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澳联大信息工程学院。该机构为河北省获批的第2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开设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4个专业。办学模式为4+0双学位,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浙江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合作硕士,每个专业每年招生50人,在校生规模800人。2019年面向河北省招生,提前A批次录取,外语语种为英语,且高考英语文化成绩不低于90分。
外方合作院校简介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由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吉普斯兰校区与澳大利亚第三古老的大学——巴拉瑞特大学于2014年合并而成。该校拥有13个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获批学院4个专业所属的信息工程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在计算机信息工程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多媒体计算、通信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信息和优化研究中心两个世界领先的研究中心;校园内建有“联邦大学工业园”,引进IBM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入园;在澳大利亚政府进行的2015年澳大利亚杰出研究(ERA)评估中,该校的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二;连续9年被澳大利亚“优秀大学指南”评为教学质量全澳最高——优秀五星级;在澳大利亚政府教学质量调查报告中,该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支持在维多利亚州排名第一;2016年被评为“泰晤士报2030年明日之星”国际公认的20所全球大学之一。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简介
河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开放办学,学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实现了从零到位居河北高校领先位置的突破性进展。
此前,我校已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韩国祥明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我校在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合作双方院校与学科专业简介
(一)我校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13年获批并开始招生。2019年提前批B面向河北省招生,招生名额100人,文化专业超过省本科提前批控制分数线,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始建于1936年,是韩国著名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韩国首尔,是韩国高校中唯一在首尔拥有两个校区的大学。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所在学院是该校重点建设发展学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位列韩国高校前三名。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30余所中国高校开展深入的合作交流。
(二)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5年获批并开始招生。2019年提前批A面向河北省招生,招生名额100人,分数超过省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英语文化成绩不低于90分,按总分由高到低录取。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其“环境科学管理中心”是世界著名的科研中心,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科研基地。中心主任彼得盖尔教授是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治理专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环保组织PAGES(“国际生物圈计划和未来的地球”)的发起者和领军人物,其倡导发起了“拉姆萨尔国际公约”硕士,推动了亚洲科学家“穿越第三极”项目。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3年获批招生,运行良好。
(三)我校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4年获批,2015年开始招生。2019年提前批A面向河北省招生,招生名额90人,分数超过省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在职研究生,英语文化成绩不低于90分,按总分由高到低录取。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建于1963年,是由新西兰政府资助的综合性国立大学,其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均享有国际盛誉。该校材料工程学科在新西兰教育部与高教署发起的学术业绩研究基金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其工程学学士荣誉学位获新西兰专业工程师学院完全认证。
(四)我校与韩国祥明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013年获批,2014年开始招生。面向全国招生,招生名额60人,通过国家控制分数线按总分由高到低录取。
韩国祥明大学被评为“韩国高水平教学大学”与产业链接特色领军大学,2017年被评为“韩国高校教育贡献大学及社会需求型产业合作模范大学”。其产品设计专业排名位列韩国高校前三名,专业师生多次获得“Red Dot”“IF”设计大奖。该校与“三星”“现代”“LG”“起亚”等知名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工业设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高居祥明大学首位。
我校在办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运行情况与办学效果
我校已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已运行一个培养周期,目前在校生1176人(累计招生1470人),项目运行状况与学生培养质量整体良好。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工作居河北省高校领先位置,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平台浙江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合作硕士,献礼党代会|河北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澳联大信息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带动了学校学科强劲发展,学生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项目首届毕业生赴韩学生考研率达到43.64%,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项目首届毕业生赴韩博士录取率达到41%。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建立“河北省环境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白洋淀环境污染防治问题。我校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同举办首届“工程创新合作论坛”博士,联合世界前沿科技机构和著名科学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项目与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已经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环境科学专业本科项目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项目正在接受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
杭州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举办,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19年适逢杜威先生访华100周年,6月20-22日,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东西方教育研究所举办了首届东西方教育合作交流论坛。本届论坛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汉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杭师,共赴东西方交流的世纪之约上海mba,审视东西方交流的机遇与挑战、构想东西方教育交流的美好未来。本届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美国杜威协会前主席 Waks教授担任主席。
开幕式
在20日晚上的开幕式上,教育学院院长温正胞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并介绍了教育学院的发展状况。国际交流阮小波处长和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许建美副教授先后致辞杭州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表达了与各位来宾进行教育交流愿望,期待研究和讲述教育交流的“杭师故事”。
温正胞院长致欢迎词
阮小波处长致欢迎词
主题报告
本届论坛特邀15位专家作分为四个主题进行了报告,由 J. Waks教授担任主持人。
主题一:东西方教育交流的历史与未来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 J. Waks教授以“扩大东西方教育研究合作”为题,揭示了当下东西方教育交流的特征,反思了存在着的“目标不明确”和“成就不明确”两大问题,从“中国与国际会议、中国与国际期刊、中国与国际社会”等多个角度总结了和阐述了关于扩大东西方教育研究合作的观点。
著名汉学家、北京大学安乐哲(Roger Ames)教授作了题为“儒学教育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报告。探讨了“儒家哲学是一种教育哲学”的观点,揭示了儒家哲学能够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征、历久弥新之所在的教育生命力,并从“礼”、“仁”、“道德”等角度展示了中国本土哲学的特征,暗示了儒家教育哲学将在随后几十年世界文化秩序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作了题为“东西方教育交流的未来”的报告。强调了民主化与国际化是历史趋势与时代需要,揭示了民主化与国际化紧密相联的关系。他认为,民主并不局限于为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民主。国际化是检验民主化的试金石,因为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结果的角度来说,无法走向世界的民主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并解释了“国际化”作为一种意识与生活方式的内涵。由此指出,“文化民主”就是东西方教育交流的未来。
主题二:东西方教育交流的条件
香港大学Liz 教授,在题为“为社群主义发声:与中国哲学对话的需要与挑战”的报告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探讨了东西方对话面临的一些挑战。她认为,由于政治权力差异、文化分离、爱国主义、文化优越性、等级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有些人认为文化差异只不过是另一种文化的缺陷而已,对文化差异的忽视源自种种因素造成的文化误解。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On-Cho Ng教授,在题为“中国思想与全球人文:知识生产的认识论条件”的报告中硕士,通过对最近一些重要的研究和中国思想理论的审视,他认为现在是中国哲学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在中国本土哲学中挖掘的思想将可能具有改变全球知识共同体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张华军教授,在题为“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超越东西方二分法的人文科学”的报告中,讲述了自己既保持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也具有世界主义思想的研究经历,揭示了在当代世界跨文化对话的挑战性和紧迫性。她认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伟大人物的故事提供了一座生动的桥梁,连通世界各地人们的心灵和思想,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年轻一代高尚的人格”这一问题,并承担起这项责任。
绍兴文理学院游柱然教授,在题为“中国学者能否从概念上为全球研究做出贡献”的报告中描绘了目前关于教育哲学的国际对话主要基于西方的话语和标准,这些话语和标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人的声音边缘化(以及许多其他人的声音)的现状,总结了加强中国对全球教育哲学对话的贡献需要克服的一系列障碍,并提出了中国学者如何走向世界的多条建议。
主题三:关于儿童,教育教学的东西方对话
国立嘉义大学(台湾)王清思教授,在题为“对全球公民思考和全球问题进行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的报告中,从类似“我们如何构建一种文化融合的思维话语杭州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举办,以促进全球公民对全球问题的教育?”等多个角度的发问中反思了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杭州师范大学高振宇教授,从儿童研究领域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论述了儿童哲学进行东西方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杨志翔教授,讲述了如何在中国哲学课程中平衡中国文化与西方知识的教学经验;浙江师范大学杨妍璐博士,以自己将要踏入大学讲坛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发出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教育”“我们应该教什么?”的审问,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主题四:东西方教育交流的话题与未来
英国达勒姆大学Thom 教授,通过Zoom视频会议连线的方式,讨论了为什么哲学传统受到限制,以及为什么需要通过与其他传统相结合来“解除束缚”,以获得可以解决问题的见解。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更有意义地参与其他传统和更全球化的方向来丰富和活泛我们自己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取得进步,而且有助于解决更加全球化、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现实问题。杭州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处长阮小波和堪培拉大学的 教授,分别作了汇报论述了国际交流计划在扩大东西方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邓婷教授,根据她在AERA(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和S-AERA(中美教育研究协会)工作的经验,分享建立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机遇和挑战。
现场互动创新
在讨论环节,论坛创新性地采取“便利贴反馈”的方式,嘉宾通过在白板上黏贴自己书写的便利贴来为每一位演讲者提供反馈;在汇报环节,论坛还采用了zoom在线汇报的形式,Thom 进行了远程汇报与实时讨论,让技术缩短物理的距离实现精神的对话。
最后,论坛在的总结感言和一张全家福中圆满结束!
论坛全家福
杭州师范大学堪培拉教育硕士,江西师范大学与澳洲堪培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一、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瑶湖、青山湖二个校区,占地面积3400亩上海mba,建筑总面积140余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杭州师范大学堪培拉教育硕士,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二、堪培拉大学
堪培拉大学位于澳大利亚的首府堪培拉市,是堪培拉市内4所大学之一。学校的知名度虽然不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但堪培拉大学的毕业就业率却一直保持在堪培拉四所大学中的中上水平。堪培拉大学具有高质量的教育及优美的校园。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这一特点有别于几公里之外的以学术研究为主的传统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堪培拉大学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澳大利亚首都的文化研究设施如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国家统计局等,以及首都一流的运动、娱乐设施。
首府堪培拉拥有32万人口杭州师范大学堪培拉教育硕士,江西师范大学与澳洲堪培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是澳洲最方便、最安全、最适合居住和学习的城市之一。布鲁斯校区占地120公顷,距离中心商业区约有8公里。这一切吸引了澳大利亚以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堪培拉大学提供职业教育博士后,其教学反映它的宗旨——提供多种职业培训。
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批准文号:学位办[2003]64号)在职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培养英语教学法硕士于2003年10月首期招收的学员已顺利毕业。现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招收第二期英语教学硕士。学员修满江西师范大学与堪培拉大学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后,将获得由堪培拉大学颁发的英语教学硕士证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