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大学建于1823年,位于新西兰的坎特伯雷省的省会基督城中,原来坐落在基督城的中部,1974年迁到一个空旷的郊外校区。由此去市中心极为方便,去参加包括到哈特山上滑雪等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也相当容易,基督城是去南阿尔卑斯山,库克山和皇后镇的必经之地。
基督城也是新西兰南岛第一大都市,人口仅次于奥克兰和惠灵顿英国坎特伯雷基督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基督城又称花园都市,市区绿意盎然,花木扶疏英国坎特伯雷基督大学英国坎特伯雷基督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一年四季皆有花朵围绕上海mba,坎特伯雷大学的存在使这花园都市更具有高尚气质。新西兰留学专家介绍,坎特伯雷大学以工程闻名,是新西兰数一数二的工程大学,每年有许多学生争相到此共修第一年通修科目,为了就是要进全新西兰顶尖的工科。此间民风保守但友善,城市治安非常好。
大学特色
坎特伯雷大学位于坎特布雷省的省会基督城中,基督城也是南岛第一大都市,基督城又称花园都市。人口仅次于惠灵顿,为全国第三大城。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约500人,在校生12000多人,其中包括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留学生。坎特伯雷大学的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外,其中不乏全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原子物理之父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即是该校毕业生。
坎特伯雷大学以工程闻名,是新西兰数一数二的工程大学,每年有许多学生争相到此共修第一年通修科目,为了就是要进全新西兰顶尖的工科。
坎特伯雷大学的奖学金
新西兰留学专家指出博士后,坎特伯雷大学每年的奖学金总额是1350万纽币。坎特伯雷大学为博士进修生和硕士二年级学生提供奖学金。这些奖学金的竞争很激烈,平均成绩达到A(85分以上)才可能申请到。在申请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之前,学生需要先通过申请审核。坎特伯雷大学每年的奖学金申请在10月份截至英国坎特伯雷基督大学,所以所有申请必须在9月1号之前递交学校。
坎特伯雷大学提供的博士奖学金大部分都是全额奖学金,而二年级硕士奖学金大部分都是费全额奖学金,而且由于名额的限制,硕士学位奖学金竞争相当激烈。
英国坎特伯雷大学——音乐学/博士
院校简介
坎特伯雷大学
坎特伯雷大学位于坎特伯雷市,英国公立大学,可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承认学历的海外正规院校。世界排名800位。
中留服认证情况:取得认证
培养模式
报名时间
10月27日截止;11月初发博士预录取的offer
开学时间
11月23日
授课时间
博士预备课程:11月23日开始至2024年2月末结束;由英国坎特伯雷大学教授线上授课;
正式博士课程:英国坎特伯雷大学,博士预备课程结业后提交申请并陆续下发全日制正式博士offer;
第一学年:可选择线上授课或短期出境学习3个月或6个月;
第二、三学年:需海外至少海外学习2个学年。假期可回国。
另外:如果学生希望博士阶段全部滞留英国学习可选择三年赴英国学习。
音乐学
1:学位类别: of (Ph.D)
科普: of ,简称 Ph.D. 或 D.Phil.,就是与“专业学位”博士相对的学术型博士,高级学衔之一国外在职学位班,是全世界公认的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
2:专业名称:音乐(Music)
3:导师及研究领域:
教授:Dr Rob
科研方向:音乐杂志的制作如何显着影响音乐产业和读者
教授:Dr
科研方向:通过舞蹈和音乐歌曲调查非洲侨民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身份
教授:Dr
科研方向:当代英国和欧洲戏剧和表演;表演和文化政治;英国戏剧模块;当代戏剧实践/设计
教授:Dr Maria
科研方向:独唱;双簧管;合唱;希腊传统歌曲;学校和社区的音乐教育;一对一的器乐和声乐教学;音乐心理学和教育;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音乐;弱势群体的治疗和教育音乐;实用音乐能力;合唱指挥;音乐教育/健康和福祉
教授: Matt
科研方向:作曲;数字即兴创作;声波艺术;实验性嘻哈和唱盘乐、网站装置和大型活动相结合DJ、新音乐表演;转盘和DJ文化
教授:
科研方向:早期音乐;十八世纪音乐;历史表演;早期音乐表演;进一步研究 的音乐;为音乐教育部门的伴奏课程开发教学模式
教授:
创意艺术与产业学院院长
科研方向:管风琴音乐;小提琴家在演奏时支撑和平衡小提琴的方式
教授:Dr Chris Price
科研方向:音乐与表演艺术;录音;BBC 广播;电视广播;国际巡演;英国宗教改革的音乐
教授:Ms Kerry Boyle
科研方向:舞台声乐技巧;英国器乐教学途径;英国器乐教学途径;音乐教育部门的伴奏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本科生对器乐和声乐教学的看法
教授:Dr Panos
科研方向:音乐会音乐;现场即兴创作;数字媒体;电影音乐;流行制作;非实时即兴;通过数字控制重新定义无线电艺术;对高级商业音乐教育的学生体验和研究生成果的研究;“作为实验音乐过程的多样性”;作为当代作曲工具的偶然、机会和不确定性;创建一个面向音乐教育的视频在线学习平台;技术促进音乐互动,用于教育、临床和创意应用;Flow 对音乐录音室创意输出的影响
教授:Dr Sam
科研方向:古典钢琴演奏;爵士即兴演奏;自由即兴演奏;专注于从室内乐和乐队;与舞者、诗人、电影制作人、摄影师和厨师合作合作表演;
学费
博士前期课程:0.6万英镑
第一年学费:0.9万英镑/年
第二、三年学费:1.1万英镑/年
报名资格
语言要求
无英语成绩即可申请英国坎特伯雷,但需要参加坎特伯雷大学校方组织的英语考试;考试未合格时,需要另外参加英方大学举行的英语培训;
学历要求
申请硕士时,具备学士学位证书;
申请博士时,具备硕士学位证书;
可接受跨专业申请。
毕业要求
1:通过博士课程
2:无英语等级要求
2:无期刊论文发表要求
3:毕业论文审查通过
报名方式
招生电话: 张老师
张老师
(课程安排及项目模式因政策原因可能会稍有调整英国坎特伯雷大学——音乐学/博士在职研究生,其解释权归英国坎特伯雷大学所有)
报名专线
英国坎特伯雷 博士,诺奖得主的另一面
古尔纳
帕塔普蒂安
哈塞尔曼
本周,2021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又知道了很多原本陌生的名字和知识。其实,在搞学术和科学家身份之外,他们的命运曾与历史的洪流交织,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人生经历。他们是用知识改变世界的“神”,也是生活中和我们一样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晓莹 编译
文学作品中的难民经历烙印
当地时间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作家不算多,73岁的古尔纳此番获奖,或许有语言优势的“加持”:他出生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如今生活在英国,创作作品所用的文字也是英语。
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桑给巴尔(现隶属坦桑尼亚),那是一个位于非洲东部海岸的小岛,他在那里长大,当地的斯瓦希里语是他的母语,也是如今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然而,20世纪60年代桑给巴尔爆发革命,作为阿拉伯裔的古尔纳遭受迫害,18岁那年被迫离开家人、逃离刚成立不久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成了难民。1968年,他赴英国学习,就读于坎特伯雷基督大学。
1980年到1983年间,他曾短暂回到非洲,在尼日利亚的巴耶鲁大学教书,同时攻读坎特伯雷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1982年,他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开始在坎特伯雷肯特大学教书。退休前,他是坎特伯雷肯特大学的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除了作家和教授的身份外,自1987年以来,古尔纳一直担任英国文学杂志《瓦萨非瑞》的特约编辑。离开故土后,他只在1984年有机会回过一次坦桑尼亚看望父亲,那之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古尔纳写作的“历史”比当教授长多了。他从21岁开始用英语写作,母语斯瓦西里语并没有对他产生太多影响,但作为难民的经历则给了他写作的灵感。古尔纳出版过10本小说和不少短篇故事,“难民的混乱”是贯穿始终的主题,那些记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烙印。1987年,他的处女作《离别的记忆》就描写了非洲大陆上一次失败的起义;次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则从多个层面描写了流亡的现实生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出版于1994年的小说《天堂》,入围过布克文学奖,也将古尔纳带入了文学圈的视野。
古尔纳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像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那样10岁就立志成为作家,而是随着生活的经历才慢慢成为作家。“我只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想做一些事,比如艰难地到了英国,四处搬家。当时人生地不熟,远离故土,经历困难才活下来,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这些都影响了我。”他2016年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一开始只是单纯地写东西,写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进一步做些什么,了解写东西和写作之间的区别,然后慢慢学会改进、组织文字和想法,形成小说。
喜欢写星座运势的生物学家
与古尔纳经历类似的,还有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雅顿·帕塔普蒂安。帕塔普蒂安现居美国,且早已获得美国国籍,但他是亚美尼亚人,在黎巴嫩长大。1975年,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1967年出生的帕塔普蒂安就在战乱中长大,还被持枪的军人抓捕过。
1986年,他和哥哥逃亡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了生存下去、凑够上大学的学费,抵达美国后的10年间,帕塔普蒂安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送比萨,卖鞋,做三明治,甚至还给一家亚美尼亚报纸写过每周星座运势。有意思的是,多年后他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列举自己的“非学术性工作”,还专门在“每周星座运势作家”后面标注“这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付出终得回报,1990年帕塔普蒂安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毕业英国坎特伯雷 博士,学的是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当初他本想申请医学院,是教授建议他试试生物学。帕塔普蒂安说,他很快爱上了做基础实验,这也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在黎巴嫩时,我甚至不知道科学家可以作为一种职业选择。”
1996年帕塔普蒂安从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来又成为博士后研究员。他在几个研究所工作过,担任过美国最大私立非营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在美国诺华研究基金会当过14年研究员,2014年后供职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其实,能获得诺贝尔奖多亏了帕塔普蒂安的“知难而退”:他刚开始对神经系统研究感兴趣,后来才转向痛觉和触觉领域,原因是这似乎比研究大脑简单点。但他说,像神经元是如何感知压力和温度等物理力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当你发现一片不为人知的土地时,挖一挖就会收获颇丰。”帕塔普蒂安说。
差点找不到工作的物理学家
古尔纳和帕塔普蒂安离开了故土,再也没有回去。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克劳斯·哈塞尔曼,则是一个离开祖国后又回去的例子。
哈塞尔曼今年已经90岁,他1931年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经济学家、记者,20世纪20年代曾作为德国社民党成员广泛活动——就是最近刚成为德国联邦议院第一大党的社民党。但在当时,他因党内活动遭到迫害,全家在1934年移居英国,英语也成了哈塞尔曼的母语。
哈塞尔曼与物理结缘是在13岁那年,他花了一张电影票的钱从同学那儿买了一个晶体检波器,然后接上合适的电路,弄了一台简易收音机。发现这玩意儿的“魔力”后,他经常跑到图书馆翻书,研究晶体检波器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1949年,他随父母回到了伤痕累累的德国,准备上大学。他不确定自己想学工程还是物理,干脆在一个机械厂实习了半年。
后来,他考入汉堡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两个专业英国坎特伯雷 博士,诺奖得主的另一面,1955年夏天毕业。虽然本科读了五年,但哈塞尔曼只用两年就拿下了马克斯·普朗克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学位。有点尴尬的是,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只得到2分(相当于B级),原因是他没用导师建议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在发现那条路行不通后,另辟蹊径。虽然得到了研究结果,但导师对此不感兴趣,尽管勉强接受了论文,但却打了个低分。
博士毕业后,哈塞尔曼回到汉堡大学,与他的本科学位论文教授合作做博士后,在这所大学的造船研究所做过流体动力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他曾前往帕塔普蒂安的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
等到再回到德国时,哈塞尔曼又陷入了尴尬境地:他在美国的研究方向和汉堡大学研究所的研究“不对口”。有一天,他的论文教授找到他:“哈塞尔曼先生,你有没有考虑过在别的单位找个工作?”哈塞尔曼不知道怎么办,便找到德国水文研究所的所长,想在那找个活儿,但那位所长也觉得哈塞尔曼是个“麻烦”,没敢要。好在,那位所长给德国联邦科技部打了个电话,问那里有没有什么职位能提供给哈塞尔曼。没想到,好运气这时候来了,德国科技部专门提供资金,在汉堡大学创建了一个理论地球物理系,聘请哈塞尔曼当系主任。正是在地球物理学上的研究,让他与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一道,凭借“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也获得今年的物理学奖。
英国坎特伯雷大学世界排名,2018年大学排名,新西兰所有大学都比中国人民大学排名高?闹哪样?
一年一度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今天发布了最新的榜单英国坎特伯雷大学世界排名,2018年大学排名,新西兰所有大学都比中国人民大学排名高?闹哪样?,在这份榜单中在职研究生,美国依然展现着传统教育的优势博士后,领跑世界。亚太地区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了拥有高质量大学最多的国家,领跑亚洲。而新西兰成为了综合高等教育最强国。
一年一度的QS全球教育集团世界大学排行榜今天发布了最新的榜单,在这次排名中,欧美依然在教育优势上处于明显优势,在排名前10的大学中,全部为欧美高校,包括5所美国大学,4所英国大学和一所瑞士大学。它们分别是:
1麻省理工大学
2斯坦福大学
3哈佛大学
4加州理工大学
5剑桥大学
6牛津大学
7伦敦大学学院
8帝国理工学院
9芝加哥大学
10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该排名针对全球965所高等学府进行全面评估,并调研了过去5年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5000名学者和40000多家企业对各个大学的评估,参考了全球最大论文数据库/中过去6年1231万份学术期刊和6630万份论文引用的数据分析。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成为了拥有优秀院校最多的国家,共计有63所高校上了榜,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39所,香港地区7所,澳门地区1所,台湾地区16所。中国大陆方面在榜单排名最高的是清华大学(25),北京大学(38),复旦大学(40),上海交通大学(62),浙江大学(87)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7)。
除此之外博士,大陆地区上榜的还有南京大学(114),北京师范大学(256),武汉大学(282),同济大学(316),中山大学(319),哈尔滨工业大学(325),南开大学(344=),西安交通大学(344=),上海大学(421=),厦门大学(431=),北京理工大学(451=),华中科技大学(471=),天津大学(471=),人民大学(481=),吉林大学(491=)等。
新西兰各大学排名分别为:奥克兰大学(82),奥塔哥大学(151),坎特伯雷大学(214),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219),怀卡托大学(292),梅西大学(316),林肯大学(319),奥克兰理工大学(441=)。
新西兰在教育方面一直保持着强劲的优势。前几年,奥克兰理工大学还不在五百强名单内,而今年,奥克兰理工大学排名也提前到了第441位,这也意味着新西兰是唯一一个全部公立大学均位列世界500强的国家。
另外一方面,新西兰也成为人均高等大学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新西兰,约每55万人即拥有一所世界500强大学(荷兰,澳洲,瑞士,挪威等国约100万人拥有一所世界500强大学英国坎特伯雷大学世界排名,英国是130万人,新加坡是150万人,加拿大是190万人,英国是300万人),可见新西兰的综合高等教育实力之强,加之优质的自然环境,也成为了国际留学生青睐的国家。
本文排名中含等号的数字为并列排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