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课程备受国际认可,学制通常为两年全日制。申请者需具备国内211或985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平均成绩80分以上(非211/985院校需85分以上)博士,雅思成绩7.0分以上,并持有心理学或密切相关学科的毕业证及学士学位。此外,具备相关研究经历和直接临床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将被优先考虑。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申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招生系统(GDA3),注册并登录账户。
2. 在系统中搜索并选择心理学硕士课程,查看申请资格及截止日期。
3. 准备申请材料,如成绩单、语言成绩证明(雅思或托福)、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4. 在线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申请材料,并支付申请费用。
5. 等待学校审核,查看申请结果。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申请时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的申请时间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临床心理学硕士的申请时间通常为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1月15日;而心理学硕士(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申请项目)的申请时间可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安排有所变动。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申请材料
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完整的申请表、官方认证的本科成绩单及学历证明、英语能力证明(如雅思或托福成绩单,雅思通常要求6.5分或以上,托福要求90分以上)、两至三封来自前任教授或研究导师的推荐信、个人陈述或研究计划(阐述研究兴趣、目标及选择该校的原因)、如有相关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经历,还需提供证明材料。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学制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的学制根据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其中,心理学硕士(临床)的学制为2年,是一项全日制课程,旨在为计划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基本入门级的培训。此外,墨尔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之间的联合项目研究生心理学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师资,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上海mba,也是为期两年的全日制课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费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临床)的学费根据具体项目和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该专业的学费大约为每年40700至41925新币,整个项目(两年制)的学费总计约为78300至83850新币。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全面:涵盖社会、发展、认知、行为、精神分析等心理学领域,并涉及心理评估、治疗等实践内容。
* 师资强大: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
* 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从事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多种职业,月薪中位数呈上涨趋势在职研究生,且受到业界高度认可。
* 国际认可度高:在QS世界排名中位列前茅,学位全球认可。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认可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项目的认可度非常高。其课程设置全面新加坡国立大学师资,涵盖心理评估、治疗等多个领域,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新加坡国立大学作为新加坡顶尖学府,其学历在国内及国际上均被广泛认可。心理学硕士毕业生在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青睐。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含金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含金量较高。该校心理学专业在QS世界排名中位列前茅,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其心理学硕士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月薪中位数呈上涨趋势,可从事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多种职业,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推荐喜欢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的同学阅读: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硕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怎么样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学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课程,新加坡国大中文系学生减少 专家吁培养华文人才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61年历史的“老字号”中文系,近年来招生人数明显减少,过去六年主修中文的毕业生每年平均不超过30人。但为兴趣及就业需求进修华文课程的学生还是不乏其人,在当地其他大学推出更多选择的背景下,修读与华文相关课程的本科新生,每年还有两三百人。
据报道,中文系是新加坡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系之一。根据历年毕业特刊的资料硕士,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是国大中文系招生人数的“高峰期”。1989年至1999年,每届毕业人数平均有140人,1996年一度有大约210人。
国大提供的数据显示,五年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课程,新加坡国大中文系学生减少 专家吁培养华文人才,主修及副修中文系的毕业生有45人,而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减至35人。相比之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中文系,2005年创系招收71名学生之后,逐年壮大,如今每届平均有100人;本学年的学生则有95人。
新跃大学华文课程选择多
另一方面,新跃大学自15年前开办汉语言文学学士课程以来,陆续有硕士和博士课程,以及翻译与传译学士、华文教育学士和学前华文教育学士等课程,为志在加强华文基础的成人学生提供更多选项。
据悉,新跃大学的学前华文教育学士课程目前颇受欢迎,今年有152人申请报读,比三年前增约两成;汉语言文学学士课程的申请人数近年则维持在每年约100人。
该学府两年前成立新跃中华学术中心,除了管理两项汉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也通过研究及学术活动推广中华语言及文化。
据了解,近年新加坡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收生门槛提高,被认为是导致中文系学生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除了心理学系,该学院10年前取消各科系的主修人数限定,也意味学生一般都能主修心仪的热门科系,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较冷门的学系,如中文系的人数进一步减少。
据日前媒体报道,越来越多成绩优异的A水准毕业生申请进入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课程,两年前学生须至少考获三科B;今年则须一科A及两科B才能获录取。一些国大中文系学生与教职人员担忧,系里学生人数如果继续萎缩,国大中文系将面对影响力式微的困境。
国大发言人指出,学生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选择主修科系,意味“选择主修中文系的都是对这个领域有浓厚兴趣及热忱的学生”。
不过,国大中文系大四生郭旺霖(24岁)受访时说:“有些学生华文成绩优秀,有意修读中文系,却可能因整体成绩未达标而不被录取。系里自然希望培养更多华文人才,但人数如果继续减少,系里的课程及活动可能就无法多元化。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难以吸引学生的恶性循环,同学之间思想交流的机会也相对变少。”
有当地中文系学生反映,南大中文系课程“比较贴近现代生活和本土文化”,系里的驻校作家计划、创作副修课程等,对修读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具吸引力。
该系的副教授柯思仁认为,南大中文系收生人数平稳原因可能在于“课程多元化、有实用性、前瞻性”。他说:“南大中文系课程让学生觉得中文系课程并非只是传统学习,而是可将传统应用在现实在职研究生,看到中文系课程与未来的关联。”
为了应对一些学生认为国大中文系较偏重古典学术研究的印象博士后,国大中文系副主任李子玲副教授指出,除了传统汉学、汉语等基本中文系训练,中文系近年已开办更多现代化的课程,涵盖中国大陆和港台、东南亚及本地的社会、现代文学与通俗文化等主题。
报道称,国大中文系供跨系选修的英语课程,也颇受学生欢迎。李子玲上学期开办的“会通中西,探索华语沟通艺术”课程,就吸引各院系235人报读。她说:“很多学生念完初级学院就与华文脱离。课程希望开拓学生眼界,启发他们去认识华文方方面面的实际用途。”
明年1月出任国大中文系主任的美国籍汉学家丁荷生日前受访时透露,系里将开办更多有关华人宗教及新加坡本土文化研究的课程。
学者:扩大选项做法务实
当地学者蔡志礼博士认为,大学中文系扩大课程选项的做法务实,可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去接触华文。
目前担任波士顿大学经济道德学院高级顾问的蔡志礼,是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于1980年合并为国大后的首批国大中文系学生。据他回忆,当年同届同学有百多人。他说:“本地需要继续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本土华文人才。大学维持高学术水平的当儿,对有志于进入语言科系学生的招收,可适当地允许一些灵活度,避免潜在语言人才的流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