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北大工程博士,前沿工程博士|2023年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论坛暨“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在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行

在下午的“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上,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项目主管杨一国表示,培养卓越工程师对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现场举行了2024年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论坛暨“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启动仪式。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博士后,12月5日,2023年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论坛暨“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论坛聚焦“以科学促工程”主题,邀请两院院士、政府领导、兄弟高校及合作企业领导、北京大学本部和深圳研究生院领导及师生代表汇聚一堂,共商产教融合育人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彭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唐智勇;广东省科技厅高新处副处长陈玲,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罗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慧来,深圳市工信局绿色制造和材料处处长易三平等政府领导;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江宇北大工程博士,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院长王雷,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作泰,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华等兄弟高校领导;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杨国安,中国稀土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廖春生,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万华化学集团常务副总裁华卫琦,彤程新材料集团董事长张宁,京东方首席技术官徐晓光,苏州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东方雨虹民用建材集团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建荣,商汤科技副总裁唐臻怡,深圳细胞谷董事长史渊源,创明电池集团董事长孟致成,DT新材料总经理张立生等企业家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院长邹如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明和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在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2022级材料与化工前沿工程博士生班班长许莉主持。

会议现场

谭文长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向到场嘉宾和师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以“南燕园·新起点·新征程”为题介绍了深圳研究生院的基本情况和新工科建设成果,并表示,深圳研究生院作为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南方基地”,将坚持“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发展理念,培养多元化、创新性卓越工程师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谭文长致辞

易三平在讲话中表示,新材料产业是支撑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深圳作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及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职研究生,为深圳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国内材料领域专家和企业家,交流分享新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前沿技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易三平致辞

楼剑锋分享了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他表示,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一线的实践经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合作精神”,期待各位伙伴持续支持和参与到北京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中来,共同在材料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通过产业创新推动解决全球共同议题和改善人类福祉。

楼剑锋致辞

孟致成简要介绍了集团发展历程、科技突破以及对新能源材料产业的贡献。他表示,创明电池作为新能源与材料产业链中的一员,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新兴材料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孟致成致辞

论坛现场举行了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企业导师授牌仪式,彭寿、姜鹏、华卫琦、楼剑锋、张宁、徐晓光、江必旺、廖春生、宋建荣九位企业家作为企业导师代表接受聘书。

企业导师授牌仪式

院士及企业家特邀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槐主持。唐智勇以“自组装多孔分离膜的构建及应用”为题,介绍了自组装多孔分离膜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和进展。华卫琦以“变动的世界和化工人的选择”为题,分享了万华化学集团在化工领域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和战略性布局。唐臻怡以“挖掘AI潜力,加速科学进程”为题,分享了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探索与实践。

唐智勇院士作特邀报告

华卫琦、唐臻怡作特邀报告

人才培养高峰对话环节,杨国安,姜鹏,史渊源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副院长、屹艮科技董事长郑家新四位嘉宾聚焦“面向科技前沿北大工程博士,前沿工程博士|2023年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论坛暨“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在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行,产教融合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主题,围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产教融合的路径和挑战等内容展开对话交流。

高峰对话

李明在总结上午的卓越工程师论坛时表示,本次论坛聚焦科技前沿动态、产教融合发展,是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他表示,材料学院将积极与产业界共同探索校企联通的新模式,形成协同育人和协作创新的共同体,推动工程人才培养和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李明总结发言

在下午的“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上,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项目主管杨一国表示,培养卓越工程师对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他期待通过此次论坛,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思考,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杨一国致辞

产业报告环节特邀北京大学教授孟鸿,北京大学、深圳大学教授董蜀湘分别以“存储型有机发光晶体管&交流驱动电致发光器件”和“压电微机电与纳米驱动-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问题”为题,介绍了他们在科研创新和在成果转化方面的进展。

随后,胡伟、李安宁、林小贞、张盈啸、周家海、朱阳光、张立生七名来自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前沿工程博士生和企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应用实践和科技前沿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从自身经历出发,汇报了对前沿工程博士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工科建设的思考。

产业报告

产业发展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唯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刘葛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作泰,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生、苏州润邦半导体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马晓明,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生、山东云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景海峰四位嘉宾聚焦“以科学促工程,资源整合加速新材料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交流。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对如何将科学语言与企业语言有效转化,如何有效实现“以科学促工程”、加速校企资源整合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论坛

现场举行了2024年北京大学卓越工程师论坛暨“博雅聚材”前沿工程博士生论坛启动仪式。2023级前沿工程博士生张月代表2024年论坛组委会接受传承旗帜并作启动报告。

启动仪式

邹如强对全天论坛进行总结发言。他对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本次论坛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纽带。他提出,工程博士生应当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致力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航者”,为北大新工科跻身世界一流、为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的飞跃作出贡献。

邹如强总结发言

12月4日晚,作为本次论坛的学术预热硕士,主办方举办了“科企工博之夜”院士对话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彭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唐智勇出席。彭寿、俞书宏、唐智勇3位院士分别分享了本领域的前沿科技进展和对加速产生颠覆性技术的思考等话题,为在场师生和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彭寿院士、俞书宏院士、唐智勇院士、张锦院士出席活动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深圳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深圳新材料创新联盟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能源研究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协办,北京大学2022级材料与化工前沿工程博士生班承办。

合影

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5,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推免生预报名活动通知

一、学院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科源自我国最早设立的金相及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金属物理和纳米材料等专业,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建设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优势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于材料学科第一方阵前列。现有教授152人、副教授84人、两院院士6人(双聘2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杰出人才44人次;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4000余项,含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创新群体1项,年均到账经费5亿余元;大批成果服务于北斗卫星等重大工程和“一带一路”建设,获国家科技奖8项;论文数量ESI排名世界前15位,2020年US NEWS全球学科排名第45位;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88项;拥有12个国际/国家级和24个省部级平台。学科拥有金属、无机非、材料物理和高分子材料专业方向,构建了“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服役与评价和循环利用”学科链,建成“世界材料冶金教育中心”;建立了“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引领材料研发模式变革;牵头成立“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将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粉体材料与技术”、“服役安全与失效控制”、“材料基因工程”等方面特色鲜明和优势显著,面向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培养战略领军人才。

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成立。2025年材料学科二级研究生培养机构如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和顺德研究生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现包括四系一所:材料学系、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面向新世纪,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创新、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效,将建成学科方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国内前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二、申请条件

1.面向对象:全国高校材料类或相关专业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异,有望获得推免资格者优先;

3.英语水平良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4.本科阶段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获科研成果奖励、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接收;

5.诚实守信,学风端正。

如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资格及一切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权利。

三、接收推免生的类型与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是否接受推免生

是否接受直博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注:根据学校政策,学硕与专硕均可申请硕博连读。

四、申请流程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8月31日24:00

2.报名方式:凡有意向申请者,包括本校生源在内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5,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推免生预报名活动通知,均须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申请报名。申请者可点击以下链接进入报名系统:,招生项目选择“2025年推免生预报名”(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

请考生事先了解材料学院各系所、导师情况(见下列网址),然后上网申报并具体选择导师姓名。

系所介绍:

导师介绍:

3.材料提交。

1)身份证(正反面)及学生证;

2)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学院盖章的前3年成绩单和成绩排名证明材料;

3)体现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TOEFL成绩,GRE/GMAT成绩等);

4)其他证明材料,如已发表论文、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5)对申请有参考价值的个人陈述(限1000字以内);

6)申请本科直博者还须提供《北京科技大学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须2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进行推荐博士后,推荐人本人须签名)。此项材料在系统报名时可暂不上传在职研究生,待取得推免资格并正式录取后提交。《专家推荐书模板》下载网址:

申请人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的照片或PDF。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8月31日,逾期不再接受申请。

五.材料审核

材料学院将在8月31日报名截止后统一审核并合理安排复试流程,申请人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审核结果。如材料不符合要求将退回修改,请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上传(登录系统查看),逾期视为自愿放弃。审核通过即获得预复试资格,申请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在系统里缴纳100元复试费并确认参加复试北京大学前沿工程博士2025,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并确认参加复试的,视为自愿放弃。缴纳预推免复试费后,如因个人原因未按时参加预复试的,已缴复试费不予退还。

六、复试安排

本次预推免考核采用线下方式进行,拟于9月7日至9月9日开展,详细安排通过学院网站()或短信等另行通知上海mba,请各位申请者保持电话畅通。

1.综合素质测试:陈述、面试专家提问。

PPT内容要求:

1)专业素质和能力(2min),包含:

本科学习成绩、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科研经历及相关实验技能;

个人的研究兴趣、对拟研究领域的了解、看法和研究设想;

2)其他素质和能力(1min),包含: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外语水平测试:英文1min自我介绍、面试专家提问或翻译等。

七、其他注意事项

1. 通过我院预推免面试考核的考生,务必按照教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9月下旬)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网上完成接收并确认我院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环节,未通过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报名和接受待录取的考生,预复试考核结果一律无效。

2.若通过推免预复试考核的学生获得推免资格且第一志愿申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不再安排推荐免试选拔复试,将根据预推免复试成绩优先录取,额满为止。

3.通过预推免复试考核且在国家“推免服务系统”上填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网上完成接收并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学院提供预推免面试的差旅支持。报销范围:机票经济舱、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北京一晚住宿400元以内。其中住宿发票日期须在来面试期间三天内之间,来往车票之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7204.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7月 17日
下一篇 2025年 3月 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