥大发展了”,“一辈子光读书了,太失败了”,“书呆子嘛”。但他却越做越好,最终获得了冯诺依曼奖博士后,这是优化运筹领域的“诺贝尔奖”,用通俗的说法可以说做到了世界第一。而他又是一个心态年轻的健康“老人”,曾跟他的学生一起吃饭的李岩说,“见过叶荫宇的人都说,六十多岁的叶教授,看起来像四十岁的人,爬山跑步小伙子都跟不上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同样体现在他与家人的良好关系上,他感谢妻子独自一人在中国照顾年幼的女儿,支持他来美追寻我的求学梦想。感谢她一直鼓励我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结果。在约翰·冯诺依曼理论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中,他提到“还记得有一次当我研究最大二等分(Max-)问题的时候,获得了一个0.699可证近似率的算法。当我告诉她这个结果时香港中文大学 清华大学,她并不以为然。她说这个数字看起来像个超市数字:6块99分,让我把它提高到0.7。我尝试了很久,但没有能证明这一点。后来,有人使用了更强的半定规划松弛(SDP )证明了新的近似率:0.701,这仍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结果。这个奖项也有我的妻子和女儿的一份……谢谢你们!” 而且他每周末都会和妻子女儿出去郊游,前段时间他女儿结婚,更是让他每天乐得合不拢嘴。看过叶荫宇校友的网页,也看了些相关的论文的人,都对他的成就和高尚的人格充满敬意。
(本文由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供稿整理)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2025年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招生说明
金融MBA项目简介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康奈尔大学旗下的约翰逊管理学院联合培养的非全日制项目,同时也是常春藤联盟大学首次在中国授予其原版工商管理(MBA)学位。项目依托清华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两所世界名校一百多年来丰厚的教学资源,放眼国际金融市场,结合中国国情,倾力打造出一套融汇中外金融理论与最新实践的金融人才培育体系,培养立足中国市场、兼具国际视野、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金融领军人才。(以下简称“项目”)。
教学采用中英双语授课,学制为在职两学年,共设四大教学模块,并结合赴美学习、论文、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两校师资各负责50%的教学内容。教学地点主要位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课程期间包括赴美学习。
项目学习结束后,满足条件的学生将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康奈尔大学MBA学位证书(与康奈尔大学在其本部所授MBA学位完全相同)。
一、招生对象与人数
拟招收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20人,预计将于2025年9月开始上课。招生对象为符合报名条件并致力于在中国从事金融类或相关工作的中高层管理型人才,对行业/专业没有特殊要求。
二、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2、截至2025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所获学历学位及工作经验必须满足下列情况之一:
◆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之日起至2025年7月具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全职工作经验;
◆获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之日起至2025年7月具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全职工作经验。
如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该学历证书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2025年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招生说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及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考生应在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包括学校和报考院系、专业、项目发布的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产生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初试报名
▶中国内地考生
考生须严格按照清华研招网()后续公布的“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考)”(包括目录里的备注)和本通知的相关要求进行报考。后续报名考试具体安排预计于2024年9月左右在清华研招网()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报考院系:060(五道口金融学院)
报考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01(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
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英语二(204)
学习方式:2(非全日制)
报考类别:12定向就业
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还须按照清华研招网后续公布的“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中的相关要求报名。
▶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考生
请耐心等待进一步通知
▶国际学生
请耐心等待进一步通知
四、资格审查、初试、复试与录取
▶复试
满足我校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入围复试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考生资格审查于复试期间统一进行。
▶复试考核说明
复试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笔试)及专业综合考核(面试)。复试面试部分为清华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举行的联合面试。面试分为中/英文两部分,其中,中文面试采用个人面试形式,英文面试采用小组讨论形式。
▶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将于复试入围名单公布后,复试开始前统一进行在职研究生,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能参加复试考核的任一环节。具体安排预计于2025年3月在清华研招网()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教育中心官网()公布。
▶录取
符合我校MBA申请或报考条件的考生,达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规定的入围复试基本要求,并通过康奈尔大学委托的第三方背调,完成报考信息核验。根据清华大学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五、学制学分
本项目为非全日制,学制两学年。学生须修满相应学分,并达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的MBA培养要求。
六、证书与学位
学生按照规定完成各项培养环节,修满所需学分,2026年9月1日前提交合格有效的英文语言能力考试成绩(托福不低于100分,或雅思不低于7分,或多邻国不低于120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审批通过,可获得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以及康奈尔大学MBA学位证书。前述康奈尔大学所授MBA学位与康奈尔大学在其本部所授MBA学位完全相同。
七、授课方式
本项目为非全日制项目,一个月两次授课,采用周末或短期集中上课形式,平均每月四天,中英双语授课。清华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各负责教学内容的50%。课程期间包括两次赴美学习(交通、食宿费用由学生自理),单次两至三周,校方保留视两地政策进行调整的权利。
八、参考学费信息
目前本项目的学费由清华大学学费和康奈尔大学学费两部分组成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学位,由学生向清华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分别缴纳。其中博士后上海mba,清华大学学费为35.1万人民币,由学生以人民币形式直接向清华大学分两次于每学年开始前缴纳。康奈尔大学学费为56,870美元,学费标准详见链接:,由学生以美元形式直接向康奈尔大学缴纳,可在入学前一次缴清,也可分两次于每学年开始前缴纳。赴美学习期间,学生的食宿及交通(包括往返机票)费用须自理。
上述学费信息仅供参考,最终学费信息应以录取通知信息发布为准。
九、信息查询
报考、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清华大学研招网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官网查询,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招生信息。
▶清华研招网: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综合信息平台:
▶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网址: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官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教育中心:
*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政策、安排或计划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请密切关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教育中心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PBCSF-fmba)及时获取信息。
*我校以研招信息平台、网站、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公开或发送给考生的相关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清华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院长校友面对面活动举行
2020年1月11日下午在职研究生博士,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院长校友面对面活动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出席本次交流分享活动,与FMBA校友进行对话交流,旨在通过两院院长的主题分享以及与在场校友的面对面对话形式实现院长与校友的深入交流和思维碰撞。活动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心教授主持开场。
院长校友面对面活动现场
周林首先对项目成功举办二十周年庆典活动表示祝贺。他着重回顾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史。他谈到,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的初衷就是在当时的殖民地弘扬中华文化,中西合璧,推陈出新,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BBA、MBA、EMBA项目都在全亚洲首开先河。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创办的FMBA项目清华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院长校友面对面活动举行,也是两地教育合作最早创办的项目之一,不仅为内地金融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更是成为香港和内地重要的联系纽带。他表示清华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希望两院未来能够在此项目之上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同为内地和香港的发展做出贡献。
周林致辞
白重恩首先对周林院长以及项目校友的到来表示欢迎,也期待未来两院能有新的、更深入的、更大范围的合作。接着,白重恩就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展开分析。
白重恩致辞
他认为,中国作为中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仍有很大的后发优势。目前中国的增长潜力巨大,每年经济增量将会继续稳居全球第一,而数字技术作用的不断提升和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国拥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但同时,中国经济还面临许多挑战,经济增长之外的目标不断增加给治理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治理能力急需提升;以创新为重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也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要求我们有更强的定力来持续推动结构转型;外部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
随后,FMBA北京同学会会长王广宇校友()主持院长与校友对话交流环节。两位院长就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的营商环境变化与发展现状、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待内地与香港所面临的收入不平等、中国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2020年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同时,两位院长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及中国创新环境的现状和提升措施等问题回答校友们的提问博士后,让在场校友受益良多。
院长校友面对面活动交流现场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硕士项目办公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