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的繁华街巷中,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学府正在静静书写着国际教育的新篇章。这里,琅琅书声里流淌着汉语的韵律,课堂讨论中激荡着泰西的智慧——这里是泰国中国国际学校,一个让中华文化与世界视野水乳交融的教育家园。
文化灯塔:东南亚的中文教育新地标
泰国中国国际学校坐落于曼谷人文气息浓厚的碧武里府吞武里区域,是一所经泰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具有完整办学资质的国际化学府。学校秉持“根植中华,花开世界”的办学理念,在东南亚构建出一片中华文化浸润的教育绿洲:
教育哲学:在中西融合中培育未来英才
学校的教育理念源于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深刻理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文化根基与学术卓越并重
在这里,学生不仅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更通过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课程在职研究生,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中国籍教师团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语浸润的智慧成长环境
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中、英、泰三语融合教育,通过“语言成长伙伴计划”和“分层递进教学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掌握三门语言,成为真正的跨文化沟通者。
全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学校通过“中国文化周”、“泰中友谊项目”、“国际理解课程”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力、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多元发展的成长路径设计
学校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为此构建了“一生一方案”的个性化成长支持体系,无论是通过华侨生联考回归祖国名校,还是借助国际课程走向世界,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课程体系: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体验
学校的课程设计既注重扎实的学术基础,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G1-G6)
以培养学习兴趣和建立文化认同为核心,在语言、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外泰国华侨生联考学校,当中国人教版教材在曼谷落地生根:泰国中国国际学校的教育实验,特别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式学习;
中学发展阶段(G7-G9)
逐步加强学科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课程激发学生的学术潜能;
高中冲刺阶段(G10-G12)
提供多元发展路径,既有针对华侨生联考的专项强化,也开设SAT、A-Level、AP等国际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升学需求;
特色拓展课程包括中华才艺、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模块,确保学生在学术成就之外,获得全面的素质提升。
华侨生联考:文化回归的畅通桥梁
作为侨安教育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学校为华侨生搭建了一条顺畅、可靠的升学通道:
泰国中国国际学校与侨安教育的战略合作,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强强联合泰国华侨生联考学校,更是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承”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在这里,教育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它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文化的延续;既是个人的成长,也是民族的希望。
选择这所学校,意味着为孩子选择了一条融合中西的教育路径,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以及一份深厚的文化归属感。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最终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诚邀您亲临校园,感受这所融合东方智慧与国际视野的独特学府。请联系侨安教育招生老师(微信同号)上海mba,安排校园参观与教育咨询,共同规划孩子的美好未来。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外升学规划、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港澳台侨升学规划,港澳台侨联考报考博士后,志愿填报等联考相关问题,也可以为您一对一咨询~
侨安教育港澳台侨联考全年班招生
2027届学位预定中
预缴2000锁定学位享85折优惠
扫码即可登记咨询
泰国华侨联考培训学校,泰国华文师资培训新特点
教师、教材、教法是华文教育的“三教”问题,其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考察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华文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一直影响着泰国华文教育的质量提升和良性发展。近年来,随着泰国“汉语热”的兴起,华文师资短缺问题越发突显。2014年,泰国教育部颁布了《汉语教学改革政策》,规定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语言,要求各个学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开设汉语课,同时,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汉语教学。2017年,泰国又颁布了一项名为“汉语课堂”的新政策,要求卫生课、体育课用汉语讲授,导致泰国境内包括华文教师在内的汉语师资更加匮乏。
长久以来,为解决泰国华文师资短缺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家汉办(语合中心)以及华侨大学、暨南大学等一批中国高校通过“输血计划”和“造血计划”向泰国输送了大批汉语教师,同时为泰国培养、培训了一定数量的本土华文教师。就来华华文师资培训项目而言,具体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举办的华文师资培训项目、中国国家汉办(语合中心)与泰国教育部合作资助的泰国本土教师来华研修项目、中国国家汉办(语合中心)和中国高校合作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泰国孔子学院组织的泰国本土教师赴中国培训项目等。
与此同时博士,泰国方面也积极开展本土华文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扩大泰国汉语教师数量,提高泰国汉语教学的质量。其中,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作为泰国影响力最大的正式合法文化团体,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牵头组织各类各层次的师资培训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更新华文师资培训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泰国华文教育界主动求变,积极联手中国华文教育界,“停课不停学”,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华文师资培训出现了新情况,有了新面貌。
通过调查发现,泰国本土华文师资的培养规模相对稳定,每年向华侨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输送的华文教育专业本科生源数量与疫情前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在培养形式上,由以前的赴华学习转变为在泰居家线上学习为主。
通过对比发现,疫情激发了泰国华文师资本土化培训的新活力,打开了新局面。从培训模式看泰国华侨联考培训学校,从原先的走出去、线下培训转变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过去,泰国华文教育界常见的培训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泰国华文教师来华研修。这类培训一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国家汉办(语合中心)、中国高校等组织。另一种是在泰国举办各类培训。包括中国高校等赴泰培训项目、泰国教育部、泰国孔子学院等举办的培训项目。自2020年开始,受外部因素影响,来华研修培训基本暂停,泰国华文教育界因时而变,因应信息技术发展,尝试推动培训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例如,2020年4月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联合华侨大学开办“华大云课堂”线上华文师资教学培训课。至今,线上培训已成为泰国华文师资培训的主战场、主形式,同时还设立了专门培训通道与自媒体发布平台。
从培训内容看,新形势下的师资培训更注意贴近一线华文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主题进一步聚焦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实用技巧与方法。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从2021年7月开始进行的“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活动最有代表性。该项活动“聚焦泰国、立足泰国”,至2022年12月,已连续举办18期,活动阵容强大,参与人数众多,活动组织与主导者均以泰国华文教育界中青年骨干为主。他们熟悉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华文教师的关切问题,培训主题与内容聚焦实际需求,组织的培训交流活动因其实用性、实效性,深受一线华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欢迎。
在导师培训方面,从原来的绝大多数依靠中国培训硕士,转变为中国培训与泰国本土优秀华文教师培训相结合,泰国本土中青年华文教师崭露头角。这些本土华文讲师中,不少人接受过中国高等教育。身份的转变,使得原来各类线下华文师资培训中常见的中华文化知识与汉语教育教学理论的输入,逐渐变为华文教师汉语课堂实战经验收获的输出。
从培训组织看,泰国本土华文师资培训已从由中国政府、高校、基金会等“他助”,逐步转变为“他助”与“自助”并重,甚至行业组织的“自助”开始占主导地位。以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为例,自2020年4月25日公会最早联合华侨大学举办第二课堂线上教师培训以来,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博士后,先后主动联合不同国家、不同单位累计举办近30期线上教师培训活动。培训组织者充分了解泰国教育界的需求,为按时参加培训并提交培训心得者颁发培训证书。同时为增加华文教师的获得感,2020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泰国年度模范中文教师”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泰国华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凝聚力。
从培训规模看,线上培训打破了时空界限,泰国本土华文师资培训规模较从前有了质的飞跃。仅以泰国华文教师公会组织的培训项目为例,在2020年以前,公会与中国各单位合作在泰国举办“海外华文教育名师巡讲”“泰国本土华文教师培训”等活动,每年培训约800人/次。2020年以后,线上培训成为主要方式泰国华侨联考培训学校,泰国华文师资培训新特点,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万名华文教师参加线上培训活动,培训规模极速扩大。
在信息化的今天,泰国华文教育界正努力建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华文师资培训体系,努力营造一种师师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培训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优秀华文教师。
华文师资培养任重道远
泰国华文师资本土化培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和线下华文师资培训一样,也面临着培训组织机构数量少,组织人手不足;培训导师良莠不齐;参训对象旧面孔多,新面孔少;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培训内容碎片化、同质化、深度不够;培训效果评估的科学性不足等难题。从长期来看,培训的公益属性与经济属性难以获得平衡。
2019年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联合发布声明,第十九条表示,双方同意通过联合办学、专项交流、学术交流、远程授课等方式,加强各层次、各领域教育合作,为两国发展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声明表明两国政府认可与支持远程授课方式。2022年1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总理府同泰国总理巴育举行了会谈,双方宣布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教育、文化、媒体、信息、友城等领域合作。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和泰国一定会在相关方面展开更多的合作,泰国的本土华文师资培训工作一定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8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