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想考北京教育学的宝宝估计都有过犹豫和纠结,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都是北京市的师范大学,名字也很像,该选择哪个,哪个更容易上岸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北师大与首师大的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占地面积1191亩(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G区),另建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下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在职研究生,二级学科硕士点146个;开设本科专业76个。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40,354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267.3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
关于北师大与首师大,网上流传这么一段话:
1.北师大是北京市高校第四,首师大是北京市属高校前四。
北师大教育部的众多直属之一,首师大北京市的亲闺女。
2.北师大是全中国教育学的故乡,首师大是全中国能够在教育学领域追赶六大师范的挑战者。
3.北师大是985,211,双一流,首师大白板。
北师大全面发展,首师大野心勃勃,非常看好首师大继续的发展。
4.北师大1923年定名,首师大1992年定名。
但是现在首师大真的更像师大,北师大更加综合。不把师字去了主要是怕引起误会。
5.一般而言你在北京问北师大在哪,一般都会给你指向坟地总部;问首师大,嗯,西三环那边到处都是。
6.北师大没地铁,首师大没乌鸦。
7.北师大我考研考不上,首师大,我想调剂它不要。
北师大与首师大,哪个更好考,考哪个?
从考研考上的角度来说
如果说北师大难,首师大容易,这个真不好说。
首先,如果是教育学专硕,不管哪个院校专业,专业课都是各个院校自己命题,而且首师大和北师大专业课考试试卷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同时北师大占据的优势是自划线,首师大看国家线。
北师大333教育综合和首师大教育综合都是自命题,考试范围也不一样,首师大不用考中外教育史:
北师大333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印刷教育学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北京教育学考研,选择北师大or首师大?,第三版新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版;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4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4.《简明中国教育史》上海mba,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首师大333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第3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研究导论》宁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二,北师大大部分专硕是校内统考901,而首师大专硕专业课二,还是分方向考试。
其次,如果是教育学学硕的话,两个院校也都是自命题,北师大考703,首师大考774。考试的试卷内容也不一样,同样也没有可比性,以及需要具体到具体的学硕专业才有意义,因为单纯的看分数线,同一个专业首师大不一定比北师大低,甚至更难考,首师大还有一点不太好的就是每年的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里没有具体到具体的专业。
北师大703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印刷,第三版新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版;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4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4.《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首师大774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十二所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教育学专业考研哪个学校好,第3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4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育研究导论》宁虹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就业方面来看:
很高兴为你解答 就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北师大整体来说肯定是比首师大就业好的。但是他们两个院校的定位不一样,首师大主要培养的中小学老师居多一些,北师大的话相对来说培养高等院校的老师也就是说会读博等等的机会更多一些。再有就是985 、211找工作的限制问题的话,肯定是北师大机会多一些。
这要看题主问的就业是指什么方向啦,如果是中小学教师的就业,那首师大其实也很吃香的。
硕士期间跟导师到不少北京中小学校调研,也和不少中小学校管理者有过交流,发现北京中小学近年招聘的教师人员中,首师大的比例相当高,可以看出在北京,首师大毕业生在中小学教师就业方面还是很受欢迎的。
1.首师大毕业生的教学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例如写黑板字和写教案),这或许和两所学校的定位和培养学生的宗旨不同有关,虽然北师大毕业生教学能力也很受认可,但有相当部分在前期没有显示多大的优势。
2.比较现实的一点:首师大的学生很大部分是北京生源,自带北京户口,学校招进来不用占进京指标,而北师大毕业生更多是京外生源,且大多进中小学任教都期待解决户口,而每个学校每年能拿到的进京指标非常有限,自然就放弃北师大学生而选择首师大学生了。
总而言之,若是冲着毕业后留在北京当老师的话,首师大毕业生也很有市场,其他行业的话不了解。当然,如果你有北京户口那就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想来北京工作实习之类的,北京的院校肯定是优先选择,不管是哪个院校专业,要了解清楚之后做决定,并且全力以赴。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北师大专硕不提供住宿哦。
联系凯程 / Us
跨专业考研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她成功考取华科教科院
生活永远是一场不确定接着一场不确定。不确定在着急赶一场会议的时候,会不会碰到大堵车;不能确定当自己欢天喜地的走在平地上时,会不会崴脚;更不确定一场高考的失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如今已经顺利被华中科技大学拟录取的余钧哲,她的高考也有一段昏暗的历史跨专业考研教育学,仅因为英语成绩低了点就与梦想擦肩而过,而现在的她经过了一番涅槃重生后是怎样的光鲜亮丽跨专业考研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她成功考取华科教科院,大家都有目共睹了!她的考研初心也就是在高考失利后萌动的,直到15年12月才真正决定要考研――教育学。作为一个有上进心,对生活充满着激情的人,有很深的认知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余钧哲说,觉得自己是属于偏文科的,而自己选的这个工科专业并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不适合自己。没有转专业一方面是想挑战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所在的这个专业学习氛围好。这次选择华中科技大学也是被这所学校的氛围所吸引的。跨专业学习教育学的这个决定,也不得不让她上课认真听讲,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所钟爱的教育学。可想而知,余钧哲的课余生活该是有多么丰富和忙碌啊!
专业不是捆绑未来的理由
考研。这个字眼所带来的压力并不是一般能承受的,就读于三本院校,又是跨专业考研,以这样的方式考研,那内心的那种恐惧与担忧一点都不亚于你上战场时的心理压力。而余钧哲却是这样说的“既然之前就有那个想法去读华科,那就要努力考上。如果当时为了能顺利考研选择了一个相对好考一点的学校,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开心,心里也会有遗憾!人嘛,要为自己的未来勇敢一次,所以就放手一搏了!”
听余钧哲回忆,14年我校跟华科教科院一起举办了一场国际高等教育论坛,这个活动是将全国各地在教育方面很有成就的大神和研究生们汇聚到一起交流学术。余钧哲却很幸运的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志愿者。当然机会也是用来抓住的,余钧哲就很好的利用了这次的接触机会,同在教育方面有造诣的教育家们聊天。也是从那开始,改变了余钧哲对教育的看法,她说,“之前我一直是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从那之后便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看的教育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谈吐之间,处处透露着她的自信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只要开始就不算太晚
从大二开始搜集考研信息,到大三决定跨专业报考华科教育学。这也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从想到做也就是这之间的事情。这就要说到我们的行动力了,余钧哲也正是拥有了这种行动力,才觉得一切都还来的及。离自己的梦想便又近了许多,在成功考研后,余钧哲表示她会学习更多的与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理论好了才能更好的去实践,从而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她还会与老师一起做做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而且也会把自己的本专业运用起来,将自己的信息科学技术融入到教育中做一个完美融合。
余钧哲还与文小新一起讨论了高考和考研的压力哪个大?余钧哲是这样说的,高考的压力是来自环境的压力,是周围老师家长对你监督形成的压力;而考研的压力却是来自于一种你自己真正想要考上的压力!最后一针见血的说,“考研比高考更能看清你的未来”。是啊硕士,对于考研这件事而言,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博士,都是有一年的准备时间,只要你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更用心一点,哪怕你要考的那个学校只招一个人,那为什么那个人不可以是你?!
考研难吗?确实难。作为过来人的余钧哲也说难,但是只要你想要去实现就没什么不可能。这里还有三点来自余钧哲对下届乃至以后的考研生的建议:①要有想考上的想法。跟着心走,只要认定了,就朝着那个方向走下去;②要不断去努力。努力是基础,但努力决不是盲目的努力,它还要与策略相结合;③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信心是最重要的一个上海mba,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有时候不要将对未来的迷茫过多的指向专业问题,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逼自己一把,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真的认真投入到你所在的专业?不要再用“专业不符”来作为你拒绝一切尝试新鲜事物的理由,放任自己一次,路总是会有的。一路上的前进是很难,但是只有你咬牙坚持,经历姿势难看的摸爬滚打,你才能走向你想要到达的远方!文小新也同样带给想要考研的人一句话:初心不变,朝着你想去的地方勇敢的走下去!
文华学院
微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