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都是江苏211学校里的考研热门院校硕士,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个学校的教育学专业,来看看哪个考研难度更小一些!
本文目录:
2024招生人数和招生目录
往年录取情况
往年复试情况
总结
招生目录和招生人数
①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全日制教育学学硕招生11人。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④–无
复试科目:
F035教育理论综合(含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考试)
F036课程与教学论
F037中外教育史
F038比较教育学
F039学前教育学(50%)与儿童发展心理学(50%)
F040高等教育学
F041职业技术教育与科学技术概论综合
注意两个学校的教育学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往年录取情况
①苏州大学
教育学专业分方向划线,以下是近三年进入复试分数线
2023年教育学报录比135:16
2022年教育学报录比160:16
2021年教育学报录比191:18
2023年拟录取情况
教育学拟录取16人,含定向生1人。录取最高分是393分,录取最低分是352分,(定向是236分)。
②南京师范大学
南师大不公布报录比!
2023年教育学原理拟录取9人,拟录取最高分389,最低分365。
2023年课程与教学论拟录取6人,拟录取最高分391,最低分373。
2023年教育史拟录取4人,拟录取最高分399,最低分376。
2023年比较教育学拟录取6人,拟录取最高分391,最低分359。
2023年学前教育学拟录取9人,拟录取最高分393博士后,最低分378。
2023年高等教育学拟录取6人,拟录取最高分394,最低分359。
2023年职业技术教育学拟录取10人,拟录取最高分409,最低分368。
25考研人注意了
现在大部分同学都开始准备去复习了,如果你出现了:
目前迷茫,对考研了解的比较少,不知道怎么下手
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不清晰,不确定该怎么选
目标学校可公开的考研信息较少,自己信息量不足
复习规划没头绪,不了解考研需要用哪些参考书
复习有漏洞和薄弱点,效率低下,一直无教育解决困难
考研目标院校竞争过于激烈,对手优秀,上岸压力较大
……以上种种问题,可以考虑选择报【考研早鸟班】,让直系学长学姐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公共课老师手把手,一对一教学,可针对性提供帮助:择校择专业、制定复习规划、了解目标院校出题风格、梳理考研范围和重难点、提供书单和复习资料、答疑难题、督促复习等,来加快我们复习节奏、提高效率,不走考研弯路!
记住,考研备考别轻易拖,早认真去准备,上岸的可能性就比别人多一分!!
扫码加老师,咨询【考研早鸟班】
先下手为强,早复习早轻松
往年复试情况
①苏州大学
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的专业/方向应采取差额复试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推免生除外)。
复试内容:笔试和综合面试。其中综合面试由考生个人陈述、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部分组成;
复试成绩(450分)=专业课笔试(150分)+外语(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测试(100分)+综合素质考核(200分);
②南京师范大学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在上线人数充足的前提下教育学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差额比例不低于120%。
复试专业课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由各学院自行组织。
专业课笔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生入学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笔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面试按复试小组制定的复试内容和形式进行,通常采用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满分为100分。
考生复试后的综合成绩采用权重计算方教育,满分为100分。具体计算方教育为: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100/初试满分)×50%+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满分150分)/1.5×20%+专业面试成绩(满分100分)×25%+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满分100分)×5%。
总结
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位置相近博士,学校地位都是211,苏大虽然不是师范类学校,但是教育学专业历史比较久,很多同学也会考虑苏大教学的,苏大教育学学科评估结果都是B-,而南师大是省属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学科评估是A
从学科实力来说,南师大教育学优于苏州大学。
南师大往年分数线偏高,不过从24招生人数来看教育学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教育学硕考研,苏州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那个竞争压力更小?,南师大招生更多一些。苏大教育学招生人数较少。
2023年苏大报考人数一直往下降,23年报录比约是8:1。
给大家统计了两个学校23年的复试分数线,整体上,南师大偏高一些,但个别方向两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其实也不相上下,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学校,有什么纠结或者想要了解的,可以进群交流!
END
25/26考研还没确定好学校的同学
点开图片长按扫码进群
有老师帮忙择校,有直系学姐在里面答疑
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享复习资料
华师教育学考研复试,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学硕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指导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择校和定专业是备考学子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学校和专业选得好等同于成功了一半,大家在择校选专业时一定要慎重做决定哦。
接下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去年的择校经验,我是在4月初定下了目标院校,之后就一直没有动摇,为后期的复习提供了很大的稳定因素。当时择校选专业参考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题目风格和难度来看,华师语言所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的出题风格都非常重试基础,题目总体难度不大且。学硕专业一考现汉和古汉,其中现汉80分、古汉70分;专业二考语言学概要。现汉及语概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和汉语小论文,古汉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字词解释、古文翻译。华师的特点是真题重复率比较高,出题风格很稳定,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好好利用手中的真题资料哦。
其次是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的问题,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因为某一年的报录情况就下结论,一定要多看一下前几年的总体报录情况。华师2020级的报录比偏低,据当时学姐说达到了10:1左右,而且复试分偏高达到了386分。但好在2020之前的报录比还算比较高,大致在4:1左右浮动,复试分数线也基本稳定在370左右,这个录取比率和复试分数线在学硕考研中已经算比较理想了。考虑到总体情况后,还是决定赌一把,果不其然,因上一年报录比偏低而吓退了大量竞争者所以到我们2021级的时候压力减轻了不少华师教育学考研复试,复试线也降到了378分。
最后,是城市的选择的问题,我当时纠结了许久,因为以后想当一名老师,并且想留在南方城市生活,考虑到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行业名气较大,毕业后也利于在南方城市找到一份不错的教师工作,所以最终决定以华师为目标院校。
二、初试复习经验
1.英语备考
备考资料:黄皮书+贝壳单词APP+唐迟的阅读视频+王江涛的作文书。
前期(3—6月):利用早上的时间将考研单词背过一遍,记单词的用法以及例句;1999-2009的真题只做阅读,先自己做然后再对照解析分析每一个长难句,同时记下自己还不熟悉的单词。
中期(7—11月):滚动式背单词,加上一些做阅读时记录的长难句一起进行记忆;做2009年之后的真题,加上新题型和完形填空,除了留下近三年的真题作为最后的模拟外,将阅读题反复刷,记录错题并且分析错因。
后期(12月):选择王江涛作文书中的20篇进行背诵,背到滚瓜烂熟后,选择近十年的作文题作模拟,每天大、小作文各一篇;利用最近三年的英语真题进行模拟,严格控制时间硕士,保证考试时能够完成。
2.政治备考
参考书目:肖秀荣资料+徐涛视频。
前期(8—9月):搭配徐涛的视频看肖大大的《精讲精练》华师教育学考研复试,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学硕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指导,基本一天一节的进度,白天看课上海mba,晚上再自己翻书复习一下。
中期(10—11月):继续看《精讲精练》,刷两遍肖大大的《1000题》,作错题记录。
后期(12月):好好练习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尤其是4套卷的大题,真的押题很准!做完选择题后背诵政治大题,做到大题答案滚瓜烂熟。
3.专业课备考
参考书目:邢福义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要》、郭锡良版《古代汉语》
拓展书目:《邢福义论文集》、《汉语语法三百问》、《词类辩难》
前期(3—5月):浏览《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要》课本,在书上标注出重点,在笔记本上做一下大概的笔记,如思维导图等。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课本内容的初步记忆,并完成课后习题。
中期(6—9月):有了前期的基础后,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背诵知识点,最少要背过两遍以上才有把握去做题哦。我的方法是在上午精神最好的时候背一节知识点以及做一篇《古代汉语》的翻译,晚上再及时复盘、看看拓展书目,这样做的效率比较高。
后期(10—12月):刚开始是分题型刷真题,做得差不多了之后再按完整的年份刷题。最后注意按年份刷题时要把握好时间,尽量按考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然到真正上考场的时候可能会做不完。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准备经验
华师语言所的复试比起初试来更加考验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复试总共分三场,第一场是导师面试,第二场是专业笔试博士后,第三场是英语口语考试,所占比例分别是3:4:3。我们这一届进入复试的共43个人,最终录取33人,复试录取比率大致在77%左右。
专业复试的内容还是非常重视基础,考的问题不会很难,基本是从《邢福义论文集》、《汉语语法三百问》、《词类辩难》这三本书上出题。学弟学妹们只要做到基础扎实、态度谦和自然就问题不大啦。
英语口语考试是进考室之前先随机抽一个话题,进入考室后和英语老师对话,一般就是一些关于环保、整容等热点问题,这就需要复试备考时准备一些口语讲稿,提前熟悉,考试时尽量不紧张就可以了。
四、备考中关于心态的建议
考研是一场长期战,在备考期间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高效备考。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务完成后设置一定的奖励来放松自己,比如经过了一周的紧张复习后,在周末和好友去吃美食、逛逛街、爬爬山,及时释放一下负面情绪会更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