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双非普通二本(工商管理专业)
目标院校:西南大学
首先我是属于三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跨省,由一个普通二本上升到211学校,这本身就是有难度的,但是学姐熬过来了~
用一年的时间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少走弯路,学姐答疑,择校 备考经验 心态……都会陆续分享,大家可以一起交流鸭!
(一)专业课复习(重点重点重点!!!)
专业课有300分教育学考研吧,双非三跨西南大学教育学备考经验详细分享~,专业课从来都是拉分的项目,考研总共500分,专业课300分,可想它的重要性,所以大家要重视起来哈~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才是我们的重重之重,因为我们教育学考研跟其他科目不一样博士,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300,专业课你考得不好低于170分,考得一般220分,考得很好高于240分,这差距都很厉害的,英语和政治大家到最后普遍水平差不多,英语都是五十多六十多,政治都是六七十,拉不开太大差距,所以要在专业课上下大功夫。
我复习的时候大块时间是专业课和英语平分,政治到最后才开始占用大块时间准备,不过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但是大家更要认识到专业课的份量,这才是拉大与其他人差距的入手点。
我的专业课复习分为3⃣️ 阶段
️ 1⃣️ 基础阶段(6月之前)
首先是第一遍的看教材。我是看书,看视频,做笔记和做总结同时进行,所以进度很慢。整个进程基本上按照视频专业课复习计划进行的。
做框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学的东西很庞杂,只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再根根据自己的复习进行查缺补漏。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通过自己做框架、写关键词来熟悉每本书各个章节的重要内容。
(框架的作用主要是让你把整本书知识串联起来,考试的时候遇到相应考点你能够将相应的知识点与章节串联起来,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能够保证全面完善的回答!)
另外,中国教育史还要做一些线索的总结,比如书院的发展啊,科举制的发展啊之类的。
外国教育史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发展一定要按照每个国家的发展总结,把前因后果都搞明白就很容易记忆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做笔记绝非会浪费时间,他有利于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的。做笔记也是我们教育心理学上 有意义学习概念的体现。
一定重视基础复习阶段(艰苦奋斗的开始)
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对学校制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这期间,要做到对每一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目标是对所考核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 – -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不要怕时间长,关键在于全面。
这一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静下心来,全面复习,可以注重多方面、广泛的复习,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学习- -定要踏实、透彻,同时也要注意详细,该阶段不要局限在大纲(西大专业课没有考纲的),书本要看细一点。
另外,如果专业课自己学的话,建议不要交叉看,
学硕看书的顺序是中外教育史 现代教育学 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学,专硕先看333 (教原而后教研)后看904 (心理学然后教心)。
2⃣强化阶段(6-10月)
6月-8月第一轮背诵
在对于相应的专业课书的大致框架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识后,就可以开始第一轮背诵了。 我当时是先背诵的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内容较为简洁框架清晰,相较于教育心理学会较容易记忆。背诵的时候,考虑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我是选择上午背诵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下午政治英语,晚上背诵教心+心理学。当然,个体差异不同,背诵的方法也不同,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记忆的方式进行。
9月-10月第二轮背诵
在开始背诵,大家都会发现前面几章刚背完,在第二天又来背诵的时候就会觉得有很多内容想不起来。其实这个阶段都是这样的,背了又忘,忘了又背,你觉得你忘了,其实隐性记忆中是可以提取出相应知识点的。其实知识点都是相通的那么在这个阶段记忆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各个章节知识点进行联合记忆。同时适当的编一-些顺口溜 ,对知识精细加工也会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3⃣冲刺阶段(10月-12月) 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的深层次精细背诵,这一个时间段就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反复背,要能够达到提出一个知识点就能够准确说出它所属的课本、章节… .. 能够达到这个阶段,那么在考场也不用担心时间问题了。当时我在十一月份中期,可以达到三天背诵- -轮专业书的状态。
关于跨考教育学的问题
如果你是跨考,并且还跨度特别大,建议要早点开始准备,最好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参考书。先熟悉下课本,了解专业课的大体框架。
无论跨专业零基础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学好专业课,结合所考学校所考专业提供的考试大纲(西南大学教育学没有考试大纲),依照前几年的考试真题,将指定课本彻底吃透,对于指定的知识点能够随手拈来,那么你的专业课复习就差不多了。
考研复习何时准备比较好?
这个问题是困扰每一届考生的问题,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复习情况、复习环境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考研复习何时准备也要因人而异。通常来说考研复习最基本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考研的科目虽然只有四门,但是复习的内容非常多在职研究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坚持。
近几年考研人数日趋增多,查一下报录比就知道了,考研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让自己考上,很多人从大二就开始复习,稍晚一点的从大三开学3月份开始准备。
考研报考的学校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同,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同。
如果你报考的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那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比普通高校多,因为34所自划线学校分数都是由学院自己划定,竞争非常激烈教育学考研吧,那你可以尽早开始!
尽管国家线看上去不高,但是随着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增加,国家线也在上浮,而报考高校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早点准备把握大一些不是更好吗?等你真正去做了,再纠结什么时候开始最好博士后,不开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和弱项在哪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希望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
教育学考研分为哪些专业,教育学考研 | 史上最细专业课干货分析,这种思路你也要有
★☆★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理想。
19考研倒计时:162天
今日欣欣给大家带来的是南师学科语文的干货,精准细致分析,只有你想不到的点,希望可以让各位考研崽少走一点弯路,并细致的了解你的专业课复习;考其他学校的宝宝,也可以从中借鉴复习思路哦~知识点都是相通的,大家要学会自己动手去总结哦~
1.历年录取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语文学
15级:招收40人,推免23人,录取17人。最低分331分,最高分387分
16级:招收36人,推免24人,录取12人。最低分351分,最高分389分
17级:招收67人,推免22人,录取45人(其中24人全日制,3人高质量生源调剂生,18人非全日制)。最低分336分,最高分393分
18级:招收54人,推免33人,录取21人(其中1人高质量生源调剂生)。最低分326分,最高分360分。
2.专业课2参考书目
3.专业课2重难点和备考方法
文学理论教程这本书,很好整理,直接把目录改成树状图的形式就可以。以文学创造为例,根据目录我们就可以发现文学创造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构思、物化阶段,然后根据目录又能发现发生阶段又分为了三个部分,这种逻辑框架可以依次类推。文学理论这本书虽然考得少,但是比较难理解,希望大家还是要稳扎稳打好好理解之后再进行背诵的,而且有一个逻辑框也是能帮助自己理解的,你很容易知道自己背的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是有哪些联系的。
三十年这本书从目录我就可以发现,它是以时间为主线来进行编写的,所以在学习时我们就要在时间主线的基础上来制作框架。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的大纲应怎样整理,以老舍为例,首先根据目录,我们要把老舍规划到第二个十年的重点作家,再看目录,我们发现这本书是从三个方面来对老舍先生的作品进行解说的,哪三个呢?文学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虽然目录和内容有点杂乱,但是我们将它用一个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就一目了然了。比如:看一下“文学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从这个小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第一个肯定重点讲的是市民世界。那我们就看书里说了哪些类型的市民呢?就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以及贫民市民这四种类型。接下来再看《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以及人性关系的探讨,从这个冒号我们就可以看出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诠释,这里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诠释看成是主题或者说是中心内容,看书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部分的内容是从主题与题材的分析、祥子怎么最后沦落以及艺术手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说的,所以我们整理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最后一个部分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这个就不详细写了,整理的方式仍然是一样的。
最后一个,文学评论或写作,这个是大家最担心的一个部分了。这个部分是有两种形式。评论是客观的,是需要正确的作家的论点来论证你的观点,有点类似议论文。写作是可以主观的,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的,例如抒情之类的,就我们平常普通的写作一样。根据这几年出题的趋势来看,文学评论考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评论我们写出来肯定不专业,但是言之成理即可,就像解读语文阅读理解一样,言之有理,有理有据,不能随心所欲,自说自话。关于这一部分的准备,希望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茅盾先生的评论文集,可以了解一下老先生评论的思路并且进行适当地摘抄,这个部分的学习不要花太多时间,每天四十分钟左右即可。这个部分除了考你的文笔之外,就是变相地考察考生对三十年和文学理论教程的综合应用,文学评论的对象一般是三十年里的作家的作品,所以就要你将文学理论的知识以及该作家的创作风格结合起来进行评论。
以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为例,我们首先要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是卞之琳的,那卞之琳的诗歌有哪些特色呢?这里我列举了三个,第一个醉心于形式与技巧,收后期象征派的影响;第二个他的诗歌充满了哲学思想,常见的就是平淡中出新奇,善于将情感与智慧结合起来;第三个就是冷淡掩深挚,玩笑出心酸,当然,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肯定不止这三点的,大家可以自去发现总结,这三个点呢大家可以选择一点来写,也可以三点一起写。其次,作为一篇评论,我们就要用文学理论的知识来进行评论,在这里,我也只是列举了三个,如诗歌的价值追求啊,作品的文本层次啊博士,大家知道文本层次有哪些吗?就是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也可以从作家或作品的语言、结构方面的风格来进行评论,只要确定好角度,注意客观,切忌主观,不离提,不离谱,那么文学评论这个方面就没有多大问题啦。
4.简要真题剖析
第一个部分填空或选择题,可能会单考填空题,也可能只会考选择题,还有可能选择和填空都考,而选择题可能是单项的也可能是多项的,这一点就说明南师大出题是非常灵活的,而且,这一部分的比重是大于等于20分的教育学考研分为哪些专业,一题一分、两分、三分的情况都出现过,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填空选择这一题型要想做到全对就得对书的内容了解非常透彻,而做到这一点偏偏是非常难的,那怎么办呢?首先我们第一个方法就是熟悉目录,填空题已经出了好几个目录上就能找到答案的,如15年第一道填空,根据目录就能得到正确答案,目录上这几本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回顾一下这道题。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他的早期诗歌创作丰富,主要有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等,然后我们看一下三十年这本书,在第一页的目录上就能发现郭沫若的作品有四个是连在一起的教育学考研分为哪些专业,教育学考研 | 史上最细专业课干货分析,这种思路你也要有,所以,这道填空题的空应该是什么呢?是瓶。然后还有一道16年的填空题,问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是什么?它给了一个答案是抒情内容,然后还留了一个空。我们可以翻开文学理论的目录,就能发现另一个空是什么。就是抒情话语!大家应该已经见识到目录的重要性了。那除了这一个方法我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分析真题,真题里的填空题经常出自哪一章?经常是哪一种类型?比如是作家啊作品啊还是作品主人公啊或者还是文学思潮啊等等,这都是可以找到规律的,大家要好好分析真题。
第二个部分就是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都是五个,占30分。举几个例子:孤岛文学和文学接受,大家应该都背到了。这两个名词解释都是在不同的考试年份出现的名词,这就说明南师大出题是喜欢重复的,当然也说明一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它始终是重要的,希望小伙伴们引起重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真题里出现的全部要熟背,它是经常会重复考的,三十年的名词解释要注意下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部分作家作品,文学理论教程就注意一下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题,最好名词解释这个部分能单独整理出来,方便记忆背诵。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部分,简答题,简答题除了13年是5题以外,一般都是2题,一题通常是10或15分。简答题我还是希望小伙伴们把它当做论述题来回答,写得越多越好,毕竟有十几分呢对吧?这个部分的题目也是非常灵活的,不会直接考作家的写作特色或作品的特色,通常都会细到作家作品的某一个特色,然后让你就这个特色来进行分析,这个是有难度的,往往我们可能觉得这个特色就只背过一句话,这个怎么延伸呢?所以大家要对所背过的知识点灵活运用,不要有思维定势,遇到某个作家作品的某个特色,我们就把这个作家所有相关的写作特色都在心里罗列出来,举几个例子说明:第一道是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这道题目我们要从书上去寻找答案,我们发现这个部分的前段讲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后段就开始根据时间的流逝来说明人们对阿Q正传的看法也就有了变化或者说是转变,而根据时间的划分,如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这三个阶段,我们就可以说明这三个时间段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那这道题我们就很好地用书上的知识点就解决了。
再出一道题目,简析《日出》在戏剧结构上的特点,《日出》的艺术特色,小伙伴们可能会说出来一些,但是具体到戏剧结构特点硕士,部分小伙伴就有些为难了,首先把最重要的一点即片段式的散点技法先写上去,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然后联想《日出》的其他特色,如题材特色以及“有余者”和“不足者”这两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日出》的构成要素,我们在结尾也可以自行增加内容,如题材特色的转变为戏剧结构增添了艺术魅力等等。这些内容书上都有的,只要自己会整理就行啦
第四个部分,论述题,这个部分一般设置两道题目,只有15年设置了一个大题,一题一般是15分或20分。论述题比简答题多的地方是需要举例子来证明你自己的观点,准备的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回归课本,同时要记住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上海mba,什么是重点作家?除了我们熟悉的作家像鲁迅、郭沫若、张爱玲之外,还有目录上出现的作家,这些作家都有可能成为具体考察的对象。这里我们也举了一道题目:请结合作品,阐述钱钟书作品《围城》的多层意蕴,这道题的答案我们仍然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论述题准备的办法和简答题基本一致,我们重点就是要记住作家的作品,最好能记住简要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形象、题材选择、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结构特点等等,从这道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几点都还综合应用的,首先第一个意蕴就是在抗战背景下,对知识分子群进行刻意的描绘。这个总结下的内容就涉及了人物介绍以及人物性格截杀,故事背景介绍等,第二个意蕴是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一个人是英雄,所有人都是盲目的寻梦者,都是被命运玩弄的失败者。这个总结下涉及的内容就是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这里举的是三十年的例子,那文学理论我们就可以参考一下书后的思考题,思考题的答案请小伙伴们从书上找,不要在网上搜。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评论或写作。这道题分值最大,除了14年是20分以外,13、15以及16年都是50分。评论或写作我们之前已经做了详细的解说了,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单独拉出来了。
5.欣途寄语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完
精彩回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426.html